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论我国住房保障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住房保障制度是国家为解决中低收入居民住房问题所作出的制度安排。保障住房是由政府提供的适合中低收入家庭承受能力、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住房,它在改善中低收入居民的居住条件、实现公民住房权、提升社会整体福利水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我国住房保障制度存在着管理效益低下、供给不足、受益主体错位等问题,必须在拓展房源渠道、完善分配制度、健全退出机制等方面,完善我国的住房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住房市场存在房价过高、居民住房负担过重、投机严重等问题的根源在于,多年来住房体制改革中片面强调住房的商品化、市场化属性,忽视了住房的必需性、耐久性、高值性、保值增值性等属性.尽管住房商品性决定了我国住房改革市场化的基本方向,但必须防止矫枉过正而无视住房的其他属性.应通过加强住房保障体系建设、控制房价、改善住房供应结构、抑制房地产投资需求、鼓励住房梯度消费等途径进一步推动住房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3.
张鑫 《理论参考》2010,(6):10-11
从保障民生和维护经济稳定的角度看,楼市调控政策的重点在于合理抑制住房的投资品功能,让住房回归“民生性”和消费品功能。只有从维护社会公平和公民的基本权利出发,明确住房“民生性”的属性,才能制定科学有效的政策措施,使我国房地产市场保持平稳发展。  相似文献   

4.
构建住房公积金专业银行完善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是我国住房金融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该制度的种种弊端已阻碍了我国住房金融事业的发展,同时潜在的住房公积金贷款风险也不容忽视。借鉴德国住房银行成功经验,改革我国现有住房公积金制度,将现有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改制为"住房公积金专业银行",同时行使政策和商业职能。这样将解决现有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制度问题、公平问题,促进住房组合贷款发展,提高从业人员专业素养,健全风险防范机制,大大降低住房公积金贷款风险。  相似文献   

5.
杨帆 《学理论》2015,(6):7-8
《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是国务院为了加强对住房公积金的管理,维护住房公积金所有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城镇住房建设,提高城镇居民的居住水平而制定的条例。围绕《条例》所制定的住房公积金政策推动了中国住房分配制度的货币化改革和体制转换,发挥着政策性住房金融功能和住房保障作用。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住房公积金政策逐渐暴露出政策覆盖面有限、资金使用效率低、管理机制不健全的问题,迫切需要从明确住房公积金政策定位、规范住房公积金政策规定和完善住房公积金管理体制三方面着手,对《条例》进行重新修订。  相似文献   

6.
胡琳琳 《党政论坛》2013,(15):61-62
一、保障性住房分配的主要国际经验 1.通过立法设定保障的范围和水平 国外的保障性住房政策基本都是以法律形式出现的,其保障性住房的公平分配也得益于法律的强力保障。  相似文献   

7.
在住房价格居高不下、公民住房保障困难重重的现实语境下,被视为中国住房保障供应第三条路径的住宅合作社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20多年的历史发展证明,住宅合作社在我国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社会效果,中国住宅合作社的生存和发展面临诸多困境,其根源不仅在于立法的缺失,更是各种团体利益捆绑的结果。完善房地产市场调控,保障公民居住权利,应当肯定和鼓励住宅合作社制度的发展。通过住房立法完善住宅合作社法律制度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8.
我国经济适用住房政策反思与转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经济适用住房政策目标多样 明确政策目标是制定具体住房保障内容的前提条件,经济适用住房制度的重心到底是放在社会保障性——定向供应困难对象的福利品,还是经济性——低价微利商品,一直没有得到很明确的解决。这是许多住房问题产生的根源,政策目标多样或模糊势必影响到政策的有效执行及政策执行的连续性与执行效果。  相似文献   

9.
多源流理论作为一种重要的政策变迁理论,为我们探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住房政策变迁的动力提供了一种比较有效的分析视角和分析工具.问题之窗与政治之窗的打开都能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住房政策的变迁提供机会,但有些住房政策变迁情形也可能是起因于方案可行性程度的提高.另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住房政策的变迁有赖于问题源流、政策源流和政治源流的交汇,即问题、政策方案与政治形势三者的有机结合.在运用多源流理论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住房政策变迁的动力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可以构建出一个政策变迁动力模式,这一模式包含五种政策变迁动力因素:问题的变化、方案可行性的增强、政治形势的变化、外部事件的冲击、正面政策效果的积累.这五种因素从不同的方面启示了政府应如何更好地推进我国住房政策的变迁.  相似文献   

10.
目前住房发展的"GDP"主义和住房保障的"救济"主义,不仅使我国城市住房供应结构严重失调、住房需求快速增长,而且导致城市住房发展面临困境。只有基于底线公平,构建新型的城市基本住房制度,才能抑制人们非适度、非理性的住房消费和住房投资行为,缓解城市住房供求不平衡矛盾,促成住房政策公共性的理性回归,使城市住房建设步入健康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1.
田军 《党政论坛》2012,(19):36-38
近几年来,在中央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涮控下,各级政府都在下大力气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我国“十二五”时期改善民生的重点工程,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政府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公共租赁住房正是在此背景下出现的完善中国城镇住房保障制度的一种创新实践,是我国住房保障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重大突破。完善公共租赁房制度与政策,确保公共租赁房建设和管理的可持续发展,使更多的住房困难群众成为社会保障制度的最大受益者。  相似文献   

12.
我国房地产业存在着房价过高、结构失调、保障性住房严重供给不足等突出问题;我国城镇住房总量存在明显高估,导致各级政府对增加住房供给、全面满足不同住房需求的紧迫感不够。这些问题的存在,与我国存在着的过度注重房地产业的经济功能,对房地产市场的公共性认识不足有关。当前保障性住房建设落后总是被归结为资金问题,实际上并非如此,从根本上来说还是对维护公民居住权的认识没到位,没有真正把民生保障放到优先位置,因而表现为责任感和迫切感不足。为改变城镇住房发展相对落后的状况,必须强化政府的民生责任,抓住机遇,实施大规模的公(廉)租房工程,使我国房地产业的发展更好地为全面满足不同收入居民住房需求服务。  相似文献   

13.
1.住房保障的方式问题。该问题就是住房保障究竟应为住房实物保障,还是货币补贴保障,也就是俗语中的“补人头,还是补砖头”的问题。就目前我国住房保障之实践展开分析,这两种方式都存在。保障力度较大之地方政府,一般偏向于实物保障形式,即让渡土地出让金于中低收入家庭,  相似文献   

14.
李雄 《党政论坛》2013,(19):31-33
一、问题的提出 公共租赁住房制度既是我国住房制度改革30年深刻反思的必然结果,也是我国目前保障性住房制度“失灵”的客观要求。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公共租赁住房制度应当担负起破解我国住房制度改革30年尚未解决的若干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5.
房价"双轨制"是指目前我国住房市场并存的两种价格制度体系,房价"双轨制"具有利弊双重效应:适应"渐进式"改革和不完备市场体系的需要,符合现阶段多元化社会结构解决和改善住房条件的需求,有利于调动房地产商的积极性,明确政府的责任,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但房价"双轨制"与商品的本质和市场经济原则相矛盾,在运行操作上有很大的难度,容易造成社会福利的流失和形成新的社会不公平。房价"双轨制"的政策取向是:在供需矛盾突出的体制过渡时期不能取消而且要继续强化房价"双轨制",促进住房公平,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增加住房的有效供给。  相似文献   

16.
中低收入群体是人民大众的主体,他们的住房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为中低收入群体提供住房是住房保障制度的重要内容.基于住房的保障性和商品性,住房问题完全由市场供给或政府保障都存在不足,必须实行“双轨制”的住房供应体系.建构完善的政策扶持机制、信息共享机制、社会监督机制、法律保障机制是实现中低收入群体“住有所居”的重要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7.
住房保障作为一个涉及面广、与民生息息相关的领域,不仅是一个单纯的经济问题,更是一个政治、社会、伦理问题。政府在住房保障中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管理者和分配者,其应当更深刻地领悟住房保障背后的伦理价值和社会功能,树立正确的行政价值观、伦理观和权力观,以凝聚社会各方力量,保证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为难以负担普通商品房消费的中低收入者 ,提供有不同程度财政补贴的住房保障 ,是世界众多国家的惯例 ,也是我国的安居工程政策、经济适用房政策以及廉租房政策的初衷。但是在实际运作中 ,以居民收入水平为基础的住房政策 (我们将其定义为“住房收入水平政策”)存在一系列自身难以克服的缺陷。本文针对住房收入水平政策所潜在的基础性缺陷 ,简单介绍为解决这些缺陷而提出的以居住水平本身为基础的住房政策理论 (我们将其定义为“住房居住水平政策”)及其应用前景。一、我国房改中的住房收入水平政策及其形成原因所谓住房收入水平政策 ,指政府…  相似文献   

19.
我国住房政策制定与执行过程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行政论坛》2015,(5):84-87
我国住房政策的制定与执行有其特定轨迹。目前,我国住房政策制定已形成了以国务院、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为主,以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人民银行、税务总局、财政部、银监会、监察部和统计局等中央部门为辅的主体框架。住房政策实施达不到预期目标、政策异变或者政策失灵(败),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中央的住房政策在地方得不到有效的贯彻落实。近十多年来,中央政府的住房政策制定呈现出一定的规定性、原则性、统一性和短期性等特征。地方政府对中央住房政策的策略响应主要是延缓执行、选择执行、变通执行和创新执行。  相似文献   

20.
为了评估当前各地住房保障政策的改革,本文辨析了经适房的缺陷与成因.基于政策的演化过程通过前后对比发现,经适房政策正在向商品房与保障性住房严格分类管理的方向改革,影响其政策声誉与执行效果的制度缺陷已逐步得到改善.针对停建经适房转而兴办公租房的观点,本研究通过定性分析和模糊评价法发现,如果不能引入有效的激励机制和完善监管手段,采用公租房并不能消除经适房原有的大部分缺陷,除了一定程度上抑制腐败和扩大了保障范围之外,甚至有可能恶化住房保障水平.因此迫切需要对当前改革的理论与实践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