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的角度 ,对马克思主义经典大师关于社会主义发展动力观进行了历史与逻辑进程的考察。指出 :从马恩的社会发展“基本矛盾动力论”到列宁的社会主义发展“非对抗矛盾动力论”、斯大林的“完全适合动力论”再到毛泽东的社会主义发展“基本矛盾动力论”、邓小平的“改革动力论”、江泽民的“创新动力论” ,反映了社会主义发展动力问题认识上的不断深化和推进 ,特别是我党第三代领导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高度 ,作出了重大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动力问题是邓小平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对它的认识直接关系到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的理解。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将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作为“十五”期间我国社会发展动力的提法,为我们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动力提供了新的思路。 社会主义社会有两大发展动力: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 在革命胜利、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后,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基本矛盾。不过,与阶级社会不同,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是非对抗性的,它能够在社会主义制…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问题,是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过程中亟待研究解决的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社会主义社会中,阶级斗争只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因之只能在一定范围内起直接动力的作用。那么,社会主义社会中主要的直接动力是什么呢?笔者认为,是社会主义的竞赛与合作。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民主赖以产生和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基础是什么?这在理论上似乎是不言而喻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民主的内在动力和基础,长期以来不曾有人提出过异议,然而随着社会主义的历史发展,这种曾经“毋容置疑”的结论不得不引起人们的重新思考.笔者认为,民主制度只与商品经济联系,没有商品经济的存在和发展,就不可能产生民主制度,就不可能有社会主义民主.  相似文献   

5.
改革动力论     
一、改革: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系统中的根本动力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动力,以往理论界曾有过各种不同提法:1、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2、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3、人的利益需求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4、阶级斗争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除了把阶级斗争作为发展动力导致“阶级斗争为纲”的“左”的错误,应当废止之外,其它几种提法,都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理解和界定了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在肯定其具有一定相对真理性的同时,也应指出其在理论上、实践上都不是很彻底的。事实上,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动力,是一种综合性的动力系统,通过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协调和利用,形成一种强大合力,推动社会主义前进。在这  相似文献   

6.
论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机制张鸿鸣,马维平几十年来,我国的理论工作者对有关社会主义发展动力机制问题进行了不懈研究,从不同角度作了不同的解答。但如果用系统的观点来观察问题,完全可以更全面地阐释社会发展的动力机制问题。一、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机制是一个合力...  相似文献   

7.
过去理论界对于“改革动力论”论述较多,也基本上形成了共识。但是对于与“改革”密不可分的“开放”在社会发展中、特别是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动力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却论述不够。大多数论者只把开放看作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外部条件,从而把它排除在动力系统之...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16,(7)
社会发展动力问题是人类历史永恒的话题。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根据我国的国情,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发展状况出发,不断对社会发展动力问题进行探索,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社会发展动力论,即毛泽东的"矛盾动力论"、邓小平的"改革动力论"、江泽民的"创新动力论"、胡锦涛的"和谐动力论"和习近平的"综合动力论",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动力论体系。这些理论抓住了我国社会发展不同阶段的基本矛盾问题,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矛盾学说和社会发展动力学说,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建设的得失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对当时社会主义制度所处发展阶段的认识正确与否。《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处于初级阶段”。这个论断是运用彻底的发展论对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制度进行分析得出的正确结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阶段划分理论的新贡献。它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的意义将越来越被人们充分认识。  相似文献   

10.
一、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的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马克思、恩格斯从对资本主义社会畸形发展的批判中得出的科学结论。马克思、恩格斯曾指出,社会主义“这种新型的社会结构中能够用社会力量来共同经营生产,并由此引起生产的新的发展”,“必将使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发展,最终进到全面发展的社会和全面发展的人的理想境界。”一切民族最后都要达到“在保证社会劳动生产力极高度发达的同时,又保证人类最全面的发展的这样一种经济形态。”  相似文献   

11.
当前,在企业纠正不正之风的工作中,对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可能带来的一些消极因素进行研究是很有必要的。但是,许多同志的研究重点不是探讨在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条件下如何有针对性地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而是单纯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去寻找产生不正之风的必然性,并根据“存在决定意识”得出“只要有商品经济存在,不正之风的产生是不可避免的”结论,这就很值得商榷了。诚然,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过程中,由于“即使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它的广泛发  相似文献   

12.
现有的一些论著及有关的高等院校教科书,在论证“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的过程中,一般只注意说明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而忽视了这一命题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也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本文试从近、现代世界历史发展对中国社会的横向作用方面,初步探讨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从新世纪新阶段现实出发,提出的重要治国目标、治国方略和治国机制。这一重大现实命题的提出,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优化和提升为包含社会建设在内的“四位一体”。面对这样一个重大的现实问题,社会科学工作者需要从不同的学科视界进行深入和系统的研究。在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学看来,我们所生活和所建设的社会无疑是由众多社会成员个体、组织、团体、群体、阶层、阶级等单元或要素组合而成的复杂系统或有机体,这其中利益博弈是各类要素或单元之间的基本作用机制,利益关系是其基础性的关系,利益结构是社会系统和政治系统的深层结构,构成社会和政治运行的内在动力。本专栏的五位作者从政治学角度对社会利益关系与和谐社会建设之间深层次的关联进行学术层面的探讨,得出了比较新鲜和富有启发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中国社会利益结构变迁的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从新世纪新阶段现实出发,提出的重要治国目标、治国方略和治国机制。这一重大现实命题的提出,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优化和提升为包含社会建设在内的“四位一体”。面对这样一个重大的现实问题,社会科学工作者需要从不同的学科视界进行深入和系统的研究。在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学看来,我们所生活和所建设的社会无疑是由众多社会成员个体、组织、团体、群体、阶层、阶级等单元或要素组合而成的复杂系统或有机体,这其中利益博弈是各类要素或单元之间的基本作用机制,利益关系是其基础性的关系,利益结构是社会系统和政治系统的深层结构,构成社会和政治运行的内在动力。本专栏的五位作者从政治学角度对社会利益关系与和谐社会建设之间深层次的关联进行学术层面的探讨,得出了比较新鲜和富有启发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冲突与构建和谐社会的逻辑起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从新世纪新阶段现实出发,提出的重要治国目标、治国方略和治国机制。这一重大现实命题的提出,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优化和提升为包含社会建设在内的“四位一体”。面对这样一个重大的现实问题,社会科学工作者需要从不同的学科视界进行深入和系统的研究。在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学看来,我们所生活和所建设的社会无疑是由众多社会成员个体、组织、团体、群体、阶层、阶级等单元或要素组合而成的复杂系统或有机体,这其中利益博弈是各类要素或单元之间的基本作用机制,利益关系是其基础性的关系,利益结构是社会系统和政治系统的深层结构,构成社会和政治运行的内在动力。本专栏的五位作者从政治学角度对社会利益关系与和谐社会建设之间深层次的关联进行学术层面的探讨,得出了比较新鲜和富有启发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当代中国的社会利益冲突及其调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从新世纪新阶段现实出发,提出的重要治国目标、治国方略和治国机制。这一重大现实命题的提出,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优化和提升为包含社会建设在内的“四位一体”。面对这样一个重大的现实问题,社会科学工作者需要从不同的学科视界进行深入和系统的研究。在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学看来,我们所生活和所建设的社会无疑是由众多社会成员个体、组织、团体、群体、阶层、阶级等单元或要素组合而成的复杂系统或有机体,这其中利益博弈是各类要素或单元之间的基本作用机制,利益关系是其基础性的关系,利益结构是社会系统和政治系统的深层结构,构成社会和政治运行的内在动力。本专栏的五位作者从政治学角度对社会利益关系与和谐社会建设之间深层次的关联进行学术层面的探讨,得出了比较新鲜和富有启发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利益结构视角下的中央与地方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从新世纪新阶段现实出发,提出的重要治国目标、治国方略和治国机制。这一重大现实命题的提出,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优化和提升为包含社会建设在内的“四位一体”。面对这样一个重大的现实问题,社会科学工作者需要从不同的学科视界进行深入和系统的研究。在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学看来,我们所生活和所建设的社会无疑是由众多社会成员个体、组织、团体、群体、阶层、阶级等单元或要素组合而成的复杂系统或有机体,这其中利益博弈是各类要素或单元之间的基本作用机制,利益关系是其基础性的关系,利益结构是社会系统和政治系统的深层结构,构成社会和政治运行的内在动力。本专栏的五位作者从政治学角度对社会利益关系与和谐社会建设之间深层次的关联进行学术层面的探讨,得出了比较新鲜和富有启发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中共三代领导核心经过几十年的艰辛探索,正确地解决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动力问题,赋予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学说以鲜活的时代内容,实现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学说的与时俱进,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学说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实践的深入进行以及与此相适应的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理论的发展,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问题已引起愈来愈多的理论工作者的关注,并且在研究方法、研究原则以及研究内容等方面,不断取得进展。然而,理论的发展远不能满足实践的需要。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研究无论在基础理论方面,还是在回答和总结实践问题方面,都存有许多问题。限于篇幅,本文仅提出其中的部分问题与同志们一起商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范畴的规定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一位名叫约翰·里德的美国专业人士最近在一篇投寄本报的题为《发自美国的一个声音》的文章中,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制度的形成和发展作了详尽的历史分析后指出,一些工业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能够不断发展,“其主要原因是它们的资金控制了第三世界国家的市场、人力和自然资源”,“欧洲和美国正是通过对第三世界国家资源和市场的这种剥削才使其资本主义制度得以维持”。文章作者指出,欧美国家的高生活水平是“用全世界亿万人的贫穷和苦难换来的”。文章以资本主义社会,特别是美国社会的实例规劝社会主义国家那些对资本主义花花世界感兴趣的青年(当然,感兴趣的多数是在思考、探索、研究,极少的是羡慕、向往),不要只从表面现象观察问题,而应分析两种制度的历史渊源和发展条件,从中得出正确结论。这对我们是很有启发的,现将该文详细摘译发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