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包容性发展视阈下我国住房保障法律制度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效率与公平作为我国基于包容性发展的住房保障制度的价值选择,将指导我国对住房保障制度重新进行目标定位。在当前形势下建构我国住房保障法律制度,应当坚持立法观念,完善住房保障法律制度体系;坚持以市场为主导,建立住房保障经济调节机制;坚持政府适度干预原则,发挥责任政府的功能。  相似文献   

2.
中国社会转型期非制度化信访问题突出,严重影响了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当前,信访制度和司法制度在利益表达、纠纷化解和权利救济上出现了重叠,信访制度面临法律上和现实上的困境。解决信访问题的根本途径是进一步改革信访制度,积极探索转型期信访与法治契合的可能路径,以实现信访的法治化。  相似文献   

3.
我国信访听证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信访听证制度是依法处理信访问题的程序性法律制度,具有监督、协调、预防、指引等功能。目前存在着适用范围不明确、信访听证组织机关和主持人缺乏中立性、办理与复核听证关系不清、信访处理意见与听证程序缺乏衔接、法律责任粗疏等问题。完善设计如下:一是放宽启动条件并划定必须举行听证的范围;二是由信访工作机构担任听证组织机关和选派主持人,并建立听证建议书制度;三是明确办理阶段经过听证的事项不再组织复核听证;四是设立群体性信访事项听证代理人和代表人制度;五是设置听证异议程序,明确程序违法的法律后果;六是明确经过听证的信访处理意见的终结性效力;七是完善信息公开及其它信访工作制度等。  相似文献   

4.
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规范性缺失主要表现在: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的预警机制不完善、工作流程阻滞、特有文化与法律权威的矛盾冲突。其原因在于,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存在着人治色彩、救济功能大于法律救济功能、与群众工作的互联互通程度较弱。提高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规范性程度的制度安排主要体现在:健全群众工作制度,以群众工作统揽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合理配置和科学设计纪检信访举报权力以及流程;健全法律制度,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体制之内"变为"法治之内"。  相似文献   

5.
谭波 《理论参考》2010,(8):28-30
目前,我国的行政信访体制采取的是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模式,这种体制不适合当前社会矛盾多样化的形势,也不符合权责一致、管理重心适当下移的治理原则,需要进一步完善。我国的行政信访体制改革应采取中央信访机构巡回制度、省级信访机构垂直管理的模式,并结合其他各项制度改革对信访分权制度改革的推进,借鉴国外经验,使我国中央与地方信访分权机制得到有效完善。  相似文献   

6.
信访问题是当前我国最为突出的社会问题之一。对信访改革的思考应避免陷入"人治"与"法治"、"传统"与"现代"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之中,否则信访治理的方案就难以达成广泛共识。未来信访治理的方案:在宪政理念上按照坚持党的领导、人民民主与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的原则来调整现行的信访整体格局;在制度上全面创新,形成党统筹信访全局,人大、政府、司法机关各司其职、分工协作,社会广泛参与的信访新格局。  相似文献   

7.
颜如春 《行政论坛》2011,18(2):15-20
信访制度在中国政治环境下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目前信访制度已经明显滞后于时代发展,表现出对解决问题的不力和不适应。完善信访制度是一个系统工程,应该整体设计,从改革信访体制、健全信访机制、创新信访工作方法、推进信访法治等方面探讨完善信访制度的路径。改革信访体制,可供参考的模式有:"机构整合"模式、"功能整合"模式和"专门委员会"模式;健全信访机制,重点是:健全信访问题的矛盾排查调处机制,信访问题监测预警机制,权益保障、疏导教育、稳定控制相统一的问题处理机制,司法、行政、社会相配套的权利救济机制,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各方面齐抓共管的社会管理机制;创新信访工作方法:即创新"预防"工作方法、"受理"工作方法和办理工作方法等;推进信访法治:即明确信访机构的法律地位、信访法律关系、规范信访程序、规定信访机构的权限、明确国家机关在信访工作中的责任等。  相似文献   

8.
司法救济因司法终局原则的确立而成为权利救济中最全面、公平、有效的方式,然而这一救济方式的功能因涉诉信访而受到影响。以司法终结涉诉信访是合理之选,面对司法与涉诉信访的矛盾冲突,有必要建立和完善以司法终结原则为核心的涉诉信访司法终结制度。为此,需要厘定司法与信访的合理关系,实现信访功能的正确定位,消除民众对司法的误解。  相似文献   

9.
对信访制度民主属性的确认是理解信访制度性质的重要方面。依照直接民主的多重含义,信访制度具有直接民主特征,但这一特征主要指涉信访活动形式要件。同时,信访制度还具有非直接民主特征:一方面,在权利救济案件尤其涉法涉诉案件中,信访处理原则并非遵循少数服从多数原则,信访处理结果也很少直接受制于访民意愿,这些均与直接民主特征不符;另一方面,伴随科层化和法治化发展,强调权责法定、形式理性、规则之治、诉访分离等要求将使信访制度与直接民主更加疏离。以信访形式、信访结果、政治功能和权利救济功能为维度,可以发现信访制度具有直接民主特征和非直接民主特征,信访制度是一项具有复合民主属性的政治制度。  相似文献   

10.
以有序的政治参与化解信访难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平 《行政论坛》2014,(2):30-35
信访是极具中国特色的一种制度安排,也是公民政治参与的重要表现形式。政治参与理论警示我们,不同的参与形式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只有有序的公民政治参与才符合政治稳定的要求。当前中国信访参与陷入了种种困境,以政治参与的视角透视其成因,包括政治制度化水平低、相关法律制度不规范不健全、官本位与传统"清官"情结的影响、上访者整体素质有待提高等。鉴于此,提升中国政治制度化水平、完善法律引导、大力发展政治参与型文化,同时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网络信访、社会组织参与等新形式就成为化解信访难题,引导公民信访参与有序化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刘振清 《行政论坛》2001,(3):26-27,61
建立和完善我国的行政法学体系,不能抄袭西方,亦不可能完全照搬其他社会主义国家,而必须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坚持与我国的国家管理体系、政治法律制度相适应的原则,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行政法学体系.  相似文献   

12.
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是政治民主化提高的重要标志。现阶段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总体水平还比较低。发展不平衡,制度化不够完善。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法治化、渐进化原则。在人大代表选举制度、旁听制度、立法制度、信访制度等方面,不断完善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机制。  相似文献   

13.
依法分类治理信访诉求是推进信访法治化的重要制度理念。但在实践中,依法分类的界限和标准的模糊性、法治体系与群众生活诉求的非对称性以及基层领导干部较弱的依法治理能力都制约着依法分类治理信访诉求制度理念的实现。而信访工作机构的科层化运作与群众信访诉求的平面化生成之间的矛盾、法治系统与群众日常生活诉求之间的矛盾则深刻揭示了依法分类治理面临的实践困境。依法分类治理信访诉求本质上反映了信访工作中政治与行政的内在张力,缓和这种内在张力,需要结合基层信访工作实践创新工作机制。优化依法分类治理信访诉求的工作实践,可在党政体制基础上建立信访诉求化解的联席会议制度,并立足于信访的社会治理功能定位,采用"先调后导"的工作模式,逐步吸纳法律精英人士参与到依法分类治理实践,进而有效实现依法分类治理信访诉求的制度理念。  相似文献   

14.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杂志2019年第23期发表题为《坚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与法律制度》的重要文章,以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全面精辟地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和法律制度的形成以及对人类制度文明发展史的伟大贡献,高度概括了这一被实践证明了的科学制度体系的显著优势,提出了坚持好、实施好同时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和法律制度的原则要求和具体路径,对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社会矛盾纷繁复杂,检察机关的任务十分艰巨。检察机关要坚持依法监督、人权保障、教育改造和监督配合等原则,改革和完善监所检察制度,加强对监狱、看守所和劳教所等监管场所的法律监督,积极探索对社区矫正的法律监督,努力把矛盾纠纷处理在萌芽阶段。  相似文献   

16.
朱全宝 《党政论坛》2012,(7):36-38,1
当前,社会管理创新已经引起各地区、各部门的高度重视与广泛关注,有关社会管理创新方面的学术研讨、实践尝试也正在向多领域、多角度展开.社会管理创新呼唤法治:社会管理创新需要坚持法律原则、运用法律手段、完善法律制度、突出法律规制、实施法律救济.唯其如此,社会管理创新才会又好又快地向前推进.  相似文献   

17.
朱全宝 《党政论坛》2012,(13):36-38
当前,社会管理创新已经引起各地区、各部门的高度重视与广泛关注,有关社会管理创新方面的学术研讨、实践尝试也正在向多领域、多角度展开。社会管理创新呼唤法治:社会管理创新需要坚持法律原则、运用法律手段、完善法律制度、突出法律规制、实施法律救济。唯其如此,社会管理创新才会又好又怏地向前推进。  相似文献   

18.
于晓琪  吕成 《理论探索》2011,(6):137-140
信访与行政复议的有效衔接和互动是减轻信访压力,将信访纳入法治化轨道的基本思路。当前,信访与行政复议的衔接互动存在诸多问题:信访制度的功能定位不清,二者衔接互动的标准不明确,衔接互动的方式不合理。加强我国信访与行政复议的衔接互动,应准确定位信访制度,明确衔接互动的标准,建立衔接互动的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19.
涉法涉诉信访是指已经由执法或司法机关受理,或者已经进入诉讼程序的案件,由于当事人对于执法或司法机关的作为与不作为所提出的申诉和控告未能如愿,转而向上级机关投诉,或者寻求法律程序之外的信访途径.涉法涉诉信访权在理论和实践界存在着强化与弱化(甚至取消)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这些分歧直接导致了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处理行为的失范.涉法涉诉信访法律机制的完善:(1)确立涉法涉诉信访的程序正义理念;(2)建立涉法涉诉信访流程管理机制;(3)建立涉法涉诉信访责任追究机制.  相似文献   

20.
非直接利益冲突已经成为当前执政与治理的极大难题。它表现出冲突双方强弱差距越大,参与可能性越大;强势方态度行为越强横,参与的速度越快;政府部门的处置不及时,参与的程度越深等规律。预防非直接利益冲突的发生发展,需要加快建设促进社会良性运行的基础法律制度,加速完善提高执政权威与效能的行政法律制度,健全社会力量整合与引导的社会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