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非正义现象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分配理论,提出了建立在劳动基础之上和对资本批判的基础之上的分配正义思想.马克思不以构筑正义的一般理论为目的,而且关于正义本身的争论也不在问题意识之内,但正义的问题关系到马克思理论架构的核心.因为,他的经济学不只限于说明经济现象,而是通过说明现象来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批判的,不单说明资本主义的本质,还要揭露其否定性.因此,马克思的正义问题的焦点是:通过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劳动,进而批判资本主义的私有制,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非正义性.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运用唯物史观对资本主义展开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从社会制度层面探讨了人类与自然、社会协同发展的规律性,触及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反生态本质,提出了以"物质变换"为特征、以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为原则的劳动实践观,基于劳动价值论的物质财富观,注重自然资源循环利用的经济生态观,倡导节约消费的适度消费观,超越资本逻辑、解决社会各种利益矛盾的社会正义观.从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中发掘经典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资源,可以拓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生态视域,为推进绿色发展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益的启迪.  相似文献   

3.
张宁  杨瑞琴 《理论导刊》2023,(11):107-113
马克思借助土地这一特殊的具象性意象表征自然,从而将人与自然的关系置换为人与土地的关系,进而以“人地关系”的历史性变化为切入点考察了人与自然的关系。马克思通过对比原始所有制、封建所有制和资本主义所有制“人地关系”的不同特征,从唯物史观的角度阐明了人与自然关系历史流变的经济动因,揭示了现代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决定性作用。在生态议题上,马克思通过批判资本逻辑宰制下的人与土地物质变换断裂现象和以抢劫土地肥力为主要手段的生态帝国主义行径,科学地阐释了生态危机的成因。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思想摒弃了西方主流环境主义、深生态学和生态浪漫主义等在生态问题上抽象的价值批判和伦理说教,从改变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角度入手,提出了实现人与自然的联合生产、弥合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断裂、扬弃资本主义的价值逻辑等解决生态危机的现实策略。  相似文献   

4.
孙会兰 《学理论》2014,(7):27-29
马克思的物质变换思想在《资本论》中既有社会经济含义又有生态意蕴,生态意蕴中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关系是马克思关于物质变换思想的重点。在资本笼罩社会各个角落的条件下,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关系发生了变异,这种变异体现在物质变换的形式、目的以及结果上。在资本逻辑主导下的社会无法避免由此带来的生态危机。生态文明建设就是要超越这种资本逻辑,进而寻求人与自然物质变换关系的和谐途径,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  相似文献   

5.
"物质变换"与马克思的生态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资本论》中,"物质变换"一词有两重含义:自然生态含义和社会经济含义,而该词的社会经济含义是马克思的发明。正是在这两重含义的基础上,马克思通过理论分析,把解决生态问题的出路和社会主义的前途联系起来,这构成了当代生态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使用"中间阶级"这一概念时,主要是用来描述19世纪资本主义社会处于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基本阶级之间的所有社会阶级,即把中间阶级等同于小资产阶级.对于中间阶级的发展趋势,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主导意见是它作为一个阶级将整体消亡,被无产阶级所取代.马克思和恩格斯虽然谈到过不同于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类似于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产阶级"的社会成员,但认为他们最终还是会进入到无产阶级的队伍里来.以上两个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争议.马克思的中间阶级理论带有时代的烙印和特征.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社会阶级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的事实,要求我们在坚持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吸取阶层分析法的合理内核,赋予其中间阶级理论新的时代内涵.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认为,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必然产物。马克思的危机理论体现了社会历史逻辑与资本批判维度的统一。二战后,资本主义进入晚期垄断阶段,一系列社会政策与意识形态的调整,很大程度上缓和了结构性危机与阶级冲突,使得马克思的危机理论遭遇巨大挑战。20世纪后半叶,早期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发展了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危机趋势的判断,将生态危机的考察联系到对资本主义的政治批判,开创了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新问题与新视阈。  相似文献   

8.
资本论是马克思的重要著作之一,其中两大部类协调发展的思想是马克思在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理论是正确理解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不可调和和资本主义周期性爆发经济危机原因的钥匙,也是资本主义生产周而复始运行的关键。基于这一理论,马克思揭示和创立的人类社会协调发展的科学思想,对当今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以唯物史观为根据,在批判黑格尔世界历史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他自己的世界历史理论,用于分析和看待资本主义社会的现象和问题.在当代全球化的背景下,除了要深刻理解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内涵,更有必要提升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理论地位,并把这种理论当做一种认识和分析当前社会现实问题的思维方式,从而发挥其更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实际上,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分析所采取的是"世界历史"的立场.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的思维方式",就是"历史世界化的思维方式",或曰"社会发展全球化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包括"整体性原则"和"有机论原则"以及"全人类的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  相似文献   

10.
刘雯君 《学理论》2011,(18):62-63
生产理论在马克思哲学中占着极其重要的地位,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随着商品生产的出现而开始物化,这种物化趋势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达到了极点,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作用如何?马克思通过对生产过程的研究,揭示人类解放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