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权力结构失衡是权力腐败的根源,集权体制是当前中国权力腐败的"总病根"。制约权力腐败,首先要构建理性的权力结构,以权制权,然后以权力结构理性助推包容性制度建构,用制度控权。权力结构理性与包容性制度构建具有逻辑同构性:权力主体力量平衡既是权力结构理性的保障,又是包容性制度的核心。通过提升实际政治实力来带动权力结构理性与包容性制度的构建。捋顺三者关系是顺利推进改革的逻辑前提。  相似文献   

2.
权力结构失衡是权力腐败的根源,集权体制是当前中国权力腐败的"总病根"。制约权力腐败,首先要构建理性的权力结构,以权制权,然后以权力结构理性助推包容性制度建构,用制度控权。权力结构理性与包容性制度构建具有逻辑同构性:权力主体力量平衡既是权力结构理性的保障,又是包容性制度的核心。通过提升实际政治实力来带动权力结构理性与包容性制度的构建。捋顺三者关系是顺利推进改革的逻辑前提。  相似文献   

3.
当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矛盾凸显,除了客观背景制约以外,政府模式是一大原因,要实现经济持续增长,必须摈弃传统发展模式。遵循制度决定经济增长的逻辑,分利集团造成国家经济衰退,经济繁荣的关键在于对分利集团进行有效的制度制约。强化市场型政府和中性政府都有不足,包容性政府才是包容性增长的制度保证。构建包容性政府,应该先从中国包容性文化中汲取营养,然后通过政府法治化、政治民主化、经济市场化、政治多元化改革来合力建构。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制度理论的精髓:从方法论角度的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制度理论的突出贡献,在于他的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方法。把握其精髓,一是强调制度对经济增长的双重效应;二是强调制度是可变的,制度变迁或变革的根源在于技术和生产力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腐败现象,从经济学的角度讲,其性质是一种寻租活动。“寻租”是指人类社会中追求非生产性经济利益的活动。寻租活动的危害主要有:权力的滥用和腐化;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社会成员是非价值传统观和对政府合法性认同感的丧失。寻租从本质上说是权力寻租行为。在我国正处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转轨时期,制度“真空”的存在是权力寻租的主要根源。因此,遏制寻租腐败源头的根本措施在于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6.
鉴于不同生产要素之间的权力结构决定了其利益分配结果,本文首先研究得出各要素的利益诉求是由其权力势态所决定,权力则来源于各自所控制的资源属性,进而细致研究了资本要素和人力资本要素不同的利益诉求,得出了有效的生成机制,即建立一套与之权力结构相适应的制度来保证各自利益分配要求实现,达到要素配置的帕累托最优。之后本文针对拥有资本要素和人力资本要素双重所有者的企业家自身的利益诉求矛盾,研究了权力范式下企业家激励约束机制形成机理,进而研究企业家生成机制是由其自身两种所有者所构成的权力结构所决定的,并且这种权力结构,还会受到企业家放弃的部分资本要素和人力资本要素的所有者所拥有的权力态势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战后以瑞典为代表的北欧国家沿着新法团主义路径建设包容性福利国家体制,创造了融合经济增长与国民福祉的综合性发展。瑞典经验表明,要实现稳定的社会经济转型,包容性制度设置是至关重要的,包括倡导协商共识的政治过程、组织有序的社会团体、自由竞争的市场机制、积极有效的充分就业政策,以及包容性社会保护措施。新法团主义体制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增强了政治社会的弹性,可以为我国社会转型与建设提供经验借鉴和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8.
行政救助制度是我国行政法制度建设的薄弱环节,与我国当前经济发展水平不协调.包容性增长理念的提出,拓展了行政救助制度的理论视域,为我国行政救助制度增添了人力资本培育、机会公平等价值内涵,对改进行政救助制度新路径的开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认识权力转化为资本这一深层次问题,是科学地探索治理腐败现象的重要前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条件下发生的腐败现象,有其特殊的经济根源、政治根源和思想根源.明源思治,关键在于坚定不移地实行依法治国,从制度上、法律上保证反腐倡廉方针和措施的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10.
中国腐败的根源是带有"中国特色"的,这个根源融合了传统文化因素和当今的经济因素,周遭的牟利诱惑无孔不入金钱意识横流,政治权力拥有者仍要恪守"一心为公"、"无私奉献"的道德理想,这种主流文化的矛盾和混乱可能是当前中国官员遭遇的角色困境,是导致中国式腐败泛滥的深层根源。公共选择理论以"经济人假设"为出发点,指出官员具有自利性特征,这为我们分析中国官员遇到的角色困境提供了思路,它推翻了传统文化对官员必须一心为公的理想化面纱,提示我们要正视官员的经济人性质,并启示我们要通过制度设计遏制官员自利性的膨胀。  相似文献   

11.
腐败发生的重要根源在于公职人员的利益冲突,利益冲突的重要根源在于公职人员权力观的错位。树立“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的马克思主义权力观,从制度层面上规范和监督公共权力的运行过程,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使公共权力与私人利益相分离,从而阻断公职人员以权谋私的通道,最终达到预防腐败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从制度根源而言,中央环保督察制度是由内嵌于国家治理基本矛盾中的环境治理危机所决定的,是党中央和中央政府用以矫正常规型环保治理机制失败的手段,是建立在稳定的组织基础之上的。从合法性基础类型分析,它的组织权威并不来源于国家法律,而是来源于最高层卡里斯玛权威——党中央。它自身也成为卡里斯玛权威常规化的组织设施;它通过自上而下的政治动员方式来开展环境督察,行使一系列非常规权力来实现特定任务。陈文试图通过"人为"方式将该制度法治化,其实是对其本质的重大误解,而结果很可能迎来另一项名称虽然不同,但在功能上依然属于运动型环境治理机制的制度。  相似文献   

13.
经济上的窘迫性、能力资源欠缺性、享有社会权利的不足性、社会生活的低层次性、贫困的群体性和集中性以及心理的不稳定性与承受能力的脆弱性,是宁波也是其他经济发达地区城市农民工贫困表现的主要特征.根源主要在于正式制度的障碍和缺陷、非正式规则中软性制度的惯性与束缚以及相关实施、监督机制的不健全.中国城市农民工贫困问题的解决,除了从改革不合理的制度入手,强化制度、非正式制度与实施机制的建设外,还必须在城市给农民工一个尊重和自我尊重的社会空间,全面提升他们的人文素质.  相似文献   

14.
大学权力作为大学治理结构的组成要素,关系着高等教育的长远发展。知识是权力生成的内在逻辑,文章考察了知识特质与权力生成的关系,并借助理性哲思探究大学权力的知识底色,在此基础上,结合当下大学异化情况,分析梳理权力与知识谁是根源因素,指出应以伦理救赎的方式来实现大学权力的理论重塑。  相似文献   

15.
从宏现层面来看 ,以突破性文明为特征的西方文明体系 ,注重技术、贸易程序 ,且政权始终处于分散和相互竞争的状态 ,无法形成超强干预 ,追逐利益自然成为制度变迁的基点。与之相应 ,构建有效的激励结构成为制度变迁的动力 ,社会开放度、人口增长、宗教改革、权力结构等因素影响着制度变迁进程。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明体系 ,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高度一统 ,权力是文明体系的核心和制度变迁的基点 ,政权理性化程度相应成为制度变迁的动力 ,国家意愿、国家能力、文化惯性与惰性、强有力的外部挑战及生存压力等因素制约着制度变迁的进程。对后一种制度变迁而言 ,正式规则、非正式规则、实施机制三者间必须合理配置 ,协同演进 ,才能充分实现制度创设的初始目的  相似文献   

16.
亲缘政治是中国古代政治发展的基本特点,亲亲、尊尊则是亲缘政治中权力配置、权力运行和利益安排秩序的基本原则.这种亲缘政治原则决定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和行政管理体制的构建和发展,决定了中央君主统治权力和各亲缘集团层级权力的协调和统治治理的有序性和有效性.而各亲缘集团力量的发展变化又会改变原权力结构关系和统治治理秩序,井导致一个个王朝统治的兴亡和更迭,成为历代王朝兴亡发展的周期规律.  相似文献   

17.
制度创新促进电子政务发展具有两种选择:强制性逻辑和诱致性逻辑.发挥强制性逻辑作用意味着权力资源向电子政务领域集中式介入.利用制度的刚性功能,形成以中央政府为主导的电子政务硬性发展的制度范式,将产生排斥效应,可以缓解或消除电子政务发展的被动局面.施展诱致性逻辑功能预示着政府权力资源向电子政务领域的分散式介入.利用制度的弹性功能,形成以地方政府为核心的电子政务柔性发展的制度范式,将产生自发效应,从而调动地方政府自觉地推行电子政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我国国情出发,制度创新促进电子政务发展应采用二元模式:对于经济发达、社会文明程度高的区域,应建立以诱致性逻辑为主、强制性逻辑为辅的制度创新模式来加快其电子政务发展进程;而对于经济欠发达、社会文明程度较低的区域,应建立以强制性逻辑为主、诱致性逻辑为辅的制度创新模式来提高其电子政务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8.
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经历了非形式化的思想火花、偏重资本要素投入、致力于寻求可持续增长的发动机、注重制度建设等几个阶段。就我国经济增长而言,经济增长理论发展脉络蕴含如下启示:一是要摆脱依靠投入求增长的粗放型发展模式,二是在结构转换潜力和后发优势日益枯竭时,必须注重通过制度建设为经济可持续增长输入新的动力。  相似文献   

19.
党委会制度建设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委会制度建设是党的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党委会制度在功能、结构、合法性三个维度均存在问题,应科学配置权力以强化党委会制度的功能建设;突破党内集权性权力态势以完善党委会制度的结构;加强党内民主制度建设以提升党委会制度的合法性,三维一体协调发展是共同推进党委会制度建设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20.
从制度变迁的视角,可以以人民公社制度的创建与解体为典型案例,分析国家塑造社会同时又被社会反塑造的双向过程.人民公社制度是国家现代化过程中具有典型建构性特征的制度,它象征着国家权力在社会范围内的超限度扩张.而它对社会的过度嵌入则导致了社会自主性要求与国家全能要求之间的冲突,并最终导致社会的反抗以及自身的瓦解.因此,制度的立废实际上体现了国家与社会的权力博弈,而国家应该认识到权力的生长过程是国家与社会互为建设性的塑造过程,两者互赖关系的维持是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国家发展的根本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