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慈善动机是激发慈善事业活力的原动力,尽管社会上存在着"慈善不问动机"的观念,但是从慈善动机和效果的一致性来看,忽视动机而只顾结果并不能实现慈善的健康发展。慈善动机不仅客观存在,而且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慈善行为。判断人们的慈善动机要注重因果关系、注重听其言观其行、注重就事论事、注重包容和宽容。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应该倡导与我国乐善好施的慈善传统相承接、与我国国情相适应、与现代慈善观念相一致的慈善动机。内在驱动的利他导向的慈善动机实现了慈善的内化和利他本质,应得到大力倡导。要通过社区、单位、慈善榜样、荣誉激励等多方面的努力,培育内在驱动的利他导向的慈善动机。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15,(15)
通过调查问卷法对大学生慈善意识的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得出了大学生慈善意识的特点和影响因素,经调查研究发现,大学生慈善意识受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就如何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慈善意识提出了可行性研究的思路,并希望以此来引导大学生提升个人道德修养和实现社会价值。主要途径有加强大学生的个人慈善素养,加强高校的慈善教育,加大慈善文化的宣传力度,营造社会慈善氛围。  相似文献   

3.
郝一鹏 《慈善》2019,(1):20-20
慈善工作作为党和政府连接困难群体的桥梁与纽带,通过汇聚社会各界的爱心善行,与困难群众心手相连,成为休戚相依的命运共同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下,慈善组织该如何适应新时代的发展。2018年,晋城市慈善总会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民政局的业务指导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大力支持下,围绕我市脱贫攻坚、改善民生的工...  相似文献   

4.
武汉的慈善事业面临着十分有利的时代背景,但同时也面临着慈善意识落后、法制建设滞后、慈善机制发育不良等诸多制约.由于种种原因,武汉市民的慈善意识相当薄弱,慈善意识的缺乏严重阻碍了武汉市现代慈善事业的发展.发展武汉市慈善事业的首要任务就是培育公民的慈善意识.慈善意识的确立需要加强慈善的研究和宣传,重视家庭教育中的慈善意识培养,同时严格加强慈善机构自我治理和强化外部监督机制,完善慈善事业的立法.只有公民的慈善意识增强了,武汉市的慈善事业才能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14,(25)
中国当代特色慈善文化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精神力量,引导着社会成员的伦理思想和行为规范。弘扬慈善文化,营造人文关怀氛围,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缓解社会各阶层紧张关系,使社会呈现一种稳定和谐的状态。通过解读当代慈善文化的含义,剖析其政策理论支撑,对当代慈善文化特色所在进行了多维思考。  相似文献   

6.
俞明华 《慈善》2021,(2):75-75
近日,《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等央媒纷纷点赞海盐“金粟缘人”七年来每年如约向海盐县慈善总会匿名捐款700万元的善举。“金粟缘人”等公益慈善力量的涌现,是基于海盐县慈善工作规范化、专业化和透明化的发展理念与实践。海盐县慈善总会始终把公信力建设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不断创新举措,通过建立完善行业自律、慈善救助、监督管理等三项机制全力打造“阳光慈善”,赢得了广泛的社会感召力。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慈善组织的公信力屡遭考验,嫣然基金事件又将慈善组织推到了风口浪尖。信任是社会资本的重要内容,从社会资本理论出发,根据文献梳理,找出慈善组织公信力影响因素主要有信息透明度、合法性、社会网络、内部治理结构以及慈善文化。目前我国慈善组织公信力提升应先从信息透明度与内部治理结构着手,为我国慈善组织深化改革提供了长远发展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8.
平民直接慈善作为普通民众直接捐赠少量财物给求助者的行为,是最为常见的表达善心的方式。但从现实来看,这种方式不仅救助效果不佳,还会滋生不良社会效应。通过发展社区慈善和专门慈善组织,引导平民直接捐赠的慈善方式向以组织为中介的现代慈善方式转变,既有助于贫困群体摆脱困境,也有利于现代慈善事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慈善事业是社会公共经济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被称为实现社会第三次分配的一种方式,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慈善事业的发展是对现有社会保障、救助体系的有效补充,具有救危扶困、平衡分配差距、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实现社会和谐的作用。所以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慈善事业是重要载体和重要环节。慈善捐赠是慈善事业的主要输入方式,而企业公共慈善捐赠则是当前我国慈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份和主要力量。本文立足于企业公共慈善捐赠管理的角度,浅析了我国企业公共慈善捐赠的概念、与慈善相关联的法律适用现状,提出了企业慈善捐赠相关法律的缺失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培育慈善意识 发展慈善事业——美国经验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竖元 《行政论坛》2011,18(1):92-96
目前,我国公众慈善意识的淡薄严重制约了慈善事业的发展。而美国慈善事业的商业化的资金管理运营模式、多层次的监督与反馈机制"、一疏二堵"的税收激励机制及"第一行动集团"积极的示范效应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因而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我们必须营造有利的社会文化环境,强化慈善激励机制,加强慈善组织自身建设,提升慈善组织的公信力以培育和提升公众的慈善意识,从而促进慈善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侯莉 《学理论》2010,(22):59-59,6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慈善事业得到了一些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要担当起"企业公民"来承担社会责任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因此,结合企业慈善的理论依据,针对我国企业慈善行为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善企业慈善行为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李玉林 《慈善》2019,(1):26-27
公信力就是在公众中的可信赖程度。慈善组织公信力体现为慈善机构是否在一如既往地兑现自己对捐赠者、对社会和公众的承诺,是否能够追随自己的使命去解决其承诺要解决的扶危济困的社会问题?慈善机构的工作对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机构对于资金等资源的使用效率如何?等都是慈善机构要回答的问题。慈善组织的公信力一直是备受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3.
叶沈良 《慈善》2021,(2):17-18
多年的慈善工作,总是不断促进我对慈善文化的理解和认识,使我深深体会到:慈善文化自信是慈善工作的信仰与核心;慈善文化传播是慈善工作的担当与责任;慈善文化使者是慈善工作的坚守与荣耀。或许是在南通市慈善总会任职的缘故,多年来我一直结合慈善工作的实践,认真研究中国近代张謇慈善理念。我的研究文章《张謇——中国近代慈善第一人研究述要》,不但为全国多家报刊刊用,而且为我们当今的慈善工作起到了很好的启发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学理论》2017,(7)
发展慈善事业急需慈善伦理的建构。当代中国慈善伦理的建构要立足于传统慈善文化,实现儒家慈善思想从"仁爱"向"博爱",从"恻隐之心"向"公民责任",从"个人道德"向"社会正义",从"以民为本的仁政"向"以民为主的民间公益"的转化。  相似文献   

15.
社会公益慈善事业的健康发展对于调剂贫富差距、缓和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维系社会和谐稳定、提高公民社会责任意识等具有重要作用。当前我国社会公益慈善事业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在其表面繁荣之下仍然存在深层次隐忧。未来我国社会公益慈善事业的健康发展亟需发展理念的更新和实践行为的转变,实现从富人慈善向大众慈善、从官办慈善向民间慈善、从限制慈善向支持慈善、从城市慈善向农村慈善、从救助型慈善向发展型慈善的转变。  相似文献   

16.
薛晓毅 《慈善》2021,(2):76-77
县级慈善协会,是中华慈善系统目前最基层的单位。离慈善服务对象最近、践行慈善理念最直接、体悟慈善效果面对面。实施依法治善、依法行善,建设现代大慈善,按时依法依规换届建强班子,是慈善工作的关键环节,大慈善发展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7.
企业慈善责任(CorporatePhilanthropyResponsibility简称CPR)是企业社会责任中超越底线的责任,它对提升企业形象、塑造产品品牌、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作用。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企业对社会经济发展所起到的作用日益明显,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与增加就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现阶段,由于慈善责任理念的缺失以及受企业发展规模和实力限制,我国企业在履行慈善责任方面缺乏主动性和前瞻性。文中从伦理学视角分析我国企业履行慈善责任的伦理价值及应遵循的道德原则,提出应从强化企业慈善责任理念和优化企业慈善责任建设的伦理环境两个方面来促使我国企业更好的履行慈善责任。  相似文献   

18.
薛晶 《学理论》2012,(29):57-58
随着我国慈善事业的不断发展,"慈善"成为热议的话题之一。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提倡慈善的国家,中国慈善组织的发展经历了几千年的变迁与沉淀。从古代慈悲精神和施善行为、近代慈善组织萌芽和兴起到现当代慈善组织和慈善事业蓬勃发展的历程中,我国慈善组织的发展呈现出发展潜力大、法律保障不健全、依赖性强、领域多元化、新兴模式正在形成等特点,整体脉络在发展中逐渐清晰。  相似文献   

19.
《慈善》2019,(1):2-2
《慈善》杂志致力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道德教育、普撒爱心、净化人性、引人向善,传播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为办刊宗旨,是中国慈善事业的重要舆论阵地,中华慈善总会对外宣传的明亮窗口。2019年《慈善》杂志的征订工作全年皆可进行,期盼大家继续踊跃订阅《慈善》杂志,并转告您相识的那些关爱慈善事业的好心人。  相似文献   

20.
慈善捐赠政策工具的有效使用是连接慈善目标与慈善结果的关键桥梁.采用内容分析法,对中央层面的慈善捐赠政策文本进行筛选、编码与分析,结果显示:受社会环境等多重因素影响,我国慈善捐赠政策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在基本政策工具维度上,慈善捐赠政策存在强制型工具偏多、混合型工具使用不均衡、自愿型工具短缺等特征;在慈善捐赠发展要素维度上,政策工具使用广泛,但不同领域、阶段应用程度不一.未来,政府应该优化政策工具结构,合理匹配政策工具,落实慈善捐赠管理,以完善慈善捐赠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