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海权崛起的空间条件利用:地中海式的地缘环境"海权论"之父马汉(Alfred Thayer Mahan)是19世纪晚期出现的战略家,是美国海上崛起的亲历者、观察者和指导者之一,对现实有敏锐深刻的战略思考。认为一个民族可借海洋发展海权从而实现崛起,是马汉一贯、基本的观点。马汉在《海权对历史的影响》中指出影响海权产生及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六点,第一点即"地理位置","除了具有便于进攻的条件之外,大自  相似文献   

2.
齐志坚 《学理论》2010,(24):1-2
科学发展观理论体系,是伴随着21世纪初国际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和国际政治多极化趋势的日益明显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中,经济全球化是科学发展观形成的经济背景,而政治多极化趋势则是科学发展观形成的政治背景,二者共同构成了科学发展观的现实基础。  相似文献   

3.
王茞 《学理论》2010,(12):31-32
对19世纪上期美国领土拓展性质的错误认定或故意歪曲,是美国扩张主义产生的重要历史根源之一。19世纪上期美国的领土拓展不是扩张,而是美国的形成,其实质是美国各部分实现联合、美国真正取得独立、美国整体走向成熟的过程。否定了扩张说,就否定了两种错误态度:责难历史和鼓吹扩张。  相似文献   

4.
<正>在19世纪和20世纪的某一时期,英美先后在单极格局中拥有绝对主导地位,因此被称为"英国世纪"和"美国世纪"。以此为准,"21世纪将是中国世纪"的判断需满足两个必要条件,即世界形成单极格局和我国拥有绝对主导地位。目前看不到中国能在本世纪余下85年里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因此也谈不上"中国世纪"。我国综合国力不是全球性的  相似文献   

5.
19世纪末20世纪初之前,俄罗斯伦理思想自成一派,在发展上直取宗教唯心主义的简单脉络.伦理思想与西方的非亲缘性、宗教伦理的本体性、伦理学研究的抽象性以及道德判断的非现实性等特点证明了俄罗斯伦理思想深厚的唯心主义根基和传统.伯恩斯坦及"伦理社会主义"的推行、"伦理神秘主义"特质和美学浪漫主义等因素是俄罗斯伦理唯心主义体系得以形成和发展的原因;而"哲学船事件"与俄罗斯伦理思想的分化、社会思潮的世俗化转向、西方实证主义方法论和社会达尔文思潮的影响又在客观上促进了伦理唯心主义体系迅速走向衰微乃至覆灭.伴随着伦理唯心主义由盛至衰的另一线索就是马克思主义伦理模式在俄罗斯的生成.  相似文献   

6.
美国在17世纪上半叶的殖民地时期,创造了全新的城市政府管理体制--市镇议会,这种体制到18世纪逐渐成熟,它是美国城市政府管理体制诞生的标志.到19世纪中叶后,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使美国城市管理体制进入过渡与转型期,产生了政治机器的管理体制.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针对政治机器体制兴起了市政改革运动,最终催生了20世纪初期现代美国城市政府管理体制的形成,这些新体制包括弱市长制、强市长制、委员会制和议会-经理制.到了20世纪中后期,美国的城市管理者又进行了设立特别区的制度改革尝试.在特别区之后又出了大都市区制度,用以对现代美国城市政府管理体制作进一步调适.  相似文献   

7.
壹·天下     
《侨园》2014,(6):4-4
<正>西方古地图显示钓鱼岛按中文发音标注一批共19张地图日前在杭州拍卖,有18张地图的绘制时间都属于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世界近代史的范畴,分别出版于英国、美国、法国和德国,其中有多个版本的中国乃至东亚地图。而在这些地图中,台湾岛的东北角都有一座小岛,被称作"Haoyusu""Tiaoyousou"或"Tyaoyusu"等。这些拼法虽异、读音相同的名称正是当年中文宫话或方言中"钓鱼一岛"的读音。  相似文献   

8.
"民主联盟"是美国战略报告——《普林斯顿计划》的核心内容。本文以《普林斯顿计划》为出发点,分析其产生的背景和内容,剖析美国"民主联盟"外交战略的内涵和本质,认为"民主联盟"是美国打着"民主"的旗号,为维护美国国家利益而提出来的21世纪国家战略。  相似文献   

9.
由于观念以及历史的原因,学界对于中国古代妇女史的研究长期处于低谷,但伴随着19世纪末西学东渐思潮以及西方女权主义思想的冲击,这一领域的研究逐渐升温,并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20世纪中期至70年代、20世纪80年代至今这三个大的历史时期内分别产生了不同的研究范式和问题意识。而这些研究范式和问题意识的不断推进和深化,不仅有助于我们重新理解历史中的女性,更有助于我们重新审视历史和历史进程,从而带动我们重新理解这个不仅仅属于男性,同时也属于女性的共同世界。  相似文献   

10.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美国自成立时就是个共和制国家。其实在19世纪,美国出过一位鲜为人知的"皇帝",这位被称为"诺顿一世"的"美国皇帝"曾下令解散美国国会,还想建立"联合国",他可能还是马克·吐温笔下《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国王的原型。  相似文献   

11.
<正>19世纪中叶以来,全球范围内曾先后出现过三个"全球制造业中心",无一例外都成为一度主导世界发展方向的发达国家:19世纪70年代的英国,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和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几乎与此同时,中国GDP占世界比重,自1820年32.9%的顶峰一路滑落,直至1990年触底。而后从1.83%的最低点开始陡峭急升,2014年达到13.3%,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  相似文献   

12.
美国田野哲学是伴随着美国新自由主义运动的开展而逐渐发展兴起的,近年来在美国的哲学研究体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并且对世界哲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核心是,何以在日益增多的现实不确定性中,运用"多元性与可持续性"的哲学特质,建构解决社会冲突的制度安排,并使之成为一种稳定机制。基于田野哲学逻辑生成的理论和实践前提,分析其理念内涵和基本特征,阐述了该理论体系与公共政策领域存在的内在关联,提出田野哲学有望为公共政策研究带来一种全新的视角和发展路径,并就田野哲学理论的本土化展开现实思考。  相似文献   

13.
自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重启了新闻媒体对公共权力的舆论监督之路。进入21世纪,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新闻舆论监督发展迅猛。客观地说,基于中国持存的"大政府,小社会"的社会结构和"一元体制,二元运行"的媒体制度,在互联网时代,传媒公共性尤其是网络公共性潜能的发挥程度将深刻地规定着中国新闻舆论监督的未来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4.
19世纪中后期,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的飞跃。社会民主主义早期的科学属性,体现在它在19世纪中后期与科学社会主义是同义语。半个世纪后,修正主义使社会民主主义呈现出伦理色彩,但其内核仍是科学社会主义,只是放弃了革命道路而转向改良主义。20世纪中叶,民主社会主义使社会民主主义伦理属性系统化,悖离了唯物史观。冷战结束后,"社会民主"(社会-主义)和"进步主义"使社会民主主义进一步树立了伦理标杆,"返祖"回归到自由主义左翼立场。社会民主主义向何处去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5.
贺绿汀先生早在19世纪20年代初就开始投身于我国音乐教育,其经历过旧中国的学堂音乐教育、革命根据地的红色音乐教育以及新中国的社会主义音乐教育等不同时期的音乐教育模式,他的音乐教育实践伴随着我国现代音乐教育的产生和发展。同时,贺绿汀也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担任音乐高等院校校长时间最长的教育家,为我国社会主义音乐高等教育与新型音乐人才的培养做出巨大的贡献。在长期的音乐教育实践和大量音乐理论研究中,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音乐教育思想,对我们今天开展音乐教育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走过了75个年头的上海工会,告别了20世纪,以崭新的姿态迎接新纪元。从1925年至今,上海工会伴随着上海工人阶级的诞生、壮大而发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过了曲折、辉煌的历程。上海工会在党领导的工人运动高潮中诞生19世纪中叶,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外国资本的输入,以及清朝官办工业和民族工业的兴起,产生了上海最早的近代产业工人。此后的半个多世纪,上海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势头不可阻挡,成为近代中国工人阶级和工人  相似文献   

17.
工业革命开启了现代性世界政治。资本主义是现代性世界政治的最核心要素。18~19世纪,西方国家在完成国内政治资本主义化的同时,开始了全球政治的资本主义化,即帝国主义、殖民主义进程。伴随这一过程,19世纪出现了为论证殖民统治合法性的赤裸裸的种族主义,即白人优越论。20世纪的自由主义民主普世价值论的实质依然是以一种文明取代其他文明。其间虽然遭遇到社会主义和民族自决权的反向运动,但由资本主义和白人优越论构成的过程性结构所演绎的结果,便是不平等性、霸权性的现状性结构,即所谓的国际制度。战后西方社会科学基本上是在以学术形式论证这种现状性结构的政治合法性。而包括中国在内的非西方国家的社会科学,则把美国式学术当成了学问。中国的崛起将形成从中国出发的世界政治体系,相应地,这种从中国出发的过程性结构也正是建构自主性中国社会科学的历史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18.
孙锐  赵坤 《理论探讨》2008,(2):74-78
知识型企业知识状态系统是20世纪中叶以来,在传统工业企业知识状态系统基础上,伴随着知识、信息、技术对生产的作用的不断加大,知识型企业的形成、发展而形成的.它由知识型企业、知识及信息交流平台、认知主体(知识工作者)、环境四大要素共同组成,反映了知识型企业在相关领域的知识创造、知识应用和知识传播的能力.针对知识型企业知识状态系统中知识治理所面临的困境,从知识治理的角度研究知识型企业知识状态系统演变,对于系统中"知识的有效组织"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19世纪早期,一批信仰"共产主义"的德国革命家流亡到西欧的法、英、瑞士等国,他们建立起一系列的政治组织,并广泛参与到各国的工人运动中。而共产主义者同盟之前的工运组织活动基本都是在法国巴黎、英国伦敦和比利时的布鲁塞尔进行,这使欧洲的工人运动在一开始就带有明显的国际主义色彩。德国流亡者参与的英法等国的工人运动,为19世纪中后期德国的工人运动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同时也为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创造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相比,当前的美国左翼有了显著变化,体现在话语体系多元化、动员方式网络化、选举力量分散化三个方面。这些现状共同导致了美国左翼内部的分裂。罗纳德·英格尔哈特认为,美国左翼代表着后物质主义价值观,目前的困难不会妨碍其光明的前景。尽管如此,美国左翼何时崛起依然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而美国左翼能否及时整合阶级和身份两种话语、能否及时弥补网络动员方式的不足、能否及时与民主党形成良性互动,关系到自身崛起的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