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理论》2014,(36)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直接影响学生的生活状态和工作状态。在高校的实践应用中总结发现,学校体育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着不可替代的积极影响。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进行分析,着重探讨学校体育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积极影响,并总结出如何将学校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更好地服务于大学生心理健康。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共同进步,提高大学生心理综合素质,帮助学生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  相似文献   

2.
高校共青团组织是联系学校和学生之间的桥梁和纽带。通过对高校共青团组织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的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充分挖掘高校共青团自身特殊优势,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文化氛围,整合资源,搭建平台,才能更有效地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发展,通过营造支持大学生创业的良好文化氛围、完善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教育培训机制、大力加强学校与社会的服务联系来充分发挥高校共青团在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方面的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3.
许存 《学理论》2012,(19):240-241
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引起高校工作者高度重视。论文强调辅导员是大学生健康心理培育者,分析了高校辅导员承担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必要性和意义。论文认为辅导员应提高自身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并通过以下途径和方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资料库;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扎实做好特困学生的关爱工作;开展个别和团体心理辅导;利用网络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  相似文献   

4.
《学理论》2015,(6)
为了了解大学生尤其是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采用临床症状自测量表(SCL-90)对某高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得出结论:留守经历对大学生尤其是男生、大四以及高中开始留守的心理健康产生一定程度影响。并为高校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合理的建议和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5.
目前,高校共青团组织作为开展青年大学生工作的重要力量和关键部门,理应在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中突出更加有为的地位、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实现更加有效的功能。本文从问题导向、需求导向、目标导向三个层面结合,从问题现状分析切入,以满足大学生创新创业发展需要来定位共青团组织的功能发挥和作用领域,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17,(10)
思想引领是高校共青团组织的主要职能之一。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便利和迅捷,给高校思想引领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面对机遇要顺势而为,面对挑战,要积极应对。高校共青团组织要努力搭建思想引领的新媒体平台,组建强有力的人才队伍,建立切实有效的制度保障,积极回应青年学生需求、引领时代潮流,及时做好舆情应对。  相似文献   

7.
《学理论》2013,(35)
作为应用型人才,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影响着个体乃至社会的发展。通过问卷调查法研究发现: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如普通大学生;高职学生人格特征在性别、民族、是否独生子女、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高职生人格特质对心理健康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8.
唐月芬 《学理论》2009,(17):62-63
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它关于心理健康方面的基本主张,对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有重要的启发意义。时代的发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改革、以及当前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呼唤积极心理学成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9.
新形势下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面临新的契机。高校应借此机遇,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热"背后的"冷"思考,积极寻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思路,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心理健康教育新体系。  相似文献   

10.
马祥  李恺 《学理论》2015,(7):229-231
本文介绍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指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分析得出维吾尔族大学生自信教育在新疆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阐明了新疆维吾尔族大学生自信教育不足的原因,从政府、社会、高校、家庭和学生自身提出了几点建议,为更好地开展维吾尔族大学生自信教育提供一些帮助。针对维吾尔族大学生自信教育不足的问题,积极寻求更适合新疆的教育方式,以提高他们应对社会风险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高校青年志愿者组织内建立共青团的可行性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小舟  李红坦  赵刚 《学理论》2010,(7):172-173
高校青年志愿者组织在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促进其自身发展上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在高校志愿者组织内建立共青团组织是一种管理团员青年的新模式和新做法,它可以将共青团组织与志愿者组织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团员青年服务社会、提高自己,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及教育意义。也是新时期共青团基层组织建设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17,(4)
民族高校有些少数民族大学生进入大学后,会面临学习与生活方式上的适应问题。基于此,以大连民族大学为例,通过调查分析,探讨促进民族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提升教育适应性的可行性策略如下:学校教育管理方面:校领导应重视少数民族大学生与汉族大学生之间的学习与交流,突出民族高校特色;学生处应组织多种活动,形成与少数民族相互尊重、相互帮助、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教务处可以开设少数民族文化之类的选修课程;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应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测评。学生个人教育方面:少数民族大学生必须端正思想态度,多与教师沟通,多与其他民族学生交流,养成良好的大学学习和生活习惯。  相似文献   

13.
孔翠花  李红坦 《学理论》2010,(19):23-24
高校共青团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今社会,网络已成为广大团员青年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利用网络加强对青年的思想方面的引导和教育,成为共青团组织工作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分析了高校建设网上团工作阵地的必要性,初步总结出共青团组织利用网络的原则,提出了网络时代下共青团组织工作方向。  相似文献   

14.
方兴 《学理论》2013,(12):329-330
高校要遵循党建带团建的共青团建设基本要求。那么,利用高校业余团校这个最直接和最具实效性,广大学生又能喜闻乐见和积极参加的这种形式手段,是最具现实意义的方法之一。高校业余团校要发挥大学生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就要明确大学生干部的社会角色定位。业余团校就是一个将知识课堂延伸为树人课堂的一个有效途径。如何使业余团校工作更好地贴近当代青年学生,更好地服务于学校中心工作,已成为许多高校思政工作者共同关注的问题。希望借助本文给广大共青团工作者提供一个探讨交流的平台,共同解决摆在高校共青团业余团校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5.
谭志喜 《学理论》2010,(14):211-212
自进入21世纪以来,新媒体对大学生生活的影响无处不在。学生健康已不能停留在身体健康就行,更多需要我们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对于民族高校而言,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起步时间较普通高校晚,加之民族高校学生心理又有着自身特点,本文力求在新媒体时代探索民族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表现及对策。  相似文献   

16.
李焕梅 《学理论》2009,(12):12-13
共青团工作在高校教育事业中处于基础性战略性的重要地位,本文结合科学发展观的内涵,阐述了新形势下高校共青团工作必须转化理念,树立服务意识,加强大学生的校园文化建设与社会实践,提高共青团干部的素质修养,不断丰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内容,树立共青团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动高校共青团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对陕西省六所高校的3181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测查,当前各高校应加强和改进心理健康教育,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树立“全人教育”意识,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培养自助互助求助意识,帮助大学生应对各种压力;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  相似文献   

18.
从目前西安各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的心理健康普查现状分析,探索适合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普查与危机干预机制,提出要从心理健康普查前期准备、普查后检出学生约谈、学生心理档案建立、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等方面建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完整体系。  相似文献   

19.
李艳  田合雷  郭巧  何畏 《学理论》2010,(24):269-271
心理学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当今时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思想认识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他们所承受的心理压力产生的心理问题远大于以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培养大学生成才的重要方面,必然要承担起预防和调节大学生心理,引导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责任。高校教育工作者只有掌握并灵活运用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探求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及路径,才能为大学生的全面可持续性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胡琦石  步达 《学理论》2013,(18):84-85,97
通过对南京市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调查研究,客观、全面地了解了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他们心理健康维护及进行有效干预提供了依据和新思路,为树立大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和谐以及构建和谐校园和社会提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