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论潜规则及其治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潜规则"是指暗地里通行、起实际作用而上不了台面的"游戏"规则。潜规则是腐败文化的产物,官场和其他社会领域都不同程度存在,具有很强的功利性、隐秘性和欺骗性;潜规则盛行,损害社会公平正义,扰乱市场竞争秩序,损害党和政府形象,危害和谐社会构建。抵制和遏制潜规则,需要党和政府及社会共同努力,多管齐下,有效治理。  相似文献   

2.
社会潜规则是生活中自发形成的,符合或不符合(甚至对抗)社会上公开的行为规范、意识形态的隐性的非正式规则。社会潜规则并非都是负规则,潜规则可以分为无害的和不良的两类。无害潜规则是对正规则有益的补充或矫正,不良潜规则偏离或对抗于正规则。对社会潜规则我们应当采取扬弃的态度。潜规则的形成和存在具有复杂的原因。社会潜规则的基本问题是伦理问题,所以有必要从伦理层面对其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3.
社会潜规则是指那种暗地里通行、起到实际作用但又见不得阳光、上不了台面的行为规则。社会潜规则具有隐蔽性、不正当性、排他性、伸缩性等特点。社会潜规则破坏了社会道德体系的统一性和完整性,并导致主体道德人格扭曲。人情伦理的负面效应、制度伦理的缺失以及道德建设严重滞后是社会潜规则盛行的伦理根源。建立和完善社会道德规范、加强制度伦理建设、培养和完善公民道德人格是治理中国社会潜规则的主要伦理路径。  相似文献   

4.
社会潜规则扎根于传统文化心理,寄生于公权力,依托于正规则,同主流意识形态所认可的舆论习俗、伦理道德、制度条例和法律法规等相违背。消解社会潜规则需要进行从信念伦理到责任伦理的伦理批判,前者导致社会的"名实分离",为社会潜规则提供了正当借口,阻滞社会共同体的制度建设,奠定了社会潜规则生成的思想基底;后者执持"正名原则",召唤"公权伦理",激发"规则意识",构成社会潜规则消解的观念前提。  相似文献   

5.
生活经验和相关研究显示,潜规则在中国社会中普遍存在并时刻发挥作用,但学术界对潜规则的实证研究还很不够。本研究采用组织政治行为视野,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对公务员组织潜规则的表现、影响因素及形成机制进行了探讨。结果发现,实际存在的领导中心的组织方式制度性地导致潜规则出现,而精神失落和从众性文化传统加速了潜规则的社会认同,从而使潜规则成为权力体制外运作的亚组织行为。  相似文献   

6.
王家忠 《民主》2004,(3):6-8
社会潜规则是指社会生活中潜在的灰色规则,它是相对于社会道德认可的主流规则而言。从性质上说,社会潜规则属于社会潜意识和不良亚文化的范畴,它是与社会主义文化或社会意识形态相背离、相对抗的。社会潜规则的存在和蔓延,不仅干扰了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破坏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而且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背道而驰。治理和消解社会潜规则,必须加强制度建设,引导合理竞争;普及法律知识,破除陈规旧习;调控社会心理,提高民众素质。  相似文献   

7.
中国当前社会的一些腐败与不公正,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因于显规则机制不健全和不良“潜规则”的泛滥。腐败行为高发现象与官场不良“潜规则”的蔓延之间存在着一种互动机制。现阶段,官场不良“潜规则”的存在有着复杂的社会历史原因和现实土壤。官场不良“潜规则”是政治运行中的一个痼疾,应采取有效措施破除官场不良“潜规则”。  相似文献   

8.
诚信是现代社会经济文化乃至所有领域的共同准则。诚信缺失已经成为我国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而社会潜规则盛行则是造成当今中国社会诚信缺失的重要原因。潜规则的滋生会引发大量非诚信现象或行为的出现。潜规则的滋生侵蚀现代诚信生成的规则或制度基础。促进我国社会诚信建设,需采取有效措施清除社会潜规则。  相似文献   

9.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严以修身,就是要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这一重要论述精辟阐述和高度概括了领导干部修身的深刻内涵和目标要求。国有企业党员领导干部肩负着重要的经济、政治和社会职责,必须把严以修身作为终身的必修课,始终在修身上保持高度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充分认清"严以修身"的现实意义在"三严三实"中,"严  相似文献   

10.
潜规则是广泛地存在于社会生活的不同层面潜在的灰色、消极规则,形形色色。从政治的高度看,潜规则已经严重危及到我们党的权威、政权的稳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潜规则的出现,是社会主义法治不完备、不到位造成的,而这又缘于法治理念的匮乏。所以,为遏制潜规则的蔓延,就要大力培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所谓用人“潜规则”的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也引起了中央的高度重视。在今年5月召开的全国干部监督工作会议上,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再次强调,要加大从源头上防治用人上不正之风的力度,用制度和机制遏制用人“潜规则”。这既是中央的要求,也是人民的期盼。  相似文献   

12.
当前中国的地方治理中普遍存在着大量的潜规则现象,研究目的在于阐述潜规则与明规则的共生关系。研究采用案件统计分析方法,对2012—2013年159件媒体报道的非法拆迁事例加以分析。以非法拆迁为例,研究发现:一方面,正是由于明规则本身存在的问题,使得明规则难以根除潜规则,并导致了潜规则的盛行;另一方面,潜规则并不能脱离明规则而独立运行,它必须依附在明规则之上,体现在利用政策目标的合法性、政策手段的软约束、政策监控的形式化等方面。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由于部分新闻报道存在价值倾向,部分事例缺乏后续的报道以及对具体情境的了解,事例的指标会受到影响。本文的分析有助于政府对非法拆迁这类潜规则的治理,相应的对策包括提供有效的政策手段、调整不合理的政策目标、保障民众的合法权利等。同时,本文首次探讨了潜规则与明规则在中国场景下的共生,也有助于深化整个社会对潜规则的理性认识。  相似文献   

13.
人性中的恶是腐败的深层基础,但权力的异化和滥用则是导致腐败的根本原因。必须正视人性中的恶及善恶互变现象,以外在的刚性制度约束和内在的文化心理约束激发人性的正能量;必须加强权力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防微杜渐、惩恶扬善,这是人性向善和政治走向文明的内在需求;必须加强制度设计,提高制度执行力,规范权力运用,防止制度虚置,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提高制度反腐的科学化水平。广大领导干部必须习惯于在监督下谨慎用权,为民掌好权,自觉抵制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侵蚀,为全体人民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营造民主、平等、公正、和谐的社会氛围和精神乐土。  相似文献   

14.
束鹿县电影公司党支部在改革中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教育广大党员干部自觉地抵制新的不正之风,维护了国家和消费者的利益,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  相似文献   

15.
西藏大学生作为实现中国梦的主力军,要理解中国梦、认同中国梦,更应该自觉投入到实现中国梦的历史洪流中。加强中国梦在西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宣传教育工作就成了一个非常迫切的任务。中国梦是社会转型期引导大学生自觉抵制多元化价值取向冲击,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抓手;是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科学处理西藏特殊矛盾,最大限度地凝聚中国力量的现实抓手;是引导西藏大学生树立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积极承担建设祖国历史使命的有力抓手。  相似文献   

16.
一、要建立健全思想教育机制 1、建立党员干部的自我思想教育制度。共产党员和党的干部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经常地、自觉地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努力提高自己的马列主义理论水平,自觉地改造世界观,增强是非观念,提高抵制各种错误思潮的能力;要进一步学习党章、准则,重温  相似文献   

17.
潜规则生发机制及其遏制——兼论吏治规范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潜规则是官场正式规则背后的另类规则,它像癌细胞一样寄生于正式规则又不断地侵蚀着正式规则。正式规则下的自由裁量权和官员的个人理性是潜规则生存的充分必要条件,基于个人理性的自组织(self—organizing)机制则是潜规则得以扩张的根本原因。潜规则遏制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提高控制的有效性,在当前的转型期社会,吏治规范的主要思路是强化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职能,建立相对独立的监督行政体系。  相似文献   

18.
建设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的一个重要问题——坚决抵制“酒绿灯红”的影响鲁壮江泽民总书记多次强调,全体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抵制腐朽思想文化的腐蚀和‘酒绿灯红’的影响”(见江泽民同志1995年1月23日在中纪委第五次...  相似文献   

19.
当前社会潜规则的盛行,既与我们的历史文化传统相关,也与当前的改革及其发展现状相关:高度发达的传统日常生活世界,使得当前非日常生活世界(公共领域)的现代制度嵌入困难;名实分离的传统秩序观,为潜规则的盛行提供文化心理基质;明清以来因人口流动所形成的江湖文化,与当前社会变迁相感应;更重要的是,中国改革及其当前的发展现状,是社会潜规则得以盛行的直接现实因素.  相似文献   

20.
<正>当前,黑龙江垦区各项重点工作正处于攻坚期,社会事业正处于上升期,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关键期,新形势、新任务对垦区各级领导干部提出了新要求。垦区各级党员干部要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紧紧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着眼于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自觉抵制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以为民之心、务实之行、清廉之举,切实转变作风,真抓实干,推动北大荒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