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有一些地区、部门在干部的选拔任用上存在“三只眼”现象,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并采取切实的措施力b以杜绝。“三只眼”现象,就是指选人视野失宽,产生不良效果。一是‘’近视眼”。当某单位、某部门领导职数出缺时,往往把选人视线放在党政机关、领导身边或本单位、本部门,以‘’熟悉情况、“懂行”为由,稿近水楼台先得月。二是“偏。C眼”。有些领导对熟悉的人心存偏爱,一有机会,首先想到是安排自己身边的人。少数领导用干部不搞五湖四海,而是滥用职权,搞裙带关系,搞小圈子,培植个人势力。不少地方存在着“由少数…  相似文献   

2.
胡艺 《党政论坛》2014,(21):62-62
近日,记者在部分省区调研采访时发现,基层债务风险不断扩大,基层一把手和领导班子尚未形成明确的政绩考核”债务指标”,导致债务不透明的情况突出。市县乡基层领导没有良好的“债务意识”、“风险意识”,”债务递延”、”前任推后任”的推诿心态严重..一些领导坦言:“上任借了钱搞工程、搞项目,有口碑也有政绩;本届政府绝不能勒紧裤腰带还债。”  相似文献   

3.
问题突出 在一些企业,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仍存在“一手硬、一手软”问题。这种情况在一些中小企业更突出一些。据全国政研会和湖南省政研会联合调查组的报告,有一部分企业领导,至今认为搞改革开放必然要付出代价,思想道德水平滑坡便是代价之一;“代价论”、“难免论”、“过时论”、“学费论”在相当一部分企业领导中有市场,成为他们忽视、放松精神文明建设的堂而皇之的借口;还有一些企业领导认为经济效益好什么都好,思想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4.
某地新领导上任之初,就立下誓言:从自己做起,在实际工作中做到“三不搞”,即“不搞一个师公一道法”、“不搞一朝天子一朝臣”、“不搞新官上任三把火”。“三不搞”话虽简短,寓意却很深广,共产党人强烈的事业心和接力意识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它的可贵之处,就在于鲜明地提出了党的领导干部在任新职时,对待工作、对待部属、对待自己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不搞一个师公一道法”,就是不管是前任留下的工作,还是新任需要决策的事情,只要符合实际,符合党的事业和人民群众利益需要的,就要坚持干下去。“不搞一朝天子一朝臣”,就…  相似文献   

5.
对乡镇干部要重新核对编制编辑同志:近些年来一些乡镇在招用干部问题上出现“滥”(滥设部门)、“肿”(人浮于事)、“低”(效率低下)的现象。这些乡镇的领导惯于搞繁文缛节“大政府”、搞一一对口设庙添门聘“和尚”,以示自己这个地方“紧跟形势”、“麻雀虽小却五...  相似文献   

6.
在一些地方,每年高考时,当地领导总要去视察考场,看望考生。但见领导在有关人员陪同下(且有文字记者、摄影记者、电视摄像记者随同采访)来到考场,“视察看望”,以示“重视关心”。殊不知,这种“视察看望”、“重视关心”,实际上是对考场和考生的一种“添乱”、一种“干扰”。  相似文献   

7.
最近,参加一个厂长经理座谈会,听厂长经理们谈到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时,对一些掌管人、财、物大权和一些能卡住企业脖子的行政执法部门强行塞给企业“黑条子”、加重企业负担的腐败行为义愤填膺,大声呼吁:“请全社会一齐关注‘黑条子’,斩断这些伸向企业的黑手”。所谓“黑条子”,就是应由个人开支的费用硬塞给下属单位或企业予以报销。企业为了生存,只好忍气吞声地将“黑条子”作为企业开支予以报销。向下属单位和企业硬塞“黑条子”,是一种利用手中职权为个人捞取私利的腐败行为。它不仅违反正常的财经纪律,加重了企业及下属单位…  相似文献   

8.
(一) 目前,各级机关、各个部门和企、事业单位都要求领导人,在任职期满后或每年年终,向上级领导、下属单位、职工代表报告在任期内或本年度履行工作职责的情况,并请求评议.据调查,不少领导的述职报告存在许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李秋生 《党政论坛》2008,(17):64-64
一问:部署的工作是否必要? 一些领导和机关主要精力没有放在经常性、基础性工作上,而是一味“创新品牌”、追求“轰动效应”,搞了一些华而不实的东西。“不必要”势,必影响和干扰“必要”,不做不必要的事情,才能把主要精力集中在那些必要的事情上。  相似文献   

10.
南京灯泡厂是南京市搞厂长负责制的试点单位之一,而且是自已先搞起来,后经领导部门认可的。用市委工交部负责人的一句玩笑话来说,是“自己跳出的”。特别令人惊讶的是,带头搞厂长负责制的,竟是这个厂的党委书记徐康泰。 在现实生活中,确有一些企业的党委书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同志一向喜欢自己动手起草报告、文件,甚至新闻稿。1958年他在《工作方法六十条》中明确提出:“不可一切依赖秘书”。这句话是对当时领导干部作风现状的折射,至今仍有教育意义,值得我们警醒。最近,笔者常听到一些秘书抱怨:“领导学习一篇文件,我就得给写一篇心得体会;领导是不学不行,我是不写不行”。这说明有些地方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存在靠“材料闯关”、注重“稿好”忽视“搞好”的形式主义倾向,也暴露出一些领导干部身上的“四风”问题根深蒂固,习惯于“甩手”,不愿于“操手”。这个问题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2.
年终岁尾,各种检查考证逐渐增多。如何科学、合理、廉洁、高效地搞好年终检查,是摆在各级领导干部面前的重要课题。特别是一些“常见病”、“多发病”亟需克服纠正。一忌政出多门,相互撞车。“轮番轰炸”般的检查,造成基层年终工作一个冲一个、一个挤一个,不仅增添事务性忙乱,使基层疲于奔波、被动应付,而且滋长了只抓眼前应付检查,不顾长远搞好建设的急功近利思想。因此,各级领导机关要加强计划与协商,变条条为块块,变单一为综合,变零散为集中,使检查的内容与形式有机结合起来,保证年终基层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二忌挑三拣四,嫌贫爱富。这…  相似文献   

13.
目前,在我们的政治生活中,以希望代替批评的现象比较普遍,这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比如:批评领导时,顾虑重重,明明有意见,却只说希望,怕提了意见领导打击报复;批评同志,抹不开情面,光讲优点,不讲缺点,明知不对,少说为佳,怕伤了“和气”,堵了自己的“门路”;批评下级时,不直截了当地指出问题,拐弯抹角,或者轻描淡写,或提点“希望”了事,怕影响自己“威信”,丢了“选票”;年终个人鉴定时,小组意见也是肯定成绩有余,指出问题不足,对一些同志的错误,要提也是“希望”一二,免得日后惹来麻烦,如此等等。同志之间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开展不起来,矛  相似文献   

14.
瞭望哨     
《瞭望》2001,(49)
同一个会议,如果有领导参加,也有领导的领导参加的话,领导在讲话末尾总要“缀”上一句:“以某某领导讲的为准!”此事大可一议。 其一,既然是以某某领导讲的为准,那就请“为准”的领导讲话,岂不省事?你又何必再讲那些不“为准”的话?而你还是讲了,岂不多余?  其二,“以某某领导讲的为准”,一般是职位越高说的话越“为准”。如果这是执行命令,当然下级要服从上级。奇怪的是在研讨会上也常  相似文献   

15.
近一个时期,在一些地方,公车迎亲之风又起。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迎亲公车,皆以大红“喜”字之类“吉祥”字眼对车牌号“巧加掩隐”。在警示教育中发生此类问题,实在令人吃惊,很有警示作用。 这种掩耳盗铃式的“喜隐法”,乍看之下,隐去的是公车牌号,实则,“喜隐”之下,暴露出诸多“隐忧”。一些人婚嫁办喜事,为显阔摆谱,公然违规,公车迎亲,可谓得意忘形喜昏头,纪律规定置脑后。一些单位的领导与司机,碍于人情面子或图私利,置禁令于不顾,可谓徇私违规,以私废公。有关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对公车迎亲充耳不闻,熟视无睹,…  相似文献   

16.
《求知》2006,(5):46-46
刘光金撰文指出,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出国考察成了某些干部的“惯性思维”。一有什么新举措、新项目,总要出国考察一番。其中借出国考察之名,行公费旅游之实者,并非个别。在一些地方或部门,出国考察甚至变成了某些人的一项待遇和“福利”,隔段时间就要安排这些人出国考察。还有一些地方和部门。以文件的形式。把“取消出国考察”作为对个别违规违纪者的“处罚”。这就从另一个方面说明。在一些人头脑中。“出国考察”是一种待遇而非工作。  相似文献   

17.
张枫逸 《民主》2012,(11):54-54
据经济之声报道,国家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中国民航总局局长李家祥2012年7月31日在一个论坛上表示,民航总局和下属单位,没有一个人、一个单位动用机场建设费的一分钱作为自己的“三公”费用以及其他费用。收取机场建设费主要原则是于国家有利。  相似文献   

18.
在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中央明确将电子信息、住宅建设和旅游三个产业列为我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这一伟大战略决策将使我国旅游业发展获得一次重大历史机遇。邓小平同志早在1978年就强调指出:“旅游大有文章可做,要突出地搞、尽早地搞”,“旅游赚钱...  相似文献   

19.
“主官工程”也叫“样板工程”。一些单位的领导为了显示自己的真抓实干,当仁不让地大包大揽“责任地”,凡事亲自插手,一律搞遥控指挥,由于脱离实际,致使问题越积越多,越积越大。领导干部亲自包揽“责任地”,本意是想对工作起推动作用,然而由于一些领导干部“立项”仓促,论证不充分,便急于下手,又急于出成果,使事情的结局适得其反,牵扯领导精力不说,还会产生误导。一个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而他看问题的能力、角度都离不开生活实践,如果不切实际地包揽一切,只会白白浪费掉发展的大好时机,造成精神、物质上的双重浪费。所以…  相似文献   

20.
“不搞争论”,是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出的一个重要领导原则,也是正确处理对内对外关系的重要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正确把握这一原则和方法,对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保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顺利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人们对它的理解和认识还不尽一致。例如:有的同志认为,“不搞争论”是针对某一现象说的,不具有普遍指导意义;还有的对它作片面性的理解,把“不搞争论”等同于“不分是非”等等。因此笔者认为,如何把握“不搞争论”的领导原则和方法,还有探讨的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