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编辑同志: 我是《瞭望》周刊的忠实读者,每年征订报刊时,我都把《瞭望》周刊做为首选刊物。我喜爱《瞭望》,不仅因为她集国内外大事、要事之一册、内容丰富,更主要的是《瞭望》  相似文献   

2.
读书人语 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茨威格是西方文学巨匠中我尤为喜爱的一个。读他的作品,总在心灵上激起强烈的震撼,唤起沉睡在心底对弱者怜悯的爱和对普通平凡生活的神往。梁洽平先生在《茨威格人物传记两种》(《瞭望周刊》1991年24期)一文中认为茨威格对普通生活的关注与100年来史学观念从宫庭、英雄向普通人日常生活的转变相关联。不过,就茨威格来讲,我觉得  相似文献   

3.
一起成长     
《瞭望》周刊编辑部: 我是一名山东的读者。在我的案头总摆着一份自己心爱的《瞭望》, 我结识贵刊已经有很多年了。可以说,贵刊成了我的“座上客”,是我一位不可缺少的良师益友。同  相似文献   

4.
一年一度的《时代》周刊封面人物揭晓了。2009年的年度封面人物是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和中国人相关的是,除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之外,“中国工人”作为一个群体人围《时代》周刊年度人物。  相似文献   

5.
《瞭望》1991,(44)
我非常荣幸地接受《瞭望》周刊授予我的“情系中华”征文特别荣誉奖。我父亲是受中国传统教育长大的,我受的教育一部分是传统教育,一部分是西方教育,缅怀我的父亲和他对我的教诲,我写了《怀念》  相似文献   

6.
许嘉璐 《民主》2005,(4):36-37
今天我们满怀崇敬之情召开座谈会,隆重纪念统一战线的忠诚老战士、中国民主促进会的卓越领导人,新中国出版事业创建者之一的徐伯昕同志。徐伯老长期致力于革命的出版事业,忠实执行党对出版事业的指示,是传播革命文化的出版家。1925年10月,他就协助邹韬奋先生创办《生活》周刊,抗日战争爆发以后,《生活》周刊加入到了抗战的行列中。1932年7月,徐伯老创办并主持有广泛影响的生活书店,这是一个为长期作战而准备的革命出版工作的堡垒。生活书店联合读书、新知等书店和一批进步刊物,集中力量宣传抗日,并把反日斗争引导到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上,形成文化战线上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生力军,为抗战起到了思想鼓动作用,为  相似文献   

7.
《瞭望》1993,(4)
1993年的1月是个喜庆的月份。人们刚刚度过公历1993年元旦,又迎来了中国农历癸酉年——鸡年的春节,在不足一个月内双喜临门。当本期《隙望》周刊同读者见面之际,正:是炎黄子孙普天同度之时。《瞭望》周刊社全体同仁谨以挚  相似文献   

8.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处西北,是我国最小的一个省级行政区。今年9月,恰值自治区成立35周年,我访问了自治区主席白立忱。白主席说,感谢《玥望》周刊的采访,并想通过《玥望》向全国人民转达宁夏人民的问候,感谢他们多年来对宁夏的支持与帮助,也转告他们,宁夏正奋发图强,加快发展的步伐。  相似文献   

9.
徐敏 《民主》2005,(4):38-40
我父亲一生,归纳起来,做了两方面工作:一是出版工作,一是统战工作。他为新文化出版工作,做了二十多年;为党的统战工作和“民进”工作,做了近三十年。他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同志极端热忱。韬奋先生说:“他忠于《生活》而生活(忠于《生活》周刊、忠于生活书店)。”赵朴老说:“他忠于人民大众生活,为忠于民族的生存而拼搏,……艰难险阻、百折于回,锻炼了他的斗志和胆略,……他是卓越的新文化出版家,他是民主的鼓手,时代的木铎,……”他认  相似文献   

10.
读者建议     
瞭望周刊编辑同志: 看了2005年4月4 日出版的读者反馈文章《应讲究版式设计》,我比较赞同。但是我觉得作为中华新闻第一刊的《瞭  相似文献   

11.
最近,《瞭望》周刊连续三期发表了社会调查——《城市生活的今天和明天》。我们全家和周围不少同志以极浓厚的兴趣阅读了这个调查报告,并在思想上引起了强烈的共鸣。我们感谢作者和编者为我们提供了这么一个极好的调查报告。大家在阅读报告之后,情不自禁地进行了广泛的议论,而议论中较为集中的问题是:生活在‘拥挤’中的人们。我们非常理解为什么校场口胡同的居民一提起住房问题,就怨声  相似文献   

12.
《瞭望》周刊编辑部: 贵刊第50期的热点 观察《教育不公追问政策 调整》一文让我深有感 触。作为一个同样经历过 高中高考的普通学生。我 也曾经为了进入一所好学 校而煞费苦心,却也无可 奈何。这篇文章开头就一 针见血地指出,教育不公 导致新的社会不公,成为  相似文献   

13.
《党政论坛》2012,(8):40-41
美国《时代》周刊3月12日文章题:改变你生活的10个概念  相似文献   

14.
瞭望周刊编辑同志:我是《瞭望》的一位忠实读者,从脱下军装回到家乡穿上地税局的工作服起,我就坚持年年订阅。十多年来,《瞭望》吸引我的原因主要有六点:一是重文轻名。刊登的文章既有名编辑名记者的精品,也有基层作者的佳作。  相似文献   

15.
刘亢 《瞭望》2021,(14):54-57
作为最具影响力的时政周刊,《瞭望》见证记录了一个农耕大国开启的世界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城镇化进程帮助读者准确理解中央决策,是《瞭望》办刊的方向《瞭望》的城市报道鲜活地呈现了中国从乡村社会向城市社会转型的丰富表情。  相似文献   

16.
郭庆晨 《学理论》2008,(1):47-47
《新民周刊》报道了原衡阳市副市长兼市商业银行董事长刘兴德利用职权安排亲属到公职部门就业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其中的一个比喻:刘兴德利用职权安排亲属到公职部门就业,俨然像在自留地里种庄稼,想怎么安排就怎么安排。想安排多少就安排多少。  相似文献   

17.
一瓢饮闲话     
宏图 《瞭望》1988,(38)
“太是迟缓” 1950年知堂老人话《北大的史迹》,云:“那一年的春天,大家觉得《新青年》是月刊,太是迟缓,需要一个周刊来主持言论,……决定发刊《每周评论》,在五四时很发挥一点力量,但出了36期就被禁止了。”  相似文献   

18.
读者与编者     
《瞭望》1990,(14)
儿子有孝心,父母得欣慰 我们读了《文萃》从《瞭望》周刊上转载的《一个孝子的“自白”》一文后,感慨不已。“自白”道出了一个做儿子的孝心,从中看到了晚辈人尊老传统的再现,道出了社会主义青年人应有的良心,对我们  相似文献   

19.
《瞭望》1999,(43)
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徐光春日前致信《望》周刊全国联络员会议指出,中央领导同志最近给《望》周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是要真正把《望》办成能够与一些国际著名的新闻周刊竞争的世界性新闻周刊,希望《望》周刊的同志再接再厉,更上一层楼。像《望》这样一些优秀的重要的党报党刊的发行是很有潜力的,发行量一定要稳中有升。徐光春说,《望》新闻周刊是新中国第一家新闻周刊,也是迄今我国众多的周刊中,在国内外最具权威性、最具影响的一家新闻周刊。她导向正确,内容丰富,努力把新闻性、思想性、权威性、可读性熔为一炉,许多地方和中…  相似文献   

20.
我的四点看法──关于“天人合一”及其他蔡尚思《望》周刊1994年49期发表了胡绳先生的《介绍一篇文章》。他介绍的是罗卜先生的《国粹·复古·文化》一文。罗卜先生的文章则批评了陈国谦先生在《关于环境问题的哲学思考》一文中所表现的一种思想倾向。三位先生的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