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我国地方政府的基本职能是供给地方公共产品 ,而地方公共产品的特性决定了地方公共产品的供给可以采取民营的办法。那么 ,地方公共产品供给民营化的优势是什么 ,是不是所有的地方公共产品都可以民营化 ,这是值得深入研究的。我们认为地方公共产品供给民营化是有广泛的适用性 ,但需要完善的条件保证。  相似文献   

2.
公共服务创新是政府管理的永恒主题,英国公共服务改革所形成的"蝴蝶效应"引领着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公共服务变革的方向。英国公共服务的供给模式变革经历四次大规模转换,价值主导分别是政府本位、市场本位、公民本位和社会本位;供给主体分别是政府、市场、公民和社会;供给方式分别是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上下结合和混合多元,形成了官僚体制的供给模式、效率政府的供给模式、整体政府的供给模式和分权政府的供给模式。要实现我国公共服务供给侧改革,需要进一步提升供给总量,优化供给结构,完善供给配套制度,激励政府部门自为供给、社会组织自治供给和公民自主供给,实现质量与效益统一,规模与结构匹配。  相似文献   

3.
王阳 《学理论》2013,(13):54-56
当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公众对公共服务的需求不断增长。我国在建成服务型政府的目标下,不断深化行政改革,增强公众服务的供给能力。着重分析政府在转型过程中公共服务供给所出现的问题,并从内部体制改革、民营化改革和监管体系的完善三个大方面探索政府有效提供公共服务的路径。  相似文献   

4.
国外公用事业民营化改革的四种模式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丰云 《行政论坛》2006,(6):90-93
由英国率先掀起的公用事业民营化改革浪潮,影响到了欧美许多国家。综观各国民营化改革的进程,形成了许多模式,如英国的“政府引导型”模式,美国的“市场自由型”模式,德国的“政府主导型”模式以及法国的“公私合作型”模式。这些模式历史悠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尽管各具特色,但都可以给我们以一定的启示,其经验都可以为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公用事业民营化改革所借鉴。  相似文献   

5.
李春林 《学理论》2012,(7):63-65
按照机制设计的理论,合理的机制设计可以避免公共物品供给中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农村公共服务机制主要包括农村基础设施供给机制、农村公共事业服务供给机制。根据机制设计理论设计的农村公共服务机制确定了政府与企业主要是债权债务关系、规制被规制关系,用户和企业利益一致的关系,从而消除在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中存在的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问题,其本质是通过供给关系、方式的制度规定,综合考虑各主体的利益,使各主体在一个组织框架内,都实现各自的最大化的利益或成本的最小化。  相似文献   

6.
多中心治理理念的深入和民营化浪潮的推动为非营利组织提供公共服务奠定了理论基础;政府与市场的失灵使得其参与具有了必要性,而非营利组织自身的优势使得非营利组织参与到公共服务供给具备了可能性。为了更好地发挥非营利组织在公共服务供给中的作用,就要选择正确的路径推进非营利组织发展。  相似文献   

7.
政府与市场是两种互为补充的资源配置手段 ,社会保障产品的供给也需要政府与市场的配合。政府是社会保障产品的供给者之一 ,是社会保障政策的制定者 ,并为社会保障产品供给提供法律保障。同时 ,政府在社会保障产品供给中的职能是有界限的 ,政府不能完全介入社会保障产品的供给。  相似文献   

8.
新世纪以来,全球公共管理改革开始步入后民营化时代。后民营化时代的重要表现形式是政府购买服务等市场化手段的式微和政府回购服务的兴起。作为政府管理者规避公共管理风险的一种重要工具,政府回购服务已经成为政府购买服务的基本环节。政府回购服务兴起的直接动因是民营化失败所导致的民营化危机,而根本原因在于私人资本的逐利性与公共服务的公益性之间矛盾的难以调和性。中国新一届政府提出将政府购买服务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工具,做好这项工作需要深刻把握全球公共管理变革的时代大背景,在理念、观念上进行彻底变革,树立现代公共服务意识;在战略上牢牢把握公共服务的公共性本质,谨防私人资本对公共服务公共性的侵害;在战术上通过购买服务和回购服务有效相结合的方式来刺激有利于社会效益的市场反应,防止对传统公共管理模式的迷恋或对市场的过度热情,有效推进新一轮市场化改革。  相似文献   

9.
20世纪下半叶以来,旨在改善公共部门绩效,提高公共物品供给质量的民营化运动成为公共事业领域改革的重要取向。在我国,随着政府逐渐放宽民间资本进入公共事业领域的门槛,BOT、TOT与PFI等模式被广泛运用于公共事业民营化改革中。这些民营化模式在引入民间资本、提高管理效率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杭州湾跨海大桥作为目前国内首次在重点基础设施建设中引入BOT模式的先例,对于民营化模式的运作不无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近年,不少地方的公交改革存在对民营化认识的普遍谬误,有待厘清.公交改制失败不能简单地归咎于民营化,民营化的主旨是实现公交运营机制的市场化,以提高效率,而非政府责任的市场化,以推卸责任.公共交通回归公益性定位,并不意味着完全重走传统的老路,既需要通过适度的民营化改革,打破传统的政府垄断型公交服务供给模式,同时,政府也要回归公益角色和本职,尽职履行依法监管和合理补贴的责任.  相似文献   

11.
在应对“政府失灵”的改革浪潮中 ,形成了新的治理理念。其中民营化理念是政府运用市场力量重新对其职能定位的选择 ,民营化的具体形式与治理理念对于深化政府职能的再认识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公共服务供给中的市场失灵、政府失灵与社会失灵同时存在造成了公共服务供给的"低质、低效、低用"。为弥补三重失灵引发的困境,需要以公共服务供给为切入点,重新审视"三重失灵"的内在关联并探寻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之道,重塑市场、政府、社会在公共服务供给中的结构关系,以达到公共服务供给的动态循环平衡。  相似文献   

13.
人类社会反贫困的努力始终受到诸多悖论的挑战,"政策依赖行为"便是一种与政府扶贫实践几乎如影随形的顽疾,存在于整个贫困治理过程当中,更是中国接下来以相对贫困为主题的后脱贫攻坚时代必须破解的一大难题。当前,理论和实践界对以"等靠要"为表征的政策依赖行为,更多地是从宏观上作出贫困人口道德瑕疵等感性归因,进而提出宣传教育、积分奖励、约束惩戒等治标之策,无法从根本上提供长效的制度性解决之道。通过激励理论之"需求—动机—行为"的基本逻辑可发现,政策依赖行为是对激励理论的现实背反:政府的扶贫政策供给作为一种外部干预性激励因素,当它作用于部分扶贫对象之后,产生了与预期激励目标(帮扶起来)相反的效果(滋生依赖)。面对避免贫困治理政策失灵、构建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的现实挑战及任务,以期望理论、公平理论、强化理论等经典激励理论为分析工具,对背反现象发生机理开展微观层面的挖掘剖析,可进一步找到政策依赖行为矫正的关键路径——政策供给调适,具体包括转变政策供给机制、政策供给重点、政策供给理念和政策供给方式。  相似文献   

14.
城市公交改革有效性如何,需要一套评价标准。以基于乘客、企业和政府三个主体满意度的评价标准,来评价城市公交改革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无论是民营化或国有化,有效性都有待提高,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通过构建可竞争市场,克服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一是解决过去民营化改革中存在的补贴难题,二是治理经营权垄断下的大量经营者之间的无序竞争,三是解决国有化改革中的低效率问题。  相似文献   

15.
教育、医疗和住房,是当前政府公益物品供给和公共服务领域的热点民生问题.教育、医疗和住房服务.具有复杂的公益性和私益性,其需求与供给又都表现出自己的特殊性,对此政府应该首先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其次确定自己的辅助性的作用.通过微观和行政手段控制价格,是政府最容易选择的政策,但其后果往往是使得问题更加复杂和严重.控制,不如理顺.进一步完善市场机制,理顺医疗服务价格,理顺教育价格,理顺住房价格,才是正确的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16.
英国公用事业的民营化改革及其经验教训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英国公用事业的民营化改革具有深刻的经济、政治原因,英国采取了多种民营化形式,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英国民营化后建立了由政府管制立法、执法和社会监督组成的管制框架;英国民营化改革的经验教训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法律制度是公用事业民营化改革的准则,政企分离是公用事业民营化改革的关键,竞争是提高公用事业经济效率的根本途径,有效竞争是制定公用事业管制政策的目标导向,政府应按照经济原理制定公用事业的管制价格。  相似文献   

17.
准公共物品民营化的风险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准公共物品民营化模式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引至我国行政改革之中,并在实践中取得了相应成效。但由于我国正处于转型时期,在改革过程中由于制度与法律体系的不完善,以及民营化中资本的逐利性与准公共物品公共性及公益性的内在矛盾,导致我国在准公共物品民营化过程中存在诸多风险。这些风险具体表现为准公共物品民营化中的新垄断、政府与企业的合谋、公共安全、公民与顾客的角色冲突等。这些风险的存在阻碍了我国准公共物品民营化改革的有序推进,扭曲了准公共物品民营化改革之目的。  相似文献   

18.
公共政策是由政府提供的重要的公共物品。公共政策的供求关系往往是不平衡的,表现为公共政策供给的失时和失度.由此影响到政策供给的效率和质量。本文通过分析公共政策的供求失衡的类型和原因。探讨加强公共政策的供给管理,提高政策供给的质量和效益,控制政策成本和政策风险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市场失灵、政府失灵和非营利组织失灵的共存表明,在为社会大众提供公共物品活动之中,仅有市场、仅 有政府或仅有第三部门都是不够的,一个健全的社会体系必须同时包含这三种机制和三种力量。应充分发挥政府、市场 和第三部门三只手的作用,建立新的公民与政府、市场之间的联系与交往方式,构建充满竞争和活力的公共服务体系,寻 求政府、市场和社会在公共服务供给领域的均衡点,建立公共服务供给的多中心体制和互补机制。  相似文献   

20.
解决住房问题关键是要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主要有完全自发的市场均衡、完全的政府管制、市场自发决定后的政府管制、政府间接调控下的住房市场均衡等几种方式.住房政策在广义上是以三方面影响住房的供求和产出市场:影响需求主体,刺激供给主体,实行价格管制.在选择和制定住房补贴政策时,应在评价其适用性与局限性的基础上,以"效率第一,兼顾公平"为指导,充分发挥市场机制调节住房供求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