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全面、深入的文化领域建设是社会可持续性发展的要求。然而在现代性社会中,对道德伦理观认识和实践的偏失,已成为影响社会和谐发展的阻碍因素。代际关系是人类社会关系中最基础和稳定的一支,随着社会文化包容性、形式多元化的日益增强,家庭代际关系也面临着转型和重构的巨大挑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这一伦理命题,在社会转型期得到了新的发展契机。本文试以"布达佩斯学派"代表人物之一的赫勒的道德观为理论架构,就家庭代际伦理转型中道德嬗变的过程及目标趋向进行探微。  相似文献   

2.
刘玉洁  龚继红 《学理论》2013,(12):67-6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社会进入转型时期,社会变迁引起了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变化,我国传统家庭代际关系也受到了较大的冲击。社会转型时期我国家庭代际关系的变迁所产生的社会问题,如"家庭养老、老年人责任重大、代际伦理道德丧失"等,对社会产生了怎么样的影响,新时期的家庭代际关系将怎样发展,将在下文予以讨论。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取向,是我们在谈论道德建设诸问题的最主要的时代背景和现实条件。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促成了中国社会的转轨变型,也带来了一系列道德问题,我们可以从道德价值体系与社会系统的互动关系角度来进行一些探索。 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系统的变化对道德价值体系的冲击表现为:第一,社会交往媒介的错位,诱导社会行为失范,使道德教化发生困难。第二,在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组织的功能专门化趋势更加突出,社会生活中出现了道德真空地带。第三,社会阶层的分化和重组加剧,人们的道德意识淡化。第…  相似文献   

4.
农村家庭代际关系的变化与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社会里老人在家庭中拥有绝对权威,集体经济时期老人权威受到挑战并动摇。改革开放后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老人在家庭中权威彻底丧失。家庭权威变化使代际关系重心下移,老人在家庭中地位边缘化,代际之间出现矛盾和冲突,并使代际关系朝理性化方向发展。以家庭养老为基础,逐步推进完善多元养老体系建设,树立和培育新的家庭代际伦理观念,政府加快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切实担负起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责任.对和谐的平等民主的代际关系的建立将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社会转型的新的时期,“代环境”发生着内在的变迁.在多元文化的影响中,年轻一代的社会化模式从以往的那种“线性社会模式”转变为“网状社会模式”.为此,应当全面、及时、深入地揭示催生代际鸿沟和代际文化反哺的市场因素、教育因素、技术因素、文化因素、朋辈因素和社会因素(如居住格局的变化),以求发现和解释社会变迁进程中代际关系的新走向和整体图式.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未成年人犯罪问题日益突出。未成年人心智和生理都不健全,所以对未成年人犯罪承担的刑事责任必须区别成年人对待。本文从古代未成年人刑事责任的刑罚出发,对未成年人犯罪的相关概念进行了梳理,最后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与预防措施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7.
在社会转型的背景中,理性与道德的关系被又一次推向历史前台。本文从韦伯的"合理性"判断出发,探讨了理性与道德的复杂关系。理性作为一个多向度的概念,道德曾经是"实质合理性"的一个重要价值标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形式合理性的膨胀,理性逐渐流于形式而疏远于道德,其内涵缩小为以利己为中心的经济理性。这一转变导致了食品安全等一系列道德沦丧的社会问题,然而,由于信息化和市场经济带来的日益壮大的"道德技术"却使理性与道德的关系进一步复杂化。  相似文献   

8.
我国追求现代化的过程是一个社会转型过程,在道德领域暴露了越来越多的问题,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就是道德冷漠。具体表现在对道德准则不屑一顾、见死不救的冷漠旁观等。道德冷漠是一种对道德标准有认知缺陷的病态价值观,表现在缺乏同情心,丧失勇气、正义感和责任感,形成了惯性思维的道德麻木。从道德冷漠产生的社会转型背景及社会伦理关系变化,得出道德冷漠的产生与中国传统道德观念逐步淡化、传统血亲伦理遗留的负面影响、道德法制不健全等原因有关,通过完善道德行为保障机制,规避道德风险、重视中华传统美德的现代转变等方法缓解道德冷漠。  相似文献   

9.
赵绪生 《求知》2006,(10):8-9
一。树立“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关系着国家的未来 1.中国社会转型期需要树立正确的荣辱观。随着改革开放事业的不断推进,我国加快了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从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转型的发展进程。在中国社会转型期,快速发展的经济与相互激荡的文化导致人们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传统的荣辱观念遭到封建主义残余思想和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双重影响和冲击,迫切需要反思和重建适应新时期发展需要的荣辱观。在当今中国转型社会.一方面,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依然是社会精神和社会风气的主流;另一方面,也出现了从政失德、人性沉沦、道德滑坡、虚假丑恶以及不辨荣辱的社会怪现象。比如,目前社会上少数领导干部和公务人员的腐败,教育领域的学术腐败,  相似文献   

10.
官员的官德建设不仅需要依靠道德自律,还有赖于制度伦理的规范和约束。面对社会转型过程中日益突出的党群干群矛盾和阶层利益整合,如何处理利益关系成为官德建设的重要问题。制度伦理作为制约权力的一种手段,从外部环境入手,通过制度、法律、法规等建立健全伦理道德的监督和制约机制,把一定社会伦理原则和道德要求提升、规定为制度,并使其规范化、法制化。从制度伦理层面强化官德建设,对官德的实现具有普遍性,有助于官德规范的把握和官员道德的养成,为社会转型时期的伦理道德建设提供理论指导。通过完善干部任用选拔机制,建立科学的党内民主监督机制、改变传统官德教育方法、建立作风教育长效机制等措施,形成全方位的官员从政道德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1.
转型时期的越南执政党建设:特点、挑战与应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越南正处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的新的历史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结构和社会运行机制的转换使越南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也对越南执政党建设产生了重大影响,形成了一系列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共产党思想整合功能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思想整合是一个关系执政党地位和功能的重大问题。全球化使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面临更为复杂的局面 ,使道德整合领域面临着主体与对象的双重挑战 ,使社会的利益结构和利益观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共产党必须积极应对 ,努力探索优化党的思想整合功能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当代中国处于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伴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等因素的变化,传统道德文化失去了其对人至高无上的引导和制约作用,道德冷漠和善恶是非判断标准的缺失等道德失范问题频频出现,基于这些现象,我国道德规范的建设要以传统的重塑为立足点和起点,以生产力的发展为支撑,以人的现代化为目的,以法律的完善为保障。  相似文献   

14.
《求知》2010,(4):46-46
文丰安、孙红霞在《求索》撰文指出,当前如何理清道德自律与意志自由的辩证关系.建立与市场机制相契合的道德体系,具有重要理论与现实意义。由于道德自我调控方式的柔化及非制度化特点、中国社会文化的嬗变特征以及当前社会利益导向的市场化倾向等导致了社会转型时期的道德失范。  相似文献   

15.
中国人道德生活传统的现当代转变是中国现代社会转型的关键,可从市场经济、现代国家和理性形而上学三种社会结构要素来把握当代中国人道德生活传统的转变。启蒙主义、古典主义以及马克思主义是三种典型的理解现代社会转型的方案;其中,马克思主义的方案更为深刻与根本,是理解和引导中国人道德生活传统现当代转变的根据。  相似文献   

16.
湖南株洲市芦淞区积极探索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新路子,努力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今年三月二十六日,芦淞区的何家坳小学被授予“全国德育实验学校”匾牌。 在新时期新形势下,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面临严峻考验。一些领域存在的道德失范、诚信缺失、假冒伪劣、欺骗欺诈行为,以及一些地方封建迷信、邪教和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给未成年人带来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带来“利”的同时也传播着“病”。这些都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面临一系列新课题。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中介组织道德失范问题是和谐社会建设中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文章针对当前我国社会中介组织道德失范的主要表现,着重剖析了导致社会中介组织道德失范的伦理因素,提出其道德建设需要综合治理,即从价值认同、伦理制度和个体德性培育三个方面推进社会中介组织伦理建设的基础、保障及核心,以促进社会中介组织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以几个重大历史事件为节点,分析三代人代际关系的不同表现,指出中国式个体化的重要特征为"与过去脱嵌、和未来一体"。对已经开始与传统脱嵌的个体而言,血脉延续所蕴含的未来维度具有"超越"意义和强大的嵌入功能。改革开放与计划生育政策的叠加效应,形塑了当代中国家庭代际关系的不平衡状况和中国式的个体化过程。独生子女家庭对孩子的无限投入,既顺理成章又无可奈何。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尤其是在人口政策出现新变化的条件下,中国家庭代际关系或许会出现新的格局。  相似文献   

19.
(一)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其主要表现在: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发展,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这种转变不仅使中国社会结构产生根本性的变化,而且也促进目前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方式的变革。同样,这种变化,还会对人们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产生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在代际关系视角下的农村家庭养老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克 《学理论》2009,(26):29-30
农村家庭养老是中国传统的养老方式,也是目前我国农村主流的养老方式。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转型,人口老龄化速度不断加快,传统的代际关系在社会变迁过程中发生了质的变化,使农村家庭养老方式面临着巨大的冲击,不断巩固和完善农村家庭养老体制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