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农村问题是其重要的问题,而农村治理模式又是其重中之重。新农村治理模式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推进新农村建设离不开良好的农村治理。现阶段我国新农村发展正面临一个转型期,对于其发展,特别是就社区发展而言,必然存在着许多问题,我们可以从这些存在的问题中找出相应的对策,从而更好更快地促进新农村社区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农村重要的物质基础,是农村改革发展的内生力量。创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方式,培育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促进农民增收、繁荣农村社会、实现共同富裕的迫切需要,也是发展农村公共事业、提升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水平,巩固新农村建设成果的基础工程。在目前尚未彻底打破城乡二元体制的背景下,如何通过创新发展机制和经营模式,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是当前许  相似文献   

3.
汤维建 《团结》2006,(4):35-38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法治化是必由之路。通过农村的法治建设,保护广大农民的合法权益、解决农村的各种纠纷,维护农村的稳定,构建农村的和谐秩序,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这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应有之义。在新农村法治建设过程中,需要通过各种法律服务组织机构为农民提供完备的法律服务,将广大农民群众的法律需求变为农民现实的利益。加强农村基层法律服务农村基层法律服务的基本功能是提高广大农民的法律素养,运用法律手段解决矛盾和纠纷,依法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农村法律服务对于建立农村法治是至关重要的,否则就可能存在有…  相似文献   

4.
农民文化利益是中国农民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各种文化方面的诉求及利益实现的问题。关注农民文化利益,重视农民文化权利,完善农民文化权益实现的体制和机制,有利于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的整体推进,有利于解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民个体现代化的核心问题,有利于助推经济欠发达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实现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5.
刘源 《学理论》2009,(15):158-159
农民文化权利是中国农民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各种文化方面的诉求及利益实现的问题。关注农民文化利益。重视农民文化权利。有利于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的整体推进,有利于解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民个体现代化的核心问题。有利于助推经济欠发达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实现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党的农村基层组织是党在农村工作的基础。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抓住机遇,加快改变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键在于坚持党的领导,适应当前农村新情况新形势,全面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改进党在农村的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稳定、和谐与发展。  相似文献   

7.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阶段,通过数字乡村建设助推农民增收致富,建设美丽数字乡村和培养农民责任意识,进而为提升乡村社会发展内生动力创造良好时代契机。如何利用这一契机解决好当前农民参与农村公共事务行动意愿不足与农村建设责任淡化等问题,成为打通乡村振兴“最后一公里”的关键议题。在厘定乡村社会发展内生动力基本概念及其基本表征、主要类型基础上,阐释数字乡村建设提升乡村社会发展内生动力的内在机理,并引入甘肃G县数字乡村建设的实践个案,分析其乡村社会发展内生动力的聚合力与张力,从而得出研究主题的相关结论,为我国建设数字乡村和提升乡村社会发展内生动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郑晔 《理论视野》2007,(2):26-2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培育新型农民、提升农业自主创新能力、构建现代农业和农村产业体系、提升农业基础设施的保障能力、发展资源节约型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等等,有利于在新农村建设中推进现代农业发展,这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9.
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城镇化既是中国农村发展的两大主题,也是驱动中国城乡统筹发展及现代化建设的两个巨轮。愿意返乡创业的新生代农民工是新农村建设的内生动力,实现返乡新生代农民工在县域城镇的市民化梦想则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标尺。政府创造条件响应其诉求,是城乡统筹的实践突破和人文回归。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从公共产品供给角度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解决农民最基本的生产生活条件,主要是解决满足农民基本生产和生活需要的农村基础设施、农村基础教育、农村基本医疗卫生、农村基本生活保障、农村基本社会服务体系和农村基本制度体系。应该通过建立公共财政体制、改革和完善农村治理结构、推动农村中间组织发展、改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方式、加快农村的基本制度体系建设等措施逐步改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以此推动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1.
王金瑞 《学理论》2010,(16):78-79
社会主义新农村乡风文明,指的是农村文化的一种状态,是一种有别于城市文化,也有别于以往农村传统文化的一种新型的乡村文化。其本质是推进农民的知识化、文明化、现代化,实现农民的全面发展。乡风文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体现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想道德境界。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新农村建设已经取得巨大成就,基本实现了农村宜居目标,大幅提高了农民收入,有效缩小了城乡物质生活质量差距,但由于根本性的土地制度改革、城乡二元户籍体制改革滞后,加上政府长期的城市中心论,使农民的城市化、农业的现代化转型依然困难重重,导致农村缺乏自我发展能力,农民过度流失,严重抵消了新农村建设的努力。只有尽快进行根本性的土地制度和户籍制度改革,不断增加农业投入,加快农业的现代化转型,我们才能提高农村的自主发展能力,建设既宜居又宜业的新农村,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3.
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包含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内容的系统性、深层次命题。处于由传统向现代转型过程中的中国社会,在当前新农村建设中面临诸多现实矛盾和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多方面努力,其中,反思和借鉴传统价值观优秀成份很有必要,其有助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良农村政治组织和提高农民文化水平,推进农村和农业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4.
中国城市现代化的进程中出现了道德退化、粗放惯性、政绩标签等严重失误,并进一步引发了信仰混乱、规则冲突、执政麻痹症传染、国家权力正常功能弱化、膨化式增长、价值迷失、结构失衡等一系列深层次的矛盾。作为新一轮全面而深刻持久的农村现代化进程,新农村建设在起步之际理应对此进行深度反思,以免重蹈覆辙。我国的城市现代化进程对新农村建设的警示主要有三:教化先行、农民为本、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5.
解安  林进龙 《理论探讨》2023,(1):147-155
乡村发展是比较中国式现代化和西式现代化的一个重要视域。西式现代化虽然实现了某种意义的农业农村现代化,但也陷入了牺牲人民生存和发展权益以迎合资本意志的陷阱。可以从西式民主边缘化农民利益诉求、新自由主义鼓吹土地私有化牺牲农民利益、资本排斥农民生活基础设施建设、资本无序侵蚀农民生产生活空间、农村主流叙事剥离少数族裔农民等五个方面反思西式现代化的资本逻辑。伴随资本全球化过程,不少国家和民族对西方文明的吸收超出了借鉴的范畴,乡村发展的可能性越来越单一。中国式现代化正是在这一背景下突显出自身的独特性。当前,乡村振兴作为国家意志全面推进,不仅是中国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的战略性调整,也是党和国家对政治承诺的历史性实践和对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生动回应。中国式现代化的乡村发展道路表明,发展是全体人民的正当权利,既不应成为资本的附属品,也不应为少数人所把持和垄断。  相似文献   

16.
新农村建设:终结“三农”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柯炳生 《团结》2006,(4):29-32
200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2005年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2006年中共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新农村“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胡锦涛总书记在2006年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负责同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的讲话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个字的要求,涵盖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的主要方面。从这些重…  相似文献   

17.
余炳良 《学理论》2010,(8):15-16,4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着力提升农业、农村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解决三农问题,切实维护农民利益的战略举措,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惠及亿万农民的系统工程。只有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和用工业理念发展农业,指导农业,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努力改善农村经济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使农村整体面貌出现较大改善,才能实现把我国广大农村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村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大目标。  相似文献   

1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提出,标志着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政策转型,新农村的建设除了国家对农民"多予"、"少取"外,关键要靠增强农民、农业和农村自我发展能力,而对于中部农业大省,发展农业产业集群是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9.
我国是拥有9亿农民的大国,也是一个贫困人口较多的社会主义国家。解决广大农民的民生问题是建设新农村的重点和难点,提高贫困村党组织领导新农村建设能力是建设和谐农村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转换思路 创新机制 推进新农村文化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永新 《民主》2006,(8):22-2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要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还要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提高农民的精神生活水平。农村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撑力。建设农村文化就是增强农村可持续发展的“软实力”。面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高潮的到来,有必要认真总结农村文化建设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研究和遵循农村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与时俱进地更新工作思路,建立长效机制,以人为本,切实提高农村文化建设的实效,全面发挥文化在建设新农村中的传播知识、凝聚人心、提高农民素质、促进经济发展、构建和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