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对民族地区大学生道德人格的调查显示,其道德人格呈现个人本位意识强、社会责任意识弱、道德意识主体化等四个方面的特征.在进一步深刻分析民族地区大学生人道德人格形成原因的基础上,文章对加强民族地区大学生道德人格教育和引导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付安玲 《学理论》2012,(5):179-180
道德教育的过程应该是一个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之间的双向互动和建构的过程。但实际上,我们往往只重视教育对象的服从和适应,忽视了他们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的需要,这导致了道德教育过程中人文精神的缺失。我们要发挥酒神精神,对个体的道德生活加以引导,满足其个性化的需要,从人文关怀的角度提升他们的道德认识和判断选择的能力,并充分尊重其道德主体性和创造性,培养道德生命意识。  相似文献   

3.
建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韩迎春  王建新 《理论探讨》2005,46(4):134-137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就是尊重和开发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地位和作用的过程,这是由现代社会、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出的客观要求。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是以师生互动为基础、以主体性原则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学生的道德能力为目的、以培育和优化学生道德接受机制为核心的教育模式。我们应当从更新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培养教育对象丰富多彩的个性、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系统、改造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四个方面来建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4.
施一满  罗湘明 《学理论》2012,(27):131-132,135
建构大学生“道德银行”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重大创新,是大学生思想道德观建构与改造向自我主动型转变的一次飞跃.在构建大学生“道德银行”时,必须突出大学生的主体地位,以主体原则为重.具体要做到道德提升与思想升华并重;价值导向与实践体验融合;引导激励与规范养成并举.  相似文献   

5.
鲁宽民  李运 《理论导刊》2020,(7):126-129
儒家思想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集中体现着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它博大深厚的思想精髓及其所表征的价值理念,深刻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儒家教育学说是儒家思想文化的主体内容,德育思想是儒家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儒家德育思想是在长期的生活实践和教学实践中形成并不断发展起来的,是一套完备的道德教育理论体系,为新时代大学生道德人格教育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充分发挥儒家思想文化在大学生道德人格培育过程中的涵育功能,对于新时代大学生道德人格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13,(35)
公共精神是指在公民在具有独立人格的前提下,在参与公共生活时应具备的基本道德素养,是对公共事务和社会整体利益的主动关注、积极参与,致力于社会改良和进步的一种价值和行动。目前我国当代大学生存在缺乏独立人格、公共参与意识淡薄、社会公德行为失范、公共理性不足等现状。大学生公共精神建构的基本路径:构建全方位系统化的道德教育体系;提高教师队伍的道德系质;重视引导与实践教育。  相似文献   

7.
道德需要:主体性道德人格建构的基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道德需要对于建构主体性道德人格具有基石性作用。道德需要的功利性和超功利性分别为建构主体性道德人格提供原初生发点和升华点。道德需要经历了从他律到自律,最后是自由的道德需要三阶段,为建构主体性道德人格提供了目标指导和防止矫枉过正的安全樊篱。以道德需要为基石建构主体性道德人格要求重新注解信仰教育,帮助学生形成有效的个体道德经验,并开发自我意识中的教育资源。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诚信道德现状 当代大学生在社会化过程中,受到市场经济大潮的洗礼,在他们身上,集中彰显了竞争意识、效益观念和主体意识,使得当代大学生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但是,诚信道德危机在大学生群体中日益凸显,如主要表现为:考试作弊严重,制造虚假履历,恶意拖欠学费,上网使用不真实的个人资料,以及对学校规章制度的不合作态度等。  相似文献   

9.
耻感是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也是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的核心要素.耻感教育作为一种心理和文化途径的统合体,理应成为当代大学生道德建设的重要维度.但是,由于传统文化的割裂和耻感教育的缺失、转型期社会道德评价和规范标准的混乱、高校治理过程中某些不端现象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等因素的共同作用,当代大学生耻感淡化,道德现状令人堪忧,耻赙教育的回归势在必行.在私德教育、公德教育和职业伦理教育中,高校应采取开放、互动、柔性、内化的模式,将耻意识的培养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将耻感的心理和文化机制转化为大学生道德发展的建构工具,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培育优秀的大学生公民.  相似文献   

10.
焦金波  程春萍 《学理论》2009,(25):185-186
卢梭是自然教育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他的道德教育思想建构于自然教育理论之上,又贯穿其整个自然教育理论的始终。他关于道德教育要适应人的天性的发展和培养具有善良本性的"自然道德人"的教育目标,突显了人的自然主体性,强调了人的主体性发展,初步奠定了主体性道德教育的理论基础。这对我们在实际道德教育中以学生为主体,对学生实施体现其主体性的教育方式,发展学生的主体性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苑世芬 《学理论》2010,(17):187-188
随着网络对人们日常生活的渗透,越来越多的社会"热点"问题借网络世界而迅速地产生、传播,这些社会"热点"问题中蕴含着丰富的价值信息与人格教育信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当紧扣时代脉搏,准确把握社会"热点",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充分利用社会"热点"问题的教育价值,使教育更加贴近生活,实现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  相似文献   

12.
袁美静  张召 《学理论》2012,(30):187-188
当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他们的道德人格表现出自立自强、自尊自爱、助人为乐、文明礼貌等良好的道德品质,但也存在着许多问题,诸如,思想道德素质下滑,道德人格低下、扭曲等现象。主要从目前大学生道德人格教育的必要性、紧迫性着手,分析了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问题及其成因,并提出了解决路径。  相似文献   

13.
与以往的榜样相比,"全国道德模范"具有更贴近生活、更贴近现实、更贴近受教育者的特点,运用全国道德模范的榜样事例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格教育,其教育效果将更为显著,教育影响也将更为深远。  相似文献   

14.
闫学胜  郭冬梅 《学理论》2009,(15):268-269
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在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新时期,人们思想活动的选择性、独立性、多变性和差异性目益增强,出现价值观的偏差。本文列举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道德缺失的现状,分析了大学生传统道德教育不足、道德教育方法不当、市场经济负面影响等道德缺失的具体原因,并提出了加强法制观念、家庭伦理、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和养成训练等提升大学生道德水平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15.
《学理论》2017,(9)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既有积极影响,又有消极影响。高校应对网络文化消极影响的有效措施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加强网络舆论引导;构建科学有效的网络舆论引导机制;推进大学生网络道德与法制教育;增强大学生道德与法制意识。  相似文献   

16.
新时期大学生积极道德人格的培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当代中国国情之下,大学生积极道德人格的培育表现为大学教育要引导大学生积极追求社会主义道德原则规范所认定的各种善。因此,教育者应该增强道德理论教育的实效性,不断提高大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开展道德情感教育,培养大学生爱的情感、义务感和正义感;科学引导道德行为,促进知行统一。  相似文献   

17.
任婷婷  谢志芳 《学理论》2013,(19):204-206
学校德育的过程,实质上是价值引导与自主构建相统一的过程。价值澄清理论旨在提供一种价值分析、判断和选择的方法,帮助大学生减少价值混乱,逐步澄清价值,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模式。这一理论对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启示。  相似文献   

18.
传统文化教育是高校道德教育重要组成部分,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与熏陶是贯穿当代大学生人文修养塑造的始终。中国传统文化内容博大精深,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与示范作用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当代人的心智。是中华民族在生息繁衍中形成的理论化和非理论化的精神成果的浓缩,是进行道德教育的良好媒介,对于建构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具有重要的指向价值。文章诠释了传统文化教育的涵义及精髓,剖析了当代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与大学生道德的角色紧张,通过传统文化教育在大学生道德教育中的价值实现探讨有效的大学生道德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19.
宋文谦 《学理论》2009,(26):241-242
随着市场经济和民主法制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在实际生活中的社会管理价值日益明显,越来越多地发挥着导向、保证、育人、协调、激励等作用。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价值具有理念化、柔性化和人性化的特点。在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价值的过程中,需要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教化作用,充分尊重人,提升人的主体性地位,培养有主体意识的广大社会管理者。  相似文献   

20.
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当代大学生存在着理想信念迷茫、功利主义倾向明显等主要问题,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通过强调人格教育、营造校园文化、发挥典型示范、创新教育方法等途径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