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推进,高质量发展成为未来“一带一路”建设的主要目标.为此,不但需要考虑中国的诉求及“一带一路”合作伙伴自身建设的需要,也要对其合作伙伴及推进路径做出合理选择.“一带一路”研究的侧重点应从必要性向可行性转变.基于长时段—结构与中时段—局势、历史与现实二元互动的分析框架,本文提出中国在东南亚地区宜差异化分层推进“一带一路”倡议,依循以国家重要性分类为基础的项目分层路径.根据这一分析框架,文章首先确定东南亚国家在“一带一路”倡议推进中的类别归属,进而分析在互联互通维度中国与相关类型国家实施长期、中短期等项目的可行性和利益保证.在“一带一路”项目推进中,中国重点深耕、推进长期项目合作的国家应主要集中在中南半岛,而对于其他东南亚国家则应该侧重能够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有所收益的中短期项目.  相似文献   

2.
丁纯  张铭鑫  纪昊楠 《欧洲研究》2023,(5):1-34+173
欧洲在“一带一路”倡议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首先回顾了中欧视域下“一带一路”倡议在欧洲的演进历程,并梳理了各时期“一带一路”倡议的主要成就和挑战。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在欧洲经历了“相对冷淡”“相对积极”与“竞合并存”三个时期,欧洲由“相对冷淡”到“相对积极”转变的背后,是“一带一路”倡议自身的表达逐渐完善、项目成果逐渐显现以及欧盟加快经济复苏诉求的共同作用;从“相对积极”到“竞合并存”则是中欧产业竞争加剧、欧盟对中欧关系认知变化、欧盟地缘政治转型下经贸问题安全化及美国因素的综合影响。尽管欧洲对“一带一路”的态度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政治因素的干扰,但能否为欧洲参与国带来切实的发展利益才是决定中欧“一带一路”竞合长期走向的关键因素。基于全球数据,本文实证检验了“一带一路”倡议的对欧影响。“一带一路”倡议通过贸易促进效应、投资促进效应和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效应三个机制有效提高了欧洲参与国的经济增长与居民就业水平,部分西方国家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市场开放性和债务陷阱问题的指责不实,然而“一带一路”倡议并未显著提升欧洲参与国民众对中国的平均印象,民心相通仍然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3.
张国庆 《新民周刊》2023,(39):35-35
“一带一路”倡议不仅给我们带来了越来越多的机会,也带来了越来越多的朋友,更带来了越来越多可以增强我们国际话语权的助力。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随着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中国的国际话语权随着“一带一路”不断扩展。正如联合国高级顾问、巴基斯坦前国务部长哈龙·谢里夫所言,如果人们心意相通、彼此信任,  相似文献   

4.
张励 《港澳研究》2023,(4):42-56+94
新时代下地缘政治经济开始重构,而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正是这一重构过程中的重要动力。香港和澳门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中有着“引领式参与”的独特功能,这也是激发港澳自身潜力与“一带一路”提质升级的关键所在。在引领式参与“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港澳应充分发挥其在地理区位、政治制度、金融合作、航运软硬件等方面独特的优势条件,并突破自主决策权相对有限,缺乏完整产业链,面临其他省市有力竞争,以及智库与人才建设培养不足的内在瓶颈。  相似文献   

5.
RCEP:进展、挑战与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截至2018年5月,有关国家围绕《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已经举行了22轮谈判、9次部长级会议和1次领导人会议,取得了较大进展,有望在2018年底结束谈判。从目前来看,RCEP还面临一些挑战:一是尽管全球经济向好,但贸易保护主义抬头,RCEP相关成员难免受到冲击;二是民粹主义兴起,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遭遇挫折;三是五个“10+1”FTA水平各异,整合起来颇有困难;四是“高质量”、“平衡”、“互惠”等多重目标难以兼顾;五是FTA实际利用率偏低,影响协定实施效果。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严峻形势下,RCEP将发挥重要的“稳定器”作用,为此,中国应继续支持东盟的核心地位,积极推动RCEP顺利达成协议,并在此过程中,加快推进国内改革,有效衔接RCEP和“一带一路”倡议。  相似文献   

6.
自习近平成为中国领导人以来,在外交领域积极发挥关键性的领导作用,首脑外交已成为中国外交的最高形式。习近平外交思想强调党对外交工作的绝对领导,强调维护首脑对外交工作的核心领导。习近平主席对于中白合作的倡议得到卢卡申科总统的认同和支持,首脑外交已经成为中白“一带一路”合作快速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中白克服了空间距离远、产业合作条件不佳的困难,在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市郊建设中白工业园,并被纳入“一带一路”建设框架内,目前该项目的进展迅速。中国与白俄罗斯的“一带一路”合作是远高于一般意义上的经济合作,是一种基于政治互信的合作。从中白合作中我们得出一个结论:因势利导和差异性的合作形式是“一带一路”建设的新特点。“一带一路”绝不仅仅是一条交通物流走廊,更是一种全球经济合作的新模式,是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一种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7.
推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是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关于国际发展的倡议,在世界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这一倡议聚焦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实现全球共同发展,其理论基础是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中和共发论,基本逻辑是打破西方制度主义迷信,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在充分尊重世界各地多样性的基础上,坚持开放、绿色、廉洁理念,努力实现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目标,推动构建全球互联互通伙伴关系,走出一条国际共同发展的康庄大道。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的十年实践证明,中和共发论突破了欧美国家倡导的发展经济学框架,开创了开放创新共享的全球政治经济学,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王泠一 《新民周刊》2022,(43):33-33
我从事国际关系研究,从1996年至今就没有离开过阿富汗议题。六年多前,首届中国进博会还在酝酿和招展之际,笔者在上海社科院接待某代表团,其中就有阿富汗的代表。那时候,中国主流媒体的热词是“中国梦”和“一带一路”。这位能说汉语的阿富汗学者就饱含热泪地告知:“为什么阿富汗不能有梦想?因为我的家乡只有地雷,无法融入‘一带一路’。”作为高端智库从业人员,我把阿富汗学者的忧虑报告给了国家对外援助部门和联合国相关机构代表。  相似文献   

9.
东方海上丝绸之路古已有之,源远流长。这条古代东方海上丝绸之路在2013年重新焕发出新的活力。沿着这条东方海上丝绸之路,中韩两国互利合作,硕果累累,于2015年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在此利好基础上,中韩两国应当继续携手合作,奋发作为,将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与韩国的"欧亚倡议"充分有效对接,让中韩之间的这条东方海上丝绸之路成为两国世代友好、共生共赢的纽带。  相似文献   

10.
针对学界对"一带一路"的属性认知与学术定位比较分散这一现象,文章从制度视角考察了古丝绸之路的形成与历史变迁.作为物质形态的丝绸之路承载着东西方商贸流通、文明对话的重要功能,在长期的演化进程中,逐渐内化为一种制度,协调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关系.而"一带一路"倡议所体现的"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正是在现代话语体系下对丝路精神的传承与创新,其多元性、复合性、开放性、关系性及互补性表现出对现有国际制度创新的典型特征,是一种能兼容贸易、金融、货币、发展等治理领域的多边制度.这一创新性设计,使得"一带一路"建设具有减少交易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提升经济合作绩效的制度功能.随着"一带一路"的走深走实,客观上需要"一带一路"合作进一步制度化,形成更高水平的国际合作机制.制度分析有助于对"一带一路"的高质量发展加以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1.
刘乐 《当代亚太》2023,(5):35-70+166-167
企业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主力军和生力军,履行社会责任是其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方式和重要内容。回顾官产学研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既有文献,虽然国际社会已就企业是否应承担、为何要承担以及该如何承担社会责任形成一些共识,但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构成内涵和评价标准莫衷一是。鉴于此,文章结合正确义利观的理念和共建“一带一路”的宗旨,提出一个由动力机制和构成内容所组成的“一带一路”企业社会责任分析框架。其中,动力机制又分为规范机制和奖惩机制,构成内容则涵盖公司治理、经济、社会和环境四个维度以及九个相关议题。作为例证,中国路桥在蒙内铁路的建设过程中切实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在公司治理、经济、社会和环境四个维度积极开展履责实践,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并发挥了重要的示范作用,堪称“一带一路”参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最佳实践。随着共建“一带一路”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应注重五个方面:确保企业履责的可持续性;寻求企业履责的多方联动;做好企业履责过程中的利益相关者平衡;实现企业履责意识、行动与传播的有机统一;促进企业履责的精细化发展。  相似文献   

12.
唐翀  周玉渊 《东南亚研究》2023,(4):132-153+157-158
所谓中国“债务陷阱论”等制造了关于“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迷雾”。这不仅影响着东南亚国家对中国融资的认知,也直接影响着东南亚国家的地区合作决策。然而,较之“债务陷阱论”及大量关于中国融资的负面论述,关于东南亚债务问题以及中国角色的专业研究明显不足。基于此,本文在梳理当前东南亚国家对中国融资认知的基础上,对东南亚国家债务问题的根源、债务水平和议题化现象进行了系统分析,探讨了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债务问题的相关性。研究发现,除了老挝,东南亚国家并不存在严峻的债务问题,地区国家的债务负担被严重夸大。虽然中国在向东南亚国家提供融资方面表现出强烈意愿,但“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对东南亚国家的融资支持并没有大幅增加,相反在一些国家出现了明显下降。因而,除了老挝和缅甸,事实上中国融资在大部分东南亚国家外债构成中的比重维持在较低水平。这不仅反映了东南亚国家在是否接受中国融资上具有高度的自主性和议程设置能力,也表明中国融资的意愿与实际落地之间存在着较大差距。  相似文献   

13.
袁正清  董贺 《当代亚太》2023,(5):4-34+166
东盟是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方向和重要伙伴。世界政治的关系理论能够为理解中国—东盟共建“一带一路”的合作逻辑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在关系性合作的视角下,关系因素建构了中国与东盟共建“一带一路”的合作基础和条件。通过对中国—东盟间政治、安全、经济关系网络的分析可知,中国与东盟及东盟国家的关系基础赋予中国—东盟显著的关系亲密度优势,为其合作进程提供了充分的保障。在中国—东盟关系网络的复合结构下,中国与东盟在各领域的关系水平决定了双方合作的空间,中国与东盟各国在关系网络中的不同位置也决定了合作条件的差异性。中国—东盟的关系基础使双方得以在理念层面相互融合,基于东盟地区合作的本土理念以及中国的国际发展合作理念建立起深厚的共识,共同推动“一带一路”合作的具体实践。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进程中,中国与东盟需进一步强化中国—东盟关系的韧性与弹性,提升双方的关系水平;同时,也需不断巩固理念共识,通过实践完善双方的合作模式,使“一带一路”建设成为中国—东盟关系性合作的持久动力。  相似文献   

14.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时,正值中日关系趋冷,从倡议提出日本负面居多的品头论足和各界的质疑,到2017年5月日本自民党干事长二阶俊博率团参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转为积极态度,日本对"一带一路"的态度经历了一个转变过程。从日本政府的公开见解及政府智库的解读来看,经历了初期排斥、中期竞争、后期软性应对直至现在的积极参与几个阶段。与日本政府较长时间的较为冷淡态度不同,日本企业界的解读相对客观和较为积极。多数经济团体给予"一带一路"倡议较为积极的评价,一些与中国业务不甚紧密的经济团体对倡议表述较为谨慎,有的甚至充满了戒备心态;一些保守系媒体认为日本需要与美欧共同遏制中国粗放式发展模式的向外扩大,部分偏左媒体则认为应加强中日互利合作的正向报道;大学和智库的多数学者认为,"一带一路"倡议是顺应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构想,日本不应一概排斥"一带一路"。普通民众较为普遍地抱有戒备和担忧意识。随着目前日本自民党内主张与中国在"一带一路"延长线上合作的呼声占据主流,安倍政府对"一带一路"的态度也发生了转变,积极参与的姿态明显。但从中日产业和地缘竞争角度而言,预计日本不会轻易放弃既有战略而不设防地参与"一带一路"合作,博弈与合作互现将是日本谋求对华"一带一路"合作的基本诉求。  相似文献   

15.
当前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发生重大变化,金砖国家进一步深化经济协作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强化金砖合作,激发示范引领效应,可有效带动“一带一路”建设,夯实“南南合作”根基。金砖国家禀赋条件不同,经济互补性强,在比较优势基础上建设经济协作体系具有良好基础。未来,金砖国家经济协作体系建设要以技术孵化为切入点,以产能合作为根基,以金融合作为催化器。在此基础上,推动构建以金砖合作为基础的“一带一路”经济协作体系。在能源资源、农业、基建、纺织、汽车等传统行业,应针对各国禀赋和行业发展特点,创新产能合作方式,激发行业活力。在新能源、高科技等新兴领域,应充分发挥各国企业在技术和资金等方面的差异化优势,通过强化投资、共享研究、产业孵化、共建科技园区等方式推动实现技术突破。为了更好地推动金砖国家经济协作体系建设,未来各国应强化顶层设计和整体统筹,完善产能合作机制;创新金融合作方式,加强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机制建设和本币合作,更好地服务金砖国家产能合作;深化金砖国家之间的人文交流,为产能合作奠定坚实的民意基础。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泰国、缅甸、柬埔寨、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的政治多元化日趋明显。面对社会经济发展瓶颈,边缘化或半边缘化的政治力量开始要求更多的话语权,并试图构建更公平合理的发展模式,从而引发相关国家的权力结构调整。对"一带一路"建设而言,这是机遇,有助于在变革中塑造"一带一路"建设的共识;这也是挑战,将会使"一带一路"建设的合作面临严重的不确定性,因此有必要深化民心相通工作,加强政治风险的防范。  相似文献   

17.
2008年12月,由长沙理工大学和利比里亚大学合作共建的湖南省第一家非洲孔子学院-利比里亚大学孔子学院揭牌成立,这是湖南省高校和非洲地区教育合作的创举。为了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中提出的“深化沿线国家间人才交流合作”,截至2020年10月,湖南省高校在非共计创办了4所孔子学院,以传播中国语言文化、增进世界人民对中国语言和文化的了解为宗旨,课程内容形式多样、定位清晰明确。新形势下,湖南省非洲孔子学院如何克服师资物资匮乏、办学模式单一、文化传播受限等难题,尤其是如何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且在部分国家未得到有力控制的局面,值得我们深入思考与研究。  相似文献   

18.
姜浩峰 《新民周刊》2023,(40):46-51
<正>本次“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提出的最宏伟愿景是携手实现世界现代化。实现现代化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期待,也是应有权利。从2013年9月、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到2023年10月17日、18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举行,整整10年光阴。十年来,国际局势、地缘政治格局有着巨大变化。在地球的许多地方,和平被打破,发展被停滞。  相似文献   

19.
刘朝晖 《新民周刊》2023,(24):50-53
<正>随着“一带一路”的发展,包括中医在内的中华传统文化在东南亚被越来越多的人理解、接受和喜爱。20年前,中国在各大国中第一个正式加入了《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第一个与东盟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过去十年,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与东盟的合作水平不断提升、范围不断扩大,让双方都从中获益匪浅。同时,越来越多的东南亚青年也选择来到中国学习、生活、工作。  相似文献   

20.
王战  张瑾 《法国研究》2020,(1):36-42
“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六年来,在保持全球经济繁荣和维护世界和平进程中发挥了坚实作用,它是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旗帜和主要载体,同时也是推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一个平台。2019年是中法建交55周年,中法人文交流是新时期中法两国交流继政治交往、经贸合作后的第三大重要内容,也是全球化背景下中法两国交往的重要保障。在长达8个多世纪的交往中,中法关系与中法人文交流相伴而生,中法关系的健康发展从根本上促进了中法人文交流的丰富与繁荣,中法人文交流内容的不断丰富有力的促进了中法两国政治、经贸关系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