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李继辉 《学理论》2009,(32):236-237
高校法制教育要以培养学生法律意识为核心,法律意识的培养主要是一个德育过程。从学科性质来讲,“法律基础”不是普法知识课,而是德育基础课,其教学应当贯彻德育过程的原则和方法。而长期以来,“法律基础”教学却陷入了“知识传授”的误区,忽视甚至脱离了“法律基础”的德育课性质,从而背离了高校法制教育的价值目标。文章从两个方面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后,教学方法亦器改进,案例教学法的运用尤显重要。案例教学法运用于法律基础部分的教学实践具有三个方面的重要意义。在分析探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寒例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法律基础”案例教学的四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以实践性来构建《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教学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科学理论只有经过社会实践,才能真正“内化”、“入脑”,成为大学生一种坚定的信念。要在专业理论层面上做到“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论。以实践性来构建《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教学的目标,包括思想素质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三项内容。  相似文献   

4.
罗毅 《各界》2007,(4):22-23
案例教学是目前国际上最为流行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既是一种具体的教学形式与方法,更是一种带有全新理念的教学思想.法律基础是高校非法学专业学生学习法学知识的课程,是依法治国方略在高校教育中的体现,在我国高校基础理论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而非法学专业学生与法学专业学生在兴趣、阅历方面都存在差异性.这就需要法律基础教师采取更加灵活、生动、激发兴趣的教学方法帮助他们学习法律知识并进行良好的道德培养.案例的生动、灵活恰恰能实现法律基础教育与高校非法学专业学生知识欠缺之间的平衡,达到法律基础教学的目的并配合"两课"教学的展开.  相似文献   

5.
徐飞强 《学理论》2009,(11):211-21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课堂教学实效性问题一直备受关注,而在课堂中体现人文关怀则是取得“基础”课教学良好实效的途径之一。本文对教学中加强人文关怀的必要性和“基础”课教师需具备的素质作了简要分析论述。并着重阐述了实现入文关怀的几点思考:要尊重“人”,要善于挖掘教学内容的人文精神,还需依靠课堂内外的结合。  相似文献   

6.
郭亚莉 《学理论》2011,(18):228-229
2:006年秋季全国高校开始了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的重构,将原来的《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两门课整合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简称"基础"课)一门课。新的历史机遇要求从事理论教学的教师,要把教学品质的提升作为首要任务,让"基础课"成为大学生终生受益的课程。经过多年的教学积累,总结了提高教学品质的六点经验:一是充分准备是讲好课的前提和基础;二是课堂讲授要注意语言的逻辑性和准确性;三是教学过程应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四是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提高教学质量;五是加强"基础课"的实践;六是教师素质是教学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邢丽泉 《学理论》2009,(31):271-272
要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实效,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在教学方法上不断改革与创新。笔者通过多年的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认为在课程教学中“采用典型事例与案例”、“合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构建教学互动新模式”、“加强德育与法学实践基地建设”等教学新方式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吴云峰 《学理论》2011,(11):337-338
目前中国《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法律教学部分的实践中的出现困局,学生不能很好地掌握这门课程。认为正是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法律教学部分的目的认识的偏差,是困局形成的原因。只有树立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而非法律的专业知识,困局才可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9.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是教育部规定的高校学生的公共必修课程,是我国高等学校德育教学的重要内容。结合高职院校特点,深入思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内容改革,科学构建课程内容体系,升华教材内容,有助于提高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实效性,有助于全面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0.
高校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阵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之一,真正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基础课教学结合起来,达到基础课的实效性要从两个方面努力。一是搞好课堂教学,包括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手段和方法、优化师生关系、讲究语言艺术等。二是搞好实践教学,包括课内实践和社会实践等。  相似文献   

11.
刘海燕 《学理论》2013,(29):289-290
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的重要环节是改进教学方法,努力使教学方法适应大学生的特点。要使《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堂教学有效开展,就必须注重教学素材的准备及其运用。教学素材不但对诸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样的公共理论课的教学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对于其他学科的专业课程的教学同样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赵晶  沃金雁  王艳辉 《学理论》2013,(9):222-223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换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是教学实施的关键性环节。要实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换,必须提高对其转换的认识,更新传统的教学理念,要在提高课堂讲授水平上下功夫,同时,还要大胆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相似文献   

13.
马千里 《学理论》2009,(32):249-250
案例对比教学作为案例教学的一种重要方法,其在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的应用,有助于深化大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增强其全面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通过教学实践发现,案例对比教学应遵循可比性、历史性与时代性相结合、思想性与文艺性相结合等原则,以达到预期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基础要进行多元重构,从利益的维度看,“包容性增长”式绩效是执政合法性的有效性基础;从结构的维度看,宪政法治的治理是执政合法性的程序性基础;从价值维度看,与时俱进的意识形态是执政合法性的情感性基础.因此,“包容性增长”式绩效型合法性模式,宪政法治的法理型合法性模式,与时俱进的意识形态型合法性模式是当前建构党执政合法性基础最主要的模式.这三种模式共同促进执政合法性的稳固与成长.  相似文献   

15.
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任务,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有力保障。我认为,在加强对公民进行社会主义法制教育的同时,要特别注意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后者是前者的基础。全体公民道德素质提高了,防御犯罪能力增强了,违法现象就会大大减少。因此,社会主义道德教育要先于、重于法制教育。一、法律与道德有天然的内在联系首先,从法学的角度看,法律与道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法学概论》指出,“法律以其所特有的强制性,积极保护和推行统治阶级的道德,以扩大统治阶级道德的影响”,而且“统治阶级的道德观念和法  相似文献   

16.
社会弱势群体的广泛存在及其不可漠视的负面影响是当前我国经济和社会持续稳定发展面临的严峻现实,弱势群体问题已成为我国目前最大的社会问题之一.从法律的角度对弱势群体进行界定,分析弱势群体法律保护的法理基础,在此基础上提出弱势群体法律保护的基本理念,对解决弱势群体问题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17.
中国梦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战略思想。在思政课教学中实现中国梦之"三进",包括"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三个一以贯之的环节。本文从笔者本学期讲授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出发,阐述了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实现中国梦"三进"的提出,揭示了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实现中国梦"三进"的原因,探析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实现中国梦"三进"的基本路径,希望为高校思政教学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8.
王天桥  高艳琼 《学理论》2010,(26):317-318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是教育的主导理念之一,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重要职责。《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入校后的第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旨在帮助大学生加强思想道德和法律修养,使其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和法律素养。围绕尊重人的属性;满足人的需求、实现人的价值等三个方面,就"基础"课教学如何做到育人为本进行论述,以期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王振江 《学理论》2010,(12):261-262
根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在湖北职业技术学院现状的调查情况,对当前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状况从社会环境、学生自身情况以及学校普遍情况进行了全面地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善学校的教育环境和加强《基础》课教学等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喻兰 《学理论》2012,(15):240-241
案例教学使《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时效性进一步提高,满足了大学生的心理需求,解决了过去思想政治理论课"假、大、空"的局面,集中实现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多重效果。案例教学虽不能取代传统的教学模式,但它却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就此问题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