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学理论》2015,(11)
公权力要求廉政,也可能产生腐败,在渴求廉政和反腐败活动中产生廉洁文化。廉洁文化,在我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传统,我国古代的廉洁文化主要有:高扬德治、民本思想、修身自律、重义轻利、崇尚节俭、重视治吏等内容。我国古代的廉洁文化为我国当前的反腐败提供精神支持,为我国社会主义廉政文化建设提供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2.
杜治洲 《理论视野》2013,(10):43-45,60
制度、科技和廉政领导力是当今世界各国反腐败的三大主要手段。廉政领导力在反腐败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廉政领导力建设是实现廉洁政治的必由之路。当前各级官员要提高廉政领导力,必须提高对腐败形势的认识,充分整合制度与科技的力量,注重运用激励机制,在处理腐败事件中提升廉政领导力。  相似文献   

3.
反腐败绩效:腐败治理的目标与逻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论坛》2020,(6):26-33
基于目标导向,反腐败绩效为腐败治理提供了新的概念范畴和分析视角。一项针对广东省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反腐败力度与政府廉洁满意度二者落差明显,呈弱相关。探究其原因,与反腐败"在路上"、公众廉政预期、廉政信息公开、政策效应滞后周期等因素密切相关。与反腐败力度强调投入、过程与产出不同,反腐败绩效凸现政府廉洁满意度,为腐败治理提供价值导向、度量体系和动力机制。追求政府廉洁满意度最大化,反腐败绩效的目的与腐败治理的目标具有高度的逻辑一致性。经验表明,反腐败绩效评价的成功有赖于强有力的政治支持,因此,应简政放权,提高廉政信息透明度;倡导社会理性,既要加大对腐败现象的惩治力度,也要界定公权力边界,标本兼治。  相似文献   

4.
法治反腐是反腐败主体在预防和惩治腐败各个环节,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一种新的反腐败思维和方法。在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法治反腐必将成为新时期我国反腐败的新常态。确定建设廉洁政治、推进廉洁发展、把腐败控制在一个较低水平的反腐败目标体系是法治反腐的前提。在科学判断反腐败形势的基础上,完善反腐败法律体系、建立高效的廉政法治实施体系、培育廉洁法治环境、持续加强反腐败国际合作是实现法治反腐目标体系的科学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5.
腐败是产生"中等收入国家陷阱"的重要诱因之一。"金砖五国"在向发达国家迈进过程中,由于政党建设不足、公共部门寻租、法治建设滞后、价值观念失范等因素,都不同程度地遇到了腐败问题的严峻挑战,同时也都一直在因地制宜地探索创新反腐败制度和措施。在现代化过程中,我国应当立足党情国情,充分吸收西方发达国家和金砖国家廉政治理经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腐倡廉模式,以完善政党廉洁治理体系为核心,推动形成国家廉洁治理体系、社会廉洁治理体系,探索参与全球廉洁治理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6.
当前学术界描述了廉洁政府的两种形态,即没有腐败或低程度腐败的形态和有廉洁行为的形态,认为反腐败和廉洁行为培育是廉洁政府建设的两个主要策略。回顾历史,建设廉洁政府历来都是受到了党的建设的推动,意识形态引导、惩治性反腐、制度性反腐是我们党反腐倡廉实践的三个主要模式,对新时代全面建设廉洁政府具有极其重要的借鉴价值。新时代建设廉洁政府,必须将全面从严治党贯彻其中,在理论上将全面建设廉洁政府作为重要历史任务,在实践上实现反腐败策略与廉洁建设策略的整合。  相似文献   

7.
十八大以来的反腐败取得了明显成效。然而,诸多社会现象折射出人们有关腐败的思维定式和观点理念根深蒂固,仅仅致力于行为层面的反腐败对此很难起到有效作用。有关文化与腐败的理论研究、廉政文化建设热潮、十八大以来聚焦行为反腐的实践,从不同侧面反映出致力于从文化层面反腐败的必要性,需要尽早将文化反腐开辟为反腐败的第二战场。相较于行为反腐,文化反腐具有对象的广泛性、内容的抽象性、现象的顽固性及手段的特殊性等特点。文化反腐的目的是普遍地改变人们对腐败的认知和态度,在认知正确的基础上,能把廉洁确立为社会的核心价值。文化反腐的核心手段是实施科学有效的廉洁教育战略,此外,特殊的行为反腐策略也可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17,(7)
廉洁文化建设一直以来都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基础性工程,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拒腐防变的能力具有根本性意义。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党已经逐步建立起"不能腐""不敢腐"的党章党规、法律制度的廉政约束机制,在新形势下,党需要把反腐倡廉提高到构建"不想腐"的中国特色廉洁文化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9.
廉政学学科2017年度发展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廉政文化研究》2018,(1):23-29
廉政学是一门新的交叉型应用学科,是推动反腐倡廉建设规范化和持久深入有效的重要媒介。各国各地区为治理腐败投入大量资源,但因为缺乏学科支撑,廉政理论滞后于实践,反腐政策稳定性和持续力缺乏保障,反腐败队伍素质难免参差不齐。近年来腐败和反腐败研究空前活跃,正式成立的廉政研究机构过百家。2017年,廉政学研究围绕社会关心的热点问题开展研究,在习近平廉政思想、廉政理论创新、反腐败法律机制、惩治腐败、国际反腐败、追逃追赃、绩效评估等方面形成了一批新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0.
《廉政文化研究》2015,(4):54-59
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运用多阶段抽样的方法,对宁夏地区五所高校大学生的廉洁意识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宁夏大学生的廉洁认知比较清晰,但是整体廉洁素养不高,对取得反腐败斗争胜利的信心不足。尽管大学生在社会交往中能够自觉保持廉洁公正,但是与腐败现象作斗争的态度暧昧,缺乏坚定的政治立场;大学生对廉洁文化进校园活动的作用十分肯定,但是对具体实施过程中的形式主义比较反感。要提高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实际效果,应建立强有力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以高校廉政建设研究中心为依托,精心打造廉政理论教育基地,拓展教育渠道,丰富教育形式,加强普法宣传和文化活动阵地建设,积极营造廉洁校园氛围。  相似文献   

11.
《学理论》2017,(12)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的廉政风暴收效甚巨,腐败发展势头得到了有效遏制,这充分体现了我国惩治腐败的有效性。面对反腐败深水期的新挑战,如何构建廉洁政治升华后的廉能政治值得思考。新加坡健全的公务员制度、严格的监督制度和全面的廉政教育对中国的廉能政治建设当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掀起了持续的反腐败斗争高潮,通过创新体制机制和采取有力措施,使得各级政府的廉洁水平出现了根本性好转。本文基于2013~2017年度G省廉情评估调查数据展开研究,发现社会公众对各级政府的廉洁感知呈先降后升的趋势,地方腐败治理的廉洁拐点正在浮现。但与此同时,当前公众日常接触腐败的机会仍然较多,对腐败行为的容忍度呈恶化趋势,参与反腐败的意愿波动较大,这些负面苗头说明廉洁拐点尚不稳定,需要引起高度重视。进一步的实证分析表明,地方层面公众的廉洁感知受到腐败接触经历、腐败容忍度和反腐败满意度的显著影响,公众廉洁感知的好转也有助于提升其参与反腐败的意愿和对政府未来反腐败工作的信心。因此,当前仍需要保持足够的政治定力,不断调整和优化反腐败政策,以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  相似文献   

13.
反腐倡廉,建设廉洁政治成为各国政府和政党面临的共同难题,也是当前我国政治建设的重点和努力方向。"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三者构成了廉洁政治自身完整的内在逻辑,反腐败必须致力于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是反腐败的核心和根本之策,当前必须进一步推进涵盖"教育、预防、监督、惩处"各环节的反腐败制度体系建设。在廉政教育环节,分别针对干部、政府、政治领域加强思想培养;在廉政预防环节,着重制定针对干部的限制特权、财产申报等制度,政府领域进行机构改革、政务公开、财务审计等创新,政治领域严格规范政党行为、加强新闻自由、实现公民参政等;在廉政监督环节,充分调动政府、媒体、社会团体和个人对廉洁政治建设的参与;在廉政惩处环节,通过党纪处分、行政处罚、法律制裁等手段,为建设廉洁政治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4.
文化影响力与渗透力能更好地预防腐败已渐成共识,廉洁社会风气建设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我国传统社会的廉政文化教育中,官方通过多种途径的奖廉教育在全社会形成示范效应,大力弘扬社会正气;社会大众在民间形成了崇尚清官文化的独特传统,以强大的社会舆论推动官员的廉洁从政行为;有识之士通过丰富多样的艺术形式进行廉政宣传,促进整个社会廉政氛围的形成。这三种力量的融合共同促进了我国古代廉洁社会的建设,其中的经验对我国当今的廉政社会建设富有积极的启迪意义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5.
<正>反腐倡廉,建设廉洁政治成为各国政府和政党面临的共同难题,也是当前我国政治建设的重点和努力方向。"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三者构成了廉洁政治自身完整的内在逻辑,反腐败必须致力于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是反腐败的核心和根本之策,当前必须进一步推进涵盖"教育、预防、监督、惩处"各环节的反腐败制度体系建设。在廉政教育环节,分别针对干部、政府、政治领域加强思想培养;在廉政预防环节,着重制定针  相似文献   

16.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纪委五次全会上明确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尽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但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必须清醒看到,腐败这个党执政的最大风险仍然存在,存量还未清底,增量仍有发生。”“要坚定不移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实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战略目标。”腐败治理是个古老而常新的世界性难题,纵观历史上的一些国家之所以能做到清正廉洁,除了国家体制机制、法律制度等方面的影响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些国家有一种被全社会所认可、接受且遵循的廉洁文化,都把廉洁文化建设作为预防和惩治腐败的重要一环。廉洁文化建设对于维护政府权威与良好形象、保持社会稳定与发展、提升公民道德素养等方面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新时代一体推进“三不”战略目标进程中,需要继承和弘扬我国优秀的廉洁文化智慧,吸收和借鉴廉洁文化滋养,借助廉政文化引擎,把廉洁文化深度融入一体推进“三不”机制运行的全过程,提升一体推进“三不”机制的运行效能。  相似文献   

17.
顾征 《党政论坛》2014,(3):49-50
正廉洁文化,是关于廉洁的价值、观念、知识、规范及其行为方式的总和,是以廉洁从业为理念和目标,以廉政理论、廉政思想、廉政制度、廉政纪律和廉政文艺等为表现形式的一种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导向、凝聚、辐射、约束作用。加强廉洁文化建设,是新时期  相似文献   

18.
高校廉政教育与廉洁文化建设是党和国家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高校自身的地位与特点、克服高校思想认识上的盲点与误区以及明确高校自身的职责与担当等方面考虑,当前高校廉政教育与廉洁文化建设应当强化学科意识。在广泛开展廉政教育与廉洁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科优势,深入挖掘学科中的廉政素材和廉洁文化因素,将学科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廉政教育和廉洁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有利于最大限度增强高校廉政教育的效果。以历史学科为例,高校廉政教育与廉政文化建设学科融入路径主要有:历史教材、历史文献、乡土历史故事、社会历史调查等。  相似文献   

19.
高校廉政教育与廉洁文化建设是党和国家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高校自身的地位与特点、克服高校思想认识上的盲点与误区以及明确高校自身的职责与担当等方面考虑,当前高校廉政教育与廉洁文化建设应当强化学科意识。在广泛开展廉政教育与廉洁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科优势,深入挖掘学科中的廉政素材和廉洁文化因素,将学科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廉政教育和廉洁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有利于最大限度增强高校廉政教育的效果。以历史学科为例,高校廉政教育与廉政文化建设学科融入路径主要有:历史教材、历史文献、乡土历史故事、社会历史调查等。  相似文献   

20.
党的发展历史既是一部反腐倡廉的历史,也是一个不断加强自身建设、自我完善的过程。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指出要"坚定不移反对腐败,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视角,阐释建设廉洁政治的三点现实意义:一是廉政思想有利于个人修身养德;二是廉政思想有利于保持高尚的气节;三是廉政思想有利于自觉规避风险,保持清正廉洁的工作作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