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师喆 《理论探讨》2020,(5):30-40
持续创新发展是中国政治学恢复以来的一个基本特征,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日益稳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初见规模,政治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基本搭建完成,基础理论不断夯实,研究领域日益拓展,学术交流日趋活跃,专业人才茁壮成长。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积极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等是其基本经验。为了进一步创新与发展新时代的中国政治学,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回答时代之问和回应人民之需,积极借鉴吸收一切有益的理论成果,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进程中充分彰显其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2.
<正>《政治学研究》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唯一的政治学专业性学术期刊。本刊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主要反映、阐述、探讨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基本问题;分析论述国内外重大历史和现实政治问题;关注、研究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新情况、新矛盾和新问题的政治学与行政学方面的研究成果,以及对世界各国政治学流派发展动态和中外历代政治思想、政治制度进行  相似文献   

3.
<正>《政治学研究》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唯一的政治学专业性学术期刊。本刊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主要反映、阐述、探讨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基本问题;分析论述国内外重大历史和现实政治问题;关注、研究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新情况、新矛盾和新问题的政治学与行政学方面的研究成果,以及对世界各国政治学流派发展动态和中外历代政治思想、政治制度进行  相似文献   

4.
<正>《政治学研究》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唯一的政治学专业性学术期刊。本刊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主要反映、阐述、探讨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基本问题;分析论述国内外重大历史和现实政治问题;关注、研究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新情况、新矛盾和新问题的政治学与行政学方面的研究成果,以及对世界各国政治学流派发展动态和中外历代政治思想、政治制度进行  相似文献   

5.
<正>《政治学研究》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唯一的政治学专业性学术期刊。本刊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主要反映、阐述、探讨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基本问题;分析论述国内外重大历史和现实政治问题;关注、研究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新情况、新矛盾和新问题的政治学与行政学方面的研究成果,以及对世界各国政治学流派发展动态和中外历代政治思想、政治制度进行  相似文献   

6.
<正>《政治学研究》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唯一的政治学专业性学术期刊。本刊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主要反映、阐述、探讨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基本问题;分析论述国内外重大历史和现实政治问题,关注、研究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新情况、新矛盾和新问题的政治学与行政学方面的研究成果,以及对世界各国政治学流派发展动态和中外历代政治思想、政治制度进行  相似文献   

7.
<正>《政治学研究》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唯一的政治学专业性学术期刊。本刊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主要反映、阐述、探讨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基本问题;分析论述国内外重大历史和现实政治问题;关注、研究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新情况、新矛盾和新问题的政治学与行政学方面的研究成果,以及对世界各国政治学流派发展动态和中外历代政治思想、政治制度进行科学研究和评析的成果。欢迎投稿、订阅。  相似文献   

8.
陈建华 《理论导刊》2024,(3):125-129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必须强化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认同、凝聚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建设力量、培育时代新人。面向未来,思想政治教育更加需要坚持与时俱进和不断创新,自觉抵制西方价值渗透,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以开放交流促进合作共赢,彰显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在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过程中,必须立足时代背景与发展定位,承担新时代赋予的使命担当,更有效地推动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20,(8)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建立,经历了长期的孕育、发展和形成过程,源流深远,学习和实践是其创立的坚实基础,初心和使命是其形成的历史源头。学习掌握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考察其形成背景、理论来源、产生过程和流向影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伟大的科学思想理论,有三大理论来源,科学回答了新时代党和国家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现实问题和实践问题,具有强大的真理力量,对中国乃至人类社会未来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和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政治学研究》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唯一的政治学专业性学术期刊。本刊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主要反映、阐述、探讨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基本问题;分析论述国内外重大历史和现实政治问题;关注、研究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新情况、新矛盾和新问题的政治学与行政学方面的研究成果,以及对世界各国政治学流派发展动态和中外历代政治思想、政治制度进行科学研究和评析的成果。欢迎投稿、订阅。一、本刊实行匿名审稿制。来稿正文不要出现作者信息。请将作者真实姓名、工作单位和联  相似文献   

11.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须牢牢把握的“五项重大原则”,明确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根本保证、旗帜方向、价值立场、动力源泉和精神面貌,是新征程伟大实践必须坚守的正道。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思想,站在“两个大局”的战略高度,深刻回答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中国之问、促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人民之问、巩固壮大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精神支撑的时代之问、夯实人类命运共同体人文基础的世界之问,是为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领航指向的纲领。  相似文献   

12.
郝永平  张欧亚 《求知》2023,(6):17-19
<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复杂变化的历史背景下,为回答时代之问世界之问中国之问人民之问而创立的。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中,“学思想”是第一位的,是“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大前提。要全面把握“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的主要内容,在实践中长期坚持并不断丰富发展。“十个明确”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观点与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13.
当今中国正在经历新的政治实践,需要构建政治学话语来总结新经验、供给新知识、产生新理论、推动新实践。改革开放40多年来,西方政治学在带来新概念、新话语、新方法、新理论和新知识的同时,也给中国政治学的发展提出了仍需反思和解决的本土化问题。从这一意义上说,构建话语体系是推动中国政治学本土化和科学化的需要。中国政治学话语体系的构建,并不意味着拒斥西方政治学话语,而是要立足中国的治国理政、改革开放、民族国家建构和建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等政治实践,着力增强中国政治学自身的概念传播力、知识创造力、理论创新力和话语影响力。  相似文献   

14.
孙英臣  傅建芬  李聪 《求知》2022,(5):38-40
<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干部队伍提出了既要提高政治能力又要提高治理能力的新要求。我们应该探索建立新时代干部队伍政治能力与治理能力共同提高机制,因为良好的机制能够起到基础性、长期性的作用,对于建设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行政论坛》2019,(2):5-10
中国政治学的恢复和发展与改革开放有着内在的联系,因此,对当代中国政治学作学术史回顾时需将其置于改革开放的社会背景下。近四十年来,中国政治学经历建构学科基础、提升研究规范和深化学术发展等三个阶段,第三个阶段既是前两个阶段的升华,也受到新时代社会环境的多重影响。研究表明,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独特实践、全球化趋势与科学技术的更新、中国政治学人的孜孜付出构成当代中国政治学发展的内在逻辑。中国政治学发展的内在动力在新时代将会持续供给乃至更加强大,中国政治学的前景是远大的。  相似文献   

16.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个科学体系,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就是这一体系的逻辑起点。这一矛盾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始终。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推动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是新时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同时,这一矛盾又规定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目标任务与本质特征,并发展形成为整个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7.
田菁 《求知》2023,(11):28-30
<正>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力量之源,是中国共产党成就历史伟业的思想基点、精神支柱。党的二十大明确了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全面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前途光明,任重道远。以伟大建党精神激发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劲动力,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我们的根本历史经验是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无论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还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所以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就在于这些思想理论都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历史条件下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科学理论。新一轮经济全球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两新"相得益彰,意味着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将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在推进第四轮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迎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们尤其要强调始终不渝坚持"中国共产党人特色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李觏是北宋时期的思想家,其改革思想与新时代下中国需要继续全面深化改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目标有相似之处,同时李觏的部分政治思想在当今这个新时代下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一些创造性的转化和创新性的发展,李觏政治思想的发展背景以及其政治思想的重民、勤俭、强军三个方面在新时代这一视域条件之下对于中国的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正民主政治是政治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民主政治理论是政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下,针对世情、国情、党情、民情、社情呈现的新态势、新变化和新特征,如何以科学的方法检视中国政治生态的现状,探讨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内在规律,在新时代的政治实践中总结、提炼、升华和创新中国民主政治理论,是当下政治学研究的重要议题。一、创新中国民主政治理论需要遵循的原则中国民主政治理论是根植于中国国情,在中国政治发展的实践中形成的指导中国特色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