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瞭望》1994,(29)
1994年是“国际家庭年”。 1989年12月8日,第44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一项决议,宣布1994年为“国际家庭年”,并确定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家庭年的主题为:“家庭:变动世界中的动力与责任”。 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在1993年第48届联大上说,家庭是人类最基本的组织单位,家庭塑造和养育着我们,我们要依靠家庭的集体精神,团结精神及其支持。目前,地球上已有10.3亿个家庭,到2000年将发展到16.8亿个。随着社会的变化,许多新因素都会对家庭造成影响,使人们的家庭观念也在发生变化,如:家庭规模日趋缩小、离婚率普遍上升、人口老化问题日益严重等等。这些家庭问题将给社会带来巨大冲击,并日益为国际社会所关注。  相似文献   

2.
达宏 《瞭望》1994,(45)
在举世面临家庭问题挑战的今天,我国的家庭结构、家庭职能、价值观念、子女教育以及老龄问题等也都面临各式各样的挑战。正是在这一背景之下,联合国把今年确定为国际家庭年的号召在我国得到广泛的响应,家庭问题一时成为许多人士关注的焦点。 在日前举行的首都知名人士家庭问题学术座谈会上,联合国国际家庭年负责人索科尔斯基致中国当代社会研究中心的贺电获得了与会者的一致认同。贺电说:“在当今世界上,不管家庭发生了多么大的变化,也不管面临多少挑战,家庭这个社会细胞依然是人类社会的基  相似文献   

3.
在苏联,婚姻与家庭问题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社会问题。它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受到经济、政治、法律、习俗、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形成同特定社会相适应的家庭形式。相反,婚姻与家庭的职能和作用的发挥,结构和关系的变动,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的巩固和发展。近几十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苏联的家庭关系特别是青年家庭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高坚 《瞭望》1994,(29)
联合国专电 1989年12月8日,第44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宣布1994年为“国际家庭年”,其主题是“变化世界中的动力与责任”。联大的这个决议反映了国际社会对家庭问题的普遍关注。 根据该决议,联合国及其机构组织的任务是协助各国或地方部门开展有关“国际家庭年”的活动。联合国系统内36个机构或专业组织,响应大会决议,围绕“家庭年”进行了筹备工作,并直接或间接地参加了“家庭年”的活动,主管部门联合国政策协调和可持续发展部还在维也纳设立了“国际家庭年”秘书处,负责各部门的协调和组织工作。  相似文献   

5.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的春节团拜会上指出: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促进家庭和睦,促进亲人相亲相爱,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促进老年人老有所养,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这一重要论述不仅切中了  相似文献   

6.
一 在“三个有利于”中,发展生产力是前提和基础。按照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生产力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的动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这一最终决定者的地位,使它成为衡量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坚持“三个有利于”,就是坚持生产力的最终决定作用这一马克思  相似文献   

7.
人类社会,冲突或危机无处不在,“危机”和“危机.管理”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21世纪,人类正处于经济和政渝一体化步向全球共同体的进程中,随着技术进步、经济发展和全球化的推进,文明间冲突使危机在一定时间内成为世界格局调整中的必然产物。“9.11”、“非典”和“汶川地震”等事件给世界各国领导人带来了深刻的反思,从政府到企业乃至个人,都应学习如何有效地处理危机。  相似文献   

8.
公平和效率问题是人类社会发展中面临的重大问题。这个问题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稳定和发展。从古至今,人类始终不渝地追求公平和效率的统一,力图使社会各方面实现公平,同时又有很高的效率。在中国,人们向往着“大同”社会,将“大同”社会视为最理想的状态。然而,公平和效率是一对很难解决的矛盾。有时经济得到了高速发展,却导致了社会不公平加剧,贫富差别加大。正像有的学者所看到的,人类社会的进步是以人类道德堕落为代价的。同时,社会的极端公平(绝对平均),反过来会使效率下降。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在公平和效率之间摆动的过程,公平和效率之间…  相似文献   

9.
正习近平总书记曾在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促进家庭和睦,促进亲人相亲相爱,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促进老年人老有所养,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0.
随着技术快速进步,如何正确认识技术对社会伦理的影响,从而促进技术与社会伦理的协同发展,是当前急需回答和解决的问题。马克思通过对技术的社会考察,充分认识到了技术的矛盾辩证特性,一方面,肯定了技术对社会发展进步、对社会伦理道德的建构、革新、推动作用;另一方面,又深刻批判了技术的资本主义应用,使技术成为少部分人维护、实现自身利益的工具,客观上不仅造成人的主体价值的失落,同时导致人性的扭曲和异化。这种技术发展的不平衡状态,不仅产生了人的物化趋势,也产生了霸权,使人类社会面临巨大风险。只有从根本上变革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改变技术为少数人谋利益的特性,趋利避害、正确全面运用技术,才能实现技术与社会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1.
网络媒体向全球的日益渗透,在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中产生了双重效应:一方面推动人类社会发生了重大变革,给人类社会带来了高度文明与巨大进步;另一方面也对人类社会秩序产生了负面影响,使人类社会陷于十分困惑和非常尴尬的境地,成为人类社会步入信息社会的障碍。因此,研究建立网络媒体国际监管体系,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总书记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讲话根本上回答了在充满希望和挑战的21世纪,我们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我们如何依靠科技进步强国富民的问题。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加强中国共产党建设的伟大纲领,是从根本上解决共产党建设的两个历史性课题,是永远保持党的先进性、战斗力和创造力的行动指南。学习”三个代表”,实践”三个代表”,科研单位不仅要进行技术创新,更要进行体制创新,创造最先进的生产力。一、做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代表,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防沙治沙工程建设中的先导作用在“三个代表”思想中,最根本的是党要始终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需要。这是其他两个“代表”的前提和基础。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生产力是最革命、最活跃的决定性因素,是推动人类历史发展和进步的决定性力量。  相似文献   

13.
去年在联合国成立四十周年纪念仪式上,各成员国一致通过了《国际和平宣言》,并确定一九八六年是“国际和平年”。这反映了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平与发展是社会主义国家制定内外政策的原则和目标,从理论上来说,它又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社会主义社会的产生,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变革.其根本目的,就是要消灭延续了数千年的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使劳动者成为社会和国家的主  相似文献   

14.
高扬文化建设大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形态的先进与否决定着社会发展与变化的方向文化在社会进步与发展中始终担当旗帜与号角的重任。综观人类历史,文化既表现在对社会发展的导向作用上,又表现在对社会的规范、调控作用上,还表现在对社会的凝聚作用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驱动作用上。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要加快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文化对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正如马克思所说,科学技术是人类进步的“伟大杠杆”。当代世界变化最大、发展最快的是科学技术,而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变化,对社会经济各个领域的变化起着牵动作用。现代领导活动也毫不例外地受科学技术发展和新科技革命的影响。领导活动的诸因素作用于科技进步,科技进步也反作用于领导活动的诸因素。科技进步与现代领导活动的相互关系越来越密切,其相互作用和影响也越来越明显。在科学技术成为经济社会发展决定因素的条件下,尤其是在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科学技术发生日新月异的时代性…  相似文献   

16.
“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人类社会所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它关系到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生存。江泽民同志深刻指出:“在现代化建设中,节约能源、保护环境要放到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党的十五大再次强调可持续发展将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发展战略,因此,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既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需要,也是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需要,更是顺应和推动国际社会发展大趋势的需要。本文按照区域经济发展要素和可持续发展内涵,对盐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作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家庭仍然是社会的细胞。当前,为建设社会主义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探讨家庭道德原则是有现实意义的。家庭是一种社会组织形式,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上产生的。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家庭”这个组织形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总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人  相似文献   

18.
江泽民同志曾经说过:“科学当然包括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科学。社会科学是人类认识和改造社会、促进社会进步的科学。”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也指出:要加强社会科学研究,特别是加强“九五”期间和21世纪初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改革开放中重大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思想和理论主张,既是对“人类历史之谜”的科学解答,又是对“历史必然目的”的理论澄明,持有对资本主义道德的批判精神和以人民解放、自由和发展为旨趣的价值追求。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以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石,揭示了道德与经济关系之间的必然联系及其变化和发展规律,强调道德的实践能动作用,把人的发展视为社会发展的道德标志。唯物史观与道德观的内在融合启示我们,对社会进步的总体评价包含历史评价与道德评价两个基本方面,这样才能体现马克思主义真理性与价值性的辩证统一,才有利于社会的全面进步、和谐发展。社会进步不应以“牺牲道德进步”为代价,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20.
信息时代,媒介带给人类社会巨大的变化和进步,但是与此同时,媒介对越来越多的青少年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由此产生的网络沉迷、追星沉迷等问题备受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面的关注,成为目前舆论的热点问题。因此,指导青少年正确解读和使用大众媒介资源,提高青少年的媒介素养已经成为一个十分紧迫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