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社会主义属于后资本主义的一种更高的文明形态,因此,只有在资本主义高度发达的基础上(例如西欧)社会主义才能首先取得胜利。他们也确曾探讨过东方落后国家可以走另一条路,例如他们认为俄国的土地公有制可能成为共产主义发展的起点,但这个起点是以“俄国革命将成为西方无产阶级革命的准备并且  相似文献   

2.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进入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俄国成为诸多矛盾的集合点,以列宁为核心的俄国布尔什维克党把握革命形势,领导人民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十月革命开创了历史的新时代、新纪元,使社会主义由一国发展到多国,特别是使得社会主义在中国取得了辉煌的胜利,也为世界各国人民求得完全解放指引了前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罗保国 《理论导刊》2006,18(4):33-35
学界对马克思与“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关系多有探讨,而对恩格斯在这一问题上的思想研究较少,因此,有必要对恩格斯的思想做一专门梳理,以拓展、深化对“跨越”思想的研究和把握。恩格斯在这一问题上的基本思想是:坚决反对任何“公社”崇拜,否认俄国农村公社本身具有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因素和能力;坚决否定俄国可以通过现代大工业与村社制度的“嫁接”而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的可能性;尽管1861年以后俄国逐渐地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但是不排除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其“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可能性,其中最重要的条件是西欧无产阶级革命的成功。  相似文献   

4.
关于社会存在的不平等问题,自古以来就为人们所关注。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在论述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的过程中,也把实现社会平等的要求,作为无产阶级革命的基本目的之一。但这是不是说,在无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并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之后,就将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完全平等?抑或说,社会主义社会将不存在任何形式的不平等呢?对这一问题的正确回答,不仅有助于我们从理论上加深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而且对于促进社会主义改革的进行,调动人们投身改革的积极性,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十月革命胜利后,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一个新课题,即象俄国这样一个资本主义不够发达的国家如何走向社会主义的问题尖锐地提到布尔什维克党面前。科学共产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于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光辉论断,对于社会主义社会也有过设想。但这种设想不是、也不可能是建设社会主义的详尽计划和具体方案。特别是对于小农占优势的国家如何过渡到社会主义的问题,马克思和恩格斯更不可能提供现成的答案。俄国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必须靠俄国人民自己在实践中探索。这一探索,就其艰巨性和历史意义来讲,都不亚于十月革命的伟大斗争。在达一伟大而艰难的探索过程中,列宁作为党和国家的领袖,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列宁正确地回答了上述新课题,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开辟了一条走向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列宁关于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光辉论断,是俄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最初几年基本经验的总结,是列宁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革命主体理论的创立经历了一个从形成到发展完善的过程,对指导革命实践具有重要意义。无产阶级是资产阶级亲手锻造出来的,并承担着推翻资产阶级、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的历史使命,虽然他们一开始会被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拜物教所蒙蔽,但是他们最终会觉醒,发动无产阶级革命。在这个过程中,无产阶级需要掌握革命的领导权,成立政党以领导革命,并团结农民建立工农联盟,以使无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马克思的革命主体理论对指导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具有重要意义,毛泽东等同志吸收了革命主体理论的有益成果,并结合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创新性地发展了马克思的革命主体理论,指导中国革命取得了胜利。  相似文献   

7.
恩格斯晚年有一个极其重要的思想:俄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将“成为全世界社会革命”即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的“开端”。即未来的世界社会革命将由俄国资产阶级革命首先发动,俄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将推动西欧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发生和胜利,同时,俄国在革命的发展过程中也将定上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8.
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革命斗争,必须有一个坚强有力的政党来领导,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马克思在总结了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后曾强调指出:"工人阶级在反对有产阶级联合权力的斗争中,只有组织成为与有产阶级建立的一切旧政党对立的独立政党,才能作为一个阶级来行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8卷第165页)列宁在领导俄国布尔什维克党推翻沙皇专制的斗争中,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建党学说,认为"无产阶级在争取政权的斗争中,除了组织以外,没有别的武器".(《列宁选集》第1卷第510页)十月革命胜利后,在组织苏维埃政权和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列宁也明确表示:在无产阶级专政体系中,布  相似文献   

9.
恩格斯并非如西方学者所指责的那样,是"历史单线论"的固持者.恩格斯在晚年时期得出的关于俄国社会必然要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结论,只是其根据俄国社会所处历史条件的变化做出的具体结论,并不意味着恩格斯主张所有的前资本主义国家都无法"跨越"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恩格斯始终注意强调"跨越"实现所必须具备的客观条件和历史前提问题,这对于我们今天进一步理解和认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和复杂性问题,具有方法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农民问题,特别是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的农民问题,是无产阶级革命成败的关键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无产阶级革命如果得不到农民的支持,“它在一切农民国度中的独唱是不免要变成孤鸿哀鸣的”。无产阶级必须实现对农民的领导权,必须与农民结成联盟,才能保证革命的胜利;无产阶级取得政权以后,必须引导农民逐步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把他们的私人生产和私人占有变为合作社的生产和占有”。马克思主义关于农民问题的理论,阐明了无产阶级革命解决农民问题的基本原则,奠定了无产阶级政党正确处理农民问题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巴黎公社革命失败后,西方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处于沉寂时期,马克思、恩格斯转而高度重视俄国、中国等东方落后大国的革命形势及其与未来世界革命的关系,形成了俄国可以跨越资本主义制度"卡夫丁峡谷"的设想。这些大胆设想和理论对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指导意义。新中国建立70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形态的创新和完善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伟大胜利。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同时胜利"理论是自由资本主义时期提出的,列宁的"一国胜利"理论是在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的条件下,在列宁认识到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之后,结合俄国的矛盾和纷繁复杂的国情提出的。列宁的"一国胜利"理论并不是否认了"同时胜利"理论,而是对这一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并且由理论转化为实践,指导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进行。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在实践中”,这是写在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决议中的一句话。看起来十分浅显易懂,其实,它包含着极为丰富的思想,即便深思再三,也是难尽得其真谛的。“社会主义在实践中”首先告诉我们的是,社会主义没有固定的僵死的理论和模式。早在一百多年前,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历史唯物论,就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为科学。百年来无产阶级的革命实践进一步证明了社会主义的科学性。尽管社会主义的科学理论指明了无产阶级革命胜利的条件和途径,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规律,但它并不能保证人们就一定取得胜利。因为如何把社会主义的科学理论和各国  相似文献   

14.
今年新春伊始,全国掀起了学习邓小平同志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热潮,奏响了加快改革步伐,扩大对外开放,争取我国国民经济再上一个新台阶的开场锣鼓。在这样的时刻重温列宁关于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富有现实意义。只有利用资本主义文化因素才能建成社会主义列宁领导俄国人民推翻了俄国资本主义制度,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无产阶级革命。在建设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5.
《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伟大之作,象征着无产阶级革命宣战的勇气。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规律,即"两个必然"的重要结论。"两个必然"论断有其科学的理论依据,而"两个必然"的实现又需要相应的历史条件。对于这一论断,我们需要根据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发展变化给出新的时代解读,这对新时代我们继续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科学社会主义经典作家列宁的思想遗产中,有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在经济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后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迂回包围”道路的思想。虽然这一思想的提出,距今已有半个多世纪了,但它对于我们今天进一步探索四化建设的具体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一、“迂回包围”道路是反复实践和反复认识的产物十月革命的胜利,使俄国这样一个经济落后国家的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列宁把马克思主义真理同帝国主义时代的经济、政治条件相结合,明确地认识到经济落后的俄国是可  相似文献   

17.
农民权利缺失不仅表现在经济、文化、社会权利的缺失,更主要的是表现在政治权利上的不平等。本文通过对革命和建设两个不同阶段中农民地位分析,认为社会我们党依靠农民阶级的大力支持和加盟取得无产阶级革命胜利后,执政群体不应以特殊的身份去谋取经济利益,应当兼顾及不同社会阶层的利益均衡,努力做到全体人民的权利平等。  相似文献   

18.
现已出版的科学社会主义教材在有关无产阶级革命道路的章节中,大都将列宁在一九一七年二月革命后提出的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可能和平发展的思想与十九世纪后半期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英、美等国无产阶级可能通过和平方式达到目的的思想相提并论,一同作为革命导师在肯定暴力革命的同时不排斥革命的和平方式的论据。(参见:高原主编《科学社会主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13—116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科学社会主义原理》1983年版,第179—180页。)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列宁在论述一九一七年二月革命后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和平发展的思想时说:“武器掌握人民手中,没有外力压制人民,——这就是问题的实质。这就提供了并保证了整个革命有和平发展的  相似文献   

19.
今年是十月革命胜利80周年,发生在本世纪初的这场革命曾极大地影响了世界历史的进程。这一革命无疑是在列宁的革命理论指导下进行并取得胜利的,但斯大林把列宁的理论简单地归结为“一国胜利论”。他说,“从马克思和恩格斯起,都持着这样的意见:社会主义在单独一个国家内的胜利是不可能的,要使社会主义胜利,必须在几个国家内,至少在几个最发达的文明的国家内同时爆发革命。”(《斯大林全  相似文献   

20.
列宁是继马克思和恩格斯以后的又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他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俄国具体实际的结合,在资本主义只有中等发展的俄国,领导和组织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使科学社会主义由理想开始变为现实。十月革命以后,他又领导苏联人民粉碎了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反革命叛乱,巩固和建设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列宁在没有建设社会主义的先例的情况下,在国内外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大胆开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提出了许多创造性的理论观点和付诸实践的方针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