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张燕  罗云 《理论导刊》2006,(6):62-63
现代司法理念是现代社会法律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核心内容不仅应当体现公开、公平、公正的现代法治的特点,而且还应当体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要做到司法为民。以司法为民理念为指导,才能更好地对传统进行批判的继承、对中外法律文化进行选择与嫁接,才能走出司法改革的误区与困境,构建符合本土特点的能真正担负起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维护公平与正义的独立的司法体系。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存在着两种相反的倾向,一是一些法律规范被滥用,一是许多法律被闲置。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法律自身的缺陷,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是司法环境的不理想。在建设法治国家的过程中,法律本身固然需要不断完善,但更重要的是司法环境的改善。  相似文献   

3.
王心海 《团结》2005,(3):9-11,19
司法体制改革要遵循司法工作的规律,明确界定司法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和司法行政机关的职能,加强宪法赋予人大对司法机关的监督职能,使其在法律的规范下公正执法和依法行政。一、从司法工作的规律和国际通行做法看司法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世界各国的法律制度作为本国上层建筑的一部分,虽然因建立于不同的经济基础之上而存在着本质的差异,但是法律文化作为全世界共有的文明成果,使得这些法律制度仍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和规律,如司法公正、维护社会正义,实现司法效率等等,而这些特点和规律需要用制度来体现,用制度来保障。从国际通行做法来…  相似文献   

4.
《学理论》2016,(11)
谢觉哉是中国封建社会末科秀才中的一员,但是他又与他们有着本质的区别。在封建社会,与秀才这一身份相匹配的往往是"士绅",成为士绅阶级以后就意味着与广大的劳苦大众有了天然的界限,"高利盘剥"和"欺压乡邻"也是这一阶级惯用的伎俩,谢觉哉理应与他们的差别不二。但历史孕育了一位革命战士和革命司法者,特别是受到父亲好为穷苦人打抱不平的朴素司法实践的影响。他从同情劳苦大众到与士绅阶级决裂,再到投身革命,可谓是一个华丽的转身,为根据地的司法制度建设鞠躬尽瘁。  相似文献   

5.
所谓司法话语权,是指在司法过程中参与者的言说行为资格。司法话语权不是从天而降的,也不是人脑所凭空构想出来的。中国司法话语权是在中国司法实践的土壤中生成、积淀和演变而来的。  相似文献   

6.
谷丰 《学理论》2013,(23):178-180
心理学作为一门与法学有密切联系的基础学科,其着眼于人性本身,是反应司法过程中民意的走向的工具,为司法体制改革研究与发展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与科研视角。司法模式中能动与克制的价值平衡一直是司法体制改革问题研究的重点,从心理学这样一个全新的角度,结合马斯洛的整体动力理论,剖析与解读两者的取舍与平衡,体现法心理学在司法实践领域实际应用中发挥的突出作用。  相似文献   

7.
路婕 《学理论》2009,(27):192-193
在深入贯彻依法治军原则的形势下,军事司法的地位更加凸显,已成为维护军事利益、保障军人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是实现公平正义的最终救济性措施。军事司法不同于普通司法的内在结构,决定了军事司法具有不同于普通司法的特殊功能,充分认识军事司法的功能,对于完善军事司法立法、改革军事司法制度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承继以往,最高人民法院又推出第四轮法院改革纲要——《关于全面深化人民法院改革的意见》(2014—2018)(以下简称《纲要》)。《纲要》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全面深化改革精神,涉及"司法管辖制度""审判中心的诉讼制度""法院内部职权配置""审判权力运行及保障机制""阳光司法机制""司法队伍建设"等重要内容。作为其中的基本范畴,《纲要》针对审判权独立运行设定了一系列改革坐标,颇具现代司法色彩,若能及早实现愿景,对中国司法的现代  相似文献   

9.
有限司法是当代司法的基本理念和重要特征 ,它的基本内涵包括司法正义的非完美性、司法机关的唯一性以及司法职业的准入性等。当用有限司法的理念来推进当代中国的司法改革 ,最终实现对司法观念和司法制度的重新定位、整合和创新。  相似文献   

10.
司法行政权的界说及其合理配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司法行政权是以管理司法行政事务为主、兼容部分司法权性质的行政权,具有复合性、相对独立性、广泛性、服务性等特点。我国司法行政权的合理配置要着力强化审判权的权威,调整完善检察权;统一规范司法裁判的执行权;完善司法行政制度;并逐步实现司法行政与审判、检察等司法业务的适当分离。  相似文献   

11.
如何规范媒体与司法的关系是近年来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通过分析媒体与司法形成冲突的内在原因,可以发现现有的司法制度尚未能为民众提供比较完善的纠纷解决办法、切实保护民众的合法权益,进而导致民众寻求包括媒体在内的其他救济途径成为问题的症结所在.而保持对司法的理性期待、重塑司法的权威则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2.
刘安华 《学理论》2010,(17):136-137
农村司法是建设农村和谐社会的重要支撑和必要保障,必须加强农村司法权威建设。为此,我们应当健全农村法律体系,实现农村司法独立,创新农村司法制度,加强农村司法队伍建设,培育和谐的司法文化,提高农民法律意识。  相似文献   

13.
14.
司法改革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立法、司执法的方方面面,涉及到立法、司法、行政各机关资源和权力的协调再分配,随着司法改革工作的广泛开展,在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同时,其间存在的问题也日益暴露。我们应树立大司法观,从宪政分析中寻求理论支持,从宪政体制的角度统筹分析与考量司法权的固有属性,将其作为改革的逻辑起点和理论原点。通过司法改革,改善和调整司法权与其他权力的联系,从而实现司法权的复位,并将司法改革纳入宪政建设的总体进程中。  相似文献   

15.
在刑事诉讼中,审前羁押是对人身自由影响最深和最严重的一种强制措施.审前羁押如果适用不当,很容易对被羁押者合法权利造成侵害.当前我国审前羁押救济制度存在着诸多问题,严重损害了被羁押者的合法权利.因此,在刑事诉讼中如何进一步完善我国审前羁押救济制度,以确保被羁押者受到不合理羁押或者非法羁押时能得到有效的救济,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6.
《学理论》2016,(6)
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提出,建设法治中国,必须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新一轮司法改革拉开帷幕。2014年6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了《关于司法体制改革试点若干问题的框架意见》,将"完善司法人员分类管理"作为本轮司法改革的首要内容。根据改革方案要求,上海等试点地区实行司法人员分类管理,司法辅助人员占法院总人数50%左右。本文立足司法辅助人员改革在本轮司改中的定位及前景,研究分析司法辅助人员分类管理的技术保障、现实目标和细节把握,以期提高审执事务性工作效率,促进司法质量提升。  相似文献   

17.
强制侦查是打击犯罪的有力手段,但实施不当会侵害公民的合法权益。因此有必要建立司法审查制度以有效减少这种可能的侵害。司法审查制度的构建必须考虑其可行性,既要从审查方式来考虑,又要从司法救济来着眼,以确立强制侦查措施实施中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之间的合理界限。  相似文献   

18.
我国行政司法制度分为行政复议、行政裁决、行政仲裁、行政调解四种形式,由于对行政司法认识上的不足,立法和制度设计上存在条块分割、标准各异、不相协调的弊端,应从增强行政司法制度司法化、统一化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完善。  相似文献   

19.
能动司法本质上是司法机关对立法机关立法权的侵蚀。宪法作为法律体系中位阶最高的法,体现了法律的终极目标和价值,应作为能动司法的边界。依据宪法,只有全国人大常委会才有权解释宪法,司法机关没有宪法解释权。但通过人大常委会"督宪权"与司法机关"司宪权"之不同层级的分工,司法机关应享有默示的授权以对普通法律做合宪性解释。而最高人民法院新近建立的案例指导制度即在能动司法与宪法司法化之间构筑了联动关系。  相似文献   

20.
行政不得干预司法、国家机关履行公共职责的领域不能允许私权利的介入等是现代法治下的权力运行规律,而我国铁路司法机关行使的司法权力来源于铁路运输企业,其合法性值得商榷。我国铁路司法机关权力的配置与国家权力分配原则存在冲突,铁路公安司法体制与现代法治理念也存在矛盾。应该改革现行的铁路司法体制,建立独立的司法体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