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7 毫秒
1.
于丽敏 《求知》2002,(6):20-21
行政监督是宪法和法律赋予行政监察机关的一项基本职能。其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克服国家行政机关中以权谋私和官僚主义作风,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受行政机关和公职人员的侵害。  相似文献   

2.
选举与公共政策:美国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西方国家民主实践中 ,选举是各种政治行为当中普通公民控制政府最为有效的制度化工具。同其它政治行为一样 ,公民通过选举参政的主要目的是表达政治意愿 ,控制政府行为 ,使公共政策以民意为基础 ,这一过程也正是政府合法性的最重要源泉。而在选举与公共政策的关系问题上 ,历来争论颇多。本文试图通过对美国选举政治的历史考察 ,从另一种角度探讨美国选举对政府政策的控制功能。  相似文献   

3.
国家公职人员中存在的腐败现象有着深刻的历史文化背景。中国社会几千年封建专制历史所形成的"差序格局"中的熟人社会交往方式,对当前的公职人员的工作与处事方式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西方社会中影响深远广泛的是"契约论"精神,形成了分权制衡的格局,有利于公民权力空间的成长。当前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促成了公民社会的逐步形成,中国传统的伦理观念已难以适应公共交往领域,治理公职人员的腐败行为要大力培养民众的公民意识,尤其公职人员自身的公民意识和公民伦理道德观念,从而保障国家和政府职能的正当行使和公民权益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美国《公职人员道德准则法》囊括一系列公职人员从政道德法规和配套实施细则,从立法角度对公职人员应如何遵守从政道德作出了规范。该法规定严格细密,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为美国解决曾长期面临的公职人员贪腐问题奠定坚实法制基础。我国可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借鉴美国将道德准则转化为法律的做法,完善目前领导干部个人事项报告制度,推动具有中国特色的公职人员从政道德法律的制定。  相似文献   

5.
刘武俊 《团结》2006,(2):43-45
从法律的视角讲,现代公民是崇尚法治和尊重法律的文明人,具有敬畏法律和享受法律的文明特质。因此,通俗意义上的“讲法治”应该完整地理解为敬畏法律和享受法律的有机统一体。法律是值得敬畏的倘若说生物学意义上的人类是以空气和阳光等为生存的背景,那么社会学意义上的人类则可以说是以法律为生存和发展的背景。从人性的角度讲,法律的存在是以人性的缺陷为前提的,人的恣意、贪婪、自私等缺陷无法完全通过道德说教予以规训乃至改造,还需通过法律等制度化的理性力量最大限度地予以刚性的遏制或规训。法律是利益调节和纠纷解决的重要机制,诉诸…  相似文献   

6.
当“官”的要成为社会公仆,这是无产阶级和其他广大劳动群众对代表其意志来行使国家权力的人们的要求。从一定意义上说,巴黎公社的实践就是要把当“官”的变为社会公仆的伟大尝试。巴黎公社的曙光刚露,巴黎人即意气风发、青春壮丽、公仆林立。其决定性的条件是,巴黎公社首创了无产阶级民主制,这种崭新的民主制有它的内在要求:人民当家作主,全体公职人员须经选举始得任命,如不称职可随时由选民撤换,等等。制度是关键。  相似文献   

7.
利益冲突是市场经济国家滋生腐败的主要根源。防止利益冲突法是国家为了避免公职人员公权私用、以权谋私,从而厘清公权与私利的界限,保证公职人员廉洁从政的法律规范;它是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的基础性法律制度。我国出台防止利益冲突法是解决现行防腐败制度不尽人意问题的必然选择,是遏制当前腐败易发多发势头的必要举措,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迫切需要。它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有利于恢复我国的国际形象,也是我国政府的国际义务。  相似文献   

8.
从公民程序性权利的起源与基本功能来看,公民程序性权利从本质上讲是一种自卫权利,公民程序性权利的自然权利性质、基本人权性质、公法权利性质、衍生权利性质是自卫权利属性的延伸。与其法律性质相联系,公民程序性权利的法律特征表现为救济性、防御性、主动性、综合性、相对性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基层人大选举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重大议题。参与基层人大选举是公民基于整体生活质量、政府工作表现认知的行为选择。考察民众政府满意度、生活满意度与基层人大选举参与关系的6579份全国性调查问卷显示:民众政府满意度和生活满意度均对基层人大选举参与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民众生活满意度在政府满意度和基层人大选举参与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尽管政府满意度高的公民参与基层人大选举的概率更高,但这一差异不完全由政府满意度造成,还受到生活满意度中介效应的影响。为此,要从认知重构、注意力引导以及互动情境营造入手,促进公民的政府满意度、生活满意度转化为其基层人大选举参与行为。  相似文献   

10.
被选举权从一种被选举的资格发展到“主张被选举”的权利,是民主深化的要求和体现,也是人民作为主权者“出场”的重要方式.作为一项基本权利,它是政治权利的典型形态,是手段性和目的性的统一,具有防御权和受益权的双重性质,对于启动民主,聚合民意,促进国家与公民的良性互动,培养政治人才和健全公民人格具有特殊价值.要充分实现被选举权,必须完善其主体制度、竞争博弈机制以及争讼解决机制.  相似文献   

11.
遗嘱是被继承人生前对自己遗产或其他事务进行预先处分,并于死亡时发生法律效力的法律行为.遗嘱继承是指按照遗嘱的内容继承遗产.它是在不违反法律中某些强制性规定的条件下,被继承人可以变更法定继承中有关继承人的范围、顺序、应继份额等项规定,按照自己的意愿处理其遗产的继承.遗嘱继承是各国法律普遍承认的一种继承制度.我国继承法也承认遗嘱继承.这是因为:一是从实际情况来看,近年来遗嘱逐渐增多;二是从法理上说,遗嘱继承与公民财产所有权有关,立遗嘱是公民行使其财产处分权的一种形式,我国法律既保护个人的财产所有权,也保护个人对其财产的处分权.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强调要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将每年12月4日定为国家宪法日,提出建立宪法宣誓制度,"凡经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这是依宪治国的一项重要部署,也是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的一个重要举措。宪法宣誓制度是指特定公职人员、尤其是选举产生或者负有特殊使命的公职人员就职时,进行宪法宣誓,宣布遵守宪法和效忠国家的一种重要制度。特定  相似文献   

13.
腐败是一切社会的基本乱源之一。它既是一种历史现象,也是一个现实问题。从政治学角度讲,腐败是指国家公职人员不正当地运用公共权力以获取个人的好处,通俗地说,就是以权谋私。从权力的直接性来讲,腐败现象离不开公共权力的存在和运作。腐败行为所使用的权力是公职所带来的权力,它以国家暴力为后盾,由社会选举或国家任命的公职人员具体行使,腐败就是对这些权力的滥用,它破环了社会公平原则,损害了民众的利益。这是就当权者而言。就非当权者而言,腐败是对权力的不正当的利用,他们通过贿赂等手段达到影响或操纵公共权力的拥有者,…  相似文献   

14.
颜世颀 《理论探索》2011,(6):120-122,126
政治权利是保障公民参与政治决策过程的权利,它的实现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合格的公民是其个体基础,独立的公民社会是其社会基础,健全的法律制度是其制度基础。但在我国,由于缺乏相应的公民素质,公民社会组织相对脆弱,法律制度方面还存在诸多障碍,难以充分实现公民政治权利。充分实现公民政治权利,应培育具有相应文化和技能的合格公民;发展各种民间组织,培育独立的公民社会;从法律上健全各种制度,确保公民真正享有政治权利。  相似文献   

15.
公民自治权是当今社会各种自治制度的法权基础,是为个人拥有的一种固有的、体现为公民个人或集体自主、自我统治、自我决定的权利.自治权在生活世界的私人领域,表现为某个人管理其自身并且单独对其行为和命运负责的一种状态;在生活世界的公共领域,表现为社会团体共同享有对公共事物治理并受益的一种状态;而在政治上表现为人民选举官吏、罢免官吏、创制法律和程序执法的权利.公民自治权是政治民主的法权基础,但又依赖于民主政治的实现.由于民主过程存在实体正义与程序正义的脱节,也由于民主过程本身具有不完备性,因此,实现公民自治权必然仰仗民主法治的完善以及由法治保障的各种自治实践.  相似文献   

16.
从事的标准来说,公共利害相关的事实,是指能够对公共利害问题的讨论发挥促进作用的事实,不特定多数的公众批判是具有必要性的,仅仅以公众趣味和好奇心作为对象的事实,以及与人私生活相关的事实,并不能作为与公共利害相关的事实;一个普通的公民,如果从没有拥有过公共性资源,并且只是拥有从媒体获得的极少途径进行自我辩护,相比较公共人物或者政府官员,应当获得更多的法律保护;中国刑法定义的国家工作人员,与美国现实恶意原则所规定的"公职人员",具有很大程度上的重合性。  相似文献   

17.
正腐败是国家机关和国有企业的公职人员与他人合谋,违反法律和社会公认的行为规范,滥用公共权力和公共资源,为私人和私人小圈子谋取私利或为某一单位某一行业谋取特殊利益而损害公共利益及其他公民个人利益的行为。随着腐败现象的蔓延,党中央对腐败的打击力度越来越强,人们对腐败的关注也越来越  相似文献   

18.
根据对安徽省最近两次县乡人大换届选举情况的调查,揭示"同票同权"后公民行使选举权利的整体质效水平有限,进步变化并不显著;农村地区选举基础仍较城镇薄弱,未有质的改善。在当前公民选举发展呈现"三转变"特征的形势下,提升公民选举权利的行使质效任重道远,亟需综合施策。应重点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持续加强选举法制的宣传教育;充分保障公民选举知情权;解决好异地流动人员选举权落地问题;规范竞争性选举;建立公民选举质效的监控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19.
今年全世界都在关注美国四年一度的总统大选.美国的总统选举是美国公职选举中最重要的一次,但不是全部.在美国,大约有100万个公共职位要通过选举产生,为此,每年要举行12万或13万次选举.①对于普通公民来说,一年内遇到的投票机会可能有多次.美国选举的运作十分复杂,非三言两语可以讲清.  相似文献   

20.
政府公职人员以权谋私、贪污腐败是长期以来难以彻底解决的世界性难题。美国主要通过《政府行为准则法》建立了政府公职人员财产申报与盲目信托相结合的制度,预防公职人员的腐败;我国台湾地区也仿效推行官员强制信托制度,二者各有利弊。在我国设立财产申报与强制性盲目信托相结合的反腐败预防性法律机制完全可行,因为无论从物权法、侵权法还是信托法的角度来看,盲目信托在我国的推行都没有法律障碍。推行盲目信托制度作为一种事先预防机制,虽然一开始可能会增加部分监管成本,但是将其制度化之后,总体成本应该比事后监管要低。具体可由政府成立专门的机构制定细则,明确需要设立盲目信托的公职人员范围,确定受托人资质,由其对公职人员的财产进行投资和管理,并通过加强监管来弥补美国盲目信托制度中出现的漏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