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陆铭 《党政论坛》2009,(22):34-34
从中国的长期经济增长来看,人口红利期即将结束,劳动力供给增长将放缓,而人口的老龄化也会带来国内储蓄率的下降,长期的经济增长只能依靠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通常情况下,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主要依靠教育,而在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劳动生产率还有一个不应忽视的来源,那就是城市化和区域格局的调整。  相似文献   

2.
人口是社会生产行为的基础和主体。物质资料再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而人口与经济之间的关系就是人口再生产与物质再生产的关系。对人口与经济发展进行分析,可以认识到人口数量、素质、年龄构成以及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意义。以下拟对深圳市建立特区以来人口与经济增长作一分析。一、深圳市人口与经济增长的历史与现状深圳,这个伴随着改革开放建立起来的经济特区,在短短的20年间,从落后荒芜的边陲小镇,发展成为现代化的新兴城市。20年来,深圳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  相似文献   

3.
杨帆 《党政论坛》2009,(24):8-8
中国崛起的标志是1945年抗目战争胜利。 第二个阶段,是新中国的建立与发展。 第三个阶段是社会的安定和人口的增加,造成70年经济高速度增长。  相似文献   

4.
1994年末,深圳市常住人口已达335.51万人,离2000年400万人口的发展战略目标尚差64.49万人。如按此目标执行,则今后六年内每年必须控制人口增幅在2.97%之内,即将由近年的年增长量35万人控制在年增10万人以内(含四万出生人口),即劳动力投入要压缩在每年仅增加6万人的幅度才能确保这期间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这是一个非常严峻而又相当艰巨的任务。一、十五年来深圳人口发展与作用前十五年深圳的发展表明,占总人口87.8%机械增长的迁移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是显著的。尤其是劳动要素的投入对经济增长贡献最大。据用现代经济理论和投…  相似文献   

5.
试论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及其开发利用对策○张慧芳一般来说,经济增长要依靠两种资本,即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其中物质资本是经济增长的基础,而人力资本则是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或关键。对于我国这样一个经济欠发达的人口大国来说,如何合理开发与有效利用人力资...  相似文献   

6.
江泽民同志在《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的论述中指出:“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要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这是符合我国国情特点的战略选择,是我国今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一条方针.国情特点:人口多、底子薄人均占有的资源量有限今年以来,中国人口已逾12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22%.这是我国的特殊国情.人口众多给我国的经  相似文献   

7.
在对一些基本影响因素作出 不同假设的基础上,我们运 用动态的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模拟了未来20年中国经济发展的可能情景.目的在于揭示和澄清影响未来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基本因素, (l)人口和劳动力的变动 中国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上升的趋势将保持到2010年,最高达到71%,其后由于少儿人口减速变缓和老龄人口的快速增长,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将逐步下降。在2000-2010年,劳动年龄人口年均增长1.23%,但在2010-2015年间,其年均增长率降至0.54%, 2015-2025将降至0.06%,在2025年之后…  相似文献   

8.
股权投资充分发挥资本的前置撬动效应,促进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逐步成为世界各国发展创新的加速器。中国经济转型面临理论与现实的双重挑战。人口结构红利消失、有效需求不足、调结构与资本流向相矛盾、创新动能不足而导致的经济增长失速等问题亟待解决。而提高股权投资在我国投融资体系中的比重,则是振裘持领的答案。美国股权投资发展中的模式与政策制定中的经验,为提振我国创新经济与促进股权投资发展提供前沿理论与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9.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劳动力资源最丰富的国家。自1978年以来,我国劳动就业总量已从40152万增长为1998年的69957万,增长了74.2%,20年总计增加就业人口29805万,充分显示了中国经济稳定增长,持续地创造劳动就业岗位的显著成就。  相似文献   

10.
《瞭望》1999,(52)
据中国农业科学院冯海发教授预测,我国城乡二元结构一元化将在下世纪中叶基本实现。在由社科院顾问刘国光和社科院副院长王洛林负责的中国社科院《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报告中指出,目前城市化与工业化发展脱节现象已经成为中国经济遭遇的新“瓶颈”。与我国的工业化发展相比,城市化发展相当滞后,这导致城乡二元结构长期存在,农民收入增长相对缓慢,这也是有效需求增长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王洛林认为中国经济的问题出在实体经济上,出在结构和供给上,现实生活给经济学家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难题,经济学家责任重大,要有勇气面对…  相似文献   

11.
人口红利是"对经济影响和人口变化的新视角",是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口不断增加所带来的高生产率与高储蓄率导致的较高的资本积累,也是一个国家完成了人口转变都会出现的普遍现象。但人口转变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不在人口的增长速度和人口总量,而取决于人口的结构,并且"人口红利"现象就像一个机会,只有抓住并加以很好地利用,才能成为经济增长的有力助推剂,转变为真正的现实"红利",它本身并不必然导致经济增长。但"红利"往往与"债务"相对应,与"人口红利"相对应的"人口负债"就是不断加速的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因此应科学推动收获"人口红利",促进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2.
《求知》2005,(8):46-47
中国近几年的经济均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着,而在这种高增长的同时,并没有带来就业的同步增长。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昉说:“假如把被退出劳动力市场的人数加进失业率统计,截止到2002年,广义失业率可达到15.7%”。蔡昉表示,经济增长并不一定必然带来就业。  相似文献   

13.
《理论参考》2008,(11):63-63
张新文在凤凰网-财经2008年10月29日撰文指出,1、中国经济是以储蓄消费、能力增长的需求和自由资产投资为特色的经济增长模式,是以实体经济带动虚拟经济,因此美国经济泡沫的破裂,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有限的。中国有13亿人口。他们正在努力通过自己的奋斗,提高自己的消费能力,只要制度合理,政策对头。价格科学。每年将有成百上千万人提高他们的消费水平。以新的需求.推动经济的发展,推动资本市场的繁荣,我想这是中国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我国是一个人口多、底子薄,人均资源相对贫乏,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的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同经济、社会的发展,同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存在明显的矛盾。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五、六十年代,由于对这一基本国情和控制人口增长的必要性认识不足,人口急剧膨胀,带来了严重的后果。70年代以来,全国开始大力推行计划生育。特別是党  相似文献   

15.
正从"人口红利"到"人才红利",是中国经济转型使然。中国正处于从高消耗、高成本发展模式向低消耗、低成本、高附加值的产业模式转型过程中,对人力资源的要求必然更高。过去中国制造业的飞速发展得益于"人口红利",下一步发展高附加值产业更得依靠"人才红利"。由人口数量所带来的人口红利是暂时的,且主要被资本所有者获取;而由人口素质所带来的人才红利,是一种人力资本红利,可为经济增长提供持久的动力。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必然要求我国加快实施创  相似文献   

16.
大规模城市化能够极大地刺激经济增长,能够对商品房和其他相关产品和服务产生巨大需求,这使中国的发展还有相当大的潜力。但同时,随着人口向社区、向基层组织的流动,也对如何进行劳动者合法权益保护提出许多新挑战。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的快速进程改变着中国的各种组织形态,呼唤着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的共同发育与发展,并在历史转型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相似文献   

17.
人口问题,是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世纪之交,人口问题的变数备受世人关注。国内外的研究表明,对世纪世界人口变动将出现一些带有普遍性的大趋势,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的中国,这些变动的大趋势尤为明显。趋势一:人口数量继续增长。中国在未来的半个世纪里人口有可能再净增3亿,人口压力有增无减,控制人口的数量增长依旧是解决人口问题的首要任务在人类出现至今的200多万年中,绝大部分时间里人口处于高出生、高死亡、低增长的简单再生产状态。纪元以来的1600多年里人口的年平均增长率只有0.03%,1650年世界人口始达5亿。直至…  相似文献   

18.
12.48亿人的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12.48亿,是中国将计划生育提国基本国策的高度后才控制住的数字。新中国成立50年里,我国人口发展经历了30年的高速增长,人口数量剧增;在后20年实行了严格疗制人口增长的政策,才使人口出到了减速增长的态势。这使我国的人口状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仅控制住了人口的急剧膨胀,而且人口质量明显提高,为中国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人口环境。控制人口主张遭无情批判付出沉痛代价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医疗卫生和防疫工作以及妇幼保健事业得到发展,危害人民生命的传染病…  相似文献   

19.
孙冶方的《社会主义经济论稿》。利用 价值规律来管理国民经济是该书的 核心内容。 马寅初的《新人口论》。该书的主要观点是主张控制人口增长,反对从苏联传到我国的所谓人口不断增长是社会主义人口规律的错误观点。到70年代末,马寅初先生的人口论,成为中国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理论基础。 薛暮桥的《中国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研究》。该书在分析问题的方法上,开始摆脱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中某些形而上学的思想束缚,分析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经济运转的规律性。 于光远的《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该书的核心思想是:…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是同城乡劳动力资源得到较大规模的开发利用分不开的。但是中国劳动力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的格局并未因经济的调整和持续增长及经济体制的市场化变革而改变。据测算,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城乡创造的新就业机会累计达22亿个左右,但这仅仅吸纳了同期城乡新增加的那部分劳动年龄人口和过去30年在农村沉淀的大量剩余劳动力中的一部分。从中国人口增长的惯性及其带来的劳动力的超常供给趋势来判断,劳动剩余经济的特征将在一个很长的时期在我国的城乡并存。中国人口及劳动力的大头在农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