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8 毫秒
1.
邵乐韵 《新民周刊》2012,(30):26-29
我们必须明白,日本自古以来就是个有武士道传统的民族,是个"崇尚实力"的民族。光同它讲理是根本没用的,因此必须"有力",这个"力"是力量的力,即提高自身实力,加强军备,让日本人懂得,中国自古就有"犯我汉者,虽远必诛"的气概,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相似文献   

2.
当代日本政治中的官僚——以国家发展模式转换为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官僚在日本政治结构中的地位归根到底是由国家发展模式所决定的.日本的现代化进程是国家主导下所推动和进行的.作为国家的行政主体,日本各省厅在经济、社会发展上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这种巨大的社会作用反馈到政治上客观要求官僚机构在政策制定上扮演重要角色.但是随着日本现代化的实现,日本的国家发展模式开始从"国家主导"向"民间/市场主导"转换,然而日本的政治进程并未及时进行相应的调整,迫于经济长期不景气的压力和日本各界日益高涨的"官退民进"的呼声,冷战后日本进行了两次大的行政改革,使得日本官僚机构在日本社会的活动领域和干预程度日益减少,相应地其在日本政治过程中的地位从"匿名的政策决定者"变为"单纯的政策执行者".  相似文献   

3.
沈嘉禄 《新民周刊》2012,(33):81-81
"唐行妇"在虹口走过,被日本史学界视为"日本女性的性哀史"。有一朋友看到上海方言大热,就开始搜集方言童谣,前几天打电话问我:"三三摸亮,摸到天亮"是什么意思?哦!连这个也逮住啦?这是我们这一代人小时候经常唱的,不过要是被大人听到,就会遭来一顿训斥:"黄色下流。"它下流在哪里?大人又说不上。我也是多年前看了一本书后恍然...  相似文献   

4.
日本近年来开始重视利用新媒体强化对华外宣,涉华报导上出现新变化。首次制定针对社会性网络的"SNS"战略,意图构建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性新媒体宣传网络和统合从官方到民间的横向宣传管道,加强宣传日本在领土和历史认识上的主张;积极谋求利用我"互联网+"和社交网络平台,大肆渲染"中国威胁论"和"中国崩溃论",推进国际话语权的争夺、文化和意识形态的渗透。日本新媒体外宣已成为贯彻国家战略意图、进行外交博弈和舆论战的重要渠道和手段,对中国国家利益和社会稳定亦构成一定危害。  相似文献   

5.
征稿启事     
《日本问题研究》全新改版,常设栏目有本期头条、教育评论、经济研究、学人论坛、文学评论、法学研究、哲学研究、史学纵横、管理研究、政法视野、特别推荐等。本刊的目标是"办一流刊物、发一流文章"。所有关于日本研究方面的佳作均是本刊刊载的范围。"重名人,不薄新人;重独创,不喜平庸"是本刊一贯作风。海纳百川,树古凤来。《日本问题研究》期盼广大作者踊跃投稿。自即日起我刊邮箱rbwtyj@yahoo.com.cn改入rbwtyj@126.com,请广大读者、作者投稿至我刊新邮箱。  相似文献   

6.
石原现象是日本国内政治环境整体"右倾化"的具体表象之一,以其所代表的右翼势力为主要依托,其主要特点是思想上体现右倾与民族主义情结,行为上进行组织整合、企图问鼎国家政权,在政策主张上修宪、改变国家制度以及外交上的排外反华等;其产生与持续演化,受到日本的经济萧条、政党制度、社会思潮与日本文化的特性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石原现象不仅冲击了日本政局、毒化了日本社会,也严重损害了中日关系,必须引起重视与警惕。在安倍当政且日本第三极势力崛起后,注重研究石原现象是审视日本内政外交之间多元互动、应对日本在整个国际格局中非良性作用渗透的重要参照物。  相似文献   

7.
姜浩峰 《新民周刊》2020,(14):52-57
当全世界新冠肺炎疫情累计确诊近200万人之际,中国在做好自身防疫抗疫的同时,积极帮助其他国家——无论是物资支持、专家派遣,还是信息共享、科研合作,中国已尽应尽之力,接下来还将持续发力。"中国的生产正在逐步恢复,医疗用品行业更是大幅扩充了产能,口罩的日产量已经达到1亿只。中国也是全球为数不多的、没有对出口施加限制的国家之一,因此,我认为未来相应的需求可能进一步增加,还会有更多从中国市场采购的抗疫物资发往海外。"这是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白雅婷(Beate Trankmann)女士日前所说的一段话。  相似文献   

8.
国际格局对战后非"正常国家"日本的战略选择具有深刻的影响,同时,日本又积极运用国际格局为其大国化服务。在冷战的两极格局下,日本在美国的扶持下,较快地重新获得主权国家身份,后又在经济大国的基础上提出政治大国目标。冷战结束后,国际格局向多极化转变,日本将之视为实现政治大国的"机运",更多地参与国际事务,并在其中努力发挥更大的责任和作用,同时在军事转型上进行摸索性突破,为全面大国化助力。伴随着多极化格局的深化,特别是新兴国家的群体性崛起,日本更多的是感到压力和"威胁",追求大国化进程明显加速,在军事"大国化"的转型上尤为突出。但是,日本在谋求大国化的道路上存在着障碍,前景并不乐观。  相似文献   

9.
日本对"一带一路"倡议态度的战略考量,在三种思考模式下发生变化。首先是权力思考决定了日本最初对"一带一路"采取观望态度,作为贸易大国的日本对海权变化密切关注,担心利益受损,因此对"一带一路"倡议持消极观望态度。其次是利益思考影响了日本对"一带一路"态度的转变,经过测算,日本认识到"一带一路"可以带来巨大商机,日本企业不能丧失机会。第三是日本对"一带一路"态度的转变也基于外交思考,特朗普退出TPP让安倍十分失落,主要国家就"一带一路"的态度变化,对安倍也是一个刺激,而安倍也试图在中俄关系中打进一个楔子。总之,日本对"一带一路"态度开始转变,在保持谨慎的同时,通过有条件的支持,谋求权力、利益和外交上的好处。  相似文献   

10.
"北方四岛"问题是日俄关系的症结所在。日本一贯主张"北方四岛"是其固有领土,坚持要求俄罗斯归还"北方四岛"的政策,日俄关系很大程度上因此而陷入僵局。为突破现实困境,日本国内政界、学界和民众围绕"北方领土"问题有着不同看法。日本国内政界和学界主要形成了激进的和温和的两种看法,不同地区的日本民众在不同历史时期也对"北方四岛"问题有着不同的看法。这些争论的内容不尽相同,争论本身也都具有特定的原因,争论还会对领土问题的解决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七日谈     
《新民周刊》2012,(20):8-8
奇怪耶你!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日前步入"总统府"参加就任仪式,由于步速过快,落在后面的夫人周美青大呼":你可不可以等我一下啊?"13天以来第一次见到太阳。被朝鲜扣押的三艘中国渔船和29名中国船员返回大连。船员自述遭到折磨,船上物资和粮食全部被洗劫一空,朝方每天只给两碗粥维持生命。  相似文献   

12.
《蜻蛉日记》作为日本女性日记文学的嚆矢,采用了同故事叙述的一人称叙述视角,历史现实中存在的真实作者及其写作叙述行为,以及展示在文中经历事件的"我"的行为,是同一个主体在不同次元上的表现。《蜻蛉日记》虽然是回顾性叙事,但主要以经历故事时的经验自我的有限视角进行"即时"叙事,并融入大量内心独白与细腻的心理描写,表现出生动的临场感与真实感。同时又在不经意间偶尔穿插故事讲述时叙述自我对事件以及"经验自我"的解释或者评论,经验自我与叙述自我双重聚焦,或分离或重合,使第一人称叙述者—人物"我"的形象逐渐丰满。  相似文献   

13.
日本教育学研究的发展史,以研究范式为划分标准,大致分为"翻译教育学""日本教育学""战后教育学"及"冷战后教育学"四个阶段。但纵观整个日本教育学的研究进程,研究范式的因袭与转换反映了日本教育学研究的一种思考动向,即"批判性"思维。这种思维,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其教育学研究的继承性,另一方面却也推动了日本本土教育学的构建历程,使得日本教育学脱离了"欧-亚"二元对立的范式陷阱,开始走上独立教育学的构建之旅。  相似文献   

14.
新年新岁     
孔冰欣 《新民周刊》2022,(5):F0003-F0003
(2022年第4期)上一期《新民周刊》刊登了一组"上海人的年滋味"贺年美文,让人回忆起我们小时候过年的景象。拼版的那天晚上,美编责编们都快乐地聊起小时候做蛋饺偷吃蛋皮、借石磨水磨粉包汤圆、摊春卷皮子等等有趣的记忆,还有大白兔糖和金币巧克力……那时物资紧缺,但家家户户过年总也要好好热闹一下的,"男小晚"手里总捏着小鞭炮,"女小晚"则戴着漂亮的围巾蹬着一双新皮鞋。哈哈,我就是那个双手蒙着耳朵躲避小男生扔炮仗的小姑娘。  相似文献   

15.
江迅 《新民周刊》2013,(1):22-22
在钓鱼岛问题非常尖锐地横亘在中日两国之间的时候,冈田充给头脑有点发热的日本人浇了一瓢凉水。日本媒体人冈田充与日本政府一位高层官员,在东京一座西餐馆用餐。那是2012年7月的一天,日本政府决定采取将钓鱼岛"国有化"措施之后。在谈及钓鱼岛问题时,那位官员说:"日本国内舆论已基本上统一到‘国有化’方针上来了,我  相似文献   

16.
王传剑 《当代亚太》2005,3(9):28-34
冷战后日本在朝鲜半岛的利益谋求面临各种直接或间接因素的制约,而美日同盟关系的持续存在则是其中一个关键的结构性变量.与美国的联盟关系对日本来说实际上具有双重性质,它在为日本安全提供"保护伞"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日本的行动自由.从这个意义上讲,美日同盟作为一种结构性制约因素内在地限制了日本作用的发挥,使日本基本上没有机会实现在朝鲜半岛事务中谋取更大发言权和影响力的企图.  相似文献   

17.
进入21世纪,中日两强并立日趋明朗,中国从海上走出去和日本走向正常化国家的力度和速度几乎同时加大,两国的海上交集、碰撞日益激烈。21世纪初中日两国海权的国家战略设计基本清晰,都有了一系列的指导性纲要,中国的"海洋强国"与日本的"海洋立国",都是国家战略设计。但是中日两国海权的国家战略设计在孕育时间、思维基点、海洋经济基础、历史责任和未来追求上有很大的差别。"海洋强国"与"海洋立国"在国家战略目标、海权方向、治理体系上都有无可避免的碰撞。中国的"海洋强国"与日本的"海洋立国"从本质上讲是中日两国的抱负冲突。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中国的海洋强国之路是一条和平发展的道路,中国不做国际体系的挑战者。  相似文献   

18.
征稿启事     
<正>《日本问题研究》全新改版,常设栏目有本期头条、教育评论、经济研究、学人论坛、文学评论、法学研究、哲学研究、史学纵横、管理研究、政法视野、特别推荐等。本刊的目标是"办一流刊物、发一流文章"。所有关于日本研究方面的佳作均是本刊刊载的范围。"重名人,不薄新人;重独创,不喜平庸"是本刊一贯作风。海纳百川,树古凤来。《日本问题研究》期盼广大作者踊跃投稿。自即日起我刊邮箱rbwtyj@yahoo.com.cn改入rbwtyj@126.com,请广大读者、作者  相似文献   

19.
"弃老"是中日两国共有的古老风俗,尽管与"敬老"的传统相悖,但确是两国漫长的农业文明社会中客观存在的一种文化现象。日本小说《楢山节考》与中国小说《爸爸爸》中关于"弃老"的故事均能在中日民间传说中找到故事原型。"弃老"风俗中,老人或是被家庭遗弃,或是为了家庭、种群的存续和繁衍主动放弃生命,这反映了家庭养老能力在残酷的现实生活面前显得弱不禁风。通过对故事原型以及小说文本的分析,分别从物质层面与精神层面挖掘"弃老"现象的深层原因,其根源在于物资匮乏和粮食短缺,此外还受制于村落共同体形成的集体无意识等因素。中日同为东亚国家,目前又是人口老龄化颇为严重的国家,探讨"弃老"风俗不仅具有文学价值,亦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20.
日本传统文化不仅揭示了日本的历史变迁、社会风貌与生活艺术,更渗透着日本人的思想体系与价值观念。"和"是日本社会价值体系中最重要的价值观。它根植于日本传统文化,是贯穿于日本传统文化的主旋律。纵观日本传统文化,追求和谐的理念与境界不断缔造着"和"之韵与美,更构建着日本人的和谐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