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冷战结束之后,日欧双方积极发展全面伙伴关系,一方面是为了改变自身在冷战两极格局下形成的"经济巨人,政治侏儒"的尴尬局面,另一方面是为了相互借重,以使各自在面对美国时具有一定的自主性,维护自身繁荣不可或缺的自由贸易体系,形成由少数发达国家主导的世界格局。日欧关系在经历了冷战时期"不单纯"的双边关系后,1991年发表的日欧《联合宣言》为双方发展全面伙伴关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001年双方签署的"行动计划"标志着日欧的全面伙伴关系得到了拓展与深化,完成了由冷战时期同属西方阵营的同盟关系向全球伙伴关系的转变。对日欧关系发展过程和现状的考察,对中国全面把握世界全局是十分必要的,对我国发展对日、对欧关系也具有一定的政策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
前近代日本究竟有无哲学,日本哲学的合法性依据究竟何在?关于日本有无哲学的讨论意义何在?这是中日哲学研究者近年来热议的课题。本文作者认为,关于日本是否有哲学的判断基准在于如何理解"何谓哲学"的问题。无论从狭义的哲学,还是广义的哲学理解来看,日本都有哲学。概而言之,它大体包含以下3个层面的内容:其一,自古以来日本人的价值观、自然观、宇宙观、人生观等,即日本人关于自然与人的深层性思考;其二,引进西方哲学后关于西方哲学的研究成果;其三,在与西方哲学对决(对话)的过程中,日本学者独自的哲学创造。但是,在思考日本哲学问题时要注意"思想"与"哲学"的区别,以免泛哲学化。思想只是"臆见"、主观的、想当然的,但不是哲学思维;哲学必须是建立在"逻格斯(Logos)"基础之上,努力追求抵达客观性依据的学说。  相似文献   

3.
抵制日货运动是萦绕于20世纪前期中日两国间长达三十余年的重要现象,但相应的研究尚存很大空缺,尤其是针对其经济效力的研究更为数寥寥。在中日两国学界针对抵制日货运动经济效力的研究中常见"一高一低"现象,即"高度评价"与"贬低评价"。"一高一低"两种声音均是基于短期或单次运动之经济效果而做出的评价,未能反映前后延续长达三十余年的抵制日货运动经济效力的整体面貌。以20世纪初至30年代中期日本对华贸易的整体进程为参照,旨在以日本对华贸易特别是对华输出为例探讨抵制日货运动经济效力的实像。研究表明,抵制日货运动的经济效力在短期与长期上呈现"一大一小"的现象,以及在不同商品上存在"或有或无"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刘迪 《新民周刊》2012,(22):20-20
坂口恭平代表了日本年轻一代的思想倾向。去年"3·11"巨震核泄漏后,众多日本人遭受精神重创,坂口恭平即是其中之一。核泄事故发生后,他曾呼吁政府尽快出动自卫队,疏散福岛居民,并打电话给日本政治家,要求他们帮助处于核辐射区域的国民,但不论坂口恭平如何拼命呼吁,却没有一个政治家理睬他。与此同时,他却获知在3月15日当天,很...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北方领土"外交是日本对俄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2004年9月2日,小泉"巡视"了北方四岛,日本对俄政策发生新的转变。总的来说,在今后较长一时间内,日本政府的北方领土外交不会有大突破,受领土问题的制约,日俄关系也不会有根本性的改变。领土问题优先同时辅以经济合作,仍将是日本今后对俄政策主轴。  相似文献   

6.
周洁 《新民周刊》2020,(9):88-89
事实上,直到今天,福岛核事故原因调查仍未结束。9年前的这个季节,日本东太平洋海域并不宁静。3月11日,里氏9.0级的"东日本大地震"引发海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祸不单行,此次地震更大的影响,是导致东京电力公司下属的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4号机组不同程度受损。  相似文献   

7.
刘迪 《新民周刊》2012,(42):24-24
今天日本经济界,已认识到中日关系恶化的危害。某日本经济杂志报道称,最近居留上海的日企驻在人员每逢聚会,最大的话题就是"今后怎么办",他们的谈话中不乏对石原挑衅中国的批评。该杂志报道说,中国"反日游行"后,其中一些企业开始考虑缩小投资规模甚至撤资。不久前,不少日本媒体鼓吹"撤出中国",但企业的真实想法到底如何?日本读者...  相似文献   

8.
刘迪 《新民周刊》2012,(18):26-26
这些在亚洲区域奋斗的日本女性,给亚洲带来另一种日本形象。今年5月4日,NHK卫视频道播放了名为《大和抚子在亚洲盛开》的大型专题节目。所谓"大和抚子",在日语中意指,日本女子外表柔美但内心坚强。节目中,主持人请来10多名"20代"  相似文献   

9.
贺莉丹 《新民周刊》2012,(33):43-47
彼时,香港的队员们在讨论,若能登岛,就尽量登岛;若不能登岛,也要把"启丰二号"搁浅在钓鱼岛附近。2012年8月12日中午1时,直到站在香港尖沙咀公众码头时,方晓松还以为,他即将乘坐的"启丰二号"没办法驶到公海去。这个35岁的河南男人,在深圳从事  相似文献   

10.
吴海 《新民周刊》2012,(27):38-39
日本文化中"不加质疑地服从,不愿意质疑权威,坚决‘紧跟程序’,盲目的集体观念以及岛国心态"都对此次核事故产生了负面作用。7月1日,日本关西电力公司在一片抗议声中,重新启动了福井县大饭核电站3号机组。这也意味着日本"零核电"状态在约2个月后宣告结束。  相似文献   

11.
缅甸日据时期,缅族、克伦族发生多次冲突,其原因除缅族、克伦族历史传统因素外,还有历史上英国"分而治之"政策留下的"后遗症",以及日本侵略者出于自身利益的推波助澜。两族在冲突解决上也截然不一。克伦族对冲突采取"暴力对抗"与"和平谈判"两种不同的解决方式,分别导致了大相径庭的结果。缅族领导对冲突处理不够细致、深入,为建国初期克伦族叛乱埋下了伏笔。  相似文献   

12.
刘迪 《新民周刊》2012,(46):20-20
大选后的日本,可能将诞生一个战后最"右"的政权。在日本,12月又称为"师走",原意为年末僧侣佛事繁忙,不停奔走,后人们扩大解释,"师走"意味着一年中最繁忙的季节。日前,野田宣布解散众院重新选举,并于12月16日投票开票。大选,让繁忙的"师走",又添了一项内容。这次大选,是对三年来民主党政治的一次清算,同时也是日本国民...  相似文献   

13.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时,正值中日关系趋冷,从倡议提出日本负面居多的品头论足和各界的质疑,到2017年5月日本自民党干事长二阶俊博率团参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转为积极态度,日本对"一带一路"的态度经历了一个转变过程。从日本政府的公开见解及政府智库的解读来看,经历了初期排斥、中期竞争、后期软性应对直至现在的积极参与几个阶段。与日本政府较长时间的较为冷淡态度不同,日本企业界的解读相对客观和较为积极。多数经济团体给予"一带一路"倡议较为积极的评价,一些与中国业务不甚紧密的经济团体对倡议表述较为谨慎,有的甚至充满了戒备心态;一些保守系媒体认为日本需要与美欧共同遏制中国粗放式发展模式的向外扩大,部分偏左媒体则认为应加强中日互利合作的正向报道;大学和智库的多数学者认为,"一带一路"倡议是顺应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构想,日本不应一概排斥"一带一路"。普通民众较为普遍地抱有戒备和担忧意识。随着目前日本自民党内主张与中国在"一带一路"延长线上合作的呼声占据主流,安倍政府对"一带一路"的态度也发生了转变,积极参与的姿态明显。但从中日产业和地缘竞争角度而言,预计日本不会轻易放弃既有战略而不设防地参与"一带一路"合作,博弈与合作互现将是日本谋求对华"一带一路"合作的基本诉求。  相似文献   

14.
读家     
《新民周刊》2012,(45):18-21
环球热点A日本政坛再洗牌日本众议院在11月16日的全体会议上被解散。政府随后在内阁临时会议上敲定"12月4日公示,16日投开票"的众议院选举日程。在此次大选中,执政3年有余的民主党政府将接受民众审判。同时,大阪市长桥下彻的"日本维新会"、前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的太阳党等政坛"第三极"势力将参与民主党和自民党两大政  相似文献   

15.
2012年底,安倍晋三重新执政之后,为推进观光立国战略的发展,改组了日本旅游行政管理机构,并要求相关部门要紧密合作共同打造"日本品牌",以此吸引外国游客访问日本。此外,日本政府还采取对东南亚国家放松旅游签证管制、开拓穆斯林客源市场以及向世界推广日本饮食文化等措施发展观光立国。虽然日本政府采取了许多措施吸引外国游客赴日旅游,但是由于忽视了中国大陆客源市场的巨大潜力,日本推进观光立国战略发展的政策措施效果将会大打折扣。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日本哲学界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已不再纠结于按照西方哲学的定义来讨论"日本哲学"能否成立等问题,而是通过追索哲学在古希腊的本来定义等行为,将哲学视为人类探究普遍真理的创造性过程,从而提出了日本哲学在未来的发展的"可能性"问题,反映出日本学术界对于主动参与新世纪世界哲学建设的强烈意愿。值得关注的是,虽然"日本哲学"仍然被限定在以西田哲学为代表的日本近代以后哲学的范围内才被承认,但近来关于牟宗三等新儒家思想与西田哲学及京都学派的比较研究在中日学者间开始进行,这有助于搞清儒学、佛教等东方传统思想与西方近代哲学之间既冲突对立,又互相借鉴吸收的动态过程,并进一步探讨创建一种超越东西方各自文化传统的新的"普遍性"哲学是否可能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王传剑 《当代亚太》2005,3(9):28-34
冷战后日本在朝鲜半岛的利益谋求面临各种直接或间接因素的制约,而美日同盟关系的持续存在则是其中一个关键的结构性变量.与美国的联盟关系对日本来说实际上具有双重性质,它在为日本安全提供"保护伞"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日本的行动自由.从这个意义上讲,美日同盟作为一种结构性制约因素内在地限制了日本作用的发挥,使日本基本上没有机会实现在朝鲜半岛事务中谋取更大发言权和影响力的企图.  相似文献   

18.
王战 《法国研究》2001,(1):141-147
我们知道,企业文化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物质和精神文化的集合.具体而言,就是企业长期的经营活动中形成的共同理念、价值观、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从企业文化的组织结构来看,它具有三个层次:有形的表显层、无形的中间层和无形的深层.企业文化的表层是第一层,主要包括企业的厂房、设施、机器设备、产品、服务、厂容、厂貌以及员工的精神面貌等,呈现为外显形态;第二层为中间层,主要涵盖了企业组织结构中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及生产方式,表现出的是制度形态;第三层是深层,主要体现出了企业的价值观、思想理念,表现出的是精神形态.作为工业实体的跨国集团的企业文化同样具有这三个层次的内容.我们从企业文化的表层、中间层和深层这三个方面的因素来尝试着解读跨国公司在全球化市场经营管理和市场营销中所表现出的"地方全球化".  相似文献   

19.
周斌 《新民周刊》2012,(36):48-51
今年的9月29日,是中日邦交正常化四十周年纪念。当年来华谈判促成此事的是坚持中日友好的日本首相田中角荣。中日复交谈判时,周斌先生是中方翻译。中国在日本东京建立大使馆后,他又担任驻日大使陈楚的翻译。由于工作关系,那几年接触田中的机会比较多。值此中日关系处于严峻局面时,周斌先生撰写此文,向读者揭示一个真实的田中角荣。  相似文献   

20.
日本社会对华心态析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日关系被认为是中国与20多个邻国中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尽管中日关系大体上是好的,但是两国之间仍然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矛盾.为此,本文从中日双方角度对两者之间矛盾的表现及其原因进行分析,进而分析日本失衡的民族心态与当前日本消极民族主义的郁结.在此基础上,作者认为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在如何处理中日矛盾问题上,除了事关两国政治基础的历史问题和台湾问题之外,对于双方之间不断涌现的具体摩擦,我们应该继续坚持"韬光养晦"的原则,一切服从于国家"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发展战略的大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