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法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但全面依法治国任务依然繁重。在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后,人民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等方面的要求将日益增长;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要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深化依法治国实践,要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要树立宪法法律至上等法治理念;要以十九大报告的精神为指导,适时修改宪法。  相似文献   

2.
《团结》2012,(3):1
中共十五大报告郑重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1999年3月全国人大修宪,将这一基本方略予以宪法上的确认。"依法治国"写入宪法,标志着执政党和国家治国原则和领导方式的重大发展和完善。作为与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参政党,为新时期法治建设积极建言献策,成为依法治国过程中的重要参与和促进者,为推动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作出了自己的贡献。1993年初,民建中央主席孙起孟在讨论宪法修改的过程中,力主将多党合作制度写入宪法,此建议受到中共中央的高度重视并采纳,修改后的宪法序言中增加了"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7,(2)
在全面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法治教育是全面依法治国战略部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青少年法治教育对于孩子从小养成学法、懂法,用法律解决问题的惯性思维,为全面依法治国奠定扎实的基础具有重要意义。宪法教育是法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宪法意识的培养有利于对法治意识的深刻理解,培养宪法意识必须通过宪法教育的普及来进行。宪法教育应当从小开始,宪法教育不仅仅是简单的宪法条文知识的普及,还应该使青少年从小树立法治意识,理解国家、民主、权利义务、人权保障等宪法内涵。而当前的法治教育忽视了对宪法核心精神的教育,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建设过程中,宪法意识的培养与法律制度的完善同等重要。  相似文献   

4.
宪政以宪法为基础,它的本质是限制国家权力,并以民主为前提条件;其最高价值目标是尊重和保障人权;实现的根本途径是法治。宪政与法治、民主和人权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而这一切实现的最可靠支撑是社会主义观念文化。加强宪政制度建设不仅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也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为此,要求我们每个党员领导干部和普通公民都应自觉地树立宪法意识,培育社会主义宪政文化;学习宪法、尊重宪法,以宪法为最高行为准则,这是我国宪政建设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5.
张思雅 《学理论》2013,(24):25-26
法治发展与公民教育存在着休戚与共的关联,法制建设对于公民教育的法律地位的保证有着直接明确的影响;而公民教育对于法制建设又有着反作用,为民主法治发展奠定优越的发展环境。从我国的法制建设发展历程不难看出,经过五次宪法的修改,最终在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的迫切要求下,公民教育随着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有了一个长足发展。公民教育的深入发展,也为新时期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发展创造了更有利的公民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6.
"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保障。"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重大任务,这表明我们党已经找到了让民主在中国更加有效运转的新路。这条民主新路就是从作风民主走向制度民主,从实质民主走向程序民主,从不受宪法和法律约束的所谓"大民主"走向法治民主,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法治化。制度民主、程序民主和法治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的最终目标。加快推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需要从我国民主政治现实出发,循序渐进,区分长期目标和中近期目标。长期目标是建设高度民主的国家政体和健全成熟的法治民主,中近期目标是积极推进国家治理层面的民主和法治。具体路径是将政策过程中的民主作风上升为民主决策的制度和程序,积极发挥已有的民主机构在立法和行政决策中的作用,大力发展党内民主和党内法治,健全完善我国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强化法治对民主的保障和约束作用。  相似文献   

7.
《学理论》2020,(4)
健全保证宪法全面实施的体制机制是坚持和完善国家制度、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的基本要求。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宪法制度的发展,证明了我国的宪法是好宪法,应当长期坚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宪法的几次修改表明,在党的领导下对宪法进行适当修改,既可以巩固社会主义发展的成果,又可以保持宪法的生机与活力。新修订的宪法对党的指导思想、党的领导地位、国家发展目标、健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完善国家监察体制、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进行了进一步确认。健全党领导下宪法修改的体制机制,维护宪法权威,保障宪法实施,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培养法治人才,营造法治氛围。  相似文献   

8.
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是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必然要求。政治法治作为一个权力运作的政治架构或治理模式是政治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政治文明的衡量标准之一,是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由之路。要实现政治法治就要从维护宪法权威,推动宪法实施和监督;加强立法民主,建立良法体系;培育法治观念,提高公民主体意识和法治素养;推进依法治国,实行良法治理等方面着手,以建设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的现代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的政党法治建设最根本的依据是国家宪法和党章,其基本原则是借鉴内生型法治和外生型法治的优点,实现自然演化与理性建构相结合;其具体途径是培养有利于实现国家法治文明与政党法治文明的法律文化、确立党员的法权人格、实现政党权力运行的法治化、实现政党民主的法治化、加强法治文化资源的整合。  相似文献   

10.
一套民主、高效、公开、公平、公正的权力运作机制,不仅是新农村建设的客观要求和必备条件,同时也是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内容之一;目前我国农村中普遍存在的权力运作模式及其运作机制很不统一,很不规范,已成为新农村建设中急待解决的重要问题;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既有体制、制度层面的,也有认识、观念层面的;应当从现代民主,现代法治,现代人权的角度,结合我国农村的实际,以宪法有关规定的修改为基础,以村民自治法的制定为框架,构建新农村的权力运作机制。  相似文献   

11.
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重大改革必须于法有据,直指当前转型时期中国面临的改革与法治之间一定程度的紧张关系。上世纪末我国学界提出的关于法与改革关系的争论一直持续到今天,在争论中出现了诸如宪法变迁、地方变通、法律解释、法律修改等诸多理论,但这些理论忽略了我国改革发展初期的特殊性,即改革与法治起步较晚且同时进行且起步较低从而导致改革以"实践"为导向而非法治。破解"改革于法有据"的难题,要实现推进改革与遵守宪法法律的有机结合,运用好授权改革方式;立足社会变革实际,正确把握宪法变迁、宪法修改与宪法的稳定性、权威性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法律解释与法律修改的建设性作用。  相似文献   

12.
乔中国  李敏 《理论探索》2007,(3):148-150
加强农村法治建设是全面贯彻落实宪法的要求,是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协调发展的要求,是实现农村政治民主、市场经济、精神文明的要求,是现代法治价值在农村的推广和延伸,同时也是建国以来我党农村工作经验教训的总结。总之,法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惟有加强法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才有坚实的制度基础。  相似文献   

13.
唐璨 《行政论坛》2005,(3):46-49
从修宪对行政法治的推动来看,修宪给行政法治带来了发展机遇和伸展空间,推动着我国行政法治的进程;从行政法治对宪法的完善来看,行政法治的实践将宪政制度落到了实处,并对宪法提出了新的要求,从而推动着宪法的修改。因此,修宪与行政法治之间呈现为互动发展关系。  相似文献   

14.
论社会主义宪政的基本内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柯伟 《理论导刊》2006,42(2):21-24
宪政的基本内涵是限制政治权力,保护人民的自由。社会主义宪政的基本内涵是:我国依据体现民主法治精神的社会主义宪法进行政治治理的过程,以及以维护保障公民权利和科学规范国家权力运作为目的的政治运行过程,其本质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基本出发点与前提,以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为目标,以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人权保障、限制公共权力为特征的社会主义国家关于实施、维护和发展完善宪法的政治思想、政治制度,政治运行状态的有机整体。  相似文献   

15.
聂洪涛 《理论导刊》2006,(11):10-12
作为一国根本大法的宪法,应是民主、法治、人权这些核心精神的集中体现,也为其提供了重要的保障作用。因此,保障宪法实施,实现宪法秩序,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6.
依宪治国的核心是"宪法",全面准确理解依宪治国的涵义首要的是正确理解"宪法"的真实涵义。离开了对"宪法"涵义的准确理解,依宪治国不仅无益,而且可能适得其反。依宪治国和加强宪法实施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标志。从政治哲学角度理解,宪法的根本价值在于规范、限制国家最高权力以保障公民权利。加强宪法实施尤其是宪法监督是宪法生命力和权威所在,对于促进现代民主政治健康发展具有根本意义。  相似文献   

17.
正现行1982年宪法自颁布以来,在引领和推进我国改革开放事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法治保障作用。实践证明,这是一部维护人民根本利益、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的、优良的根本大法。刚刚闭幕的十九届二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对现行宪法的第5次修改进行广泛的政治动员和理论准备。党中央专门用1次全会来讨论现行宪法的修改问题,充分表明党中央对这次宪  相似文献   

18.
民主法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特征,是衡量社会是否和谐的首要尺度,是区分先进型的和谐与落后型的和谐的首要标志。倡导法治必须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法治的精髓是约束政府权力、捍卫公民权利,依法行政与违法行政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承认权力是有限的,后者却景仰无限权力。政府的法治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起着一种基础性的重要作用,即法治政府虽非和谐社会的充分条件,却是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单靠政府讲法治还不足以实现社会和谐,但如果政府不讲法治就会毁掉社会和谐。因此应采取三条措施,一、对于行政诉讼案件实行全国范围内的竞争性审判;二、政府的法定代表人在诉讼过程中必须出庭应诉;三、以启动行政法律法规的违宪审查为核心捍卫宪法的尊严与权威。  相似文献   

19.
1999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宪法第12—17条修正案。这是现行宪法进行的第三次修改,也是宪法在国家指导思想、政治、经济等方面所进行的重大修改。宪法第12—17条修正案的颁布和实施,必将极大地促进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提供有力的宪法保障。比较我国历次制宪、修宪的立宪例和经验,宪法第12—17条修正案的基本特点如下:第一,在思想理论方面,丰富和发展了宪法关于国家指导思想的规定。现代国家的宪法,都基于特定的宪政理论而制定,…  相似文献   

20.
苏共在革命和建设初期对于法治在巩固政权、推动建设上的认识是清醒的,曾在实践中积极将社会主义法治观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其执政思想与执政方式。不过,伴随着个人崇拜与高度集权的兴起,民主法治在苏共党内和国家实际事务中日益衰微直至被废弃,苏共向人民许诺的平等、民主和自由等政治价值仅仅停留在文本与口号层面,党既没有针对高度集权的经济发展模式进行有效的改革,也未能处理好党同宪法法律的关系,文本思想同实践事实的一再背离使苏共丧失了人民的信任,最终走向亡党亡国。所有这些,给人们留下了深刻教训和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