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学理论》2014,(36)
日本文化具有"杂糅性"的特质。在几千年的文化发展史中,日本通过不断对外来文化进行消化融合,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样式。而在其文化形成过程中,日本在吸收外来先进文化的同时,也体现出极具个性的特征,具体表现为:日本文化在吸收外来文化时体现出的主导选择、融合包容、继承创新。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15,(29)
"灰姑娘"类型堪称世界上最流行的童话故事之一。在漫长的发展中,此类故事形成了相似的母题,由于受到不同的国家环境的影响,这一母题下的故事也会存在一些细节上的差异。这些差异反映出了中西方文化上的不同。选取中、日、德、法四个国家的灰姑娘故事,以Hofstede的文化价值观理论为依据,探讨灰姑娘故事中所蕴含的东西方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3.
"文化—技术"关系是理解现代文化产业的重要维度,二者的深度融合是促进现代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以传统技术哲学视域下"文化—技术"关系的历史演变为基本线索,分别从前奏期、爆发期、裂变期对不同"文化—技术"关系下的文化生产与消费进行总结,有助于在实践层面理解文化产业高技术特征的发展脉络与核心价值及其未来发展趋势。在互联网信息技术所支撑的裂变期,需要从强化"文化—技术"关系价值、抓好文化与科技融合关键、用好"文化—技术"耦合规律三个方面入手,分析并思考促进现代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4.
《学理论》2015,(31)
城市形象定位是研究现代城市发展战略的前提和基础,是城市品牌营销的核心。本文在对哈尔滨城市整体形象历史发展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用"形象树"塑造的哈尔滨城市形象战略,同时结合原始资料记录进行互动比较、提问,得出"文化城市、生态城市、冰雪城市"这一核心范畴来定位哈尔滨的城市形象。在此基础上,就哈尔滨城市形象定位为"活力冰城"。最后,揭示了其城市形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相应的问题提出城市形象塑造组织与管理的指导性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形象树"理念而塑造的哈尔滨城市形象对其城市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董阳  陈晓旭 《公共管理学报》2015,(2):55-67,155,156
网络空间中的公共舆论往往呈现出从"极化"到"理性"的演变趋势。针对这一问题,选取了百度百科"PX词条保卫战"作为案例,基于虚拟民族志的方法,挖掘相关文本资料,并运用行动者网络作为主要分析框架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将该案例中网络舆论演变过程解剖为极化、制衡和理性化三个阶段,进而着重刻画其中的行动者转译机制,如从问题化、旨趣化到招募、动员到网络稳定,从而得出结论:网络舆论的极化现象背后往往牵连着社会情境线索,网络舆论演变实质上是自主治理机制的演化,在议题演化机制的作用下,网络舆论的演变促进了公共空间的衍生。研究结果深度刻画了网络舆论的演变路径,揭示了其演化的具体机制,从而为网络公共空间的治理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尼采之"美的慢箭"与中国传统之"淡雅"进行比较与分析,得出两者无论是在文本范畴内,还是在审美形态视域下,都体现了极大的同一性。"美的慢箭"与"淡雅",作为一对范例,体现出,在中西方审美中,不仅存在着大量的差异,也存在着共通之处。  相似文献   

7.
谢飞 《学理论》2011,(11):214-215
汉字与文化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汉字的字形及其由字演化的词语反映了文化现象。代表颜色词的汉字,负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有其特殊的语义表达功能,再现其独特的文化魅力。作为颜色词的"紫"字背后也暗含着一定的文化色彩。经过先秦—汉代—唐代—今天的历史演变,"紫"字词语体现了汉文化的演变轨迹,从中可以窥视到词语背后负载的丰富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8.
人格危机现象,是现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结构与思想文化之间的尖锐矛盾在西方人精神、心理上的集中体现,是西方人格发展过程中一个具有时代意义的特殊符号。通过分析现代西方人格危机现象产生的时代背景、表现特征,特别对极端人格现象——自恋性人格特征的分析,揭示由其引发的人们对于生活意义与人的价值的思考,以及对当今社会在健康人格塑造上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唐陵和宋陵神道石刻的分析比较,来研究其文化特征。宋陵石刻是从唐陵发展而来,继承其很多特征,但又有所发展,归纳其相同以及不同方面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研究两朝石刻艺术的特点,以及我国古代陵墓制度、社会制度的演变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0.
郭林红  李荣  饶峻妮 《学理论》2009,(26):108-109
世界上几乎每一个民族都有日月神话,而我国少数民族的日月关系神话更是绚烂多彩,在研究日月关系神话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日月间的关系是很亲密的,呈现出多种关系,并折射出深厚的文化意蕴,它对我们考察和探究我国古代产生此类神话的民族的社会形态和精神状态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变迁与发展深刻影响着国家和社会的治理体制与治理结构,新中国成立迄今我国农村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经历了"一体同构"、"有限分离"到"有机互动"的嬗变历程。转型期,我国农村国家与社会关系呈现出复杂的博弈、互构多种形态,要求我们立足于当前社会发展现实对国家-社会关系发展做出新的解释。梳理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发展脉络和逻辑演变路径,将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考察放置在具体的"过程-事件"场域中,引入象山县的"村民说事"乡村治理创新机制,分析我国地方治理中"国家-社会"框架下良性互动相互增权模式,是未来我国农村国家与社会互动的方式形态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在对国内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下"双创"人才培养相关理论进行概括梳理的基础上,首先,尝试分析我国当代马克思主义人学观新特征,得出了持续性、全面性、实践性的新特征;其次,针对三个新特征,尝试从"双创"主体、"双创"环境以及"双创"专业人士三个角度去提出我国双创人才培养的基本维度;最后,通过系统分析马克思主义人学观与我国"双创"人才培养的辩证关系,提出对我国"双创"人才培养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3.
自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学界展开了广泛的研究与探讨,形成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在当前形势下,反观研究文献积累状况,进行系统性的综述,对于进一步梳理与厘清研究脉络、展望未来研究趋向有着积极意义。本文秉承“一带一路”综述性研究的传统,采用文献计量分析、多维尺度分析、文本挖掘等多重分析技术,运用Citespace、SATI、Python、Gephi、SPSS各类研究工具,对2014—2022年期间的相关文献,从发文趋势、议题演变、分析技术、主题类型、关切议题一致性(学界—社会)5个方面进行了综述性研究。通过与过往同类综述性研究的比较分析和同步验证,更新了过往综述性研究的发现,并增加了新的研究维度,如分析技术与模型、学界研究与社会关切间的一致性等,弥补了过往综述性研究的缺失。最后进行凝练总结,对“一带一路”未来的研究趋向进行了展望与预判。  相似文献   

14.
对当前街角青年研究的重点应放在他们向主流社会回归过程的分析上。街角青年的回归心理呈交叉反复态势。本文以"资本"和"场域"为分析视角,并将宏观社会背景纳入视野,通过对一个街角青年向主流社会回归的一种"上不能上,下不能下"的路径进行历时性研究,解析了影响街角青年回归主流社会的资本障碍、社会环境障碍、社会结构障碍、经济结构障碍、家庭障碍、个体障碍等等,从而考察了街角青年回归过程的真实实践逻辑,展现了街角青年回归需求的非平衡性与回归场域的平面性,回归路径的非累积性等内卷化特征。  相似文献   

15.
《学理论》2013,(31)
李泽厚认为,中国文化具有"实用理性"的特征,即没有超越性,是一种经验合理性,并且是一个不断地向前推进的过程。这种观点在国内引起了广泛的争论。利用西方哲学的资源分析实用理性,对其内涵、作用等方面提出了质疑。  相似文献   

16.
纪尚坤 《学理论》2011,(23):33-34
中国史前文化的内在演变经历了巫教——宗教——礼教三个阶段,并具有着内在同一性与相似性。巫教文化是文化演变的内在基因;宗教文化注重个体生命的解脱与"道"的追求;礼教文化则由"道"下落为"术"。先秦诸子之学是通过各家之"术"返求于"道"的认知。通过分析可知,先秦诸子之学实则是对"古之道术"的发展与细化,并非单纯的人类理性突变式地觉醒与相互之间的表相上的对立与争执。  相似文献   

17.
基于毛泽东对于传统家族制度及文化的认识,建国后"十七年"时期,主流意识形态对传统家族文化进行了否定性的价值评判。新的政治、经济制度的建立摧毁了其物质与政治基础;新的"一体化"的文化秩序的建立使其处于被放逐的境地。"十七年"家族文化的边缘化是建国初期对其认识简单化、片面化的结果,是传统中国走向现代中国过程中的探索与困惑。  相似文献   

18.
文化的现代化特征突出地体现在传统与现代的接轨上,中国文化现代化自鸦片战争直至五四运动,一直存在着贬斥传统文化,过于崇尚西方文化的心态.而牟宗三先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客观冷静直面本质的心态,即文化现代化建设应当坚持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精神在文化现代化建设中起到的核心和支撑作用,同时批判辩证地看待西方文化,在立足自身基础上开出创新的形态和内涵.牟宗三提出要从道德理性中"自我坎陷"出民主与科学的文化现代化形态,这是其积极意义所在.但同时也因其"道德理性本位主义"的特点,使之理论呈现出局限性和不足.但无论是其理论的积极贡献,还是局限不足,都为中国文化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和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9.
周松强 《学理论》2012,(19):67-69
加强乡村文化建设,倡导乡风文明,进行村落共同体的重构已刻不容缓。试图通过对义乌市祥贝村"文化兴村"个案的解读,来对村落社会共同体的重构,在理论与现实层面上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进行力所能及的探讨。对"文化兴村"战略功能进行了解读,对祥贝村村落共同体重构的过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香港文化形态”评说的评说要进行香港文化研究,首先接触到的问题,便是对香港文化形态特征的界定。如何界定?众说纷坛,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三种。一是“将其文化形态称之为‘殖民地文化’”[1];一是从方‘香港文化是岭南文化与外来文化结合而成的特殊文化”,“从大文化形态看,它属于海洋文化”[2];还有一种便是深圳市特区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杨定海副研究员的观点,他称香港文化“是在特定环境下形成的华洋杂处、中西交汇、多元发展的文化形态。”[3]乍看起来,这三种观点都言之凿凿,各不失为一家之言,然细加推敲,前二说不敢苟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