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江泽民科技思想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全面贯彻执行党的第一、二代领导集体的科技思想,准确分析和把握世界科技发展的趋势,结合我国国情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形成的一整套指导我国现在和将来的科学技术建设的科学思想体系。今天我们认真学习和领会这一思想体系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我们认为,这一体系主要包括以下七个方面的内容。一、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邓小平科技思想的精髓,是对马克思主义科技学说和生产力理论的创造性发展,它“揭示了科学…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历来认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马克思在他的著作中曾多次指出,生产力中包括科学。邓小平同志“科学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学说,揭示了科学技术对当代生产力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第一位的变革作用,对我国社  相似文献   

3.
在人类历史上,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会引起生产力的深刻变革和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邓小平同志首次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科技学说和生产力理论的创造性发展和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杰出贡献。江泽民同志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仅坚持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而且在许多方面有所发展和创新。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科技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是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他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发展的结果。江泽民依据邓小平的科技思想.系统阐述了科技动力论的主要内容.并应用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之中.制定了一系列的经济和科技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5.
当今世界,科技革命浪潮汹涌彭湃。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大论断,提出了“科教兴国”的战略,要求全党全国人民齐心协力,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事业,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前进。  相似文献   

6.
生产力高速发展带动科技进步,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为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必须要求高等教育与科技、经济紧密结合,实现教育科技经济一体化办学。  相似文献   

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传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技创新思想。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重新恢复并进一步突出科技创新的地位。20世纪90年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通过科教兴国战略对科技创新发展进行了总体战略部署。进入新的世纪,科学发展观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我国科技创新工作的发展途径——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之路。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科技创新思想,有助于推动我国科技创新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落实邓小平提出的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重大举措,也是我国政府根据国情,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作出的战略抉择。不仅对我国经济和社会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同时也对我国主动迎接正在世界范围内悄然兴起的知识经济浪潮的挑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科教兴国战略的思想基础和理论依据 1996年,经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相似文献   

9.
一百多年以前,马克思就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论点。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学说,把科学技术提到了第一生产力地位的高度。“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发展动力观点的新发展,无论是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还是生产力本身的发展,都离不开创新活动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科学技术与"三个代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禄春 《理论前沿》2002,(19):21-22
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历程表明,科技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在认识自然和社会的基础上,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进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在此意义上,科学技术与"三个代表"实现了密切关联.面对新世纪新发展,我们必须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努力为我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为维护和实现我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贡献智慧和力量.  相似文献   

11.
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的关系 ,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述较多的问题。邓小平同志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思想 ,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命题 ,进一步明确了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的关系。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中共第三代领导集体 ,基于上述思想 ,制定了科教兴国的战略决策 ,进一步阐明了科学技术和教育与国家兴旺发达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邓小平同志在对当今科技经济发展关系高度概括的基础上提出的一个科学论断。这一论断不仅深化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的学说,而且也为我们加速社会主义建设,大力发展生产力指明了一条途径。  相似文献   

13.
当今世界各国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已经充分证明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条客观真理。邓小平同志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命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观和生产力学说,不仅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的指导意义,而且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科技与效益     
一、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再认识 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新概括新发展。不仅为当今世界各国社会实践所证实,而且它使我们党能够正确地观察和把握科学技术发展在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从而形成有关科技工作、经济工作的一系列政策思想,指导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辉煌时期。 从静态看,虽然科学技术不是生产力的独立要素;但从生产力实现过程的动态看,科学技术对生产力发展起着决定作用。科学是知识状态,技术是知识的“物化”,二者统一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科学技术能把巨大的自然力并入大工业的  相似文献   

15.
加速科技进步强化科教兴农吴亦侠最近,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提出了科教兴国的伟大战略,这对于增强全民科技意识,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促进科技的新解放和大发展,把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  相似文献   

16.
科教兴国战略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指导下,充分总结历史经验并结合我国现实情况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它把科技和教育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以此来带动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内容,但它在文化大革命的年代却遭到扭曲和篡改。粉碎“四人帮”后,邓小平正本清源,恢复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技观,作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从而扫除了依靠科学技术进行现代化建设的思想障碍,铺平了通往知识经济的道路。高新技术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手段,充当生产要素和经济因素的主要组成部分,知识劳动成为社会劳动的主体,知识分子在整个社会中处于主导地位,是知识社会的主要特征。第一生产力论对科学技术的精辟论述,对脑力劳动者的高度重视,为我国大力发展高新科技,并且依靠知识分子建设知识经济,奠定了理论基础,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在上世纪80年代形成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理论是邓小平“科技思想的精髓”①,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生产力学说的重大发展。此后的十多年间,时代列车飞速前进,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江泽民同志以他厚实的科技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准确地分析和把握当代世界科技发展的趋势,在理论上和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理论。我认为这些丰富和发展可以从如下五个方面来认识。一、科技动力论江泽民同志在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理论的基础上,把科学技术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动力作用提高到前…  相似文献   

19.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对唯物史观的丰富和发展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面临拨乱反正和发展经济的两大任务,邓小平以杰出政治家的气魄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思维方式,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两个著名论断。这两个论断是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丰富与发展,20多年来,中国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经济的高速发展,科技的快速进步,都与这两个论断紧密相连。首先,当时中国百废待兴,因此“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解决许多问题的基础,其次,在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我们如何发展?走什么道路,用什么方法?拼人力、拼资源,还是依靠科技,邓小平从唯物史观的高度作了正确选择“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相似文献   

20.
科技生产力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世界各国都把发 展科技生产力作为综合国力较量的关键手段。因而,发展科技、实现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成为 现代国家政府首要的基本的职能之一。如何发挥政府在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作用,是实现我国 “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