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近年来,在毕业生就业工作实践中,出现了一种“教育围城”现象——非师范毕业生想到教育系统就业,师范毕业生却想冲出教育系统就业。师范院校的毕业生不愿去任教,想冲破教育系统的“城墙”,参与双向选择,每年都有不少的毕业生在打探脱离教育系统的就业途径。在福建省的一项调查表明,高校毕业生中37.8%不喜欢从教,40.3%毕业生表示今后争取改行,假设允许自主择业,只有14%的毕业生首选的职业是中学教师。在非师范毕业  相似文献   

2.
随着高校的扩招,毕业生的就业成为社会的难题与焦点。中央和各级政府已经把大学生就业提高到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台政策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解决就业难的问题,同时基层人才匮乏的问题也得到解决。然而,当前高校毕业生出现不愿基层就业,必须对高校毕业生进行基层就业观教育。  相似文献   

3.
胡明  闫振宇 《学理论》2012,(32):214-215
地方高校毕业生是我国高校毕业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引导地方高校通过设置特色专业、专业能力培养等方式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这是提升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重要方式,也是地方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4.
张巍巍 《学理论》2015,(3):218-219
随着就业市场迅速变化、就业完全市场化、就业市场范围的影响,对中职毕业生来说,就业时出现问题也越来越突出。职业指导工作者必须熟悉就业市场信息以及较强就业指导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中职毕业生发展职业生涯。  相似文献   

5.
李若薇 《学理论》2013,(21):253-254,278
西方发达国家高校毕业生就业机制形成较早,也较完善。在高校毕业生就业机制运行过程中,政府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渐严峻,就业压力日益加大。必须大胆学习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强化政府的服务意识和监管职能,建立健全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法律法规体系和服务保障体系,努力实现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市场化、社会化和法治化。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15,(13)
随着我国近年来高校毕业生数量的逐年攀升,各大高校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已不再是孤立的、个别的、暂时性的现象,必须引起政府、社会和教育部门的重视。因此,帮助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对维护高校的有序发展,保持社会的和谐稳定有着重大的现实影响。本文从高校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出现的现象和原因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如何做好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的职业指导工作。  相似文献   

7.
进入新时期,随着高校毕业生的人数越来越多,在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和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加速的当下,做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对维护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意义重大。作为中部重要的民族高校,摸清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状况,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不但有利于促进学生更加充分,更加高质量的就业,而且还有利于学校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13,(36)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不断发展,构建一个符合实际需要的就业网站对及时、高效开展高校二级学院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有重要意义。如何建设并使该平台发挥最大效用直接影响高校二级学院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顺利进行。分析了就业网站建设对高校二级学院开展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意义,网站建设的基本原则,同时介绍了燕山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就业网站建设与完善方案。  相似文献   

9.
肖鑫  李江  肖伟  张建岗 《学理论》2013,(33):310-311
研究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较优选择,认为较优就业市场为省级高校毕业生网络就业市场;对省级高校毕业生网络就业市场的总体框架、相关用户的权限和管理逻辑进行研究。研究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较优选择及其建设,对促进用人单位招聘信息与毕业生应聘信息更快捷、更有效的互通,减少社会总成本,特别是减少用人单位、毕业生等的成本,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印度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印度高校毕业生在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研究印度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的一些成功经验,有助于提高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质量。本文从印度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宏观环境出发,分析了印度高校毕业生就业特点,提出了可供解决我国目前面临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借鉴和思考。  相似文献   

11.
毕强 《学理论》2012,(19):246-247
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我国各高校都采取各种方式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而切实提高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才是做好就业工作的根本,才能验证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针对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过程中遇到的突出问题,理论阐述了本科生导师制对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基础.要有效地解决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就必须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的职业技能培训,认真构建公平合理的劳动力市场,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保障制度,积极营造良好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环境.  相似文献   

13.
影响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社会因素作用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强  姜峥 《学理论》2011,(11):300-302
促进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是贯彻执行国家"创业带动就业"政策的重要内容,也是负责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的一线辅导员和学生工作者的重要职责,它对于缓解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创新高等教育及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从影响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社会因素角度出发,在深入分析政府、高校、社会和企业等因素对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影响的基础上,构建了主要社会因素在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中作用的模式。  相似文献   

14.
津进 《民主》2011,(1):23-25
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及毕业生人数的大幅增加,就业压力加大,尤其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就业形势更趋严峻。中共天津市委、市政府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高度重视,制定了《天津市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意见》,并在"保增长、渡难关、上水平"  相似文献   

15.
自50年代初开始,我国就确立了国家对高校毕业生的统一分配制度。到了八十年代中期改为“切块分配、供需见面”。1989年3月,国务院转发了国家教委关于普通高校毕业生分配制度的改革方案,主要内容是:在国家方针政策指导下,经学校推荐,学生选择职业,用人单位择优录用。概括地说,就是“一定范围内的双向选择”。今年,全国大多数高校已原则上按此方案执行。根据《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要求,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到1997年,最迟到2000年,国家除对师范学科和某些艰苦行业、边远地区的毕业生实行在一定范围内定向就业外,大多数毕业生将实行在国家方针政策指导下,  相似文献   

16.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与解决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经济发展对就业的拉动作用明显减弱,专业设置和培养模式不太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用人单位存在错误的用人导向,中小企业吸纳劳动力的作用还未充分发挥,高校毕业生在就业观念上存在误区等。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对策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增加有效岗位需求;深化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完善社会就业服务体系,加大就业援助力度;转变就业观念,先就业后择业或以创业实现就业。  相似文献   

17.
《学理论》2016,(6)
科学合理的就业期望,有利于毕业生顺利实现就业目标。为探明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期望问题,以便开展科学的就业指导工作,笔者在对湖南省衡阳市2016届毕业生的就业期望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调整毕业生就业期望值的建议如下:高校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构建"全校重视、全员参与"的就业工作格局;加强就业指导与服务;推行个性化咨询辅导;加强创新创业教育;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就业。  相似文献   

18.
给大学毕业生提供一个就业市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份抽样调查显示,高校毕业生离校前的即时就业率目前不足60%,也就是说,有40%的毕业生在走出校门时,其就业前景还是一片茫然。另外,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且,近年来也出现了下降趋势。一方面是高等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另一方面是毕业生的就业前景趋于严峻。面对这个两难命题,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的一份调查建议,应改善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总的政策目标。经过10多年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毕业生实现完全自主择业还有多远,已成为当今百姓极为关注的问题之一。为了对这一问题有个准确的估计,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2…  相似文献   

19.
阮敏尔  马林东 《学理论》2012,(10):96-98
农村基层就业是缓解大学生就业难、农村发展人才紧缺的有效路径。通过问卷和访谈的形式,选取大学生村官这一基层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群体进行深入调研,在关注高校毕业生农村基层就业是否"下得去"的同时,重点关注是否"用得上"和"留得住"。同时就高校毕业生农村基层就业的总体状况、面临的困境和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肖玉菁 《学理论》2013,(6):254-255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高校毕业生人数剧增,使我国高校毕业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就业困难,就业形势不容乐观。而各大高校的扩招和中国就业政策及就业制度不断发生变化,使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待业时间过长等问题逐渐突显,这就影响到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主要分析了当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以及从国家、政府和学生自身三个方面提出了解决就业难的基本对策,扩大就业、促进再就业,从而实现高校本科毕业生充分和谐的就业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