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礼治、法治抑或人治——荀子历史哲学基本特征的再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荀子历史哲学的基本特征是礼治、礼法并治抑或人治?目前学术界对此尚存歧义。如果说法治在荀子历史哲学中处最低层次,那么中间一层便是礼治,最高层则是人治,法治、礼治皆涵括于人治思想之下,人治思想才是荀子历史哲学的基本特征。 在荀子历史哲学结构中,“礼”处于核心地位。荀子对礼非常重视,如清末学者王先  相似文献   

2.
刘玉平 《学理论》2010,(18):182-183
先秦时期,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荀子提出了一系列经济与管理思想,主要包括:强国富民的目标、礼法并重的原则;经营和治国应具备的精神、所经营和管理的企业应有的良好形象、营造一个和谐的企业经营环境等。这些值得我们今天深入学习和汲取。  相似文献   

3.
审美修养由审美观念、审美趣味、审美判断力等构成。审美修养是人文修养的重要内容,加强审美修养是提高大学生人文修养的一个重要方面。儒家美学思想是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以"仁"为核心的一种美学思想。运用儒家美学思想提升大学生审美修养就是要增强大学生的审美意识,完善大学生的审美心理,提升大学生的审美判断力和创造力。  相似文献   

4.
正10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的集体学习中明确指出"我国古代主张民惟邦本、政得其民,礼法合治、德主刑辅,为政之要莫先于得人、治国先治吏,为政以德、正己修身,居安思危、改易更化,等等,这些都能给人们以重要启示。"那么,我国古代治国为何选择了"德主刑辅"、"礼法合治"呢?谈到"德主刑辅"、"礼法合治",就不能不提到秦汉之际在治国策略上的儒法之争。先秦时期产生的诸子百家中,以儒家和法  相似文献   

5.
荀子性恶论另辟蹊径,在界定"性""伪"之别的基础上,指出"性"是先天的本能趋恶,"伪"是后天的积习成善,并且诉诸礼法、礼义两种途径,力求实现"伪"向"性"的超越,即能动性对本能性的超越,达到化性起伪的效果,最终使人归善如流。腐败问题源于人性中的根本缺陷,是权力在人本能趋恶下产生的变质和异化,荀子隆礼重法的思想对当今的反腐倡廉工作的启示主要是:应通过德法并重、标本兼治两大路径,双管齐下,遏制腐败的滋长蔓延。  相似文献   

6.
"法德合治"是对中国传统"礼法合治"的扬弃,是对西方"唯法治论"的超越,强调法与德的内在一致性。科学把握"法德合治",一方面,应当认识到"法德合治"是对形式法治与实质法治的涵括:在立法上坚持实质法治优先,把道德规范作为形式规范的前规范;在法律实施上则须坚持形式法治优先,把道德作为解释法律的重要依据;另一方面,"法德合治"意在表明"德"是理想主义法治和实用主义法治的平衡器,要在理想主义法治与实用主义法治之间保持适当的平衡。  相似文献   

7.
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荀子是先秦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而"礼"是孔荀思想中核心的概念之一。孔子"礼"是在对周礼的继承和发展过程中逐渐发展而来的,而荀子"礼"则是在继承孔子"礼"的基础上,吸收各家之长。从礼的内涵、礼的起源和礼的价值来阐述孔荀之"礼"思想的异同。  相似文献   

8.
钟彩兰 《学理论》2011,(32):65-66
虽然社会控制概念是近代社会才提出来的,但其思想源头可追溯到中国古代社会,其中儒家和法家的社会控制思想影响最大。儒家认为"人性本善",主张"礼治"、"仁政";法家则认为"人性本恶",主张"法治""、重刑"。儒家这种以德治为主的"软控制"思想和法家以法治为主的"硬控制"思想,成为我国传统治国方针的基础。之后,各朝代的君主们结合现实需要,对儒家和法家的社会控制思想进行了综合、发展及完善,使其适用于本朝代。  相似文献   

9.
古代礼法结合的治国思想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鹏飞 《理论探索》2007,(3):158-160
儒家坚持以“礼”的基本精神——“亲亲”、“尊尊”为原则,维护“礼治”、提倡“德治”;法家提倡法治,强调法是用以规范和衡量人们行为的客观、公正的准则,强调法的权威性和约束力。经过历代儒家学者与统治阶层的不断补充和发展,礼法结合成为西汉以降历代王朝的治国之道,这种独具特色的治国理念,为我们今天正确处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关系,走出道德全能主义和法治万能主义的误区,提供了极其重要的、可资借鉴的资源。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先秦时代最后一位儒学大师荀子 ,通过对人性的考察 ,兼收并蓄 ,容先秦各派政治哲学于一炉 ,提出了“隆礼重法”的政治哲学主张 ,而且阐述了礼治与法治的关系。这些思想对今天我国发展有借鉴价值 ,但也有其局限性。江泽民同志提出的“德治与法治并举”的思想既是对我国数千年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和提升 ,又是适应现实政治的需要而做出的光辉论断 ,与荀子的“隆礼重法”主张有本质的区别。  相似文献   

11.
多年来,以自由主义思潮为代表的西方法治话语渗透到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方方面面,甚至一度成为衡量我国法治建设成败得失的重要依据。然而,自由主义法治理论并不是唯一的法治话语知识,更不是普世性的价值判断标准,相反,其理论预设和实践效用都展示了其与生俱来的局限性。中国法治话语体系的建构既是我国法学理论体系逻辑自洽的内在规定,也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客观要求。韩非子"法、术、势"相结合的法家思想为建构中国法治话语体系提供了方法论指引。立足当今中国法治建设实践,"法"就是礼法合流,"术"就是人民民主,"势"就是党的领导,三者密不可分,缺一不可。作为矛盾的统一体,它是中国特色法治话语体系建构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2.
中国历史上的以德治国传统,主要是由孔子、孟子、荀子等元典儒学家奠定思想基础和理论框架的。孔子的德政思想、孟子的仁政思想、荀子的礼治思想一脉相传,构成了传统儒家以德治国思想的主体内容。孔、孟、荀的德治思想,不仅是他们当时社会的重要社会政治思想,而且逐渐演变成为一种普遍的伦理道德学说,构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体内容之一,对后世社会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德治思想是儒家学派最基本的主张,是儒家文化中的核心和精髓。儒家思想认为,德治较于法治更重视和谐、主动,通过道德的力量感化和教育人是教育的高级境界。儒家德治思想包含了"为政以德"、"为政在人"、"寓政于德"和"修身为本"等内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借鉴儒家德治思想精髓,通过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个人素质、增强人文底蕴、创新工作理念,最终实现高等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14.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大解放学术大繁荣时期.长期活跃于战国时代齐国都城的杰出思想家荀子(约公元前307年-公元前213年),批判地吸收了春秋战国时期许多流派的前卫观点,融百家之长,汇各派之优,并有所创新发展,建立了一个规模宏大的思想体系,成为先秦思想的集大成者.<荀子>一书广博宏深,内涵丰富,涉及哲学、政治、经济、军事以及文化教育等领域,在学术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他的思想有些已经超越了孔子.冯友兰说:"孟子以后,儒者无杰出之士,至荀卿而儒家壁垒始又一新."  相似文献   

15.
有人以"息争致和"来反驳苟子的"天人相分"和"制天命而用之",这是对荀子思想的误解.荀子的"天人相分"旨在使人在天人关系中处于主动地位,这也是他"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基础.荀子"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是在批判孔子"畏天命"、老子"无为"思想的基础上提出来的,重视它并对其进一步研究是具有一定的历史和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16.
荀子,名况,又号荀卿,赵国人,生卒年代不祥.大致的活动时期是公元前298年到公元前238年之间,略晚于孟子. 做为先秦儒家的第三号人物,荀子的老师是谁,现在都搞不清了.荀子虽然很推崇孔子,但事实上,他的很多想法和儒家创始人孔子是很不一样的.  相似文献   

17.
付春兵 《团结》2001,(1):28-30
居于中国古代社会正统地位的儒家,主张“为政在人”的“人治”,早在先秦的儒学大家荀子就较为系统地提出了“有治人,无治法”的“人治”理论,认为法是人制定的,法自身是不能运行的,而要依靠人来实现和运作。儒家的“人治”思想深深的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为历  相似文献   

18.
礼乐教化是儒家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汉代礼乐教化观的复兴以陆贾、贾谊为代表,在礼乐教化的目的上,继承了孔孟的"仁义"思想;在具体的教化措施上吸收了荀子"化性起伪"的思想。董仲舒通过阴阳五行化的自然天道观论证礼乐教化的合理性,实现了礼乐教化观从"人性论"向"天道观"的转型,最终由《白虎通义》进行总结,实现了礼乐教化的法典化。其结果有助于国家"大一统"政治秩序的实施,却在一定意义上压制了人性的自由发展,改变了先秦儒家礼乐教化观自然发展的"内在理路"。  相似文献   

19.
"亲亲相隐"是先秦时期的儒家最早提出的思想主张,随着汉代之后儒家思想成为官方意识形态,经过长期的历史演变,它逐渐成为中国古代刑法中非常重要的原则和制度.作为儒家伦理、法律思想的直接体现,"亲亲相隐"不仅有其在特定历史阶段的法律价值,即使对于我们今天的法治建设,也仍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荀子,名况,是战国末期著名的思想家,先秦哲学的总结性人物,他站在新兴地主阶级立场上,从"性恶论"出发.力图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教育思想,并进而将这种思想诉求贯穿于他所倡导的教育方法之中.荀子提出了外在和内在双管齐下的教育方法,教化内容包括道德教化和知识学习的全面性思想.对后世影响颇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