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组织人事学研究》2010,(12):36-39,44
甘肃省兰州市现有各类人才40余万人,每万人拥有人才1300多人,是全省平均水平的2.7倍;每万名从业人员拥有人才近3000人,是全省平均水平的3.5倍。其中,大学本科学历以上人才近12万人,中、高级人才12万余人。有“两院”院士13名,市属人才中,有“国家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名,“国家优秀专业技术人才”1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才60名。  相似文献   

2.
人才资源开发利用的关键是科学发现人才和使用人才。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注重用好“三面镜子”来看人、识人、用人。 用“远望镜”发现人才。使用“望远镜”看得高、望得远,能够突破身边、近处和小圈子局限,看到肉眼看不到的外面世界,能够帮助我们走出去、跳出来,拓展空间、变换思路,在更大范围发现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3.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实施“万名海外留学人才集聚工程”动员大会。这次会议是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中央政治局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推进“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的动员大会目的就是要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加强领导,采取更为积极有效的措施,集聚优秀海外留学人才,增强上海人  相似文献   

4.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今天很多人知道龚自珍,可能正是来自于这句诗。他以如炬目光穿越了那个时代繁花似锦的表象,激烈批判了清王朝压抑人才的黑暗现实,算得上是揭示清朝“衰世”的第一人。  相似文献   

5.
在“科教兴市”战略拉动下,成都市人事部门近年来积极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引得“凤凰”纷纷入川来。据了解,自1989年以来,该市每年接收的大中专毕业生超过1万人,并呈逐年递增趋势,去年已达1.6万多人。在引进高层次人才方面,仅1997年至今,全市共引进1708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20人,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132人。 为控制城市人口过快增长,成都市曾在1998年将每年接收外地生源的大中专毕业生的数量控制在4000人左右。随着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出台,成都市委、政府着手实施“占领人才高地,实施人才开发”的战…  相似文献   

6.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10部门不久前在北京召开第十一届高技能人才表彰大会,隆重表彰30名“中华技能大奖”获奖者及300名“全国技术能手”。据介绍,截至2011年底,全国技能劳动者总量达到1.19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3116万人。中华技能大奖是目前我国政府对优秀技能劳动者的最高奖励,有“工人院士”的美誉。  相似文献   

7.
《求知》2005,(1):31-32
目前,我们组织部分常委会委员、市人大代表,对我市人才工作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中我们发现,我市现在拥有一支以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为主体的人才队伍。到2003年底,我市人才总量已达113万人。其中,中高级人才为25.15万人。在津两院院士为28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79人。进入“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等国家重大人才培养计划的84人,  相似文献   

8.
衡量鉴别一切事物,都离不开一定的标准和尺度。人才也有一定的标准。按照传统观念,人才标准存在不少误区:如学历=“人才”,职称=“人才”,地位=“人才”,名气=“人才”,甚至“背景”=人才等。正是因为存在这些误区,才导致了压着人才找“人才”、占着“人才”缺人才、排斥人才揽“人才”等诸多不利于人才生存发展现状的蔓延滋生。2003年12月全国第一次人才工作会议与  相似文献   

9.
编后语     
本期主打栏目《人才论坛》探讨的焦点是人才成长规律与发展特点。张岩鸿的“市场经济体制下行政机关干部成长规律探析”以及吴绍琪、周泉的“我国参政女性职业生涯发展特点及影响因素”两篇文章切入口小而专,从人才类型与个体的差异性角度来阐述共性的规律,以小见大,观点独特。王洪军的“关于人才成长定律的几点思考”着重人才自身成才,提出了忠告式的定律和法则,入情入理,予人启迪。延伸他们的论述,编者也谈谈人才成长规律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重视做好人才工作,是党和政府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的重大战略选择。组织部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关键就是要在人才工作上有所作为,在“人才特区”建设上有所突破,为转型跨越率先崛起提供可靠的智力支持。近年来,兰州市坚持人才战略优先布局、人才投入优先保证,人才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全市现有各类研发机构近700家,国家重点实验室10个,高等院校30所,“两院”院士19人;各类人才约45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2.5%,每万人拥有人才1380人,高于甘肃省平均水平;市属人才约25万人,占全市人才总量的55.56%。2011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360.03亿元,增长15%。当前,兰州的经济社会已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建立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人才队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加迫切、更加重要。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举全市之力,开展“人才特区”建设试点工作。率先在兰州新区、兰州高新区、兰州经济区三个重点区域先行先试,在人才政策体系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创业环境打造上打破常规、大胆突破,通过3—5年的努力,把试点区建设成人才智力高度集聚、科技金融深度融合、主导产业快速发展、在全省具有引领示范作用的西北人才高地。同时,兰州新区、兰州高新区、兰州经济区三个试点区结合产业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实际需要,突出特色,各有侧重,分别建成人才综合管理改革的试验区、人才创新创业的示范区、人才科技成果转化的先行区。  相似文献   

11.
“国以人兴,政以才治”,“小康大业,人才为本”。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惟有人才资源得到有效开发,各方面的英才不断涌现,我们的事业才能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才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相似文献   

12.
组工干部作为“管干部的干部”、“管党员的党员”、“管人才的人才”,长期以来,因其工作性质、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形成了鲜明的群体性格特征,最为人称道的有公道正派、廉洁自律、乐于奉献、甘当人梯等优秀品质。但不可否认,正是由于组织工作的特殊性、重要性,按照时代的新要  相似文献   

13.
吴玲 《民主》2008,(1):48-48
报载,为解决地区间人才不平衡问题,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鼓励各类人才到工农业生产一线参与跨地区的技术开发、培训、服务等工作,黑龙江省成立了“人才共享”协调工作组,主要研究解决在实施“人才共享”和人才与项目对接中出现的问题。据报道。该省对于高层人才和省内急需人才实行“双职双薪”,建立“双套人事关系”“科研成果双方共有”“人才共同使用”“双方单位利益共享”。  相似文献   

14.
“组合”意识是搞好组织工作的必要条件。加强人才工作也应有“组合”意识。引进上注重“配套组合”。在招才引智时,注重领军型人才与技术型人才“配套”招引,实用型人才与创新型人才的“同步”招引,急需型人才与实体项目的“对接”招引。  相似文献   

15.
2009年甘肃省普通高校毕业生突破10万人,加上往年累积的未就业6.8万毕业生,共有16.8万多毕业生需要就业。受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影响,加之甘肃省经济总量小,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三峰叠加”,高校毕业生就业更加困难。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表面上看是人才资源过剩。但从甘肃人才资源的实际状况来看,却是“七多七少”即第三产业人才多,一二产业人才少;事业单位人才多,企业人才少;城市人才多,乡村人才少;传统性人才多,创新性人才少;  相似文献   

16.
“把那些受过良好教育的、有创造力和野心的人交给我们吧”。美国从来就不掩饰自己对人才的渴求,对于他们不需要的人,会毫不留情地拒之门外;而对于需要的精英、人才,则慷慨地大开方便之门。从上世纪50年代起,美国就规定只要是专业“精英”,一律优先允许入境。以人才立国,正是美国这个人口只占世界5%、建国只有200多年的国家成为世界第一强国,拥有着43%的世界经济生产力和40%的高科技产品的根本。  相似文献   

17.
当人才资源被国家确立为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可替代的首要资源与第一要素时,当几乎每个企业都把“以人为本”、“重视人才”、“吸引人才”等写进企业的理念时,人才的价值一路飙升,人才热急剧升温,对“人才”的内涵、“人才”标准的议论也随之增多。  相似文献   

18.
“领军人才工程”是甘肃省实施人才强省战略的一个大手笔,但从领军人才工程实施之日起,一个问题也同时被提了出来,这就是对领军人才的考核。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李志能认为,领军人才是将才、帅才,“对领军人才进行考核评估是让领军人才名至实归,可以大大提高领军人才的自信心和影响力”。对此,甘肃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由省委组织部具体指导,省人社厅牵头,宣传部、国资委、工信委、农牧厅、教育厅、科技厅、卫生厅、文化厅等部门通力合作,在经过两年多艰难地探索实践之后,2011年底,《甘肃省领军人才考核办法(审议稿)》终于形成。  相似文献   

19.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随着人才规划的逐步实施,各地兴起了“人才热”。然而,由于观念转变不彻底,人才工作仍存诸多误区。有的认为“外来的和尚会念经”,热衷于引进人才,却对现有人才视而不见;有的盲目引进人才,甚至把人才当招牌、做摆设,实际上没有产生多大人才效应;有的“重引进、轻使用”,平台环境跟不上,导致“大材小用”,甚至闲置不用。  相似文献   

20.
建立健全党管人才机制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使人才享有政治充分民主、人格充分独立、能量充分释放、价值充分体现;遵循人才成长和管理的规律,通过高效、优质、卓有成效的服务和营造公平、有序、宽松、和谐的用人环境;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用优惠的政策吸引人,和谐的环境留住人,创新的机制激励人;遵循法律法规原则,保证人才培养和管理规范有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