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挑战与机遇:互联网和执政党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传统政治相比,网络时代的政党政治更具开放性、便捷性、平等性和互动性。这对中国共产党在党的形象、执政基础、政治稳定和合法性等方面形成了挑战,也给群众路线、基层党组织、党内民主和思想建设等工作带来了机遇。执政党应该把党的建设融入到互联网中,提升执政能力:构建党建网络大平台;积极发展电子党务;强力推进制度建设;加强网络舆论引导。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17,(8)
近年来,新媒体及其舆论日益凸显出强大的政治号召力、即时传播力、舆论扩散力和社会动员力。但在新媒体舆论引导中也存在一些思想观念和方式方法等方面的主要问题。因此,需要树立正确的网络舆论观,完善新媒体舆论引导机制,改进新媒体舆论引导方法,提高干部运用新媒体的能力,培育新媒体舆论引导队伍。  相似文献   

3.
网络时代,对党的舆论调控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如何提高网络时代党的舆论引导力成为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提高网络时代党的舆论引导力必须在坚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占领网络舆论主阵地的前提下,不断创新网络传媒的管理体制和内容,增强意识形态传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网络时代条件下我国舆论场发生了深刻变迁,初步形成了官方舆论场与网络舆论场并存的二元格局,两个舆论场所讨论的内容、使用的话语乃至讨论的方式都大异其趣。实现官方与民间两个舆论场的良性互动对于国家提升舆论引导能力具有标志性意义,这种良性互动表现在:一方面,官方舆论场要能够对网络舆论场所关注的社会热点以及民意诉求形成有效及时呼应,避免缺场和失语。同时,官方舆论场也能够对民间舆论场的负效应进行有效矫正,根本扭转长期以来网络舆论负面、偏激的价值走向;另一方面,主流媒体与网络新媒体要实现深度技术融合,在此基础上通过创立政府网站、政务微博等形式为两个舆论场的良性互动搭建制度平台。  相似文献   

5.
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全员育人应把高校、社会、家庭、大学生都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范畴,形成教育合力。这既是破解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困境的现实要求,也是构建网络育人质量提升体系的必要途径。高校、社会、家庭和大学生应该充分发挥各自的特点和优势,协调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育人格局,全面统筹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  相似文献   

6.
关于"场"的研究涉及物理学、社会学和传媒学。公共舆论具有强烈的可操控性,作为舆论制造的工具,媒体往往服膺于政治的需要。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基于理论视野的狭窄,我国的舆论场域呈现出舆论一律的畸形现象。然而,随着社会整体结构、心理结构、治理结构和媒介结构的变迁,舆论场域开始分裂、瓦解并陷入集体迷失的困境。网络舆论场域在变迁中得以构建,呈现出反噬的态势。  相似文献   

7.
在政治、文化、社会、经济等一系列的改革中,政治体制改革是一个枢纽的要素。近年来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告诉我们,脱离政治、文化孤立地处理经济问题,无法使改革进一步深化。前一阶时期,不少报刊发表言论,提请全社会都来关心改革先行者的命运,为经济改革提供宽松的舆论环境,把“落马”的改革者重新扶上马,为那些处于欲干不成,欲罢不能,骑虎难下困境的改革者解围。今年七月十四日,邓小平同志在接见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党政代表团时首次表明了如下想法,现在举国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将“涉及到政治体制的改革”,以中国城市为中心的经济体制改革“也包括对政治体制的若干方面进行的改革”。赵紫阳总理在南斯拉夫访  相似文献   

8.
民生新闻作为当前一种重要的社会政治现象,从构建公众社会话语权、培养公众民主意识和参与意识、营造公共领域、发挥舆论监督等方面,有效促进了政治参与和民主政治的建设。然而,由于民生新闻本身所具有的一些缺陷和定位偏差,过度的和缺乏引导的民生新闻将对社会政治稳定造成冲击。因此,在完善政治参与渠道的同时,还需要客观理性分析民生新闻在引导公众政治参与中的可能发生的问题,并探讨民生新闻和公众政治参与两者优化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谢金林 《公共管理学报》2011,8(1):35-43,124
网络空间草根政治运动是草根力量以维护其利益为目的,运用网络技术组织的抗争性集体行动。草根政治运动在网络空间兴起是社会转型时期贫富分化的结果,也是网络时代权力重新分配的结果。它的表现形式主要有网络政治动员、网络舆论批评监督、网络政治参与,它有利于国家-市场-社会关系的优化,也有利于国家治理的发展,同时也可能给政治秩序稳定带来极大的难题。因此,对网络空间草根政治治理必须坚持整体性治理原则,引导与规制并举,现实政治与虚拟空间治理并重,使网络空间草根政治运动成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建设性力量而非颠覆性力量。  相似文献   

10.
政府治理现代化需要良好的网络治理,而网络舆情引导则是网络治理的基础。网络时代,网络舆情引导力是各级领导干部执政能力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治国理政和安邦定国的大事。在新媒体迅速发展的背景下,面对复杂而严峻的网络舆情形势,一些领导干部既缺乏敏锐的政治意识和基本的媒体素养,也缺少实践处置技巧和经验。为此,应增强领导干部的网络阵地意识,积极提高网络运用的能力和与新闻媒体沟通的能力,进而提升对网络舆情的把控力。  相似文献   

11.
网络公众参与对社会的影响是双重的,既有利于推进公共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又由于存在的问题和非理性趋势而给社会政治环境带来消极效应.必须对网络公众参与中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行理性反思,并从社会价值预期的合理确立、网络舆论引导机制的构建、网络制度建设和网络伦理建设等几个方面促进网络公众参与沿着理性、有序、规范的轨道发展,使其真正成为弘扬文明风尚、促进社会和谐的积极动力.  相似文献   

12.
严茜 《学理论》2013,(13):159-161
微博作为一种高度社会化的传播平台,已经成长为一个重要的新型舆论场,对社会舆论的影响力正在迅速增强。相对于微博舆论影响力的强大,与传统媒体的舆论引导有所不同的微博舆论引导,则面临着不少困境。通过认识微博舆论的生成与互动机制,将会发现微博舆论引导面临的种种困境,而突破这些困境来进行有效的微博舆论引导,则是探讨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
虚拟社会和真实世界是网络政治兴起的两个维度。网络社会的虚拟性要求培育网民公民意识、整合公共网站资源、破解信息利益割据,规范、净化和平衡网络政治信息流;同时要加强对网络舆论的引导治理,发挥政府、网络媒体、非政府组织对网络舆论的引导作用。网络政治的真实性要求从预警力、判断力、处理力、反思力入手全面提升政府的网络政治回应力,并注重提升政府官员的综合素质;同时要创新政府网络政治回应机制,建立政府网络政治回应评价系统和网络政治回应机制体系。  相似文献   

14.
当今改革中国政治体制的要求来自社会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也是社会经济文化进一步发展的必要保证。它具备了两层含义;一为政府体制改革,即行政改革,追求的是高效化;二为政权体制改革,即政治改革,需要的是民主化。要达到这些要求,有一个轻重缓急的过程,同中国的经济改革的进程以及社会政治文化素质有不可忽视的联系,超越了这基础,政治体制改革也不会取得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5.
随着微博和社交网站等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公众的舆论空间和话语表达权得到进一步延伸和释放,网络舆论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及特征,即传播媒介逐渐多元化,参与主体走向"草根化",舆论焦点日显敏感化,网民行为偏向"群体极化"。这给社会管理带来了一系列严峻挑战,即现代虚拟社会的管理意识的显缺失,网络舆论的法律不健全且效力低下,参与网络舆论的治理主体比较单一,缺乏独立的网络舆情突发事件治理机构。进一步加强网络舆论引导的对策建议在于:增强网络媒介素养,提升网络危机公关能力;建立健全法律法规,规范信息传播秩序;加强媒体正向联动,形成舆论引导合力;注重正面舆论导向,强化主流舆论权威;研判网络舆论性质,着重引导特殊舆论。  相似文献   

16.
频频发生的群体性事件已经影响到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对舆论引导也提出新的挑战。本文分析了群体性事件中公众情绪对舆论引导的正负面影响,提出政府在处置群体性事件要适应和引导群体心理,疏通情绪宣泄渠道,构建情绪表达机制,多种话语表达方式的策略。从而使公众的正面情绪有效传播,使政府的正面形象得以树立,促进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7.
《学理论》2017,(1)
近年来,公众意见在微博、微信、论坛等新媒体平台上凝结为高度统一、与官方期待不相协调的"和声",迫使官方做出回应或调整政策行为的舆论现象时有发生,学界将其定名为"舆论倒逼"。"舆论倒逼"是社会利益分配、政治文化环境、媒介技术发展等多元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它既可以作为政府改革的外部动力,也可能发展成为舆论危机。摸清其性质、探究其形成机理,对提升我国政府的舆论引导水平、能力,推动社会进步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网络舆论的现状及引导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作为国际上公认的“第四媒体”,网络以其特有的优势比其他传媒的发展更为迅速。在很大程度上,人们也将网络看成了一个有效的舆论工具。但是,由于缺乏合理的引导,网络舆论有时呈现无序状态,不可避免地带来了相应的社会问题,分散了舆论的社会整合性。必须针对我国网络舆论的现状,积极寻求正确引导网络舆论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互联网为民粹主义提供了强大基础.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民粹主义对于网络舆论的影响日益显著.网络舆论引导中,特别需要对网络民粹主义依法进行科学、有效引导.  相似文献   

20.
大众政治意识的崛起是改革开放、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及政治体制改革所带来的社会世俗化过程的一个必然结果,它对我国政治民主化进程起了巨大推动作用,但也附带了一定的负效应。因此对大众化政治意识的内涵理解并给予积极的引导就成为迫切的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