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罪犯遗留在现场上的足迹,是痕迹检验工作的重点。足迹的形成要具备三个要素:一是具有足迹造痕客体;二是具有足迹承痕客体;三是造痕客体与承痕客体之间发生直接相互作用。足迹检验在侦查、审判中可以起到两个方面的作用:分析案件性质;提供侦查线索和审判的证据。现场勘查时,可以根据足迹的种类、数量、分布、新旧程度等,对案件的性质加以分析、推断,判断现场进出口、案犯的来去路线、案犯在现场的活动过程、作案人数、作案时间;推断鞋、袜的类型及与穿着人的关系;推断案犯的性别、身高、体态、年龄、职业等。以往对足迹的反映方式主要有立体…  相似文献   

2.
纺织物中所用的纤维种类很多,一般分为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两大类。涤纶纤维是化学纤维中最常见的一种,涤纶被大量用于外衣、衬衣、裙料、窗帘、台布、蚊帐布等。本文以涤纶布为承痕客体,以此来研究化纤类纺织物上灰尘足迹的显现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3.
踹门足迹是指犯罪嫌疑人用足撞击门 ,破坏锁体或门 ,使门锁分离或门板与门框分离而遗留在门面上的足迹。由于形成踹门足迹的承痕落体、作用力的大小与方向和正常步行足迹相比比较特殊 ,因此 ,它们在特征利用、分析方法和检验重点上有较大区别。  相似文献   

4.
针对牛皮纸、广告纸和打印纸三种承痕客体的汗潜手印,使用茚三酮夹片显现法与茚三酮熏显柜显现法进行显现,实验数据显示:从颜色反应、背景干扰、文件污损、纹线清晰连贯、细节特征稳定、客体渗透性、手印遗留时间等方面进行比较,发现茚三酮夹片显现法优于茚三酮熏显柜显现法。  相似文献   

5.
当前,现勘提取足迹的数量不少,但在利用上几乎只针对鞋底花纹,而缺乏对留痕人人身信息的利用,造成该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现勘人员对足迹特征的认识和把握不够。因此公安院校应加强足迹识别的训练,训练过程由浅入深可分为四个步骤,分别是支撑点、蹬痕、踏痕和足迹综合识别训练,每一步骤均按照先赤足足迹后穿鞋足迹的顺序进行训练。同时不管是赤足足迹还是穿鞋足迹,训练的次序均为先训练捺印足迹,再训练立体足迹,最后训练平面足迹。  相似文献   

6.
人体在四维空间[X(人体行进方向),Y(垂直于承受客体向上),Z(在承受客体表面垂直于X轴),T(时间)]中运动,由于人体运动系统的解剖形态、生理机能、神经系统及运动方式等方面的不同,决定着产生不同的行走力,在足迹上反映为产生不同的特征。笔者在1992年全国足迹检验技术研讨会提交的论文《理论足迹学探究》中解决了行走力在二维空间(X,Y)中的定性分析问题,在此笔者对行走力在二维空间(Z,T)中的变化继续作一下定性分析,并由此推导出足迹特征随年  相似文献   

7.
鞋底整体分离痕的检验是刑事技术领域出现的一个新问题。鞋底整体分离痕的形成机理不同于一般足迹,不同种类的鞋底整体分离其形成的痕迹特征亦各有特点。刑事技术人员在应用鞋底整体分离痕时,要重点做好案件现场分离体的发现、提取、保存和分离痕的分析、比对检验工作,为侦查破案和刑事诉讼服务。  相似文献   

8.
根据对不同个体不同的踮脚高度的足迹实验样本的测量,发现足宽由于踮起会偏小、足掌压力会增大、趾节与足掌的距离会减小、足趾痕大小会增大、足趾间距大小会减小、足掌痕前缘形态会逐渐平缓;踮起高度对于压力面中心横向变化虽不能确定固定的趋势,但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  相似文献   

9.
人的年龄增长与踏痕面积的增长呈现规律的比例关系,基本计算公式为,年龄(岁)=踏痕半径(cm)×10。踏痕半径是踏痕外侧月变点①至落足点间直线距离,每厘米对应年龄10岁。不管是赤足足迹还是穿鞋足迹,推算年龄时确定的落足点与踏痕月变点均是赤足足迹的落足点与踏痕月变点,计算时直接测量落足点与踏痕外侧月变点间直线距离,每一厘米对应年龄10岁。该法主要适用于18岁至30岁左右年龄段之间的人群,年龄在30岁至40岁的人群也可用,一般误差在2岁以下。对于年龄小于18岁或超过40岁的人群,分析年龄需要参照其他的步法特征。  相似文献   

10.
当前国内法庭科学体系对刑事科学技术的科学性要求逐步提高,因此应加强足迹提取方法的严谨性、规范性方向的研究,以得出各种平面灰尘足迹提取方法的优化方案,进而提高足迹的利用率;通过比较分析多种平面灰尘足迹提取方法针对于不同客体提取效果的优劣,实验结果发现针对多种灰尘足迹提取采用即时贴提取法、pp纸提取法均具有较好效果,并且选择深色提取材料时,效果更佳;复写纸提取法是综合效果最优方案,可广泛应用于检验鉴定。  相似文献   

11.
尽管手纹具有终身基本不变的稳定性 ,但由于内、外界因素的变化 ,客观上使手印发生不同程度的形变或量变。手印发生变化的原因很多。从造痕体本身、手与物面接触的状态、手印的遗留时间、承受客体的结构性能、客体周围环境的影响几个角度加以分析 ,总结出手印变化的一些规律 ,有助于手印检验工作。  相似文献   

12.
犯罪心理痕迹、物质痕迹与串并案侦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犯罪心理痕迹是相对于物质痕迹而言的 ,是指犯罪分子在实施犯罪活动过程中 ,在现场暴露出来的某些带有意向的、具有稳定性的典型的心理特点。它是一种抽象的痕迹 ,在现场勘查中不能直接观察也不能直接采集 ,而是在现场整体情况中诸物证关系之间所反映出犯罪分子已形成的个性心理特征。关于物质痕迹 ,从狭义角度讲 ,是指犯罪分子在实施犯罪过程中 ,使造型客体与承痕客体之间产生接触作用或分离作用时在作用部位引起的具体的形象变化反映。两种痕迹之间是一种抽象与具体的关系。抽象的犯罪心理痕迹 ,由于某个性心理特征的影响 ,在犯罪现场会自…  相似文献   

13.
从理论上讲,只要有足迹就有足迹的形象特征。有时只要能把握足迹的形象特征,就能认定留痕客体甚至直接破案,从而大大节省破案成本。  相似文献   

14.
基于承痕体的复杂性和手印物质的多样性,现场手印会有多种显现方法可以选择.在现场勘验过程中,普遍的做法是对同一个手印尽可能多的采用不同方法显现,一方面是为了提高显现率、获得效果更加的手印,另一方面有利于在分析检验中不同方法提取的同一手印互相对照、印证,增强特征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几种情况下的灰尘足迹静电提取方法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灰尘足迹静电提取方法的原理的阐述,结合具体实验,归纳了静电提取灰尘足迹的几种方法适用的客体,并总结了各种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6.
根据染料在生物学方面的应用和潜血痕迹的理化性质,研究开发出潜血痕迹荧光显现剂,对多种客体上的潜血手印及潜血足迹进行显现,显现效果优秀,基本不受手印遗留时间、客体表面颜色和性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多种非渗透性客体上平面灰尘加层足迹的增强和显现,提出了增强灰尘足迹的直接刷显法和基于502胶熏显的荧光染色法,并给出了以上两种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利用数码照相机"白平衡-选择色温"模式改变色温值提取常见彩色纸张和彩色地板砖表面遗留灰尘足迹的效果。内容:选用红色、蓝色、绿色、紫色、橘黄色、品红色等6种颜色光滑纸张和红色、蓝色、绿色、黄色、橘黄色等5种颜色地板砖表面遗留灰尘足迹进行实验。方法:两种颜色客体表面遗留的灰尘足迹,利用数码照相机"白平衡-选择色温"模式通过改变色温值获取影像,并且和手持十三波段多波段光源拍摄的影像相比较,分析观察两种方法拍照的影像效果,并找出两种颜色客体表面遗留灰尘足迹提取最佳影像效果时所选择的色温值。结论:对常见彩色纸张和彩色地板砖表面遗留灰尘足迹的提取,利用单反数码相机(白平衡-选择色温)模式改变色温值,可以达到使用手持十三波段多波段光源拍照的同样效果。  相似文献   

19.
首次用长余辉材料Rt-8c粉显现指纹,基本消除承痕体光学背景干扰。测定了Rt-8c的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用长余辉材料Rt-8c粉末显现人民币上的新鲜皮脂腺潜指纹,然后用日光灯激发,指纹于暗室中发出黄绿色荧光。用照相法提取指纹,有效地去除了承痕体光学背景干扰,获得了细节清晰的指纹图像。初步实验表明长余辉材料是一种新型的指纹显现试剂,可望获得更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用照相的方法能有效分离非渗透客体上一次性重叠的油质和血质手印。对于非渗透客体上先血后油和先油后血的重叠手印可用分色照相的方法,均可区别透明或非透明的客体对血质手印进行加深和减淡的处理。先血后油者,在透明客体上,可衬以黑色衬底后用绿滤色镜加深血质手印,使油质手印在深色的衬底上突现出来;在非透明客体上则可用红滤色镜减淡血质手印突出油质手印。没有被完全消除的血质手印对油质手印的纹线及流向影响不大,可得到较清晰的油质手印。先油后血者,由于血质手印不单纯是红色还有其它色彩,所以不能够完全消除血质手印,没有被消除的血质手印轮廓始终覆盖在油质手印上,所摄油质手印不能达到检验鉴定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