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0 毫秒
1.
本文在对深圳信访工作进行大量调研的基础上,侧重于研究如何将信访制度的运行纳入法治机制中。提出要清醒认识信访是正常司法救济程序的补充程序,不要以访压法;确保司法的权威和法律的尊严,解决信"访"不信"法"困境;信访工作创新要法治化;加大法律救济援助;立法规范当事人的信访行为等观点。  相似文献   

2.
企业信访工作是党和政府信访工作的基础和重要"源头"之一。当前企业信访工作中存在着重视不够、敷衍应付、推诿扯皮等问题。有效处理好企业内部的信访问题,一要落实来信来访登记制度。这是保证每件信访得到有效解决的首道程序和必要条件,可以防止信访工作中问题处理的随意性。  相似文献   

3.
《民主》2018,(9)
正【提案背景】当前司法机关涉法涉诉信访工作遇到的突出问题:涉法涉诉信访的分类模糊;诉访分离难度较大;受理条件缺乏具体操作规范。【具体建议】1.建议探索实行"第三方"参与信访工作机制。所谓"第三方"参与信访工作机制,是指在司法机关与信访当事人之间引入"第三方"力量介入信访案件,以有效息诉罢访,  相似文献   

4.
《学理论》2017,(8)
<正>确引导和支持群众依法维权、解决好合理利益诉求,是摆在信访工作面前的首要任务。要进一步明确信访工作的职责,进一步完善信访工作考核体系,进一步将信访工作纳入到法治化轨道,进一步推进"阳光信访"新模式,进一步加大依法处置"非访"行为的力度,进一步培育公民法治文化理念,进一步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化解矛盾和维稳的能力。把深化信访制度改革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结合起来,加快推进信访工作的法治化进程。  相似文献   

5.
黄小勇 《学理论》2010,(24):6-7
关于信访制度改革的主要三种观点存在明显的争论,但三种观点都将信访工作的主要功能领域界定为事后纠错或救济,实际上都是在"信访后置"的模式下来认识和分析信访工作的弊病,并据此提出改革的方法。"信访后置"因信访机构本身权威的缺陷难以有效解决剧增的信访量,也无助于从源头治理问题。应将"信访后置"转变为"信访前置",将信访工作前移至决策环节,在源头上化解和防范各种矛盾,最大限度地减少信访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16,(5)
信访工作尤其农村信访是政府和老百姓沟通的桥梁,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基石,也是普通老百姓"下情上达"的一条重要渠道,更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反映社情民意、树立政府亲民形象的一扇窗口。然而,近年来,部分地方的农村信访势头却逐渐升温,甚至人数多、规模大、持续时间长的群访、重访、赴省进京上访的现象更是不断出现。随着我国依法治国和让信访工作回归法治轨道的持续强化,面对上述信访现象,人们不禁要对农村信访的现状、引发的原因和法治社会下的农村信访工作对策进行深思,从而也促使我国农民群众的信访问题逐步走向合法信访和理性信访的正常渠道。  相似文献   

7.
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在惩防体系中的功能及其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对惩防体系中的廉政教育、腐败预防、权力监控、纠风机制、反腐案件、体系考核等多个环节发挥重要功能,是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输入的信访信息为惩防体系的运作提供针对性的依据。十八大之后,反腐倡廉工作和惩防体系建设面临着新形势,对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要从完善信访工作理念、畅通信访渠道、加强信访干部队伍能力建设、创新信访工作方式方法、健全信访工作体制机制着手,不断提高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8.
《求知》2017,(9)
<正>新形势下,作为反映社情民意"晴雨表"的群众信访活动,尤其是涉法涉诉信访,已成为制约各地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所以,做好涉法涉诉信访工作成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试金石"。一、涉法涉诉信访工作的特点1.信访群众利益诉求多元化。涉法涉诉信访案件是指依法属于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部门和司法行政部门处理的信访案件。鉴于该类信访案件所涉及的部门主体多,案件量大,事关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同的信访主体反映的  相似文献   

9.
新形势下,如何化解农村信访矛盾,维护农村的社会稳定,是做好当前信访工作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当前农村信访的新特点入手,进而指出形成当前农村信访新特点的原因,最后提出了新形势下解决农村信访问题之拙见.  相似文献   

10.
当前,检察机关的检务接待机构设置不合理,工作机制不科学,存在诉访不分、转办不分、职能交叉和受理程序繁琐等问题。在刑事诉讼法和民事诉讼法的修改、涉法涉诉信访工作改革和检察机关案件管理体制改革的新形势下,只有改革检务接待和举报中心的机构设置,重新整合检察机关的接待职能,才能理顺检察机关的信访接待、受理和分流工作关系,实现检察机关内部的诉访分离,确保案件导入程序的顺畅,促进检务接待工作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实现涉法涉诉信访改革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坚持把群众工作贯穿于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全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群众信访举报是民意诉求的渠道、拓展群众监督的路径、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当前,由于部分信访举报人自身素质不高、群众参与渠道运行不畅、纪检监察机关权责不够清晰、权责偏低等问题,给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带来了一定的负面效应。因此,我们必须着力优化纪检监察机关职能,切实提高信访工作人员群众工作能力,以强有力的工作措施,促进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得到及时有效地解决,全面提升新形势下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12.
"抓大不放小"策略包含丰富的内容,对我国反腐倡廉建设意义重大。"抓大"就是抓大的方向、原则,大案、要案,重点问题和矛盾;"抓小"就是抓普通公职人员违纪违法、苗头性和倾向性问题。实施"抓大不放小"策略,要坚持不懈做好思想教育工作,注意防范重点视域外人员的腐败行为,采取有效措施改进工作作风,完善制度管理,端正生活作风,用管用的办法满足群众合理诉求和需要,进一步防范公务行为中的利益冲突。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政府能力——公共产品的视角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现代化的一个关键环节.从一定意义上说,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过程就是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效率的改善及供给结构的优化过程.从公共产品的视角出发,有利于深入探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政府能力的本质、问题与成因,政府与乡村自组织的关系等重要方面.我们认为,政府是农村公共产品的主要责任者,政府供给农村公共产品的程度与质量是政府能力的重要表现;农民的自组织化是提高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效率及促进基层民主发展的内在要求;厘清政府与乡村自组织的关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应有之义.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政府既能够承担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责任,又能够在公共产品供给中处理好与乡村自组织的关系,为此,应当划分好政府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的责任;改革乡村治理结构,提升基层政府的能力;培育农村自治组织,提高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效率;处理好政府与农村自组织的关系,促进农村基层民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三农”问题的实质是农民权益问题,作为村民自治组织的村民委员会应成为维护乡村社会权益的组织依托;当前在我国乡村治理的实践中,乡村自治性组织的维权性功能存在着缺位、错位和异化的现象,这是由诸多原因造成的;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应着力构建以保障农民权益为根本的乡村治理新机制,推进乡村自治组织的社会性复归;通过政治环境的发展、制度机制的重构、文化观念的培育,挖掘和塑造村民自治性组织作为村民群众维权性组织的组织资源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全面系统、准确通俗的表达。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线加强大学生爱国敬业教育、服务意识培养、理想信念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劳动观教育、艰苦奋斗教育、诚信教育、遵纪守法教育,坚持以人为本,走出"大学生廉洁教育无用论"和"大学生廉洁教育万能论"的误区,避免大学生思想上产生"今不如古"、"中不如西"、"病入膏肓"、"改革开放滋生腐败"的"四种错觉"。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能帮助大学生分清是非荣辱,明辨善恶美丑,有利于进一步筑牢大学生的思想道德防线,不断提高拒腐防变能力。  相似文献   

16.
田先红 《政治学研究》2020,(2):90-103,M0006
进入新世纪以来,珠三角地区因征地历史遗留问题而导致的农民集体维权事件处于高发态势。尽管不少征地案件存在程序不规范等问题,但支撑农民的集体维权行动的根本动力,实际上是他们对地权增值的再分配主张。在维权过程中,农民以宗族为动员基础,以重新分配地利为主要目标,并采取了“挟”“闹”“诉”和“谋”等行动策略。地方政府则采用了“开口子”“给票子”“定调子”和“补漏子”等回应性治理策略。农民和村集体与地方政府之间的矛盾原本属于利益博弈的问题,但是农民通过维权方式将利益博弈问题转化为民生问题和权利话语。村庄微观政治通过信访渠道进入宏观政治领域。  相似文献   

17.
Internet‐based platforms are increasingly being used by governments around the world to facilitate public engagement with citizens. However, it remains an open question whether participation through these platforms can actually enable citizens to influence policies. We address this question by studying the patterns and consequences of online participation at a major electronic petition platform in China, a country with the world's largest Internet‐using population. Content analysis of over 900,000 petitions reveals that a substantial share of them concern lower‐class issues and are originated from less developed rural and suburban areas. Linking variations in petition volumes to an original data set of government policy priorities, we further show that online participation led governments to place greater emphasis on social welfare policies and to increase the coverage of a key low‐income assistance program. These results underscore the potential of online participation as an important mechanism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governance.  相似文献   

18.
The expectations of voters regarding election outcomes appear to be mostly influenced by their own political preferences. This raises two important questions. First, once partisan predispositions have been accounted for, how much do other variables like interest in the campaign, election news attentiveness, political knowledge, education or competitiveness help to explain one’s ability at predicting election outcomes? Second, does one’s level of sophistication moderate the link between political preferences and forecasting abilities? To answer these questions, I mobilize data from seven elections taken at the district and (sub)national levels. I also introduce a new measure of forecasting ability—the cumulative Brier score index. In most cases, variables other than preferences and knowledge have little or no influence on the accuracy of voters’ expectations both at the (sub)national and district levels. Political knowledge is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citizens’ forecasting abilities; however, it does not appear to moderate the preference–expectation link. This result contradicts findings from existing work and holds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the study of citizen forecasting.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一些典型腐败大案要案中,"裸官"腐败的现象较为严重。"裸官"腐败的黑洞,不在"裸",而在"逃"。"裸官"腐败的生成主要源自理想信念缺失,监管制度存在漏洞,"裸官"出逃的高收益、低成本等多因素的驱动。因此,有效治理"裸官"腐败现象,要在强化制度反腐的同时,更加注重制度防腐。一是注重制度建设,不断提高"裸官"腐败的预见性;二是加强监管,大力提升"裸官"腐败的防范性;三是协作联动,全面强化"裸官"腐败的控制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