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时事聚焦     
《瞭望》2005,(48)
中国(11月19日-11月25日) 我国环境立法将特别关注 “公众健康和环境安全”。全国人大环 资委主任委员毛如柏20日在环境立法 与可持续发展国际论坛上指出,我国 在进一步完善环境立法的过程中,将 特别注重公众健康和环境安全的保护。 我国卫生事业滞后于经济社 会发展。卫生部部长高强20日表示, 中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在取得巨大成就 的同时,其发展还滞后于经济和其他 社会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2.
环境执法通过促进守法和对违法的制裁的方式维护公共利益,有效的环境执法需要公众参与,公共利益是公众参与和环境执法有机结合的逻辑纽带。文章在阐发公众参与环境执法的目标和意义、分析公众参与环境执法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推进我国公众参与环境执法的法律保障措施建议,以期促进我国环境执法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众多的政府行政行为对生态环境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并进而影响公众的环境权利,由于我国目前尚缺乏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因此,有必要设立这一制度以纠正政府环境侵权行为,切实维护公众的环境权益。  相似文献   

4.
孙鲁燕 《民主》2013,(5):29-30
随着出版事业的快速发展,我国旨在鼓励和表彰出版业优秀成果和人物的权威出版奖项的评选也逐渐科学化、规范化,对我国出版业的发展产生了非常积极的影响。以中国出版政府奖和中华优秀出版物奖两个最具权威和影响力的奖项为例:中国出版政府奖是我国新闻出版行业国家级最高奖项,每三年评选一次,旨在表彰和奖励国内出版业优秀出版物、出版单位和个人。首届于2008年2月27日颁奖,至今已举办两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根据2005年3月1日中共中央办公厅、  相似文献   

5.
郑坚 《瞭望》1992,(16)
布加勒斯特专电 罗马尼亚执政党救国阵线3月27日至29日举行了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结果,救阵分裂加剧,势必对救阵本身以及对罗马尼亚今后的政局产生重要影响。 这次代表大会是在该党现领袖、前总理罗曼和该党前主席、现总统伊利埃斯库矛盾公开化和尖锐化,以及救阵的社会影响急剧下降的情况下召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13,(32)
我国环境非政府组织是在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背景下产生并发展的。我国环境非政府组织有非政府性、公益性、以环境保护为主旨的特点。但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社会各界对环境非政府组织的地位与作用认识不到位、中国环境非政府组织功能发挥不充分、组织自身在利益的博弈中职业道德缺失等问题。必须改善我国环境非政府组织生存的法制环境,建立完善的社会监督体系,提高公众环境保护意识、培育志愿精神,提升环境非政府组织自身的实力,才能促进我国环境非政府组织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如何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一五”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我国环境与发展矛盾最突出的时期。中国工程院院士魏复盛认为,当前环境恶化已经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影响社会稳定、危害公众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成为威胁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提出,指明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核设施从选址开始直到退役都能得到有效的监督和控制,目前,我国核设施的安全总体来说处于受控状态,未发生危及到公众和环境的放射性物质大量释放的事故。  相似文献   

9.
崔岩  尹木子 《青年研究》2015,(3):11-19,94
基于对"世界价值观调查"中有关我国的数据分析,本研究关注我国公众在环保组织参与中呈现出来的特点,分析了不同环境意识对公众环保组织参与的影响。同时,本研究还从政治参与的角度分析了公众参与民间环保组织的动机。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发现,现阶段我国公众参与民间环保组织的动机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现实客观存在的环境问题,即污染驱动下的被动环保参与;二是公众对国家机构和民间组织没有太多信心,这反而促进了他们较强的政治行动倾向和参与行为。研究表明,"环境维权"是当前我国公众环保参与的主要动机之一。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因建设邻避设施引起的邻避冲突频频发生,对社会的稳定和谐产生较大影响。邻避冲突实质上是公众为了自身的健康、安全、经济利益而进行的诉求和维权抗争行为,因此在邻避冲突的应对方面,应大力加强诉求表达机制的建设和完善,包括加强公民理性的培育、畅通公众诉求表达渠道、提高政府科学回应民意能力以及提升良性诉求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11.
《行政论坛》2019,(4):122-128
邻避冲突不仅与公众风险感知相关,还是多种心理因素在特定情境下综合作用的结果。基于湖北省多个环境类邻避设施周围公众的实地调研,探索公众风险感知、政府信任对邻避冲突参与意向的影响,并验证公众政府信任对其风险感知与环境类邻避设施冲突参与意向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公众对环境类邻避设施的健康和环境风险感知、政府行为信任是影响其冲突参与意向的最主要因素,政府信任对公众风险感知与邻避设施冲突参与意向关系存在显著的调节效应。为了达到"邻避冲突可免"的治理效果,必须加强邻避设施风险评估和运行监管,降低设施本身的负外部性,弱化公众的风险感知;地方政府应在"公众中心"的行政理念指导下,加大邻避设施相关决策信息的公开度,创新风险沟通方式,提高公众的政府信任度。  相似文献   

12.
陈定湘  邓建军 《团结》2011,(5):44-45
公众参与,是指公民通过一定的渠道对公共事务表达意见,并且对公共事务的决策和治理产生影响的行为。公众参与是信息时代政治社会生活中的常态,有效的公众参与应该是公众与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良性互动的过程。近年来在我国社会政治生活中,公众参与在方式、理念等方面对公共决策和管理正施加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公  相似文献   

13.
让核安全对公众更公开透明《新京报》3月17日发表社论指出,"让核安全对公众更透明"。3月16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暂停审批核电项目包括开展前期工作的项目。国务院的这些措施,可以说是果断之举、明智之举。在2月  相似文献   

14.
政府与公众之间的理想关系应是一种长期而稳定的互动和谐关系,但我国传统政府与公众的关系存在着偏差。当 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进的政府信息化对政府与公众关系将产生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  相似文献   

15.
优化营商环境是当前各级政府的重要战略任务。现有研究探讨了它对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和经济增长的影响,但是较少关注它是否有助于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是否有助于提升公众对政府治理现代化水平的评价,这其中既包括优化营商环境政策的直接效应,也包括溢出效应。基于此,本文引入政策溢出效应的视角,运用多层线性模型检验中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营商环境建设水平对公众美好生活感知与政府治理水平感知的影响。研究发现,营商环境建设水平对公众美好生活感知与政府治理水平感知有正向影响,能够对经济领域外的其他领域产生正向溢出效应。同时,优化营商环境的影响也存在对象溢出效应,在美好生活、法治、回应、有效、参与和透明方面,营商环境建设水平对非企业主体有显著影响,但是其影响程度比对企业主体相对较小。优化营商环境未来需要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安排协调一致,进一步增强其正向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16.
《理论视野》2014,(3):87-87
《新京报》2014年3月11日刊登央视新闻微博报道,全国人大代表钟南山称,雾霾对健康危害的系统研究必须加强,我国雾霾的污染程度远高于国外,如PM2.5较国外高5-15倍。这么高的污染对人体影响有多大?对不同器官的危害有何特点?哪些成分对人体危害最大?这需要科技、环境及医学研究部门大协作,并在政府领导下做好顶层设计。  相似文献   

17.
财政部测算两税合并可能带来约1000亿的财政减收,但其合并后所产生的制度性变化和结构优化意义,无疑将更为重要将于3月提交全国人大审议的《企业所得税法》草案若顺利通过,我国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率将从现行的33%(其中,绝大多数的外资企业实行着15%的优惠税率,内资微利企业享受27%、18%的照顾税率)统一为25%。所谓转型期经济体制改革,就是一个不断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必将长久地促进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作为社会治理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课题之一,预防性环境群体性纠纷是环境纠纷中的重要类型,具有预防性、主观性、易变性、群体性的特征,其产生包括政府对潜在利害对立关系处理不当、公众参与原则未能实现,以及权益救济渠道不畅等原因。针对我国目前对预防性环境群体性纠纷的处理模式,实践当中应在对纠纷类型正确认识的基础上,建立公众参与程序,发挥环保NGO的专业性与组织性,完善环境权益救济机制。  相似文献   

19.
《民主》2017,(7)
<正>近年来,全国许多城市与地区只要遇上不利气象条件,近地面风力小,大气层结构稳定,污染物难以及时扩散,就会产生雾霾天气。我国频发的严重雾霾,严重影响了大气环境、公众健康和国家形象,同时充分说明环境是有容量的,我国的污染排放已到环境容量的极限。PM2.5污染的来源,大致可以分为煤烟型污染和石油型污染。石油型污染主要是来自汽车、船舶、火车、农机、工程机械和小通机等的污染。  相似文献   

20.
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理念及制度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卫东 《理论导刊》2005,(10):64-66
由于受传统诉讼制度的制约,我国尚未建立起环境行政公益诉讼,致使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在公益诉讼的理论、公众环境权理论以及公众参与的原则指导下,我国应赋予公众环境行政公益诉讼资格,尽快构建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使作为社会公共产品的环境资源能得到切实的保护和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