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3 毫秒
1.
法国是译介阎连科作品最多的西方国家,在十一年的(专著)译介历程中,作家在法形象不是一成不变的,媒体与读者对译作的接受与解读对作家的形象塑造起到了关键作用,而一个作家是否能在域外保持持久活力,归根结底还是其写作实力。本文选取阎连科法国十一年的译介历程中有结点意义的五篇作品,结合法国批判大师蒂博代的文学批评观点,以法国媒体和读者评论为研究素材,分析阎连科形象从"话题作家"到"实力派"的转变过程以及给我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采用数据驱动的文本分析方法,考察“中国制造2025”在法国主要媒体近五年的传播状况。对文本数据态度资源分析表明,中等收入陷阱、德国工业4.0与中美贸易争端是法国媒体在报道“中国制造2025”时常用的定性标签。另外,“修昔底德陷阱”已被包括法国媒体在内的西方媒体频繁用于定义中美两个大国之间的关系,以己度人,以偏见人为地制造对中国的恐慌,意图引导受众误读甚至敌视中国。研究认为,法国媒体完全按照西方媒体固有的意识形态偏见来评价“中国制造2025”以及中国经济策略,远没有体现出新闻报告的客观性。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需要创新渠道,强化和西方受众直接沟通,力避西方媒体滥用其话语权进行系统性误读和歪曲。  相似文献   

3.
郑若麟 《新民周刊》2012,(48):20-20
实践不仅仅是检验中国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理解西方的唯一捷径。来自中国的新闻越来越受法国人关注,这是不争的事实。随手在网上输入"中国",即可看到"中国工业生产开始复苏"、"习近平沿着邓小平之路南巡深圳"、"中国是世界经济的吸水管"等一连串有关中国各领域的消息。中国正日益成为国际视野的中心之一。但与此同时,也有法国记者注意到,在十八大报告中,只字未提美、欧、非大陆,因而认为"中国人观念中仍然以中国为世界中心"……  相似文献   

4.
法语冠词有定指和遍指用法。定冠词和不定冠词在法国的传统语法中被强调指出过,但是零冠词用法经常出现不清晰的情况。我们求助于认知、功能和篇章分析,提出了"现实化"和非现实化的概念,以阐明冠词与指称世界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采用数据驱动的文本分析方法,聚焦非洲法语国家媒体对"一带一路"的报道,分析与该议题相关的报道年度、国家分布、关注热点、情感态度、新闻来源以及报道中反映出的媒体权力。研究发现,非洲法语国家媒体关注的主要是与"一带一路"相关的经济议题和外交议题,总体态度积极且近三年关注度呈上升趋势。但负面报道依然存在,受法国、美国等西方媒体的影响,非洲法语国家媒体也一定程度上显露出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动机的怀疑,将其与地缘扩张、债务外交和资源掠夺联系在一起。从转载频次看,法国媒体对非洲法语国家媒体的影响远大于中国媒体。这说明在非洲法语国家有效推进"一带一路"争取更有利的媒体话语权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6.
冯光荣 《法国研究》2002,(1):184-189
100多年以前,一位法国作家去世.法国举行隆重的国葬,100万人跟随在灵车后面,把他的遗体从凯旋门一直送到先贤祠.法国给了他"以往只保留给帝王与统帅的荣誉"①在世界文学史上,有谁获得过他这样崇高的哀荣?  相似文献   

7.
在国际交流日益密切的全球化时代,媒介形象分析能够帮助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塑造和推广对外形象时有的放矢。本文选取法国最有影响力的报刊之一——《世界报》作为分析香港媒介形象的着眼点。通过分析该报于1997年7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期间对香港的报道,解读香港在法国媒体中的形象,对法国媒体所关注的香港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领域的焦点问题进行探讨,进而为打破香港在西方媒体中的刻板化形象提出一些策略。  相似文献   

8.
半岛茶文     
孟晖 《新民周刊》2022,(43):72-72
近年,随着中国的崛起,中东人开始关注“龙”,半岛电视台等大小媒体都拿中国当作热门话题,可是,无论新闻报道还是专家分析,都一律追随西方舆论,对西方人的说法一点不怀疑。更惊人的是,中东一些媒体对历史极不严肃,凡是涉及中国历史的时候,极少有准确的表述。半岛电视台有一个纪录片频道,前两年曾经播出过一部西方人制作的纪录片《茶叶战争》。  相似文献   

9.
郭锐 《当代亚太》2012,(2):43-58
近年来,西方国家主流媒体关于"中国国防透明度"的新闻报道及认可程度并未因为中国国防透明度的显著提升而出现"正向相关"。通过对相关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可以看出,西方国家主流媒体对中国国防透明度的认可程度与其国家同中国的政治友好程度"正向相关",而与西方国家主流媒体的媒体实力"反向相关"。西方国家主流媒体对中国国防透明度的新闻报道主要受到价值观念、刻板印象和国家利益等因素的影响,使其对中国国防透明度的新闻报道呈现一种层次性,不同类别的国家对中国国防透明度的评判态度明显不一致。因此,中国国防透明度的建构迫切需要与国际传播紧密结合起来,即实现自我塑造与他者建构的契合。  相似文献   

10.
林莺 《法国研究》2014,(1):61-63
法国小说中的中国镜像,不仅体现了"东学西渐"的魅力,更是以一种"二元对立"的基调使东西文化产生碰撞。中国文化对于法国思想、文学具有一定的浸润作用,法国作家在展示自己民族个性的同时也汲取着中国元素,形成了"法国人视域下的中国镜像",福柯的话语理论就很好的解释了这种"异质"文学风格的产生。"法国人视域下的中国镜像"从本质上反映了东方的神秘和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冲突,同时也是对于个体自身反思所产生的"他者"环境下的"自者"实现以及对于自身之"道"的体悟。  相似文献   

11.
刘洪 《新民周刊》2012,(29):19-19
寅吃卯粮、大手大脚,最后除了过苦日子,没有其他选择。金融危机袭来,西方国家莫不感到钱紧,民众怨声载道,"勒紧裤腰带(Belt Tightening)"成为政治家的口头禅,更成为媒体总结紧缩政策的代名词。揶揄调侃有之,感慨无奈更有之,而在勒紧背后,更不乏社会的动荡,政治的攻防,以及西方的革新自强。"勒"得太紧,总难免让...  相似文献   

12.
郑若麟 《新民周刊》2012,(20):18-18
同样一个影人,在法国"现实世界"与在中国"虚拟世界"中,却有着两个完全不同的形象。作为唯一一部入选戛纳电影节的中国电影,娄烨的《浮城谜事》究竟给法国影评人留下了何种印象?它是否代表着今天"中国电影"的水准?中国与法国的读者面对的绝对是两个现实、两个答案。  相似文献   

13.
法国《东西方比较研究杂志》1982年12月第4期发表法国巴黎第一大学名誉教授让·马尔泽夫斯基的论文,分析了仅仅在五年前还是名列世界第十位的工业强国——波兰是怎样在经济上走向崩溃的。作者认为,波兰的生产机器没有遭到过实质性的破坏:工地,厂房和机器等各种  相似文献   

14.
读家     
《新民周刊》2012,(16):20-23
环球热点A法国大选热闹,"暗语"连珠"焦糖布丁已进入烤箱,再说一遍,焦糖布丁已进入烤箱。"这不是二战时期英国广播向地下组织报警的暗号,而是推特等社交网上流传的暗示法国大选首轮投票结果的语言。法国1977年通过的一项法律,禁止媒体在投票当晚20点之前,也就是最后一批投票站关门前,透露初步选举结果。违反规定的民调机构和媒体将面临7.5万欧元(约合62万元人民币)的罚款,并被追究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15.
李兴业 《法国研究》2000,(1):102-111
中国和法国是世界上两大文明古国,也是世界上有影响的教育大国。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两国人民对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都作出过流芳百世的贡献,中华民族和法兰西民族不愧为两个伟大的民族。中法两国的文化交往源远流长。早在16世纪,当麦哲伦首次环绕地球开辟欧亚航线后,中国的儒学和佛学伴随着丝绸、刺绣和瓷器等一起传到欧洲,传到法国,引起了法国人研究这个遥远东方国度的兴趣。1673年,法文版的《孔子传》问世。1687年,记载孔子言论的《论语》法文译本在法国首次出版。当时,欧洲人曾发出这样的感叹:“孔子的垂教。对于公…  相似文献   

16.
朱宾忠 《法国研究》2007,4(2):18-23
卞之琳早期诗作颇受法国象征派诗人的影响,有论者指出:"卞之琳对法国象征主义的重要诗人--前期的魏尔伦,后期的瓦雷里--由形入神,多有借鉴."[1]卞之琳自己也坦陈:"我前期最早阶段写北平街头灰色景物,显然是得自波德莱尔写巴黎街头穷人、老人以及盲人的启发."  相似文献   

17.
蒲志鸿 《法国研究》2001,(2):99-107
法国礼仪是西方礼仪的重要代表,十七和十八世纪被誉为"欧洲高雅礼仪的中心".法国礼仪在历史上经历过波澜起伏.骑士文化,文艺复兴,沙龙文化,法国大革命等,无一不与礼仪的变革有关.今天,传统的礼仪形式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但它仍然以新的精神和形式展现出来.  相似文献   

18.
女士们、先生们、亲爱的同事们:今天,中国法国研究会和武汉大学法国问题研究中心在风景优美的武汉大学联合举办题为“中国与法国在当前世界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学术研讨会。法国总统希拉克先生也恰好是今天到达武汉进行历史性的访问。这两件事是可喜的巧合,充分说明我们的研  相似文献   

19.
晚清和民国时期,旅法学人将大量古今中国文学作品译入法语,成为中国对外文学翻译传统的重要开创者,其中一些作品在法国乃至整个西方世界产生较大影响。早期旅法学人通过法文著译向世界说明中国的经验在今天仍有一定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0.
读家     
《新民周刊》2012,(18):22-25
环球热点A法国"隐形"的第一女友5月6日,社会党领导人奥朗德当选新一任法国总统。而这位"普通"先生背后的女友瓦莱丽·特里埃尔维勒也受到媒体关注。得知男友获胜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