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要把好什么是政绩,怎样树政绩,为谁树政绩;树立正确的政绩观重在实现科学的发展观;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核心在于切实实现执政为民,关键在于改造世界观。  相似文献   

2.
政绩合法性基础在于人民群众利益的满足和实现.把单纯的经济增长作为政绩合法性的根本基础,既不稳固,也十分危险.摆脱政绩合法困境,巩固政绩合法性基础,一个重要保证就是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树政绩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实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根本价值取向;树政绩必须有利于实现和发展人民民主,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保持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和优势,这是政绩合法性的制度基础;树政绩必须保持国家政局稳定和社会安定团结,促进社会生产力的持续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这是政绩合法性的实效基础.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近百年的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初心的奋斗史。"初心"蕴含着丰富的内涵,践行初心要以人民为中心树立政绩观,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同时,在践行初心的过程中要正确理解和把握显功与潜功的关系,要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创造出经得起实践、历史和人民检验的政绩。  相似文献   

4.
政绩,是党的干部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在任期履行岗位职责所取得的绩效。创政绩、出政绩,是干部从政的一个重要目标,是组织部门和干部群众评价干部的一个重要标准,也是干部知识水平、工作态度、敬业精神、业务能力和领导水平等素质的综合反映。政绩观,是干部对如何履行职责去追求何种政绩的根本认识和态度。树立什么样的政绩、怎样树政绩、为谁树政绩,对干部履行职责具有十分重要的导向作用。最近,胡锦涛同志指出:“要把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作为新时期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内容,通过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和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予以切实保证。…  相似文献   

5.
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必须坚持一切为民树政绩,出于公心求政绩,加强团结出政绩,求真务实创政绩。  相似文献   

6.
地方领导干部中创建政绩中存在的弄虚作假的"数字政绩"、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侵害农民权益的"圈地运动"、透支资源资金的"债务政绩"等种种歪门邪道"歪取政绩"的现象,主要是由权力运行导向上的偏误、决策不够科学、对权力监督不力、考评机制有偏差、权力配置有缺陷等原因所造成的.要清除上述现象,就必须从这些方面开刀.  相似文献   

7.
观念是行为的先导,领导干部要创造经得起实践、历史和群众检验的政绩,必须深刻认识和理解科学发展的政绩观之特性和要求。科学发展的政绩观有其高尚的目的性、民本性、务实性、科学性和延续性,它要求领导干部在行政工作中要公平正直,把人民的利益作为创建政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树立政绩的根本目的定位为给人民群众谋利益;要按规律办事,体现行政行为的开拓性、创造性和客观规律性;要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都要符合客观实际;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思想境界,通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逐步实现既定的发展战略。同时,要求领导干部学习和掌握创造政绩的科学思维方式,并建立起科学的政绩考核评价体系和方法,突出科学发展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8.
新时期统一战线性质的根本变化,使基层统战工作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基层统战工作的对象和范围、目标和任务、干部队伍能力和要求呈现出许多新的特征。随着这些新变化、新特点的出现,主观认识到位难、成员工作开展难、个人素质提升难、工作运行创新难等薄弱环节也暴露和显现出来。要正确认识主角与配角的辩证关系,树牢基层统战"有用观";正确认识创新与有为的因果关系,树牢基层统战"服务观";正确认识培养与任用的联动关系,树牢基层统战工作"人才观"。  相似文献   

9.
领导干部的政绩观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领导干部能取得什么样的政绩、取得多大的政绩。因此,广大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自觉摒弃不良的政绩观。  相似文献   

10.
政绩是党的干部履行职责所取得的绩效,是领导干部德才素质在实践中的综合体现。政绩观是人们对于政绩的基本认识和根本观点,包括"正确看待政绩、科学衡量政绩"两个方面的内容。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客观需要,是领导干部健康成长的必由之路。一、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必须常修为政之德  相似文献   

11.
也论政绩观     
政绩是领导干部水平高低与能力大小的具体体现,是组织部门选拔干部的重要依据,更是公务员谋求进步,获取提拔的重要途径。政绩要靠正确的理想来导航;政绩要靠高尚的品格来支撑;政绩要靠显著的实绩来体现;政绩要靠良好的机制来培育。  相似文献   

12.
公安基层基础建设的主要内容是"抓基层、打基础、苦练基本功".为推进"三基"工程建设的进程以及增强"三基"工程建设的实际效果,各级公安机关在实际工作中必须首先要明确"三基"的内涵和外延,要正确处理好这三方面内容的关系并突出重点,搞清楚"三基"是什么,抓什么,怎么抓这几个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13.
评价政府及其领导人的主要内容是政绩。到底什么是政绩,人们大概并不十分清楚。政绩,又称业绩,就是指政府及其领导人为人民为社会办实事,并使人民满意的成绩。所谓实事,即老百姓关心的事,如:反腐败、下岗再就业、社会治安等问题。各级政府要尽最大的努力,确确实实办好几件人民群众关注的问题,那怕是一两个问题,老百姓是一定会满意的。在经济上,生产要素和生产力代表两个不同的概念。生产只是一个实践和经济活动的过程。我们将投入到这个过程中的人力、财力和土地称为生产要素,而生产力所关注的则在于投入同样多的要素所获得的实…  相似文献   

14.
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分析政绩、实绩等与“政绩观”相关的概念。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不是要淡化政绩观,反对“虚假政绩”也绝非不要政绩。而是要始终坚持以发展的、全面的、群众的观点认识政绩,把科学的发展观与正确的政绩观有机结合,体现在施政方略之中,做到为人民而不是为自己多出政绩。  相似文献   

15.
进入新时代,公共文化服务已然成为人民对于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内容,而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创建")是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为平衡区域差距、发挥地方特色的战略制度安排。依据史密斯政策执行模型考察"示范区创建"中多元主体的行动逻辑和行为策略,发现政府部门在职能定位与组织利益、服务导向与政绩导向的权衡中表现出"重政绩、树典型、积极主导"的实践行为;社会组织在文化治理理念的引导下,基于公共文化服务同质化严重的现实考虑,为发挥职能纽带作用在创建工作中体现为"强依赖、弱整合、协同参与"的行为策略;普通民众的主体性缺失导致其处于"无参与、零反馈、被动受益"的状态。  相似文献   

16.
群众参与地方政府领导干部政绩考评是指,广大群众以及群众组织在国家法律范围内,依照法律的规定和程序,通过一定的渠道参与地方政府领导干部政绩的考评,从而对其产生影响的过程。地方政府领导干部政绩考评群众参与按照不同标准可划分为不同类型。群众参与地方政府领导干部政绩考评是增强地方政府领导干部政绩合法性的主要途径、沟通地方政府领导干部与社会公众关系的重要桥梁、改善地方政府领导干部政绩考评的有效手段、促进群众参与制度化的有力引擎。  相似文献   

17.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既是基层建设的基本规律,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各级必须牢固树立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基层建设的理念,自觉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基层工作实践,尤其要注意处理好打基础与出政绩的关系、机关指导与基层自建的关系、搞活与抓实的关系、抓安全与保战斗力的关系、关爱官兵与从严治警的关系、经常性与突击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加快促进领导干部政绩观转变,已经成为落实科学发展观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和实践难题。当前我国领导干部政绩观转变难的原因在于现行体制束缚政绩观转变;原有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惯性干扰政绩观转变;现行的政绩考核机制妨碍政绩观转变;社会大环境的浮躁影响政绩观转变。要通过优化领导干部从政的政治生态环境,加强各级领导干部"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三观教育,改革政绩考核指标体系,改进政绩考核机制,完善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等措施促进领导干部政绩观转变。  相似文献   

19.
用科学的发展观评价领导干部政绩,就是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准确鉴别政绩的“真”与“假”,科学识别政绩的“显”与“潜”。正确估价政绩的“得”与“失”。坚持群众公认原则,由群众评定政绩的“是”与“非”。  相似文献   

20.
习近平总书记在批判继承中国古代"民本"思想,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中国共产党人政绩观的基础上,总结自身长期从政的实践经验,从根本立场、基本要求、实践路径和目标导向四个维度对新时代政绩观进行了系统阐发。习近平政绩观具有鲜明的人民性,对于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帮助领导干部摆正经济发展、民生福祉与个人政绩的关系,凝心聚力实现伟大梦想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