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商海博  魏琴 《学理论》2009,(24):203-204
广告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具有极强的商业目的性并有着特殊的文体风格和交际功能。德国功能学派提出的“目的论”从一个特殊的视角审视翻译活动,认为翻译的目的决定手段,翻译应以实现译文在译语文化中的预期功能和目的为首要原则,即目的法则。本文从“目的论”的视角来剖析某些汉语广告英译时的删减策略的必要性和实用性,同时也论证了“目的论”的实用价值以及它对广告翻译的重大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广告翻译是一种目的性很强的跨文化交际活动。语用顺应论为广告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广告翻译过程中语言的选择和使用是以实现广告终极目的为目标的动态顺应的过程,翻译中应特别注意对受众交际语境和语言语境的顺应。  相似文献   

3.
韩竹林  王健 《学理论》2013,(9):173-174
翻译目的论从人类行为理论的视角来审视和研究翻译活动,认为翻译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意图性,是一种在译者的作用下以原文文本为基础的跨文化人类交际活动。以澳大利亚格兰·菲利普斯的诗歌译作为例,试析翻译目的论的翻译原则及其翻译策略,探讨翻译目的论对诗歌翻译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广告翻译的研宄都是单纯的从语言学角度出发,这样的研究方法显而易见的忽视了广告的社会性功能和美学功能.德国文艺批评理论接受美学的重要概念一读者期待视野为我们研究广告翻译提供了新的视角:在这样的理论视角的前提下,笔者认为广告翻译的过程可以理解为两次读者期待视野的融合过程;读者在整个翻译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而第二次视野融合,即译者头脑中的潜在文本和读者期待视野的融合过程在广告翻译中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5.
郭师源 《学理论》2010,(2):125-126
随着经济的发展,广告翻译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根据关联理论,广告翻译的核心就是通过明示——推理的认知活动来寻找最佳关联。而它的关键是要抓住广告受众的认知心理,从而通过最小的努力来获取最佳的语境效果。本文在分析现代广告的目的及主要功能的基础上,借鉴语用学中的关联理论及其翻译观,对广告翻译策略进行了较为详尽的阐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论作为功能翻译理论的主流,强调翻译是一种交际行为,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过程,翻译策略必须根据翻译目的来确定。根据该理论,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该适时采取恰当的翻译策略和方法,尽量在译文中再现源语文本的预期功能。  相似文献   

7.
周晓君 《学理论》2009,(25):86-87
本文旨在探讨接受美学理论在广告翻译中的应用。广告翻译是一项目的极为明确的活动。接受美学理论强调以译本的接受为中心,对广告翻译有着重要的启示。在广告翻译中,译者应充分考虑中西文化,语言和审美习惯的差异及译文读者的期待视野。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从广告翻译的重要性及原则出发,分析了目前我国涉外广告词汇翻译中存在的不足。只有掌握好涉外广告词汇翻译的技巧,才能提高涉外广告的翻译质量,使更多的中国产品进入国际市场,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9.
商标翻译是一种目的性很强的跨文化交际活动,商标翻译过程中语言的选择和使用是以实现商标终极功能为目标的动态顺应的过程。语用顺应论为商标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认为商标翻译中应做到三个方面的顺应:消费者心理需求的顺应,社交世界的顺应及语言结构的顺应。  相似文献   

10.
彭志瑛 《学理论》2013,(15):229-230
字幕翻译是一种特殊的跨文化交际过程,因而也要遵从人类交际的规律,即最佳关联性。字幕译者解读影片时,分析源语对白和源语受众认知语境的最佳关联;译者在动态编码时,预测目的语受众的认知语境,试图生成与受众具有最佳关联性的目的语字幕,让其以适度的认知努力获得较大的语境效果,最终实现原影视制作者的交际意图。通过译例分析发现,译者采取不同翻译策略都是基于最佳关联的考虑。最佳关联视角对影视翻译实践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学理论》2013,(2)
以英译的《葬花吟》为例,从功能目的论出发,选择了杨宪益与戴乃迭夫妇的译本、大卫.霍克斯的译本和许渊冲的译本等三个版本,从诗歌意象,诗歌韵律和诗歌形美三方面对上述三译本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各译本的翻译目的和翻译方法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晚清时期报刊上的小说广告,是反映晚清时期小说创作、出版、销售、阅读等状况的珍贵史料,对晚清小说研究意义重大。作为文学活动的参与者,小说广告是小说及其作者、读者、书局之间不可缺少的媒介,它参与了小说创作、出版、印刷、销售、阅读的各个环节。本文从广告传媒视角,对晚清小说广告与小说作者、读者、出版商和文化环境等要素及其关系进行了系统探讨。  相似文献   

13.
徐涛 《学理论》2012,(35):193-194
随着国内媒体大量报道西方国家的政治新闻,众多学者开始对西方政治体系进行分析研究,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对西方政治演讲的关注。对于政治演说词的翻译分析,曾有不少学者进行过探讨。从德国功能翻译理论中的目的论出发,以奥巴马的获胜演说为例,运用功能目的论来具体分析译文中所包含的文化信息,从而看译者为达到预期的翻译效果而采用何种翻译策略来消除东西方的文化理解分歧,进而在文化差距之间搭建桥梁。  相似文献   

14.
关联理论是从一个全新的视角--认知的角度研究语言的交际过程,它不仅试图回答语言交际的哲学问题,而且也解读了在交际过程中听话人理解说话人所说内容的心理过程.关联理论认为,"每一个明示交际行为都传达自己的最佳关联的假设."从关联理论角度阐述了广告是一种明示推理交际行为,并说明了广告受众如何推理出广告暗含意义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德国功能学派目的论和严复信达雅翻译理论分别是中西翻译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翻译理论之一。试图对其两者渊源、内容、历史意义、局限性进行比较,来浅谈其各自理论特点。  相似文献   

16.
白杨青 《学理论》2011,(28):36-37
军队的形象塑造是我军军事外宣工作的重点之一。广告作为舆论传播的重要手段本身具有关注社会、贴近生活、贴近民众心理的特点,凭借"润物无声"的特性发挥着重要影响力。军事对外宣传工作可依托公共广告传媒,充分发掘广告的特殊效应进行军队形象塑造。  相似文献   

17.
试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出发,通过大量实例探讨语言、文化和翻译的关系,并结合商标翻译的特点及中西文化差异对商标翻译的影响,提出商标翻译过程中值得关注的问题,以期在翻译过程中避免文化冲突,有效地实现商标的交际功能。  相似文献   

18.
周辉玲  韩竹林 《学理论》2014,(9):124-125
翻译是文化的传承者,也是反映本族文化的镜子,由于中西方历史背景、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价值观念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因此需要一定的翻译策略进行指导以实现顺畅的文化交流。翻译目的论包含三个基本原则: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忠实原则。以孙致礼的《傲慢与偏见》译本为例,探究翻译目的论对文学翻译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广告是人们了解信息、适应社会的一个重要途径,广告语言的变化发展显而易见且不容忽视,特别是广告语言中的语码转换现象。从交际能力、社会生理需求及语言规划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可以明确广告语言的语码转换现象对人们社会语言生活的影响,为语言的规划提供一点依据。  相似文献   

20.
《学理论》2015,(27)
中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中草药作为中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样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目的论把翻译定义为一种有目的的行为,主要原则有"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和"忠诚原则",可以很好地指导中草药的英译,促进中医学的对外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