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完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是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的重要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保障,对于贯彻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和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城乡二元结构导致的宏观政策的倾斜使我国的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存在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公平缺失等突出问题。必须统筹协调,充分发挥各级政府的主导作用,同时要积极引导,发挥社会和市场的积极作用,推进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的有效解决。  相似文献   

2.
实现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是,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基本公共服务的需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的机会均等和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的结果均等。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存在的问题是: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和基本公共服务结构性差距悬殊。促进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途径在于:加强政府间财政体制改革;培养地方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稳定财源;实现预算管理科学化和改革与完善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的投资体制。  相似文献   

3.
湖南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模式创新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安平 《行政论坛》2009,16(2):88-93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模式涉及三项关键因素:财政投资、城乡统筹和农民参与.湖南农村在探索公共产品供给模式中的主要经验,一是整合支农资金发挥政府主体作用,改变农村公共产品筹资方式;二是镇村同治--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农村公共服务均等化;三是"一事一议"--调动农民积极性,扩大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参与主体.  相似文献   

4.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政府责任恪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立人 《行政论坛》2009,16(2):81-84
积极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政府责无旁贷.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自觉,加快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步伐,应做到:进一步强化政府责任意识,提高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有效整合社会资源,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和转移支付制度;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决策参与机制,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决策水平;创新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主体,构建公共冶理与多元参与的机制;加速改变城乡二元制度结构,创新农村公共服务体制;强化行政问责制,建立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导向的干部政绩考核制度.  相似文献   

5.
由于城市偏向、GDP偏向等多重偏向的存在,我国城乡公共服务差距很大。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至少应采取以下措施:彻底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使城乡居民在权利、机会与能力方面实现均等;深化财政制度改革,增强地方政府尤其是县乡政府供给农村公共服务的能力;构建农民对公共服务的需求表达机制和多渠道的公共服务供给体系;改革政绩评价体系,建立公共服务问责制;加快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法治体系建设,使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有法可依。  相似文献   

6.
我国社会矛盾的变化与政府转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面对我国社会日益突出的矛盾,应当突出地判断政府转型的现实需求;而对我国公共需求的全面快速增长,应当充分估计政府有效的公共服务和基本公共产品供给的重要性;面对基本公共产品供给对再分配的重要影响,要大大强化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  相似文献   

7.
论地方公共服务的体制创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公共服务供给困境的三种模型说明,公共物品的地方垄断往往会导致地方公共服务的供给不足。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市民社会的培育,公共服务社会化的条件逐步具备。要走出公共服务供给的困境,构筑公共服务的现代治理模型,就必须打破地方政府垄断公共服务的"锁定"状态,在国家、市场与公民社会之间建立起相互支持的合作———竞争机制,优化社会资源配置,创新绩效评估体系,实现地方公共服务的体制创新。  相似文献   

8.
根据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大体需要经过三个阶段。总体上看,我国基本公共服务的制度框架已初步形成,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成效显著。但是,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供给结果不均等、综合配套改革政策与城镇化的进程不同步、地方财政支持与基本公共服务"刚性"需求增长不适应、供给制度"碎片化"、服务方式比较单一、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尚不完善等问题仍然十分突出,制约着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为此,必须把实现基本公共服务资源均衡配置,保障省级财政支付"纵向"均衡与县(区)"横向"均衡,畅通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利益表达机制,创新供给方式的多元化等,作为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关键举措。  相似文献   

9.
当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存在供给总量不足、结构失衡、效率低下三大问题,其原因在于城乡二元供给机制和各级政府财权事权不统一、供给主体与供给方式单一等。因此,应建立城乡一体的公共产品供给体制,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明确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优先顺序;厘清各级政府公共产品供给职责,建立财权事权一致的投入分摊机制;鼓励与引导企业、非营利组织和私人参与,形成多元化供给格局;实行大村庄制,促进农村公共产品供给。  相似文献   

10.
常亚南 《行政论坛》2011,18(5):49-52
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主体功能区的划分,即划分为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四类。欠发达地区绝大部分都处于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推进和形成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这两类主体功能区的重要基础,也是这两类主体功能区建设的核心目标。如何保证欠发达地区基本公共服务,需要结合该地区的现实情况,分层次、分阶段推进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即合理界定欠发达地区基本公共服务范围,分阶段和层次推进;科学认定欠发达地区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实现规范化管理;明确提供方式的总体原则,注重政府和市场供给方式的协调;推动政府内部组织进行以公共服务为导向的重组与创新;建立健全公共财政体制,着力推进政府财政能力均等化;建立"起点公平"的生态补偿机制;逐步建立和完善"结果导向型"绩效评估体系与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1.
王和平 《行政论坛》2009,16(1):18-21
体现公平原则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之义,是服务型政府建设所要实现的公共理想之一.因此,政府有能力也应该且必须在社会再分配中担当起实现公平原则的职责:即拓宽再分配主体,完善再分配手段;抑制垄断,促进公平竞争;完善社会再分配政策体系;理顺财政再分配职能,健全财政再分配调节机制;加强法制建设,规范再分配行为;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推进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大力推进与发展第三次分配.  相似文献   

12.
缩小我国农村公共服务地区差异的对策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我国不同地区之间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其主要原因除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外,基层政府的财权与事权非对称、转移支付制度不能有效缩小地区公共服务差距,基层政府对地区公共服务内在提供动力不足是比较主要原因。厘清各级政府公共产品供给职责,建立财权事权一致的投入分摊机制,公共财政制度要从经济建设为主的“建设型”财政向关注民生、注重公平的服务型财政制度转变,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体系,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服务型政府与社区治理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辉 《行政论坛》2012,(1):89-92
社区是各种利益关系的交汇点,也是社会建设与和谐的基石。社区治理中政府行为存在两种基本类型:官僚制政府和市场型政府。官僚制政府造就了刚性的组织体系和行政职能的越位,市场型政府导致社区公共服务的供给缺位。本研究在实证分析基础上,深入探讨构建以公民为本位,公正为导向,多中心治道为基础,公平、有效提供公共产品的服务型政府,从而推动行政职能的合理归位,促进社区善治的实现。  相似文献   

14.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人的城镇化的本质是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人的城镇化,是地方政府解决以"人"为核心的保障人的生存权与发展权的城镇化的关键任务。文章基于相关调研指出,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必须加快地方政府基本公共服务职能合法化,完善财政转移支付体系,改革财税体制使地方政府财力与事权相匹配,完善就业培训服务体系,完善各项社会保险制度的设计和转移接续的政策,科学建立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标准。  相似文献   

15.
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政府应成为其主要责任主体.当前,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面临着两重困境:一是政府价值取向与法理、责任的现实要求难以有效契合,二是政府政策取向难以形成相应的制度建构.究其根源,主要是因为职能转变不到位及体制机制不完善.因此,应分别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寻求破解之策:一是通过强化政府的市场职能、社会职能及责任意识,构建服务型政府,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二是通过加强公共财政体制改革、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参与机制及健全基本公共服务监管体系,加强体制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16.
地方政府作为国家重要组成机构,承载着公共服务的重要职能,是国家公共服务的核心体现和基础。伴随着公共需求的发展与变化,公共服务需求与供给之间矛盾突出,对地方政府公共服务提出了新的挑战。将供给侧改革引入地方政府公共服务领域,通过供给端改革发力向需求端传导,是实现公共服务供需均衡,提升公共服务效率的创新途径。地方政府公共服务供给侧改革的关键是明确公共服务供给侧改革的价值取向与供给主体定位,以良性协作、达成行动为归依,利用社会与市场机制完善资源配置,调整供给结构,提高供给主体的供给能力,构建政府、市场与社会间多元供给机制,完善供给侧改革的配套机制,以供给侧改革促进供需平衡,实现供需"双到位"。  相似文献   

17.
本文运用外溢性理论分析了中国的公共服务事权配置,分析表明,外溢性明显地影响了地方政府的供给行为,可能会造成公共服务的供应不足和公共设施的过度供应,并加重公共服务的非均等化。可行的解决思路是:减少分权层级,并按外溢性理论科学分权。  相似文献   

18.
提供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各国政府的重要职能世界上许多国家把提供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与促进人类发展紧密相连,看作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重要内容,并将其作为政府重要职能之一。  相似文献   

19.
到2020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一项重要任务。目前,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发生深刻的阶段性变化。稳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也存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差距大、供给总量不足、提供主体主要由政府主导等问题。需要从完善体制机制,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坚持辩证思维,增加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深化改革,创新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方式;突出重点,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方面制定政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20.
山区农民"出行难"是"三农"问题的具体体现,它不仅对山区农民生活、农村建设和农业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同时也反映出政府在向山区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中存在的弊端.解决山区农民"出行难"是承担着社会公共服务职能的政府的职责所在.政府只有努力提高其公共服务能力,在行政理念、公共财政和服务内容上充分体现对山区农民的服务性,这样才能逐步弥补政府对山区农村公共产品的长期供给不足,最终解决山区农民"出行难"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