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文化消费是人们使用文化产品及服务,满足文化需求的活动。文化消费的内容十分广泛,形式多样,依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不同类型的文化消费其具体特点各不批同,但作为文化消费,它们与社会生活中的其他社会现象相比,则有着共同的特点。一、文化消费的直接目的是满足精神文化需求人们的生活消费可分为物质消费与文化消费两类。物质消费是人们使用物质产品满足物质需求的活动。精神文化需求是人们对社会关系,文化生活的渴求。文化消费的质量不仅反映了文化需求的满足程度,而且直接表征了人们的总体文明程度。物质消费的对象…  相似文献   

2.
文化产业专门从事文化产品的生产,组织和引导社会大众的文化消费。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文化产业不仅被置于市场经济这个新环境之中,而且与市场机制、市场调节有着主动的密切联系,值得引起人们更多的关注。一般说来,文化产品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需要,作用于人们的精神世界,影响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情操,程度不同地具有意识形态的属性。在市场经济条件厂,文化产品作为一种特殊商品,有两种不同的效益追求。作为商品,要求注重经济效益,而精神产品的意识形态属性,则要求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原则。因此,进入市场的文化,由…  相似文献   

3.
需求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紧紧围绕人的精神需求做工作,是思想教育取得效果的基本前提。现代社会,人们精神需求的格局已经由过去以政治为主导,向政治、道德、心理等并行转变,这就要求我们根据需求格局的变化而转变思想教育的功能。就目前思想教育功能的发挥情况来看,仍然没有给精神需求的多样性以足够的关注,偏重于政治需求的满足,而对其他方面的精神需求则重视不够。这种现状需要改变。  相似文献   

4.
精神鼓励与物质鼓励相结合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条重要原则。按照我们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传统,在贯彻这条原则中,应坚持以精神鼓励为主,以物质鼓励为辅,重在提高人们的思想认识和觉悟,调动人们的积极性。过去,在“左”的思想影响下,我们曾经不适当地夸大过精神的作用,以致把革命精神同人们正当的物质需求对立起来,把精神鼓励同物质鼓励对立起来。使思想政治工作走进一条死胡同。改革开放以  相似文献   

5.
“义利观”作为一种观念形态,是一定经济条件、经济环境的产物,又通过指导人们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为经济基础服务。因而引导人们确立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义利观,不能不是我们思想政治工作一项带根本性的重要任务。随着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深入,人们的义利观必然发生变化,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必然受到挑战,许多问题都需要我们重新认识。如把握义利观的变化,掌握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度,引导人们正确看待和  相似文献   

6.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讲究营养了。营养学作为健康长寿之道,研究它的人日益见多。由此我想到,作为提供“精神营养”的思想政治工作,能否从中借鉴一点什么呢?答案是肯定的。谈营养首先要看现实条件。物质匮乏,人们饥不择食,能吃饱就是最大满足,是无所谓营养的。只有物质丰富了,才能讲食物的营养性。思想政治工作同样也具有这个特点。解放前,人们受压迫,受剥削,强烈要求翻身解放,作为政治斗争工具的思想政治工作,人们不在乎它的简单、粗糙,只要有“打土豪、分田地”这样的“食  相似文献   

7.
大众文化消费热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众文化消费是指人们使用大众文化产品及服务满足精神文化需求的活动。它与高雅文化消费一起构成了精神文化消费的整体。它区别于高雅文化消费的最明显特征,是消费的直接目的是为了娱乐与消遣。  相似文献   

8.
杨慧芳 《学理论》2014,(23):69-70
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让人们的消费需求发生了质的蜕变,人们消费追求不仅仅局限在工业化时代的物质饱感,而倾向于追求新时代下的精神饱感。人们开始追求欲望的满足和角色转换的幸福感,企图通过旅游来完成自己"梦"的真实实现。洛阳文化厚重,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多彩。通过分析现今洛阳文化旅游资源,总结文化体验旅游产品开发存在的问题。同时,结合不同类型的文化旅游产品,进行建设性设计迎合旅游者心理结构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满足人的精神需求是宣传思想工作的根本目的和基本任务 美国心理学大师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这一理论揭示了人类需求从低级到高级发展的一般规律。从中可以看出:前两种属于物质需求,后三种属于精神需求,物质需求满足后将自然转向精神需求,精神需求是对物质需求的超越,是人的需求的高级层次。  相似文献   

10.
人生模式论     
一、什么是人生模式虽然迄今为止尚无关于人生模式的系统研究和理论,人们也未必明确或有意择定自己是依循何种模式生活,但自古以来,人生的追求和导向本身都带有模式化的倾向。人生模式就其框定的对象、人生过程而言,有三个特点:一是个体性或个人性。人生概念一般是指个体生存活动过程,因而人生模式是指个人生存活动过程的基本或标准类型。尽管作为标准,它所代表的就不仅是某个人,而是同类人、类似的人,但它代表的仍是相似、相近的各个个人。二是人生模式的全面性、整体性。人生模式是指统合个体人生生活的物质、精神、创造、消费、工作…  相似文献   

11.
创造幸福     
张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研究院):幸福是一种过程,不是某种既定的存在,对于任何事物,人们在追求时候的兴趣,往往比在享用时候的兴趣更为浓厚。幸福不仅仅在于静态地享受某种需求满足之结果,更在于动态地追求目标和实现理想之过程。幸福来自人热情地投入生活的实践,生活就是幸福不竭的源泉。  相似文献   

12.
思想政治工作从事的是精神产品的生产。精神产品虽有着不同于物质产品的特征和内涵,但有一点是共同的,精神产品也存在一个质量问题。长期以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粗放型的,倾向于追求数量和规模的扩张,以营造声势取胜,对于其效果则很少有人过问,以致在许多人眼里思想政治工作就是空对空,就是玩虚的,没有实际效果。要挽回这种局面,就必须实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从粗放型向质量型的转变,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效益。品牌是品质、信誉、服务的保证,开展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也需要品牌的经营。多年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已形成了不少很有…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引人瞩目的发展。学术文化也有明显的进步,但是同经济成就比起来,则显得相对滞后。经济发展属于物质层面的运动,是满足人们物质生活需求的手段,是落后国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而学术文化的发展是精神层面的运动,它是文明进步的深层推动  相似文献   

14.
在人类浩如烟海的书籍中,有许多描写或论证未来理想社会的优秀作品。这些作品体现了一种精神,就是人们决不会满足于已有的物质精神生活条件,总要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去追求更美好的生活,并且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这种愿望就更加强烈。概括说,人类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在思想脉流上有两种形式:一是寄希望于现实生活中建立理想社会的中国大同思想、西方黄金时代说及空想社会主义思想;二是把理想社会建  相似文献   

15.
思想政治工作要以人为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以人为本,是由思想政治工作的性质、对象、价值、内容和方法决定的。以人为本要求我们依托人的主体性,不断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以人为本,就是以人为出发点,以人为最终目的,一切从职工群众的利益出发,不断满足职工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既是社会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也是现阶段人们从事劳动生产的基本动因。人的需要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一个层次的需要相对  相似文献   

16.
我国正处在改革攻坚阶段和发展关键时期,社会结构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经济结构的变化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引导作用提出了新要求,社会就业结构的变化对思想政治工作影响力和覆盖面提出了新课题,社会组织结构的变化对加强民间组织的思想政治工作、最大限度地掌握群众提出了新课题,社会生活方式的多样化对思想政治工作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引导健康的生活方式提出了新要求。  相似文献   

17.
胜利油田现河采油厂樊庆强、高春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以追求物质利益最大化为劳动的最终目的。但是企业的管理者在重视提高职工的物质收入的同时,也要重视提高其“精神收入”,满足职工的精神需求。职工精神需求大体分为三个层次:一是与生存需要相关的精神需求,包括有一个可以信赖的领导班子、稳定的工作环境、周到而规范的组织关怀等等;二是要有满足文化娱乐需要的精神产品;三是受到尊重和个人发展方面的需求,包括人格的尊重,民主权利的有效行使,作出的贡献得到承  相似文献   

18.
正当前,世界经济深度调整,国内经济转型发展,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适应经济社会全面深刻的变化、人们思想观念进一步多元多样性的变化,以及人们精神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语言表达方式和接受习惯的变化,满足经济社会转型发展要求和员工个体发展要求,必须实现创新转型发展。由国资委宣传工作局组织编写的《思想政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同志指出文艺“要始终不渝地面向广大群众”,“力求把最好的食粮贡献给人民”。我们认为文艺产品的消费是实现文艺的上述作用,丰富人民群众生活,满足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的主要方式之一。消费的形式与内容对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增强人民群众的凝聚力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重视对文艺消费的调控和引导,对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然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文艺产品开始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商品进入市场,人们对文艺产品的消费行为也由于文艺生产的性质改变而成为一种市场行为,人们必须通…  相似文献   

20.
谈话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通过口头语言来双向传递有关信息和相互沟通各自思想的一种最直接的交际活动。作为各级领导者,为履行自己的领导职责,经常需要同其下属(被领导者)就有关问题进行各种谈话。无数实践证明,同下属(被领导者)谈话是领导者做好思想工作的一种普遍而有效的形式。古人云:“言为心声”。作为谈话主体——领导者谈话的语言正确与否,感染力强弱如何,首先取决于其精神思想、文化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