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罗莎·卢森堡从少女时代起,就参加了革命活动,直到逝世为止,三十多年如一日,始终站在无产阶级斗争的最前列,从来没有丝毫的倦意和颓丧的情绪,她总是那么斗志旺盛,充满了热情、忘我的献身精神.作为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她的英名早已镌刻在国际共运史的丰碑之上,但是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杰出理论家,卢森堡的思想和理论遗产却没有得到客观的、公正的对待.1925年4月共产国际执委会第五次扩大全会通过的《布尔什维克化(提纲)》中,竟把卢森堡思想看作各党布尔什维克化的主要障碍.1931年,斯大林在一篇讲话中更把卢森堡主义说成是  相似文献   

2.
李兴濂 《各界》2014,(11):32-32
斯大林的母亲叫叶卡捷琳娜,是格鲁吉亚一个农奴的女儿。斯大林的父亲叫比索·朱加什维利。婚后一年,叶卡捷琳娜生了第一个孩子,但是两个月的时候就夭折了,比索也因痛苦开始不停地喝酒。两年以后生下第二个孩子也没能活下来。最后生下了约瑟夫(即斯大林),母亲称他“索索”。  相似文献   

3.
李兴濂 《各界》2008,(9):21
1931年10月11日,高尔基在写完<少女与死神>;后,请斯大林加以指点批示.斯大林看完后,在最后一页写道:"这篇东西比歌德的<浮士德>更有力,爱情战胜了死亡.约·斯大林".领袖这一个具有伟大意义的评语手迹,第二天在<真理报>上以头条公布出来.……  相似文献   

4.
熟悉一点中共早期党史的人,大概都听说过"二十八个半布尔什维克"这一名称.但若要问到"二十八个半布尔什维克"的起源?他们都有哪些人?他们在中共历史上起了什么样的作用?相信很多人都不是太清楚.  相似文献   

5.
彭华 《各界》2008,(3):19-22
斯大林生前十分健康   许多人认为,斯大林生前健康状况极其糟糕,尤其是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这才诱使脑溢血突发,造成意外猝死.但现在找到的材料证实,这种说法根本不值一驳,斯大林长达三十年的体检报告可以作证.……  相似文献   

6.
王明具有国际背景,几乎人尽皆知.但是,王明到底有什么国际背景,目前存在不同的说法:一种观点认为,王明是斯大林和共产国际的"红人",深得信任,因此对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很大:另一种说法则是,共产国际领导人对王明很有看法,有许多批评.那么,王明与斯大林、共产国际的关系究竟如何,应该如何评价王明与斯大林和共产国际的关系,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包括了斯大林一九五二年二月至九月写的四篇文稿,它集中讨论了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若干理论问题,总结了苏联建设社会主义三十多年的历史经验,探讨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和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等一些重大课题,代表了斯大林以及苏联党和人民当时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水平,因而我们从中看到了斯大林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思想的核心是无产阶级的国际主义,在二战中的流变表现为斯大林外交政策的"双重性",即国际主义和大国主义并行.出于国际主义,斯大林极大地推动了卫国战争和二战的进程,促进了战争的最终胜利.出于大国主义,斯大林严重地损害了他国利益和社会主义的形象,且给后来苏联的解体埋下了难以摆脱的深层因素.与之相比,中国共产党则很好地坚持了国际主义与民族主义的有机结合.其经验教训,值得深思.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未能向斯大林—吐积郁 毛泽东和斯大林同是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列宁主义革命家、理论家、军事家、战略家,他们不仅改变了各自国家的面貌,而且改变了世界的格局。毛泽东比斯大林小14岁,但是他是理解斯大林的。 30年代中期,斯大林一直谋求与英、法等国联合共同反对德国法西斯的侵略;可是英、法等国拒不理睬,却将德国法西斯的祸水引向苏联。为了挫败这种阴谦,1938年8月23日,苏联和德国签订了互不侵犯  相似文献   

10.
目前苏联理论界正在对苏联历史进行重新评价。其中,一个主要问题是如何以新的眼光看待斯大林。很多苏联人开始感到,构成斯大林问题的不汉是苏共20大上揭露的政治迫害,而更主要的是斯大林所建立的政治、经济體制实质。戈尔巴乔夫的评价戈尔巴乔夫认为,斯大林“是一个极其矛盾的人物”。他说,“我们站在历史真理的立场上既要看到斯大林在争取社会主义和捍卫社会主义成果的斗争中所作的贡献,也要看到他和他週圍的一些人所犯的严重政治错误与横行霸道”,“斯大林及其周围的一些人对党对人民所犯的大规模镇压和违法罪过是很大的”(《十月与改革:革命在继续》莫斯科,1987年)。同时,戈尔巴乔夫在谈到斯大林时期“在党和国家领导中形盛了行政命令制度,官僚主义更加严重”时指出,“在那种情况下,这种经营管理方式和制度,总的来说是有成果的”,但是“应该注意  相似文献   

11.
斯大林的民族定义在苏联自60年代以来,一直是有争论的问题,在我国到目前为止还被基本肯定。苏联著名的汉学家、民族学家刘克甫最近明确指出,几乎苏联所有的民族学家都认为斯大林的民族定义有严重的缺陷,甚至可以说是阻碍民族理论发展的(见贺国安:《刘克甫谈汉民族研究与民族理论问题》,载《民族研究》1987年第4期)。他认为斯大林民族定义的基本缺陷是:1.斯大林民族定义中的几个民族特征根本不能相提并论。斯大林所谈的几个特征,完全是并列的、等同的,而且“只要缺少一个,民族就不成其为民族”。实际上,这些特征处于分类学上的不同层次,包含着性质完全不同的内容,根本不能并列。苏联学者提出了把民族形成的条件与民族特征区别开的观点。斯大林所列举的四个要素中,“共同地域”、“共同的经济生活”  相似文献   

12.
一国建成社会主义思想是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基础。弄清斯大林对这一思想的认识,发展的过程,对于探讨斯大林在经济落后的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的思想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观斯大林一国建成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发展过程,我们可以把它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否定阶段。以1924年12月斯大林为《走向十月革命的道路》一书写的序言即《十月革命和俄国共产党人的策略》为阶段分界。在此之前,斯大林一直认为只有几个国家  相似文献   

13.
一位诗人曾经写道:“有的人虽然活着,但却是死了;有的人虽然死了,却依然活着。”斯大林逝世已近40年了,却长存于人们的记忆之中,成了世界规模的政治家、学术界竞相追逐、热心研究的对象。不管是毁是誉,甚至等而下之的攻讦者,都不能不首肯:斯大林在世界政治史上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其实,斯大林不过是一位平凡的人、真正的人。他毕生最伟大的抱负,只不过要作一位无愧于  相似文献   

14.
若夫 《各界》2008,(8):17-19
斯大林曾经是苏联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也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公认的旗手.长期以来,不仅斯大林的革命事业,而且斯大林的家庭生活都颇受人们关注,其中包括斯大林的亲生女儿.……  相似文献   

15.
在赫鲁晓夫对待斯大林的态度问题上,我国的宣传界、理论界多年来的提法,一直是“赫鲁晓夫全盘否定斯大林”。包括三中全会正本清源后,在正式场合,也一直沿用这一提法。而我们在教学和研究这一问题时却得不出这样的结论。为此,根据已有的公开的文献资料,试做一初步探讨。一、清算斯大林的错误,既不是赫鲁晓夫的个人权谋,也不是他的意气用事首先要明确的一点就是斯大林该不该受到批判?无疑,斯大林是一个共产主义者,是在保卫  相似文献   

16.
从《共产党宣言》于一八四八年问世起,科学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理论和运动,已经走过了将近一百四十年的路程。其间,既经历了如十月革命胜利、二次大战后社会主义事业大发展、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兴起并与社会主义运动相汇合而奔腾向前的壮观景象,也出现过曲折与失败,当代社会主义是在曲折中开辟着前进的道路。一九五六年是当代社会主义运动艰难而严峻的转折之年。这年二月,苏联共产党召开了第二十次代表大会,赫鲁晓夫在会上作了长约四小时的秘密报告,揭露了斯大林时期个人迷信及其严重后果,对斯大林个人迷信的批判,在东欧各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引起了极大的震动与反响。  相似文献   

17.
在1925年前后,联共(布)党内发生了一场关于苏联一国能否建成社会主义的大辩论,联共(布)领导成员中出现了两种截然对立的意见。一方以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大为代表,另一方以斯大林、布哈林、李学夫等人为代表。斗争的结局是,斯大林关于苏联一国可能建成社会主义的理论,赢得了全党绝大多数党员的拥护,成为苏联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方针。半个多世纪以来,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经验表明,斯大林在这场斗争中捍卫了列宁主义,继承和发展了列宁关于一国可以建成社会主义的理论,这是斯大林对国际  相似文献   

18.
到底应如何对待和评价斯大林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到底应如何对待和评价斯大林模式?山东聊城师院林建华1953年斯大林的逝世虽然结束了一个时代,却并不意味着斯大林模式的影响已烟消云散,而是意味着人们从此可以评点斯大林模式的利弊,尽管评者的出发点、角度及其结语不尽相同,且因时而异、因地而变,但却长年不衰...  相似文献   

19.
罗莎·卢森堡在《论俄国革命》一书中,满怀激情地为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欢呼,高度评价了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在历史的关键时刻所采取的果敢行动。书中对俄国革命的经验教训作了深刻阐述,同时对当时布尔什维克党为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所实行的一些严厉措施,提出了...  相似文献   

20.
过去和现在都存在着一种观点,认为我党关于民族资产阶级概念的使用是与列宁、斯大林对这个概念的使用相一致的。我查阅了列宁和斯大林的著作后认为,这种观点是不符合实际的。对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认识,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我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我党对民族资产阶级概念的使用,和列宁、斯大林是根本不同的。一国内外都有人认为,列宁在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