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年马克思的国家观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年马克思的国家观经历了从理性国家观到国家批判理论的转变过程.其一,在<莱茵报>时期,由于深受黑格尔国家哲学思想的影响,马克思认为国家只不过是理性精神的体现.其对国家的态度是非批判性的.其二,青年马克思的一个根本转变,是他抛弃了黑格尔的国家观,认为家庭和市民社会是国家的现实的构成部分,是国家的存在方式.这表明马克思的国家观开始具备批判精神.其三,青年马克思国家观质的飞跃的标志是对政治解放与人的解放的明确区分,这集中体现在<论犹太人问题>一文中.青年马克思国家观的转变并不彻底,带有"粗陋"的痕迹,但它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对现代国家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立足于现代国家建设来进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体现了政治文明建设的必然趋势。从马克思主义国家本质观的内在逻辑看,国家以制度形式,通过供给社会公共"秩序",规范社会生活的展开,促进文明的进步。现代国家的生成不仅建构了崭新的政治制度,促进了现代社会的生成,而且也造就了人的发展的社会、政治条件。以现代化为取向的社会主义国家仍然没有超越现代国家范畴,因而,通过现代国家的内在规范和原则来建构现代国家,从政治解放走向人类解放,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3.
“主体”问题是马克思早期思想的重要理论课题。《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是青年马克思“主体”思想变革的起点。借助于主谓颠倒法,马克思揭露了黑格尔国家观的神秘性质,将主体的内容从抽象的理念置换成了经验性的存在,即完成了从“地上的神”到“现实的人”的主体转换。《德法年鉴》时期,马克思从之前的封建国家批判推进到了资产阶级国家批判,进而深化了对“主体”问题的思考。在与鲍威尔的论战中,马克思借助政治批判与市民社会批判,将宗教层面的主体(“犹太人”)还原为世俗层面的主体(“利己的人”),并提出了从“政治解放”到“人的解放”的理论逻辑。人的解放理论则为新主体的生成开辟了理论空间,并最终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提出了作为“非市民社会阶级的市民社会阶级”(无产阶级)。把握马克思早期关于“主体”问题的视域转换及其演进逻辑,对于理解马克思哲学的主体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马克思恩格斯建构理论体系过程中,"人"的问题是其出发点,马克思恩格斯的最终目的就是解放全人类,实现"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基督教主张人活在世上要追求神圣化,强调"天国近了,你们应当悔改"的天国救赎观,这两类思想体系中蕴含着类似的叙事结构,都是强调从异化到获得解放的思维理路,本文拟从两种思想中对于人的本质观、人的罪与异化、人的解放与救赎思想的分析论述,厘清两者间的分歧与可对话之处,通过对基督教思想的批驳与碰撞,充分释放出马克思主义人的解放思想的信仰内核和精神价值。  相似文献   

5.
苗贵山 《理论导刊》2008,3(6):45-49
从破治解放到人类解放,是马克思政治理论的主题.马克思在揭示政治解放所造成的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压迫性的基础上,把消灭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压迫性,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作为人类解放的价值目标.同时.马克思还就从政治解放到人类解放的过渡阶段,即无产阶级专政时期的人民民主与经济解放问题进行了探讨.这对我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吴丽莎 《学理论》2012,(11):26-27
马克思的国家观作为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曲折的演进历程。从马克思经典著作出发,将散见于其中的马克思国家观理论梳理整合,探索马克思科学国家观的形成和发展轨迹,以期更好地理解马克思的国家观并用其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伟大实践。  相似文献   

7.
当代中加民族政治观都承认了民族平等原则和民族权利保护原则。但作为两个基于不同制度基础上产生的国家,在民族政治观上存在着很大的不同。本文侧重于从历史文化环境和内在结构关系上对两国民族政治观的不同进行了分析。提出两国民族政治观各代表了自己的民族或国家文化特点,各对自己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8.
总体国家安全观对于反恐斗争具有重要导向意义。新形势下恐怖活动出现一些新的特点与动向,反恐斗争面临新挑战。从总体国家安全观出发,应从国家安全整体战略的高度,用系统思维和辩证思维来思考和设计反恐对策。应确立综合反恐观、法治反恐观、常态反恐观、全民反恐观及全域反恐观,这是治理恐怖主义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9.
黑格尔的国家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黑格尔的国家观,既不是试图为现存国家辩护也不是试图建设一个理想国家,它所展开的是国家的合理性。他的国家理想主义,即是自由意识的现象学,是其伦理实体的自由概念的完成。他的有机的国家制度论,同样体现了对启蒙思想与浪漫主义思想的综合与超越。“极权主义”、“保守主义”与“自由主义”之类的普通标签并不适用于黑格尔的国家观,给黑格尔国家观贴上这类标签常常是模糊了而不是清晰了它自身的界限  相似文献   

10.
从政治学的角度来看,马克思对民族的概念并没有进行清晰的界定,但是对不同类型的民族进行了区分。在社会分工的推动下,新的民族开始形成,并与民族国家形成联系在一起。在此过程中,马克思主义认为民族平等、民族自决和民族融合有机统一于民族国家建设中,而单一制的民主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建设的结构形式。同时,作为政治共同体的民族也需要从政治解放向人类解放转变,进而加速了原有民族国家形态的改变。  相似文献   

11.
《学理论》2015,(10)
马克思关于宗教问题的批判是为人自身的解放所做的一种基础性理论工作。他批判的重点不是指向那些教义,而是从现实的人的宗教现象出发,他对现实宗教现象的批判实质就是对现实的人的生存状况的批判,并且尽可能地从宗教批判中寻找出人类解放的又一次可能。这种可能性的实现俨然是属人的政治事务所要解决的,因此,人类的解放就上升为政治解放的层面,并且也只有通过政治解放才可以达到宗教解放,使得国家秩序摆脱世俗性宗教的束缚,并且只有在人类的解放中才可以给予宗教合理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蕴涵了很多马克思关于人的解放的思想。着重从人的解放理论出发,结合著作中具体的理论观点加以分析,并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解读。从分析工人的现状、异化劳动、分工等学说提出人的解放的重要性,然后通过研究工人的现状从中发现造成工人悲惨状况的原因。最后提出一些实现人的解放的途径,这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找出解决的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13.
《学理论》2019,(11)
马克思在《莱茵报》时期,德国的人民理性和国家理性之间的弊端日益显现。与黑格尔唯心主义不同,马克思另辟蹊径,从现实角度出发看到黑格尔理性国家观的不合理之处,进而从政治层面对普鲁士政府的社会等级制度、官僚阶级以及政府法律予以批判,这种从现实出发的理论解释对马克思现实国家观的最终形成以及"两个转变"起到了强有力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在《论犹太人问题》中,马克思通过"批判政治解放本身"把犹太人问题从一个基督教德意志国家的问题变成了"当代的普遍问题",揭示出了这一问题的当代价值,进而对现代政治作出了深刻的批判。现代政治的问题在于,它只是"普遍内容的假象",无法解决人的分裂,甚至维护这种分裂的状态,是受私有财产和金钱统治的政治。解决现代政治的问题,必须通过社会解放实现人的解放,只有把社会从私有财产和金钱的统治下解放出来,才能完成人的解放,克服现代政治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恩格斯的国家观在很大程度上是对马克思国家观的继承,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恩格斯通过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与经验分析的研究方法,阐述了他的国家观,即国家的起源、本质及发展和消亡的规律等。通过分析研究恩格斯的国家观,有利于我们正确认识国家的本质,为新时代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提供借鉴和思路。  相似文献   

16.
蔡超 《学理论》2023,(6):34-38
在近代西方由神权政治转向世俗政治的过程中,启蒙思想家提出并完善了一种契约国家理论。柏克从惯习的角度对契约国家理论展开了批判,认为实际的国家形态是由不同世代的人们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逐步确立起来的,建立在一系列的传统惯习基础之上。在思考政治问题时必须给予惯习充分的尊重。黑格尔从伦理的角度对契约国家理论进行了批判,认为真正的国家应该是承载着伦理精神的功能性实体,个人只有借助国家环节才能够安放现世的自由。伦理国家应该不断发展出国家理性。契约国家观表达着个体主义的进步主义立场,惯习国家观表达着社群主义的保守主义立场,伦理国家观则表达着社群主义的进步主义立场。三种国家观的分别,大体构成了现代政治思想谱系中的自由主义、保守主义、社会主义思潮的分野。  相似文献   

17.
传统社会主义法治观是一种以国家优先于法律为核心理念的工具主义法治观。由它衍生出的国家本位良法观、国赋权利观、天赋权力观和国家至上观,共同构成了阻碍社会主义国家法治进步的观念障碍。重构社会主义法治观念的基本思路,以法律优先于国家取代国家优先法律作为社会主义法治观的核心理念,把以人为本作为法治的最高目的价值,消解传统法治价值观的工具主义色彩。  相似文献   

18.
刘世强 《理论视野》2013,(10):71-75
自2012年以来,中日之间围绕钓鱼岛问题引发的外交争端持续发酵,成为影响我国周边安全和亚太地区稳定的重要事件。从宏观的战略视野来看,地缘现实的复杂性、现代化的关键期、发展的前起未起阶段在总体上规定了中国在外交博弈中的基本立场和政策选择,我们需要将具体的岛屿主权争端放到国际政治变局与中国和平发展的大背景下进行考量,树立国际国内互动的大局观,塑造陆海并重的战略观,坚持自信平和的国家观以及培育理性开放的国际观,进而为国家的外交工作和长远发展提供坚实有力的国内支持。  相似文献   

19.
古代中国的整体国家观及其价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土统一、政治统一意识和对国家认同的群体意识是整体国家观的基本内容;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单一制、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和“大同世界”的政治设计是整体国家观的政治范式;整体国家观是理性主义的国家观和中华民族精神的初始形态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五观”教育中的民族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与民族问题的基本观点与纲领政策构建成的思想体系,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制定民族法规政策的重要理论依据。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和核心内容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所追求的目标。在新世纪、新时期,需要认真重温、学习贯彻党和国家关于在各民族学生中大力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精神。本文以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为指导,从学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性的基础上提出几点加强民族团结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