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50年代末,在美国城市郊区化的进程中出现了城市空间近乎失控地向郊区拓展的现象。美国学界对这种现象及其治理展开了研究,先后产生了对城市空间无序拓展进行初步探索的"城市蔓延理论"、对治理城市空间无序拓展手段与工具全面探求的"城市成长管理理论"、着眼于城市空间无序拓展中郊区理性开发的"新城市主义理论"以及应对城市空间无序拓展的整体和全局性考量的"精明增长理论"等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理论主张。在今日中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速、城市空间无序拓展日益严重的背景下,了解美国应对城市空间无序拓展的理论演进轨迹,对我国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智慧的结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指导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指南。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来源极为丰富,主要是对经典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和我们党历代中央领导集体生态文明思想的继承、发展和创新。与此同时,习近平善于汲取中华文明中的生态智慧,积极借鉴国外先进思想,并在结合我国现实状况的基础上,赋予其新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3.
“城市文明典范”概念有其出场的历史机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和历史新方位的必然要求,是社会主义制度内涵不断丰富、提高国家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新需求,是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的诉求。“城市文明典范”概念蕴含着新时代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思想脉络和价值理路,是对城市文明建设迈向更高层次的探索。作为对未来人类文明跃升的一种前瞻,“城市文明典范”是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之城市文明维度的一种现实回应,旨在以一种更加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城市发展方式助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是以社会性成长方式实现中国文明型崛起的一种强力支撑和促进。这种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生动实践彰显了中国作为世界大国崛起的新气象,对徘徊于历史十字路口的人类文明跃升方向的选择有着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4.
《行政论坛》2019,(3):80-86
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生态文化体系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体系的文化基础,生态资源的价值认知与生态资源资产核算是生态价值观念理论与生态文明实践结合的重要契合点。雄安新区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典范,其生态资源的价值认知与生态资源资产核算能够为中国生态文化体系建设起到导向性作用。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指导思想的引领下,通过系统梳理生态资源价值的理念变迁和核算方法体系,针对雄安新区建设规划的总体要求,以主体功能区战略和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三生空间")协调为前提,依托地学大数据方法的支持,综合统筹生态资源价值与生态资源安全,构建面向主体功能、"三生空间"和生态保护红线的生态资源资产综合核算体系。这既是拓展从生态整体性视角思考生态价值观念与实践的科学尝试,也是雄安新区整体性治理成效评估的创新起点。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13,(34)
城市文明是人的文明,城市规划是人文关怀的具体体现。在城市规划研究中加入性别视角,可以拓展研究视野,使研究更贴近现实。从女性主义的视角出发,分析了女性主义与城市人文规划的内在联系,探讨了女性主义对城市人文规划的潜在影响,结合女性主义理论,总结了当前城市规划中的人文诉求,提出了有利于未来城市规划的可行建议,以期对城市规划的理论研究和实际操作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6.
政治制度是人类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制度文明标志着社会发展的水平和人类文明的程度。中国作为世界三大文明发祥地之一,而且是文明唯一没有中断过的古国,其制度文明源远流长,对东西方都曾产生过巨大的影响。2000多年以来,历代对于政府制度和官制的著录与考索不绝于书,可谓汗牛充栋。但是用近代新方法研究中国政治制度史却是近百年的事。  相似文献   

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向,是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社会主义新文明道路。以十六届三中全会为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明道路探索可以分为两大阶段。从现在到本世纪中期,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面对国际、国内双重挑战。  相似文献   

8.
王枫云 《行政论坛》2013,20(1):94-97
20世纪70年代后,美国城市郊区化进入了加速发展的时期,城市空间开始了大规模的郊区拓展,为了应对城市空间郊区拓展的盲目与无序,美国的州及城市政府结合自身的实际,利用各种政府工具展开了各具特色的城市成长管理活动.与此同时,为了确保城市成长管理中政府工具应用的顺利推行、确保政府城市成长管理目标的有效达成、确保城市整体发展中个体利益也得到很好的兼顾,美国城市成长管理政府工具应用中的举证式听证制度应运而生了.了解美国城市成长管理政府工具应用中举证式听证的内涵与特征,洞悉其运行原则,考察其运行程序,对处于高速城市化进程中的当代中国,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作为现代文明大潮重要组成部分的社会主义社会文明,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既深受着人类现代文明之风的滋润,又经受着人类文明大趋势的冲击。如何在适应人类文明发展规律中拓展中国社会主义文明道路,成为21世纪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亟有意义、亟需回答的话题。  相似文献   

10.
故园情深──谈《中国民居》路秉杰食、衣、住、行既是人们生活的内容,也是人们的生活形式。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皆与之密切相关;社会发展的水平、文明水平也都在这方面有所反映。上海学林出版社继出版《隋唐文化》、《历代服饰》之后,为了发掘中国文明,又策划出版了巨...  相似文献   

11.
正上海是全国医学中心城市,服务长三角乃至全国人民。在市文明办、市教卫工作党委关心指导下,上海市卫生计生系统紧紧围绕打响上海"四大品牌"、深化医改、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等重点任务,结合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重大展会活动,坚持以创建文明行业为抓手,以思想建设引领,健全考评指标体系,持续改善医疗服务,拓展志愿服务平台,深化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2.
博览会是综合反映社会经济和文明程度的一面镜子.世界博览会在展示社会成就、增进交流、促进文明进步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博览会的成功举办能为社会的发展创造新的空间,为新技术和新产品的营销开辟新市场,为人类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新动力.各届世博会对推动各国扩大贸易、加强国际合作,从而带动整个世界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世界博览会也是文明的栽体,它传播文明,象征进步.上海申博成功,给上海带来的最大益处就是上海将从一个区域性的大城市过渡到"世界级城市".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也将迅速崛起,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一切始于世博会,21世纪的中国必将以世博会为契机腾飞.  相似文献   

13.
《党政论坛》2014,(11):56-57
山区精神文明建设紧紧围绕“创业金山、宜居金山、和谐金山”的战略目标,积极拓展精神文明建设覆盖面,充分发挥非公企业精神文明创建在促进金山经济社会发展、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素质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而不断拓展和深化的,"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重视环境保护、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5.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探索和实践中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重大成果,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拓展和深化中国式现代化,要在根本保障上不动摇,确保中国式现代化性质不改、目标不变、动力不减、根基不动;要厚植中国特色,拓展深化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特色、发展模式、发展规律;要坚持开拓创新,不断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开创文明新形态、发展新路径、理论新观念;要坚持系统观念,不断拓展有组织、高质量、大格局的中国式现代化,从而不断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成为方向正确、特色鲜明、守正创新、持续发展的具有强大生机活力的新型现代化。  相似文献   

16.
从城镇化的内涵、城镇化的目标、城镇化的途径三个方面论述,新农村建设是中国特色城镇化战略的具体体现.城镇化是城乡之间各种发展要素的转变过程;城镇化的目的是以城市文明为代表的现代化文明在城乡之间的普及和覆盖;新农村建设、农村城镇化、农民工市民化和城市现代化构成了城镇化战略的总体布局.  相似文献   

17.
王刚  曹静 《学理论》2013,(4):28-29
党的十八大提出"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把生态文明建设及其生态城市的建设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生态城市建设是我们实现经济与资源良性循环、协调发展的历史必然选择,而生态文明建设是实施科学发展观战略的题中应有之义。建设生态城市则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具体实践,是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具体要求,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阐述了生态城市的基本内涵,建设生态城市的重要意义;提出了促进城市生态化发展的途径,为中国生态城市的建设指出了发展方向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中国在陆地文明时代曾经昂首挺胸,在海洋文明时代曾经被动挨打,在新的太空文明时代能否摆脱被动取得话语权,实现跨越式发展拓展影响力,再造辉煌,关键就在于能否全方位推进创新。  相似文献   

19.
赵芳  张俊霞 《理论导刊》2008,3(3):54-55
价值目标,是指人们活动所希望达到并积极追求的一种目标或者理想境界.十七大报告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拓展为包括社会建设在内的"四位一体",相应地,"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也拓展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据此,我们认为共富、民主、文明、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四大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20.
《党政论坛》2011,(9):8-11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上海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为目标,围绕“美好城市,美好生活”主题,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进一步加强环境文明、秩序文明、服务文明和礼仪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