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公共管理的旧貌新颜和发展趋势——公共管理面面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祝贺《公共管理学报》创刊。对公共管理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作一些概括性的介绍,将有助于公共管理在我国的研究和发展。试从关于公共管理的内容和历史、地位和作用、体制和方法、人员和经费、领导和决策、改革和发展、现状和前景、理论和实践等八个方面,进行简要考察,并注意在坚持中国特色的同时,保持与国际接轨。旨在使公共管理在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建设过程中,发挥其应有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公共管理体系建构是个系统工程。首先,公共管理在不同语境下具有不同的含义,要界定其内涵就要先确定各自的相对条件和视角定位,把它们区别开来,再找出同一性,把它们统一起来;其次,根据公共事务的划分,可以区别不同类型的公共管理,即国家公共管理、政府公共管理、社会公共管理和国际公共管理,它们之间既有区别,又有交叉联系;最后,建立横向公共管理类型体系,这样有利于促进国内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和公共管理学科的建设。  相似文献   

3.
本文是对“向历史致敬:《公共管理学报》创刊20周年暨中国公共管理的回顾与展望”学术研讨会的综述。本文在梳理与总结会议主旨报告和平行论坛发言的基础上,从溯源学科发展历程、把脉学科现实境遇、前瞻学科未来图景三个维度,对中国公共管理学科发展进行了系统反思。我国公共管理学科在改革开放的社会经济背景下迅速成长,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当下,面对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时代课题,公共管理研究正致力于推进理论创新、方法创新和实践创新。展望未来,学科发展面临诸多机遇与挑战,需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公共管理学科自主知识体系,提升公共管理学科的国际话语权,推动中国公共管理研究走向国际学术前沿。  相似文献   

4.
以SSCI收录的公共管理期刊在1999-2008年间刊登的研究中国公共管理的学术论文为样本,采用实证方法分析从事中国公共管理研究的国际学术界的构成及国内外学者合作研究的现状,并分析其论文论述的主题及采用的理论视角和研究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在国际学术界的构成上中国大陆学者所占比例偏低;在从事国际合作研究方面,大陆学者主动组织国际合作研究的能力较弱;在论题上,国际学术界研究的主题与国内学者关注的重大热点问题吻合度较高;五成以上的论文运用实证研究方法,研究设计及分析方法以案例研究为主,但进行理论检验的论文相对较少.在分析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中国公共管理研究实现科学化、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路径的具体设想.  相似文献   

5.
构建新型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农村,市场经济的深化、农业的弱质性特征、工业反哺农业,城乡统筹发展的阶段要求,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都需要有效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但是,我国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能满足农村发展的需要,存在诸多问题。因此,要构建具有投入稳定、责任明确、决策科学、组织合理,监督有力、运行顺畅、供给有效等特征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系,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要厘清农村公共产品层次,明确责任;二要建立稳定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投入机制;三要建立新型农村公共管理组织体系;四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农村公共产品决策监督体系。  相似文献   

6.
风靡全球二十余载的新公共管理运动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逐渐陷入了认同危机.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改革先锋国家先后启动了"后新公共管理"改革.此轮改革在价值取向、机构设置、权力配置、信息技术和行政文化等五个维度对新公共管理运动进行了扬弃与超越."后新公共管理"改革试图通过价值重构实现从单维价值取舍到多维价值共融;通过机构霞组实现从机构裂化到整体协同;通过权力调适实现从过度分权到适度集权;通过技术再造实现从有限开放到信息共享;通过文化重塑实现从彼此竞争到相互信任.后新公共管理改革已经累积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理论模式与实践经验,并逐步成为其他发达国家开启新一轮政府改革的效仿典范.  相似文献   

7.
加入世贸组织后政府如何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公共产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当今的社会已经进入共存与竞争的全球化时代,其明显特征是国际组织和国际条约越来越多地介入传统上属于主权国家的内部事务。其中WTO就是其中的一例。中国加入WTO,就意味着我们有义务按照WTO及国际条约的要求和国际惯例时本国的法律制度,公共行政管理等加以改革,否则会增加相应的争端和麻烦。这必然对我国原有的公共行政管理的观念、制度、方式和手段等都提出了新的挑战。对中国加入WTO后面临的新形势,我们要适应WTO的规则转变政府职能,增强提供公共产品的意识,努力建设一个“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廉洁、高效、有限的政府。本文主要从影响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四个方面,即制度文化建设,公共组织特征与分权,新管理主义改革观,政务信息公开与“阳光政府”等问题,联系WTO规则与我国的现实,针对政府体制创新与对国家公务员的新要求简要提出应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8.
公共空间与公共管理之间存在内在关联,公共空间的构建和扩展源自公共管理职能的改变,而公共空间的变化也反过来促使公共管理范式变迁.浙江近三十年来公共管理实践经验表明,公共管理职能的转变,导致原来单一的公共权力空间转变为涵盖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领域的多元公共空间,而公共管理方式的转变,促使公共空间在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空间的深度得到极大延伸.因此,从公共空间的视角来看待中国公共管理的未来,其关键方向在于进一步拓展公共空间的广度和深度,通过制度创新搭建各种利益主体沟通交流的平台,平衡利益冲突和矛盾,体现公平和正义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有效的公共管理对于构建和谐社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国现阶段转型期社会的特点决定了在公共管理领域既要继承,又要创新,需要加强政府执政能力,同时又要努力培育社会自我管理能力。应当以确立政府的公共权威为前提;以改革政府自身的组织架构和运行模式,构造学习型政府为条件;以培育社会自我管理能力为归属。  相似文献   

10.
随着各种危机事件的频繁发生,我国公共危机管理应运而生.在发展过程中,公共危机管理逐渐明确了自己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形成了规范系统的概念、理论和方法论体系,具备了自为的知识共同体.同时,我国理论工作者也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紧密关注和揭示公共危机事件千变万化现象之下的机理规律,探寻危机预防和应对策略,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在总结分析我国公共危机管理研究现状基础上,提出公共危机管理的转型路向和未来重点研究的主题,以求对现实发展进行理论关照和回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