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宗旭 《学理论》2010,(2):131-13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任务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培养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坚实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修养基础。在近几年的教学过程中,运用现代教育形式——多媒体教学,开展了《基础》课教互动教学实践的探索,确立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学习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增强了"主渠道"对大学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题教育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刘海燕 《学理论》2013,(29):289-290
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的重要环节是改进教学方法,努力使教学方法适应大学生的特点。要使《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堂教学有效开展,就必须注重教学素材的准备及其运用。教学素材不但对诸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样的公共理论课的教学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对于其他学科的专业课程的教学同样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是教育部规定的高校学生的公共必修课程,是我国高等学校德育教学的重要内容。结合高职院校特点,深入思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内容改革,科学构建课程内容体系,升华教材内容,有助于提高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实效性,有助于全面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4.
《学理论》2016,(11)
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大学生思想道德提升为重点,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目标,以保证大学生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实现。然而,当下拜金主义思潮的渗透与泛化已造成对大学生信仰最大的冲击。所以,辨清拜金主义价值观产生的前提和虚伪性,才能够彻底终结其负面影响。这成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无法回避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5.
郭亚莉 《学理论》2011,(18):228-229
2:006年秋季全国高校开始了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的重构,将原来的《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两门课整合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简称"基础"课)一门课。新的历史机遇要求从事理论教学的教师,要把教学品质的提升作为首要任务,让"基础课"成为大学生终生受益的课程。经过多年的教学积累,总结了提高教学品质的六点经验:一是充分准备是讲好课的前提和基础;二是课堂讲授要注意语言的逻辑性和准确性;三是教学过程应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四是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提高教学质量;五是加强"基础课"的实践;六是教师素质是教学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吕国铭 《学理论》2010,(27):299-30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整合为新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后,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培养与提高面临着更为突出的课时少与内容多之间的尖锐矛盾。因此,必须转变过去偏重于具体法律知识的教学与考核方式,代之以强调大学生法律意识与法律思维方式培养的教学与考核方式,以期在有限的学时内通过关键法律知识点的讲授达到真正提高大学生法律素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随着网络与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休闲在大学生中越来越普遍。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加强网络休闲教育,有助于大学生合理地利用网络进行休闲,把网络休闲过得充实、愉快和富有意义。网络休闲是一把"双刃剑",《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要积极探索网络休闲教育的有效路径,解决大学生在网络休闲中遇到的各类问题,使大学生能更为科学有效地利用网络闲暇时间,这对于他们的成长和成才以及社会的文明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以实践性来构建《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教学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科学理论只有经过社会实践,才能真正“内化”、“入脑”,成为大学生一种坚定的信念。要在专业理论层面上做到“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论。以实践性来构建《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教学的目标,包括思想素质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三项内容。  相似文献   

9.
中国梦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战略思想。在思政课教学中实现中国梦之"三进",包括"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三个一以贯之的环节。本文从笔者本学期讲授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出发,阐述了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实现中国梦"三进"的提出,揭示了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实现中国梦"三进"的原因,探析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实现中国梦"三进"的基本路径,希望为高校思政教学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0.
吴云峰 《学理论》2011,(11):337-338
目前中国《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法律教学部分的实践中的出现困局,学生不能很好地掌握这门课程。认为正是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法律教学部分的目的认识的偏差,是困局形成的原因。只有树立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而非法律的专业知识,困局才可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11.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后,教学方法亦器改进,案例教学法的运用尤显重要。案例教学法运用于法律基础部分的教学实践具有三个方面的重要意义。在分析探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寒例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法律基础”案例教学的四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涂爱荣 《学理论》2011,(34):244-245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课程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有机地整合了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两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形成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的创新理论框架。为了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趣味性、新颖性、启发性、针对性、实效性,必须改革《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3.
《学理论》2016,(12)
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传统的考核评价方式不够合理,应以理论水平、思想道德与法律素质、实践能力作为考核维度,坚持全面、客观、知行合一的原则,科学考核大学生的理论素养和实际的思想道德品质,充分发挥考试考核的功能。改进高校"基础"课考试考核的对策如下:实施多元考试考核评价;注重学以致用,考核学生实践能力;重视考核学生日常思想政治表现。  相似文献   

14.
王振江 《学理论》2010,(12):261-262
根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在湖北职业技术学院现状的调查情况,对当前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状况从社会环境、学生自身情况以及学校普遍情况进行了全面地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善学校的教育环境和加强《基础》课教学等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喻兰 《学理论》2012,(15):240-241
案例教学使《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时效性进一步提高,满足了大学生的心理需求,解决了过去思想政治理论课"假、大、空"的局面,集中实现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多重效果。案例教学虽不能取代传统的教学模式,但它却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就此问题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6.
杨宁坤 《学理论》2012,(12):219-221
探索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方法是学界追求的目标,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提高教学效果的方法林林总总,只有适合教师实际工作量的和现有水平的教学模式才是可行的,充分利用校园网、腾讯QQ辅助教学了解学生,非常便捷地从"土豆网"上获取免费的视频资源;教学中把准培养的高度,严禁拔苗助长,使课程为学生愿听、爱听、实用。以身边的、近期的人和事作为教学案例。要引导学生开口。教师"不知道"模式和"故意示错"模式都是适合当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师使用的方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通识"性质需要具有"通才"的教师才会受学生欢迎,也才能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廖泽香 《学理论》2013,(12):275-276
在分析文学作品对高校思政政治理论课教学重要意义的基础上,指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选择文学作品应遵循的三个原则,并结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教学实践,对运用文学作品深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途径和方法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8.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考核方式一直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传统的考核方式存在很多弊端,忽视了对学生内在素质和实践能力的考核,在很大程度上偏离了教学目标。因此,必须对传统的考核方式进行改革,建立一种全方位、多角度的考核模式,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素质,真正实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9.
王天桥  高艳琼 《学理论》2010,(26):317-318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是教育的主导理念之一,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重要职责。《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入校后的第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旨在帮助大学生加强思想道德和法律修养,使其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和法律素养。围绕尊重人的属性;满足人的需求、实现人的价值等三个方面,就"基础"课教学如何做到育人为本进行论述,以期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精神,《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在内容设置上,加大了法律基础知识的比重。教师在讲解法律基础知识内容时,将模拟法庭引入其中,进行实践与应用,使高校学生树立了遵纪守法的意识、提高了自我约束的能力,树立了合法权益不可侵犯的观念,教学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