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贾诗涵 《学理论》2013,(8):174-175
葛薇龙和曹七巧是张爱玲笔下两个性格鲜明的女性形象,她们都具有软弱与疯狂的个性。分析她们这种双重性格产生的原因,认识现实逼迫软弱的女性走向疯狂的悲剧,可以从新的视角进一步阐释张爱玲小说创作的审美独特性。  相似文献   

2.
苏童的小说追随着南方风景的线索,呈现出独特的艺术美感和深刻的反思意蕴。他穿梭在琐碎的市井生活中,用细腻而独特的眼光,捕捉到女性的敏锐心理,谱写了一曲女性生存的悲歌。他的创作把女性作为书写对象,不仅仅表达了对历史背景下女性生活不幸的同情,也赋予了对女性悲剧根源的冷峻审视。苏童站在历史的高度,有意营造出神秘苍凉的氛围,散发出氤氲的气息,把女性的苦难遭遇和反抗挣扎作为特定的存在,探究女性在挣脱历史枷锁后的出路及如何建立现代社会的女性文化和女性话语。  相似文献   

3.
甘士艳 《学理论》2013,(3):157-158
文章分别从男性和女性两个角度分析并揭露了女主人公康妮的悲剧成因。结果发现,康妮的悲剧既来自于男性对女性的忽视和压制,也来自于其他女性的排挤和女性角色自身的被动。文章将为从女性群体自身的弱点来寻找女性悲剧的动因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学理论》2015,(26)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萧红以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致造就了一种特有的"萧红式"小说文体。她的小说,生动地刻画了许多生活在男权社会压抑下苦命挣扎着的女性形象。萧红不仅细致描写了她们真实的生活状态及悲剧的命运,而且将笔触伸向中国男权社会根深蒂固的思想观念,在对女性生命悲剧的关注中融入了鲁迅改造国民性的思路,从深层次揭露了男权社会对女性的压迫与毒害。  相似文献   

5.
徐冬梅 《学理论》2010,(16):166-168
张爱玲对女人有着深刻的同情、反省和体认。她通过对于人性本体的思考以及表现女性特有的婚姻题材来展示女性的世界。正因如此,才使得她对于女性的怜爱显得更为深沉,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6.
杨维 《学理论》2013,(15):172-173
庐隐,由于她的英年早逝再加上其作品与后来的主流文学话语场存在着一定的偏差,所以,她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一直是被边缘化的。从文本出发,通过对庐隐三个创作时期的代表作品做深刻的剖析,来探索知识女性解放自我后的精神困境,并通过其笔下诸多女主人公不幸的命运来追寻女性知识分子人生悲剧的原因及最终命运的出路。  相似文献   

7.
黄晓辉 《学理论》2009,(14):111-112
张爱玲是40年代沦陷区的天才女作家,本文将从小说的人物心理刻画及女性的“原罪意识”两个方面入手。谈谈对张爱玲作品叙事内容的某些看法。  相似文献   

8.
方方的长篇小说<水在时间之下>,主要叙述了一个汉剧女艺人如戏如梦的人生悲剧故事.女主人公的悲剧,一方面由于她的女性身份、女性命运,因而显得特别惨烈、尖锐;另一方面,因为她的悲剧与汉剧艺术的兴衰演变纠合在一起,因此蕴涵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意义.女主人公的悲剧既源于自身的性格和选择,也因为她所生活的社会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9.
张婷  张燕 《学理论》2013,(21):199-200
研究了莫里森处女作《最蓝的眼睛》中所表现出的黑人女性的身体政治意识。莫里森以鲜明的性别差异立场对西方哲学话语展开了批判与重建。以作品中凸现的女性身体政治意识为切入点,通过聚焦女主人公佩科拉的悲剧故事,阐述了黑人女性如何在反抗和内省中找寻自我,以及男权意识对女性政治意识的压制。  相似文献   

10.
《白鹿原》作为20世纪后期的一部厚重作品,塑造了众多的悲剧女性形象。白嘉轩周围的女人作为传宗接代的工具,体现了一种伦理悲剧。如具有强烈的反抗意识的小蛾,从肉体到灵魂都是悲剧的典范;白灵投身革命,却被肃反政策所杀害,无疑是政治悲剧的最好注脚。  相似文献   

11.
陈俐  李家富 《学理论》2013,(17):213-214
曹禺在创作初期塑造了诸如蘩漪、陈白露等散发着现代气息、充满生命激情的叛逆女性形象,但自《北京人》中温柔善良、美丽贤惠的愫芳开始,曹禺笔下的女性又开始回归传统和古典。两类极端的女性形象承载了作者不同阶段的生命体验和与之不可分割的审美艺术标准,彰显了作者创作"蜕变"的审美诉求。  相似文献   

12.
赵红 《理论导刊》2008,2(2):124-125
在现代女作家中,张爱玲以她冷静的眼光,细腻、独特的笔触,揭示出女性在社会生活中的真实生存状态.无论是<金锁记>中变态、阴戾的曹七巧,<倾城之恋>中智慧、运气的白流苏,还是<连环计>中泼辣、粗砺的霓喜,这些女人的一生其实都是在为取得或维持合法的婚姻而努力,因为婚姻是她们求得生存的唯一出路.  相似文献   

13.
王恩超 《学理论》2013,(20):42-43
通过对古希腊悲剧《美狄亚》中美狄亚的形象分析,探讨女性在摆脱对男权依附获得独立的同时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义务。美狄亚的故事发人深思,在历史长河中给予她的评价或好或坏抑或中庸。但是,从道德角度解读美狄亚却不能给她的行为予以肯定态度。结合萨特存在主义理论,对美狄亚杀子惩夫悲剧的产生做出客观分析,应该辩证地看待主人公性格并理解美狄亚杀子惩夫背后所蕴含的社会道德思想。同时,女性在摆脱依附性的同时必须兼顾社会责任,不可一味追求自我而忽略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4.
威廉.福克纳是美国20世纪的著名作家,女性形象在其作品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作品《喧哗与骚动》是一部蕴涵丰富的小说,是福克纳小说艺术走向成熟的标志。女主人公凯蒂成长于美国南方父权制和清教妇道观的压迫与毒害下。通过其作品《喧嚣与骚动》中的凯蒂命运,福克纳揭示了美国南方旧传统以及康普生家庭的冷漠无情是造成凯蒂悲剧的根源。  相似文献   

15.
贾平凹在《废都》中创作了牛月清、唐宛儿、柳月、阿灿四位女性形象,她们身上无不体现着贾平凹对女性生物性的热衷展示,对女性物化状态的肯定与张扬,对女性臣服于男性的赞美褒扬,这反映出贾平凹浓厚的男权主义思想审美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16.
李清照是我国宋代最著名的女词人,她在词的创作领域成就巨大。在她的词作中,以独特的女性视角来书写自己的个人生活、感情经历与心路历程,其词大胆直率,真挚感人,从李清照词作中女性意识的具体表现、形成原因分析李清照词作中的女性意识,探讨李清照作为女性作家在古代文学史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严军 《学理论》2012,(9):73-74
生于没落贵族家庭的张爱玲是20世纪四十年代文学的另类"传奇"。她以女性特有细腻和自我生活经历观照社会,书写世俗婚姻爱情,写"物化"的婚姻、扭曲变态的爱情和无望夭折的爱情,以自己的悲剧意识构建了一个世俗而又深刻的婚恋世界,形成独特的庸俗化、去理想化的爱情婚姻书写模式。  相似文献   

18.
蒋叶 《学理论》2012,(11):174-176
张爱玲用敏锐的目光、细致的观察洞察了当时的社会虚伪,用犀利的语言深刻的揭露了人性的冷酷,在这样残酷的世界里,她深深地感到了对人生掌控的无力感,以及在纷繁交织的世界中人性的彷徨,由此感到了无以名状的失落和悲哀,于是她将这种浓厚而深刻的悲剧意识融入到自己的作品当中。张爱玲采用了日常叙事的结构和方式,用强烈的悲剧感与震撼力打动着读者。  相似文献   

19.
覃问秋 《学理论》2009,(27):243-245
李清照、朱淑真同是宋代杰出的女性作家,本文从女性特征的角度观照李清照和朱淑真的文学创作.分析两人在生活背景与个性差异中所产生的创作异同。  相似文献   

20.
时玉婷 《学理论》2010,(25):179-180
作为第一部系统的文艺理论,《诗学》探讨了悲剧的定义、悲剧的结构组成以及悲剧创作的要求等等。剧作家莎士比亚在悲剧的创作中所采取的方法和手段部分地与《诗学》中的理论相吻合。笔者意欲从悲剧的结构、布局出发,仔细分析并举例说明莎士比亚对《诗学》的继承与发展,并强调"突转"与"发现"在布局中的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