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货币供应量是中央银行用来调控宏观经济的货币政策手段。股市是宏观经济的晴雨表。股指与货币供应量之间存在相关性。采用最新数据,使用简单而实用的比率方法,研究M2-M1(准货币)与上证指数之间的变动关系。结果显示,在短期内,可以用M2-M1与上证总市值的比率来研判股票市场何时运行到熊市的底部,而这个比率的临界值为3。  相似文献   

2.
近期物价上涨已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通货膨胀压力在进一步加大。本文选用了2007年-2010年的月度数据,对我国货币供应量M0、M1、M2与通货膨胀的关系进行研究,验证近期货币供应量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具体关系。综合运用协整分析、因果检验以及误差修正模型来揭示我国货币供应量与通货膨胀的长期均衡及短期波动关系,结果显示,货币供应量M1、M2变化是通货膨胀率变化的重要原因。通过调整M1、M2,能够有效控制物价水平的上涨。  相似文献   

3.
辛宇 《工会论坛》2009,15(2):78-79
一直以来,货币供给增长率对通货膨胀率的影响,大多数理论模型和实证研究都认为两者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货币供给增长速度的提高最终将在通货膨胀率的变化上反映出来。然而本文通过对我国近些年来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广义货币供应量M2对生产资料价格指数PPI、消费价格指数CPI有一定的解释力,存在12—20个月不等的传导滞后期,货币政策传导存在黏性。这就说明货币供给缺乏对价格的预测能力,因此在我国现阶段采取以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指标并不太适宜,应该寻求其他的宏观经济政策来扭转当前的经济局面。  相似文献   

4.
1996年,我国正式将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框架的中介目标。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由于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在测度货币流通速度方面存在的巨大困难,使得我国现行货币供应量指标在可控性、可测性和相关性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货币供给量作为中介目标会受到货币的内生性和金融创新的影响,从而导致货币政策有效性的下降。因此,在我国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中介目标的选择应逐步向以利率为主、货币供应量为辅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体系过渡。  相似文献   

5.
一、我国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发展及其局限性。在货币政策中间指标的选择上,由于中国长期实行利率管制,各商业银行没有自主定价权,货币政策只能以货币供应量为中介指标。但是货币供应量中介指标有其内在的局限性,伴随着中国社会市场经济的逐步深化,这种局限性已经越来越多的影响到货币政策的有效实施。首先,货币当局能够控制的充其量只是基础货币,而决定着基础货币到货币供应量之间的杠杆—货币乘数,并不是货币当局所能控制的。其次,由于物价水平的涨跌变化会影响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在通货膨胀时期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较高,货币流通速度呈现…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央行的银根不断放松,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持续超过国民经济增长率与物价变动率之和,但货币政策的效果仍然不佳。一个可能的解释就是:在超额货币供应的同时,出现了货币流通速度的下降。中国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主要是由经济转轨过程的特殊性所致。当前货币政策的重点应在保持货币供应量稳定增长的情况下,通过外生变量来影响并控制货币流通速度,同时防止货币流通速度的非正常加速而诱发的通货膨胀。  相似文献   

7.
汇率、货币供给与流动性过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人民币升值和货币流动性过剩的环境下,本文建立基于广义货币供应量和名义汇率变量的VAR模型来分析两者之间的传递效应.通过模型估计和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分析方法进行研究,得出下列结论:从静态角度看,人民币汇率与货币供应量互为影响,其中人民币升值不仅没有造成货币供给的增加,而且还缓解了当前货币流动性过剩的压力,而货币供给的增加却加速了人民币的升值;从动态角度看,货币供应量对汇率的冲击强于人民币汇率对货币供应量的冲击,但两者之间的冲击强度存在边际递减趋势,表明从干预强度和有效性角度讲,货币政策均强于汇率政策.  相似文献   

8.
杨英杰 《理论前沿》2002,(16):40-41
根据目前经济发展的实际,我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不应改变,仍以币值的稳定为主,在此基础上,实现经济的增长。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以控制货币供应量为主,结合利率市场化的现实要求,研究以利率变量为中介目标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分析:1990-2008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货币政策面临短期"保增长"与长期"调结构"的权衡,有必要对中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进行深入考察.本文的研究得出下列结论:第一,广义货币供应量、经济增长率以及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之间具有大体一致的波动关系,三个变量能够很好地反映我国宏观经济的运行状况;第二,我国货币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具有很强的阶段性特征;第三,我国货币兼具中性和非中性的特征;第四,按照传统分析标准,我国制定和实施的货币政策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信息之窗     
2011年经济走向预测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和要求,我国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假定2011年财政赤字保持1000亿元左右的水平,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同比增长16%左右,新增贷款规模保持7万亿元左右,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规模大于2010年。在这一国际经济环境和政策假设下,我国经济可望保持平稳增长态势,GDP增长9.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上涨幅度在4%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与2010年大体相当,国际收支状况有所好转。  相似文献   

11.
今年1季度中国GDP增长7.7%,工业增加值增长9.5%,CPI上涨2.4%,与希望回升的预期相反,均比上年同期和上季度要低,但增长回落正是经济调整转型之机。M2余额超过百万亿元,不能仅从货币政策操作考察是否存在货币超发,而要深入一步,看看政府投资创造货币的特殊机制。房地产调控中的博弈,一方面说明政策设计存在缺陷;另一方面也与特殊的货币创造机制有关。撤销铁道部,组建铁路总公司,实现了组织机构上的政企分离,但经济上仍合在一起。以债务处理为契机,明晰产权安排和经营责任,进一步推进铁路改革。  相似文献   

12.
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对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但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金融体系自身的缺陷限制了这些作用的进一步发挥 ,货币投放与投资、消费的比例不相协调。当前需要实施结构性的货币政策 ,使金融运行进一步适应产业的升级换代和扩大消费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货币流通速度理论是货币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货币政策的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货币流通速度长期表现出有规律逐年递减的时序特征,总结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有经济货币化、金融不良债权的增加、金融资产单一、地下经济规模增加等。因此,应通过大力进行金融创新的活动、实行利率市场化、缩减超额准备金率激活闲置资金、对金融企业和机构进行改革等措施改变我国货币流通速度递减的趋势,并将其维持在合适的水平。  相似文献   

14.
一项有效的货币政策应该能够使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在经过政策调整以后,迅速恢复到均衡状态。但是,从某项货币政策的制定、实施到产生效果,要经过一个复杂的传导机制。对这个机制的分析,有助于为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2005年7月以后,中国实施紧缩性货币政策在调控方向上是正确的,有利于扼制通货膨胀.但由于前期通货膨胀的惯性和外汇占款的增加,紧缩性货币政策的效果被严重削弱,甚至出现了"紧缩性货币政策下的通货膨胀".只有各种经济政策特别是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汇率政策本身有所改进,而且在方向、时间和力度上能够相互配合,才能提高中国货币政策扼制通货膨胀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欧元区的经济动荡需要重新考量货币一体化的政策效果。文章基于创新要素的内生增长模型对欧元区成员国的经济行为进行模拟,并利用其经济发展数据,对政策效应进行评估。结果发现:统一的货币政策将促进区内国家的分工,在经济环境较好时,实力较弱国家会因为资本流入而获得经济发展;当经济环境恶化时,资本回流将导致国家间经济分化。因此,选择合适的一体化政策、保护并扶持战略性产业、提高本国经济实力是实现区域合作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7.
从政策目标的角度而言 ,我国相对积极的货币政策在防范金融风险 ,提高金融资产质量方面起到了一定作用 ;从货币政策作用的时滞性的角度看 ,我国目前实施的相对积极的货币政策和其他宏观经济政策的效应正在逐渐凸现 ,中国经济已陷入凯恩斯流动性陷阱的认识是极为片面的。为确保我国宏观经济的持续增长 ,3% - 6%的温和的通货膨胀政策 ,应是我国中长期宏观经济操作的主要目标和基本归宿。当前 ,进一步健全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已成为我国金融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18.
中国之所以实行扩大内需政策并使其长期化 ,与中国经济发展外需依存度高 ,而国际经济环境趋于严峻又导致外需大幅波动直接相关。近年导致中国外需大幅波动的国际经济背景包括东亚金融危机、美国经济减速和日本经济衰退等方面。为化解外需波动的消极影响 ,中国从 1998年起实行了以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为核心的扩大内需政策并取得了显著效果 ,不仅对保持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产生了重要作用 ,而且也对全球尤其是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包括缓解东亚金融危机、加速东亚经济回升和减缓全球经济衰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