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苏联的解体与转型对国际关系格局影响深远,对比较政治学和国际关系学提出了新的挑战.通过对1991年起美国公开发表的俄罗斯政治研究文献的梳理,以及通过对美国的俄罗斯研究主要议题的总结和评价,可以发现这20年间,俄罗斯研究在美国学术界的声望日渐衰落.一方面由于美国政府资金削减,另一方面由于政治科学更倾向于进行数理分析,国别研究的重要性相对减弱.此外,俄罗斯转型与西方的预期和希望不符,也减弱了美国学者对俄罗斯政治研究的兴趣.  相似文献   

2.
苏毓淞  刘江锐 《美国研究》2020,34(3):107-125
统计分析方法在美国政治学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自20世纪初统计分析方法在美国政治学研究中萌芽,至形成政治学研究常见运用统计分析的局面,再至当下大数据时代对研究范式的冲击,它的产生与发展走过了不同阶段,并依然在变化发展中。统计分析方法在美国政治学研究中的运用与发展归功于将统计分析方法与政治现实相结合的学者们的努力。统计分析方法仍在不断改进与更新,以应对内生性问题、数据结构多层问题、模型参数识别问题、统计显著性问题和因果推论难免的假设强弱等问题。在可预见的未来,统计分析方法依然会在美国政治学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也将直面大数据时代大数据分析技术相对于传统统计分析在数据处理方面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从"进攻"到"防御"--美国公共外交战略的角色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外交是指一国政府对国外民众的外交形式,即"通过情报信息和交流项目引导国外民众和舆论制造者,以提高美国国家利益和战略目标的行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它一直是美国对外政策和国家安全战略中的常设工具冷战期间成为进攻性的战略武器,为赢得冷战立下汗马功劳;冷战结束以后一度被打入冷宫,"9·11"事件后重新得宠,旨在解决"世界为何仇恨美国"的问题,实施对象重点放在阿拉伯与穆斯林世界,具有很强的防御性和应急性.但布什政府将"先发制人"与公共外交战略并重,发动"反恐"战争,将美国面临的挑战简单归结为与世界的沟通问题,兼之公共外交战略在操作上的文化差异,因而刚出茅庐即遇挫折实属情理之中.如何把危机公共外交转变为平时状态的公共外交战略,是今后美国政府面对的重大挑战.  相似文献   

4.
美国新闻业纵论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吴惠连 《美国研究》2002,16(3):110-129
本文以华裔美国记者的观察角度和从业经历为背景,讨论了美国新闻业的几个核心问题.这些问题包括美国的新闻自由、新闻界与政府的关系、调查性新闻的使命、公共危机中新闻界应有的表现,以及美国新闻业在新世纪面临的种种挑战.作者通过对"9·11"事件的反思,提出了美国新闻界对国际新闻报道的改进建议.文章强调,不论面临何种挑战与变革,准确性、公正性、客观性等原则仍然必须成为新闻业未来的基石.  相似文献   

5.
仇朝兵 《美国研究》2006,20(3):124-134
对于从未近距离接触美国、美国社会和美国人民且缺乏深厚学术积的青年研究人员来说,给哈佛大学政治学教授塞缪尔·亨廷顿的书做评,难度可想而知。但笔者不揣浅陋,愿尝试对亨氏的新著《我们是谁?:美国家特性面临的挑战》①(以下简称《我们是谁?》)做一简单评论。一《我们是谁?》  相似文献   

6.
"9·11"事件后美国的文化悖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朱世达 《美国研究》2004,18(2):40-57
本文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揭示了美国在"9·11"之后作为"新帝国"在一系列问题上所面临的文化矛盾其帝国地位与其基本的民主价值观之间的矛盾;美国重新审视其社会的开放性,而实行一个较为强硬的移民政策,这对美国社会的根本特点--移民性--构成威胁;总统权力扩大,行政与国会之间的权力制衡受到了挑战;在理念上,美国政府可以反恐的名义而限制公民自由,可以说限制了美国价值中的核心部分;国际恐怖主义所宣称的宗教性,以及美国文化内部的宗教冲动,使美国处于十分尴尬的文化困境.本文指出,美国所面临的种种文化悖论从表面上看源于其反恐所采取的战略,即美国不是依靠现行的国际机制采取政治的手段,而是采取先发制人的单边主义的军事手段来对付国际恐怖主义,但其深层原因则是韦伯所谓的"攫取型道德"、天赋使命感,以及普世主义的美国主义.  相似文献   

7.
论美国竞选财政中的"软钱革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竞选财政中的最大变化就是越来越多的"软钱"卷入到竟选过程之中,成为候选人谋求当选的重要工具."软钱革命"在客观上已经对美国代议民主制形成了严峻的挑战,特别是"软钱"制造了大量的政治腐败.多年以来,美国国内社会各界对有关"软钱"立法问题争论激烈难以形成共识.美国如要通过立法对"软钱"加以限制,堵塞宪政民主体制中存在的漏洞,尚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相似文献   

8.
美国政治是美国政治学一级学科中的二级学科,美国学界关于美国政治的研究汗牛充栋。根据对美国政治性质的不同界定,美国学界对美国政治的研究形成了地区主义、阶级冲突、多元主义、精英主义和共识主义等五个主流研究范式。同时,美国学界对美国政治的研究也受到了社会方法论发展的深刻影响。在历史上,美国学界对美国政治的研究分别受到了德国国家学派、行为主义革命、理性选择理论、新制度主义革命的影响,在不同发展阶段,美国政治的研究呈现出不同的特征。  相似文献   

9.
张开平  汤峰 《美国研究》2020,34(3):142-160
近年来,因果推断成为社会科学各领域追求的"圣杯"。实验因其在因果机制推断和实证检验理论方面所呈现出的优势,成为一项不可或缺的方法论工具。随着实验方法在政治学的飞速发展,美国政治诸领域如选举与投票、移民与种族、公众民意、媒介效果、信息政治等产生了大量前沿研究。实验类型亦从传统的实验室实验发育出调查实验、实地实验、自然实验等多种类型。本文介绍实验方法的概念、理论逻辑、历史发展、类型和应用,并通过文献计量方法呈现实验在美国政治研究中的前沿发展趋势。实验方法的发展方兴未艾,其与传统及其他新兴方法的有机结合为研究者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美国政治的丰富议题与方法论的持续革新将不断推动政治学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0.
"极化"的美国政治:神话还是现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政治极化",特别是两党政治的极化,是近十多年来美国政治的一个突出现象,也是美国政治学界近年来普遍关注但又颇有争议的一个问题.本文在对美国"政治极化"作历史考察的基础上,探讨了"政治极化"产生的原因及其对当今美国政治进程和公共政策制订的影响.文章认为,"持久的政党选民重组"(secular realignment)所导致的两党选民结构和选举基地的变化、两党内部意识形态同质化及其导致的选民"政党选择"(party sorting),文化、宗教和道德价值观冲突上升等,是政治极化形成的最主要原因.两党"政治极化"既是美国政党和选举政治变化的结果,反过来又对美政党和选举政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极化"的政治环境下,两党在主要政策领域的分歧增大,总统和国会围绕立法控制权和司法任命的斗争愈演愈烈,从而导致更多的立法僵局."极化"现象对现有的关于美国政治的理论提出了挑战.  相似文献   

11.
12.
13.
权力的合法性:菲律宾政权更迭的政治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权力的合法性基础不厚实是菲律宾政权更迭的主要原因。埃斯特拉达被迫下台不仅是由于埃斯特拉达个人道德品质的缺陷 ,体制设计上的缺陷和以家族为背景的政治斗争也是十分重要的原因。在合法性中 ,体制设计的完善对民主制度的正常运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2008年的马来西亚大选,出现了所有政评家都意想不到的结果,即执政的国阵失去数十年以来一直保有的多数国会议席和五个州政权.本文运用混沌理论对此"不规则"现象进行解读,先后分析选前形势,印度人示威及其对其他族群选民的影响,网络传播与政治动员的关系等.本文认为,政治领域和其他领域一样,也存在"混沌"或"不规则", "网络政治"特点,使当代政治的"不规则"日渐增多,传统定常的政治分析方法面临着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5.
In this essay, I present a sceptical point of view with regard to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economists' models in political science. Based on examples drawn from the field of political behavior and public opinion research, I discuss the lack of realism and the limitation of the theoretical scope of the models the political scientists are expected to import. My discussion has no pretension of being original. By spelling out the unattractive implications of the narrow assumptions of the economists' theory of action for a political scientist working empirically, it rather attempts to contribute to the clarification of some of the impediments to an improved dialogue between the practitioners of the two disciplines which have long been divided by the theoretical approach of neoclassical economics.  相似文献   

16.
17.
This article compares the scientific publication output and international academic visibility of Swiss political science departments, using three indicators (number of publications, number of citations, and the h‐index) and publicly available data from two sources: the ISI Web of Knowledge and Google Scholar. We also examine whether the publication output of political science professors and postdoctoral researchers in Switzerland varies as a function of academic age. We observe rather strong variations both across and within departments. The analysis also shows that the most prolific professors tend to be those who completed their Ph.D. about 10–20 years ago and that some postdocs are on a very promising publications trajectory. We derive some benchmarks for publication output that might be useful for hiring decisions or promotions.  相似文献   

18.
19.
20.
This article argues that social democratic and orthodox Marxist conceptualizations of politics are unable to "engage in solidarity" with many new forms of Latin American popular politics. Such movements challenge the politics of representation, the market economy, and the state form by reinventing territorialized experiments in self-government, which politicize place, subjectivities, and social relations. Developing a critique of these frameworks of political analysis, this article argues that conceptual categories combining the insights of autonomist or open Marxism and poststructuralism and the critical reflections and theorizations by Latin America's newest social movements enable a deeper engagement with such movements. This critique challenges academics committed to progressive social change to reexamine long-held notions about the nature and agents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and the epistemological categories that orient our research. It argues that if we fail to do this, then we risk becoming gatekeepers of the status qu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