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4 毫秒
1.
流动人口犯罪主体作为一个群体,当这个群体的犯罪行为方式经常、反复、呈稳定状态出现的时候,便构成了一个群体的人格特征。流动人口犯罪的犯罪心理也呈现出自身的特点。从这种心理特征出发,我们可以找到流动人口犯罪的内在规律,而且,流动人口犯罪是一个社会问题,有其深层的社会原因,研究流动人口犯罪心理特征更可以探求流动人口犯罪心理形成的社会根源,从而从多方面努力来防治流动人口犯罪。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的发展,流动人口不断地涌入城市,为城市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然而也因此产生了不少问题。流动人口犯罪就是其中重要问题之一。又因为流动人口犯罪是伴随着社会发展在不断变化发展,原有的认识不能满足现今需要。因此,科学地认识我国现阶段流动人口犯罪问题十分有意义。本文重点讨论了流动人口犯罪的特点和成因,最终给出了预防和打击犯罪的建议,以期为今后同类研究以及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流动人口犯罪呈现出高发态势。如何对流动人口犯罪高发问题进行有效治理,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能否良性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从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的角度分析,流动人口犯罪高发问题是由于流动人口与其生存环境互动失衡所致,应从提升流动人口自适应能力和改造流动人口生存环境两个方面入手,探索促进流动人口与生存环境的良性互动,以解决流动人口犯罪高发问题。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流动人口犯罪的特征 ,指出流动人口犯罪的原因有 :社会控制力的弱化 ;流动人口社会适应性较弱以及我们打击流动人口犯罪乏力 ;最后认为只有从解决流动人口面临的困难与打击少数流动人口犯罪着手 ,双管齐下 ,才能遏止流动人口犯罪高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流动人口毒品犯罪是流动人口犯罪中对社会治安影响最突出、危害最严重的犯罪之一,流动人口毒品犯罪呈现出占毒品犯罪比重大、无业及初中以下文化的人员作案多、团伙纠合性强、新型毒品增长迅速等特点,诱发流动人口毒品犯罪的原因有社会因素也有其自身因素,抑制流动人口毒品犯罪需从强化对流动人口禁毒宣传教育、加大打击力度、强化综合治理等多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流动人口犯罪数量不断上升,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社会问题。当前流动人口犯罪呈现出犯罪主体低龄化与团伙化、犯罪类型多为财产型犯罪、犯罪活动流窜性、犯罪形式暴力性的特点。流动人口犯罪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诸多因素阻碍了流动人口融入城市生活。要从根本上治理流动人口犯罪,必须通过调整社会治理措施,使流动人口能够真正融合到城市生活中。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城市流动人口逐年增多,相应的流动人口犯罪问题受到了普遍关注。在社会转型中应当有效地防范犯罪,确保社会经济快速健康的发展。在此,针对流入喀什地区的外来人口逐年增多的情况,分析流动人口犯罪的原因,提出预防流动人口犯罪的对策,以期对喀什地区乃至新疆的稳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浅议城乡结合部的流动人口犯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犯罪已经成为严重影响社会治安的突出问题,具有犯罪空间大,犯罪职业化和团伙化的特点。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犯罪的形成既有地理环境因素,也有社会因素,是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流动人口犯罪控制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至九十年代初 ,流动人口成为中国的重大社会问题。流动人口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 ,犯罪现象也十分严重 ,给社会治安增添了新的不安定因素 ,加剧了城市基础设施的紧张 ,交通问题空前突出 ,同时也给计划生育增加了难度。由此可见 ,要控制流动人口犯罪问题 ,从流动人口犯罪的现状特点、原因分析、控制方略等方面入手 ,应是我们公安机关以及社会职能部门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随着流动人口数量的增加,流动人口犯罪现象也已不容小觑。流动人口犯罪的成因主要有政策和制度导致的社会地位的差别、社会贫富差距加大、弱势人群的诉求难以表达、资源分配不合理以及劳资纠纷引发的矛盾等等。通过对农业结构的调整和对农村服务业的加强来减少城市流动人口,同时加强具有我国特色的农村保障体系,改变既往的人口管理制度来减缓矛盾,改善流动人口诉求表达渠道等对策,会使流动人口犯罪现象得到一定遏制。  相似文献   

11.
对流动人口违法犯罪治理的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社会转型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流动人口犯罪问题仍将十分突出。深入分析流动人口违法犯罪的个体原因可以发现,“心理失衡”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反思以往流动人口犯罪治理的得失,新形势下如欲成功治理流动人口犯罪,必须更新流动人口管理的理念,改进流动人口管理方法,积极预防流动人口违法犯罪。  相似文献   

12.
构建流动人口权益保障体制对于维护城市安全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分析了北京市流动人口犯罪的现状与原因,强调理性对待流动人口犯罪的必要性,提出应平等对待流动人口、在控制人口盲目流动的同时应当保障流动人口的基本权益,并发挥犯罪预警机制在预防流动人口犯罪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流动人口违法犯罪不同程度影响了昆明市的和谐与稳定。昆明市流动人口犯罪的主要表现为:犯罪数量居高不下,侵财性犯罪突出,团伙作案猖獗,流动人口犯罪现象严重。计划经济条件下"户籍控制"及"单位控制"的制度安排、不平等的就业权、高昂的维权成本、全球化、市场化改革对流动人口权益的影响等,是流动人口犯罪的深层次原因。本文提出对流动人口采取各部门多管齐下,综合治理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流动人口犯罪是社会人口在大规模迁移流动过程中衍生的负面效应。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开始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现代的市场经济转变,伴随着人口的高速流动,我国同时也在经历着流动人口犯罪的高发期。美国犯罪学家塞林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文化冲突论,从社会文化冲突的视角为犯罪现象的产生提供了社会意义的解读,这一理论对今天我国流动人口犯罪问题的研究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持续高发的流动人口犯罪给厦门的社会治安带来很大压力。经济社会发展失衡让流动人口在城市得不到足够的幸福感,社会关系改变带来价值虚无化的风险,城市管理滞后造成管理效益不佳,这些都是导致流动人口犯罪高发的主因。破解流动人口管理难题,从根本上预防和治理流动人口违法犯罪,应大力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创新管理方式,进行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6.
人文奥运与北京流动人口犯罪的刑事政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人文奥运的北京,在流动人口犯罪的预防和控制方面,应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给予流动人口应有的尊重,将"严打"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紧密结合,开展犯罪预测,建立犯罪预警机制.  相似文献   

17.
近年北京市流动人口犯罪比例较高.流动人口犯罪的防控,关乎奥运会的安全.随着宪法的修正以及<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的发布,流动人口管理和流动人口犯罪的防控面临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8.
对s市M区统计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城市涉嫌犯罪的少数民族人员以无任何前科记录的初中文化水平以下的外来男性农民和无业人员为主;实施的犯罪行为比较轻,相对集中于盗窃罪,寻衅滋事罪,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等几个罪名;共同犯罪的规模较小,共同犯罪人之间的联系比较松散,作案手段多元化、相对平和,重特大案件罕见;适用刑罚比较轻缓,以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罚金为主。城市少数民族人员犯罪并不是严重的社会现象,其数量和严重程度远远低于汉族人犯罪。因此,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犯罪问题不应当特殊化,应当在人口流动和城镇化的背景下,理性客观地对待少数民族人员犯罪问题,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采取措施使得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尽快融入大城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